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首任军长-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仲英、张祖谅、桂绍彬等长官都是站着的,全都站在台上。这一点,柳点军又仔细地想了想,他在国民党军队当兵时,没有一个长官讲话是站着说的,都是坐在高高的主席台上,宣读写好的讲话稿。
在徐向前副司令员头顶上,悬挂的横幅“第8纵队庆祝攻克运城大捷暨攻打临汾誓师大会”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徐向前的讲话很短,柳点军都刻在心里了。徐向前讲:“8纵的成立,是**决定大反攻后,批准的又一个野战军。8纵成立时间才短短半年,胜利地打下了运城。现在,攻克一个城市,这个城市就是我们的了。一个灯,一根电线,都不准损坏,一定要秋毫无犯”8纵是1947年7月2日成立的,1947年12月28日,8纵攻下了运城;如今,1948年2月,8纵又要攻打临汾了。
这时,不知是谁带了一个头,队伍中开始振臂高呼:“露宿村头不进屋,宁吃野菜不踩青,赤脚打仗不拿鞋,金银饰不动心。”
振奋的口号,让站在台上的徐向前和纵队领导们异常激动,也让台下的柳点军他们感到震撼人心。柳点军看到,徐前向的手有力地一挥,铿锵地说:“出”
队伍便向临汾城浩浩荡荡地进了。
7天后,部队到达临汾城外百余公里处驻扎了下来。柳点军搭好帐篷,便轮到持枪接哨的时间了。柳点军是今晚9点多的哨。此时,月色澄清,柳点军整好衣服,紧握半自动步枪。突然,背后一只手重重地搭在他的肩膀上。柳点军紧张地觉得有人摸哨。哗啦一声,拉子弹上膛,转身击的瞬间,柳点军看清楚了。不好,是自己人。
{本章节选自藏九地动九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军征战纪实一,该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可在网上购买到实体谢谢您的喜欢}
{ssbook36795html网站。如果您不是在网站阅读,就是其他网站的盗贴。盗贴可耻,盗贴不厚道。请读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原创,您的支持就是对作者的最大鼓励,多谢}
本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
………………………………
第一部 临汾旅档案(2)
2
有人摸哨。柳点军感到有人摸他的哨,迅拉枪机子弹上膛,转身击的当口,却看清站在自己面前的孟肇宇。不觉惊讶地叫了起来:“好险啊!孟肇宇,我差点开枪了。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连长派我和排长到你这边拿部署图!看到你在站哨,就来试试你的警惕性!不错,还蛮高的!”孟肇宇说。孟肇宇也是解放战士,他和柳点军都是一个连队的战士,解放过来后,柳点军被分配在8纵,孟肇宇被分配在独2旅。这次攻打临汾的原始方案是,2纵和8纵攻打。但中央军委和**接到这个由徐向前、滕代远、薄一波提出的攻打方案,立即做出批示,“临汾城防及敌增援的可能性甚大,尚无把握,可把独2旅加强给了8纵。”如今,独2旅在城北,8纵在城南,2纵在城东和城西,总兵力有5万之众,团团围住了临汾城。孟肇宇就是从城北到城南的。
攻打临汾为何如此慎重?
一个区区地区级城市,这在整个解放战争中都是罕见的。
其实,从临汾的地理位置来看,这里历来是军事重镇,战略地位十分突出。它东扼太岳,西傍汾河,北连晋阳,南达豫陕;而且纵贯山西,又是联接华北同蒲铁路的枢纽。相传,临汾是唐尧建都的地方。更有趣的是,这里还流传着一个故事:卧牛城易守难攻,李闯王挂甲兴叹。
卧牛城,说的是从远处观看临汾城,酷似一头黄牛伏卧在汾河边上。说起李闯王兴叹,指的是李自成征战时,久攻临汾不下,便站在城北兴隆殿上,向城里观察,坐骑被守军的箭射伤一只眼睛,气得直跺脚,最后把盔甲挂在一个小村庄的大树上,换骑另一匹马而去。如今,临汾城外还有一个村庄,就叫“挂甲屯”哩。
如果单从故事说临汾城易守难攻不可信的话,那么从历史战事中,就清楚地表明,临汾城确实是易守难攻的。早在19世纪6o年代,捻军进军山西,在平阳府(临汾)与清军大战,清军久攻不下,只好大败而去。1911年辛亥革命,民军进军山西,在平阳府与清军大战,结果民军受挫。1937年,日军侵华战争,先取太原,后夺临汾。临汾城,确实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
从纯军事角度来看,临汾城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它西傍汾河,东、南、北三面地形开阔,便于防守者扬火力。再加上几经征战,城东南又筑有一座护卫城,叫做“东关”,高度仅次于主城。这样,就形成了东关与主城互相呼应的防御体系。因此,中央军委和**高度重视“临汾战役”,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你说,这临汾城能不能打得下来?”柳点军看了看,左右没人,嘴唇便贴到孟肇宇的耳朵根问。
孟肇宇压低喉咙轻声地说:“听当地人说,这里打仗频繁,没有人攻破过临汾城!”
“是啊,我也听当地人这么说。”柳点军附和道:“听说阎老头(指阎锡山)爱吃杨梅,可惜现在不是季节!五六月份就好了,他要出城摘杨梅,临汾城不攻自破了!”
孟肇宇狠劲地把嘴里流出的口水咽下肚,缓了一口气,说:“日本投降后,阎锡山抢占临汾,胡宗南还派重兵协助把守。这一仗,可能是恶仗。”
“恶仗就好了。我们是知道的,国民党军都是鞋底抹油的多,溜得快是他们的本事!”柳点军想起国民党军队伍中常常“溜号”的事,对孟肇宇说。
“这倒是。逃跑专家嘛!”孟肇宇说起了俏皮话。
“你们在说什么?”柳点军和孟肇宇正在说话,身后传来了问话。
柳点军和孟肇宇慌忙回头一望,原来是孟肇宇的排长。排长拿到部署图,与孟肇宇一起向城北赶路而去……
………………………………
第一部 临汾旅档案(3)
3
临汾大兵压境,“山西王”阎锡山“紧急集合”高级将领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对策。
阎锡山说:“啊呀!自从共军战略大反攻以后,其攻势势如破竹。但共军采取的战术,仍然是运动战,他们不要城,不要堡。啊呀!这是共军的高明之处,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没有飞机,没有大炮,所以,他们只顾拆城拆堡。而我们有飞机有大炮,所以,我们要建城建堡。”
说到这里,阎锡山停了停,又“啊呀”了一声,说:“当然,共军也想要城要堡,可是,他们想出了一个不要城不要堡的办法,打了就跑,我们打共军,就百打百空。啊呀!大家不要小看共军的这个‘跑’啊,他们仅只一跑,跑出了政权,跑出了壮丁,跑出了粮食,跑出了衣服,也跑出了手榴弹和地雷,调到了多数队伍打我们的队伍,俘虏我们的官兵,缴我们的枪支,把我们的部队作为他们的兵员大队,作为他们枪械弹药的运输队。啊呀!这一招,共军是很高明的。《孙子兵法》上说过啊,‘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然而,我们蒋公(指蒋介石)一向鄙视点线的跑,说只有犯人才会逃跑呢!可是,共军却在跑的战略上,当成了无价之宝。因此,我们这次军事会议,既要研究防御性的,即防止共军拆城拆堡,又要研究进攻性的,即共军跑的时候,让共军跑不掉。”
“总司令说得对。就目前临汾的工事准备和兵员守备情况来看,共军难以拆城拆堡,但是……”
阎锡山见言者是梁培璜,便打断了他“但是”后面的话,说“培璜弟,你先说说共军难以拆城拆堡的看法。”显然,阎锡山还是希望临汾能固守为上,至于共军攻不下临汾采取‘跑’的战术时,能不能追上去打,那是次要的事了。
梁培璜是阎军的第6集团军副总司令兼晋南武装总指挥,如今,他坐阵临汾负责指挥防御。梁培璜是一个不简单的人物。他是保定军校第3期毕业的学员,历任阎军旅长、军参谋长、军长等职,是阎锡山的“铁军组织”二十八名骨干之一。从梁培璜的经历不难看出,梁培璜可谓久经战阵,具有组织战役的丰富经验。
梁培璜也是一位见风呼风,见雨下雨的官场老手。他见阎锡山打断了“但是”后面的话,立即就把话题接到“但是”前面去,说:“好。我说说临汾的7道防御线。”
梁培璜边说边站起来。
阎锡山和他的将领们,一双双目光跟着梁培璜走到《临汾军事地图》前,耳朵认真地竖起来,聆听梁培璜一五一十地讲7道防御线。
{本章节选自《藏九地;动九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军征战纪实》一书,该书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可在网上购买到实体书!~~~谢谢您的喜欢!}
{ss。网站阅读,就是其他网站的盗贴。盗贴可耻,盗贴不厚道。请读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 奇 书 网 ,您的支持就是对作者的最大鼓励,多谢!}
………………………………
第一部 临汾旅档案(4)
4
梁培璜说的临汾7道防御线,是他煞费苦心,精心经营出来的7个互相联系、互相配合的防御体系,的确给解放军攻打临汾制造了不少困难。这是后话。这时,梁培璜信心百倍地介绍道:“第一道防御线是,城外据点。在城外,每3至5公里的要点上,构筑了连营为基干据点阵地,以碉堡为支撑点,配以据点工事。”
说着,梁培璜把指挥杆直指尧庙,“大家请看,这里是尧庙据点,它是临汾城南的第一个据点,主要是为了防守临汾飞机场。飞机场是临汾城南的一道屏障,在这里,配备我一个步兵营,附山炮两门、迫击炮4门、重机枪8挺。”
梁培璜手上的指挥杆,从地图上的城南移向城东,在火车站附近停了下来,“在这里,有一个防守据点。我们称它为火车站据点。火车站是临汾东关的一个门户。这里配我两个步兵连。”
“与东关互为犄角的是东北方向的电力公司。”梁培璜边说边将指挥杆移到电力公司的图标处,一戳,“这里就是电力公司据点,配有三个步兵连,有迫击炮两门、重机枪两挺。”
“城北方向,在郭家庄设立了一个据点。郭家庄是城北的一个小村庄,地势较高。如果郭家庄失守,城北会直接受到威胁,因此,郭家庄的防守不可轻视。在这里,配我一个连,附迫击炮两门、重机枪两挺。”梁培璜说到这里,缓了一口气,说:“临汾城西紧接汾河,西门正对汾河渡口,城西居高临下,共军不易接近。当然,为了城西城防和掩护渡口的安全,城西左侧高地,也构筑了一个据点,配我一个步兵连守备。”
“以上汇报的是第一道防御线,城外据点。下面汇报第二道防御线,环城据点。”梁培璜放下指挥杆,回到自己的座位前,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又重新回到军事地图前,用指挥杆在临汾的周边划了一个大圆圈后说,“环城据点有27个碉堡组成,三个碉堡为一组,做品字形配备。每组以一个较大的坚固砖碉为主碉堡,其余两个土碉为配合碉堡。这些环城据点,距城都在5o米至8o米之间,与城墙上构筑的工事,可以互相侧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