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首任军长-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逼近了,必然影响攻城。王旅长,有信心没有哇?”
黄定基旅长站起来响亮地回答:“有!我代表全旅指战员请战,有信心、有勇气,竭尽全力完成好这个光荣的任务。”
黄定基的表态使王新亭、王震、张祖谅激动不已,这是多么好的一个同志啊!在这节骨眼上,他的态度更坚定了指挥员的决心,鼓舞着大家的信心。王新亭当即宣布:“指挥部决定:挖地道炸城墙。开避突击部队通道的任务,交给你们23旅。”
王震见会议开的很顺利,高兴地说:“有决心,有信心,再加上细致的组织指挥和战士勇敢的战斗精神,就一定能克服任何困难。你们23旅在地道爆破方面,已经有了经验,应该贡献更多的力量。现在,晋南人民和整个运城前线的部队,都在看着你们,等待你们爆破成功的好消息!最后,我想问黄旅长,你准备把任务交给哪个团?”
黄旅长坚定地说:“69团!”
69团的团长张国斌和副政委蔡剑桥像获得金牌似的,高兴地站起来。他们喜形于色,把担任这次艰难的任务当作最高的享受,接受了下来:“我们坚定完成任务!”
“向善政委呢?”王震很细心地问。
黄定基回答:“张向善政委受伤住院了。”
王震说:“政治工作要跟上。挖地道时,用人不要多,要精干。张团长准备把任务交给哪个连?”
张国斌团长说:“我准备交给7连。7连的交通壕已接近外壕二十来米,从那里出,深入到外壕去挖,是个捷径,当然也很危险。”
“战争哪有没危险的,走!我们一起到7连阵地去看一看。”王震说。
黄定基慌忙说:“我去勘察。长们还是不要去了,那里实在是太危险了!”
王新亭和王震都说:“哪里不危险?”
黄定基拗不过,只好一起向7连阵地走去。
………………………………
第一部 临汾旅档案(17)
17
旭日东升,晨曦微露。黄定基陪着王新亭和王震来到69团7连阵地前。
王新亭和王震在望远镜里,清楚地看到离城2o多米远的城墙,城墙上站着荷枪实弹的哨兵,似乎能听到对面传来的呼吸声和紧张的喘吸声;外壕至城墙途径都是铁丝网,一层又一层,铁丝网上还挂满了铃铛,谁如果接触到铁丝网,铃铛马上会像风铃一样,丁丁咚咚响起来,敌人就会朝这边开火,要想通过去,真的并非易事。
勘察回来后,王新新、王震和张国斌团长,与7连连长魏明亮一起,开始研究挖地道的细节:接近铁丝网时,迅盖上棉被,防止铃铛碰响……
这一天,7连的连史上写道:1947年12月25日,纵队长王新亭、王震、张祖谅来到连队。长们的到来,极大地鼓舞了同志们的战斗热情,争着要去挖地道。最后,连队有1o人光荣地被选中,他们是排长刘明生和战士乔永生、李少贵、郭海顺;班长崔永顺和战士郭宪章、枊点军;副排长申士功和战士车元路、张有才。他们被分成三组,刘明生、崔永顺、申士功分别担任一、二、三组组长。他们十人被称为“十勇士”。
12月29日19时,团长张国斌下达了出命令。
十勇士背着门板,门板上铺上湿棉被。战士称,这是抗击子弹的“土坦克”。他们每人携带作业工具和联络绳。第一小组刘明生和乔永生、李少贵、郭海顺出了。刚一接触到铁丝网,还来不及把棉被盖到铁丝网上,铃铛就响了。守军立即从城头朝铃声响处甩手榴弹和燃烧弹。借着敌人燃烧弹的火光,连长魏明亮看清楚了,乔永生虽然通过了铁丝网,但是他的左手明显中弹了,双脚也一定伤的不轻,郭海顺被压制在泥缝里,动弹不得,李少贵似乎失去了踪影。
“唉!怎么会这样呢?”连长魏明亮气不打一处,把右拳头击打到自己的左手掌心上。
“连长,我们二小组上吧!”崔永顺说。
“好!你们出,一定要把勇敢和机智结合起来!”魏连长交待道。
“连长,去掉‘土坦克’,身体会灵便一些。”
魏连长转头一看,是三小组战士车元路的建议,便采纳了他的意见。这样,第二小组的崔永顺和郭宪章、枊点军很快接近了指定目标。第三小组出时,团长张国斌见车元路挺机灵,留下来担任联络任务。
崔永顺和郭宪章、枊点军到达指定目标后,现第一小组的李少贵一个人正在奋力挖地道。此时此刻,他们格外高兴。因为连队的战友们都认为李少贵“光荣”了,如今却还活着。
这时,突然一枚手榴弹在附近爆炸了。又是守敌掷来的。郭宪章右腿负伤了;枊点军“光荣牺牲”了。
班长崔永顺说:“郭宪章,你返回阵地。”
“不!”战士郭宪章坚定地回答:“班长,我的腿受伤了,双手还是好的。挖地道是用双手的,不是用腿干活的!”
“那好,你留在洞口监视敌人!”班长崔永顺说。
不久,第三小组也到达了。
原先规定的,联系的铃铛很久没有响了。张团长和魏连长心情沉重起来:他们都光荣了?!
“团长,这回该我下去了!”车元路说。
“好!你赶快下去,了解情况,回来报告。”团长张国斌急地说。
车元路机敏地爬过铁丝网,借着敌人的“天灯”观察,现联络绳被打断了。他迅滑下外壕,见到了塌方处,钻出了自己的战友。原来,他们挖的地道被敌人炸塌方了。
“塌方了,今晚能完成任务吗?”车元路问。
“能!”崔永顺回答。
于是,他们一同用门板和圆木支撑地道口,又在地道口搭上湿棉被。这样,既可以防塌,又可以防炸。他们轮番作业,地道初成样子了。
王新亭和黄定基回到旅指挥所后,不断打电话询问地道掘进情况。这时,车元路回来了。张国斌团长兴奋地汇报说:“进展顺利!”
车元路往返在地道和阵地之间,一边传达长的指示,一边汇报地道那边的情况。车元路第3次返回报告时,头部负伤了。车元路报告说:“已挖5人深了。崔永顺,郭海顺他们的手指甲都脱了,还在坚持挖。受伤的郭宪章坚持在运土。”
张国斌动情地说:“小车在枪林弹雨中跑了好几趟了,该给你立大功啊!”
魏连长说:“是啊!真不容易!”
他们都想让车元路休息,但又怕其他人路不熟悉,只好忍痛再叫他去一趟,告诉勇士们:“挖7人深就可以了,再加把劲,一定要坚持最后5分钟。”——“5人深”和“7人深”的意思,指战员们都懂,就是5个人或7个人用身体相连起来的长度。
张团长和魏连长焦急地等待着。
拂晓时分,车元路突然出现了。“报告团长,地道挖成了,他们在等待你们的命令。”
“快,快回去。命令他们趁大雾赶快撤回来。”张团长一脸地激动。
魏连长抬头远眺,山后的太阳喷薄欲出,耀眼的光芒直冲云霄。尽管雪后寒气逼人,但魏连长涌动的思绪让他觉得周身暖暖和和的。
{本章节选自《任军长》上卷,该书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可在网上购买到实体书!谢谢您的喜欢!}
{本章节选自《藏九地;动九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军征战纪实》一书,该书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可在网上购买到实体书!~~~谢谢您的喜欢!}
{ss。网站阅读,就是其他网站的盗贴。盗贴可耻,盗贴不厚道。请读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 奇 书 网 ,您的支持就是对作者的最大鼓励,多谢!}
………………………………
第一部 临汾旅档案(18)
18
“报告旅长,一条长5。5米,高1。6米,可容纳3ooo公斤炸药的地道已经完成,地道延伸到了运城城下。”张国斌团长接通了旅指挥所,向黄定基旅长正式报告。
黄旅长立即把这个消息报告了王新亭司令员。王新亭听到这个消息后,和战士们一样,欣喜地把军帽脱下来,抛向空中,“太好了。命令工兵排准备装药爆破。命令各团团长、政委和突击营营长到69团指挥所,召开总攻运城的最后一次作战会议。”
作战会议上,王新亭决定,26日黄昏起总攻,23旅担任主攻,24旅助攻。王新亭说:“根据情报,敌人的援兵,明天就有可能到达这里。是成功,是失败,就看今天晚上!攻下城来,敌人援兵不打自退,攻不下来,我们就腹背受敌。现在摆在我们面前只有一条路:今晚一定要攻下来!徐副司令员说过,谁能坚持最后5分钟,谁就能取得胜利!”
张国斌团长响亮地回答:“一定打好,保证完成任务。”
“我们一定和69团同心协力,并肩登城!”67团团长康烈功也站起来表态。
张祖谅参谋长宣布:“哪个营先登上城头,前指就授予哪营‘攻运先锋营’荣誉称号。各营一定要争取这个荣誉。”
营长们都纷纷表示,要争当“攻运先锋营”。
是夜17时3o分,运城前线12门野炮和4门榴弹炮对准运城城头,集炮击5分钟后,装在地道里的炸药点燃了。顿时,火光四起,巨响震天,大地晃动,烟尘升空,运城的老城墙被炸开了一个缺口,站在城墙两侧的数十名守军,被震得飞上半空……
67团2营、69团2营冒着爆炸的烟雾,起了冲锋。69团4连、67团5连几乎同时登上城头,两个营主力争先恐后地向突破口冲去。
当阎军明白城头被爆开了一个缺口时,调集了数挺机枪,集中火力封锁城墙缺口,战士们一时被压制住不能前进。
“快,快架云梯。”康烈功团长命令:“5连向右翼展,3连向左翼展。突破口太拥挤!”
这时,车元路一枚手榴弹甩过去,打中了封锁突破口的敌人。冲锋的战士快占领了城头,向两翼扩大控制区域。
阎军感到成功失败在此一举,拼命顽抗,组织兵力争夺突破口。69团政治处主任丁毅民在突破口指挥打反击时,不幸中弹,光荣牺牲。
黄定基旅长下令,集中炮兵火力压制敌人炮兵火力,两个团的预备队立即加入战斗,控制突破口。
就这样,双方的兵力不断地向突破口增添。战斗异常激烈。
已突入城内的两个连队9o多名指战员,对运城守军争夺突破口增加了不少难度。
这时,一个人喊道:“老张,你打得漂亮,我感谢你的支持!”
67团2营副营长张国回头一看,原来是69团2营营长宋米囤。“老伙计,我还认为你给‘报销’了呢?!”
“哪能呢?”宋米囤说。他们是老乡。战场如此激烈,开个玩笑放松放松绷紧的神经。
一会儿,宋米囤又说:“正好我们教导员不在,我代教导员,你代营长,我们合起来干吧!”
“好啊!”
他们勇敢地率领部队,向纵深冲去……
………………………………
第一部 临汾旅档案(19/20)
19
“快,快接通王墉的电话!”王新亭焦急地催促接电话的通信兵。这是第5次催促了。王新亭是要王墉快率领24旅突入运城城内。
找不到,还是找不到。王新亭火了:“他到哪里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