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首任军长-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意思的是,1939年7月12日,有一支部队在这条大道上向东行进。部队的最高首长是皮定钧。
是年,皮定钧25岁。不要瞧不起皮定钧年龄小,他已打了10年仗,作战经验十分丰富。如今,他是八路军129师特务团的团长。说是说一个团,其实,他这个特务团,是由特务营扩编而成的,实际兵力,只有两个营。他率特务团至邯长大道的任务,是斩断日军向太行山区伸展的魔爪。
这么重大的任务,落到了一个只有两个营的特务团身上,可见形势逼人。行前,师政委邓小*平对皮定钧团长交待任务:“你们只要按照**的指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就能够战胜一切敌人。”
一句话,别指望别的部队,那里的仗,你皮定钧一个团打!
初生牛犊不怕虎。身材瘦削,浓眉大眼,嘴唇上翘的皮定钧,胸脯一拍:“不战则已,战则必胜。”
特务团行军至涉县西北十几公里的岭后村时,皮定钧下令部队休息。
“报告!”
只见一人骑着高头大马飞奔过来,尘土飞扬地到了皮定钧跟前,刹住,马儿前腿高举,后蹄戮定,人马成“卜”型。骑在马背上的人,是侦察排长曹宝安。曹排长下马敬礼报告道:“鬼子占领涉县后,派出一支300多人的先头部队,渡过漳河,进到河南店。”
“继续打探消息。”皮定钧向曹宝安做出指示。接着,他命令部队就地隐蔽,做好战斗准备。自己率一个参谋一个警卫员,火速进村。
刚进村口,迎面碰上几位老乡。老乡说:“鬼子兵都驻在北街的三个骡马大店里,只有二三十个鬼子驻在村西的关帝庙。漳河水涨,鬼子没得吃没得喝,就在地里掰棒子,砸家具烧。”
听了老乡的话,那位参谋用眼睛瞄了一下皮定钧,发现皮团长好像很有数的样子。参谋知道,今晚一定有好戏啦。
【……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师(1/2) 文字更新最快……】@!!
(未完待续)
………………………………
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师(3/4)
3
天渐渐地黑下来了,但皮定钧的怀表告诉他现在还是下午。
天,继续变黑,黑夜似的。一会儿工夫,风带雨点,像是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的乱窜。随着北边远处一个闪光惊过,“轰”的一声闷雷,劈天而下,雷声震得人们心颤肉抖。接着,豆大的雨点摔将下来,树枝树叶被摔得嘀嘀哒哒的乱响。起初,地上冒尘土,不一会儿,地上就变成了雨道,黄黄的水在地上四处奔跑。乱了,全乱了,雨们不知方向了,四散各方……
雨越下越大。老天似乎在考验皮定钧。按照老乡那儿摸来的情况和侦察排长探明的情报,确定的今晚战术方案,还要不要冒雨实施呢?皮定钧一直在深思。我们迟一天动手,敌人就早一天现我们。皮定钧咬咬牙,下达了出命令。此时,乌云已焊接好了黑夜。黑夜让战士伸出五个指头不见手指。部队冒雨前进,度十分缓慢。战士们借着闪电,好不容易看清了路面的坑坑洼洼,然而强光过后,眼前反而漆黑一片。部队就这样悄悄地向县城逼近……
“他奶奶的,快起来,快起来,房子漏雨了!”日军一位班长嚷叫起来。
班长的嚷叫,让睡意正浓的日军士兵忙成了团。打手电的打手电,穿衣的穿衣,拿脸盘接雨的接雨。
他们没有料到,皮定钧的八路军特务团已连夜到了河南店北街。他们更没有料到,现在八路军特务团2连的战士已爬上屋顶,揭开了屋瓦。原来滴在日军士兵身上的雨水,不是房子漏雨,而是屋顶被八路军战士揭了瓦片!
日军就这样倒了霉。八路军战士把手榴弹,从屋顶揭瓦处迅往下扔,就像雨点落下来一样。
屋里的日军报销了一半,侥幸活着的日军,有的连鞋都来不及穿,鬼哭狼嚎地奔向西北角,想抢占关帝庙那个高地。哪知,特务团3连1排早已歼灭了关帝庙的日军。
抱头鼠窜的日军,向河边逃命。但漳河的河水暴涨,激流滚滚,不知深浅的日军,刚一触河水,就被无情的激流吞噬,少数退回岸上的,被追击而来的八路军消灭在水际滩头。
不知什么时候,雨停了。天空群星闪烁,它们似乎不是无聊地在眨动“眼睛”,而是有意地注视着什么……
{本章节选自《任军长》上卷,该书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可在网上购买到实体书!谢谢您的喜欢!}
{ss。网站。如果您不是在 奇 书 网 阅读,就是其他网站的盗贴。盗贴可耻,盗贴不厚道。请读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 奇 书 网 ,您的支持就是对作者的最大鼓励,多谢!}
{本章节选自《藏九地;动九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军征战纪实》一书,该书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可在网上购买到实体书!~~~谢谢您的喜欢!}
{ss。网站阅读,就是其他网站的盗贴。盗贴可耻,盗贴不厚道。请读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 奇 书 网 ,您的支持就是对作者的最大鼓励,多谢!}
4
沿邯长大道西进的日军,在河南店受到打击后,才探得消息,拦阻他们向太行山前进的是,赫赫有名的战将皮定钧率领的部队。
日军不敢冒进了。他们开始放慢度,像蜗牛一样,慢慢地爬动,前进一段,安个据点,再前进一段,安个据点。两个月后,日军才到了黎城。
日军占领黎城后,邯长大道好像是打通了。但事实上,日军的兵力实在是分散得很,处于被动挨打的态势。
皮定钧看清了这一点。把部队分散开来,以连排为战斗单位,有时三五人组成战斗小组,在邯长大道展开“麻雀战”,专打探头的日军。日军一出动,树林里,村头上,小道旁,到处都有皮定钧的部队似的,弄得日军晕头转向,有时还不知子弹是从什么方向飞来的。
邯长大道就像一根鱼刺,卡在日军的喉咙里,吞,吞不进去,吐,吐不出来。日军伤透了脑筋,最后只得缩到公路线上,增加小据点,增加巡逻兵力。
这一招,也不管用。不要认为点多了,巡逻力量多了,就能确安邯长大道的通信和运输安全。皮定钧瞅准啰,你日军这是被迫将重点防守变成分兵把守。那好,我皮定钧就一个一个收拾你。一天,2oo多名日军护送1oo多辆汽车,由涉县开往黎城。他们一出东阳关,皮定钧的战斗小组就“关照”上了,一路走来,在停河铺,玉石桥,日军士兵死的死,伤的伤,弄得日军士兵无从下手。上车吧,子弹飞来了,下车吧,四周连个鬼毛也没有。唉,那个怕啊!不知什么时刻,命就断送了。汽车好不容易过了玉石桥,开进了山夹沟。刚听到汽车的响声,侦察排长曹宝安就裂嘴笑开了:“团长,咱们的节目又要开始了。”
皮定钧朝山夹沟方向望去,只见头一辆汽车刚刚露头,就听到“叭”的一声枪响,站在车上的一个探头探脑的翻译,被2连的神枪手李全友摞倒了。一个军官模样的,挥动指挥刀,叽哩咕噜一阵狂叫,汽车加了。“砰!”又是一枪。这家伙的脑袋歪在汽车上不动了,手上的指挥刀晃荡一下,掉到了地上。“轰隆”一声巨响,头车的那辆汽车倒扣在壁沟里,后面的汽车连躲都来不及,一辆接着一辆开始追尾,不少日军被压在车下,嚎叫不止。伏击小组像有经验的猎人,一枪一个,那可是活靶啊!等后面的车停下来,从山沟向山头组织冲锋时,皮定钧和战士们已转移到东北方向的一个高地上,开始谈笑风生。
………………………………
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师(5)
5
吓破了胆。
日军在邯长大道吓破了胆。
日军开始壮胆:放弃沿线小据点,建立和巩固大据点,在交通线两侧二三百米内,见树就砍,见草就割,见沟就填。
如此一来,邯长大道两侧变成了无人区。皮定钧的特务团没法接近日军。日军过上了一段安稳日子,开始无忧无虑起来。
怎么对付日军这一毒辣的手段?皮定钧扬军事民主。班长范克新说:“鬼子有脚就能出来,有手就要砍树填沟。只有把他们的手脚捆绑住了,才好办。”
说的在理,但怎么才能叫日军有脚不能动,有手动不得呢?皮定钧想:只有把日军限制在据点里。十二三岁就担任县儿童团团长出身的皮定钧,开始捆绑日军手脚。皮定钧是个办法多、手段多的将领。用组织上评价的话来讲,“皮定钧除了勇敢、大胆外,最大的特点是机智,善于用谋。”要是用老百姓的话来讲,那就是皮定钧“花花点子蛮多”。
这一次,皮定钧弄的“花花点子”是让特务团把师部的几千个地雷,变成捆绑敌人的绳索。
瞧,日军上绳索了:排列整齐的日军走出据点大门,看到3个稻草人,1个日军,1个八路军,1个老百姓。八路军手端刺刀插在日军的胸膛上,老百姓拿的红缨枪捅在日军后背上,旁边竖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打倒日本鬼子”!气焰嚣张的日军,哪能受得了如此污辱,顿时怒火冲天,“七给八路”地哇哇乱叫起来,1个日军士兵伸手拔牌子,1个日军士兵用脚使劲踢草人。这时,只听轰隆隆几声巨响,草人和牌子底下的地雷统统爆炸开来,日军死伤一大片。
这是捆绑日军手脚的一个缩影镜头。路边,沟旁,草堆,树根,仍至房子里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都成了断送日军的一个个突然爆炸物。
日军被捆住了手脚,牢牢地拴在据点里,再也不敢乱动了。
黎城城内的日军还没有品尝过地雷的滋味,时不时地出来活动。黎城西北五六公里,有一条大沙沟,沟的两边各有一个村庄,北边的叫上桂花,南边的叫下桂花。上桂花和下桂花盛产水果,特别是梨子,个大,水多,味甜。“桂花梨”名声远播。“桂花梨”到了成熟季节,日军士兵就出来抢。皮定钧摸准了日军摘梨的规律,便在一天夜里,派4连到上下桂花庄的梨园旁设伏。
第2天十来点钟,3o多个日军背着枪,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梨园。他们把枪一架,便上树摘梨。4连连长很机智,脑袋瓜一转,决定集中两个排的火器一齐射击,另派一个排以快动作去取枪。只见连长把手使劲一挥,2排、3排对准树上的日军开了火,嘀嘀嘭嘭,人、梨统统掉落在地。梨落地时,滚动了几圈,停住;人落地时,四肢抽搐几下,僵住。还有个别能站起来的日军,瞅见八路军一个排闪电般地跑过来,取走自己的枪,撒腿就往城里跑。1排的战士一瞄一个准,日军连个鬼毛都没有跑回城去。
黎城的日军也不敢乱动了。
如今,只要皮定钧让战士在据点外或山头上扎几个稻草人,放几声冷枪,日军的机枪和大炮就要忙乎几个钟头。什么叫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嗨嗨,此时的日军就生活在这样的境地里。
全线夺回邯长大道的条件成熟了。师长刘伯承、政委***命令:对邯长大道全线出击。
皮定钧率领特务团,先进击邯长大道的中段,像快刀斩巨蟒一样,一下子把邯长大道切成了两段。在兄弟部队的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