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首任军长-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是两个可爱的小家伙,不愧为是在战火中诞生的,一点也不怕生,还朝皮定钧笑笑,将一双小手往嘴里送。皮定均问:“名字取了吗?”
玉兰和苏静异口同声地回答:“请旅长赐名!”
………………………………
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师(13/14)
13
皮定钧说:“玉兰生的哥哥叫做‘原原’,苏静生的弟弟叫‘突突’。”
“谢谢旅长!”玉兰和苏静高兴地感谢道。
“别谢!我们现在还未摆脱困境,愿‘原原’和‘突突’成为我们全旅官兵中原突围成功的见证人。”说完,皮定钧手一挥,跟部队一道,快通过了青风岭。
过了青风岭,很快就要出大别山了。这时,国民党军第48军接到刘峙的命令说,“皮匪已过青风岭,午夜前到达磨子潭,做好拦阻和歼灭皮匪的战斗准备”。国民党军第48军是个豆腐部队,他们接到命令后,慢慢吞吞地向磨子潭前进。
兵贵神啊!
“皮旅”一刻也没有停,在当天夜里先国民党军第48军到达磨子潭。进到界河边,有的战士开始徒步涉水,有的战士找来船只划过去,部队过去一半多了,国民党军第48军才赶到磨子潭。因为弄不清虚实,1团和2团部分官兵一开枪,国民党军第48军就缩了头,退了回去。
就这样,“皮旅”一个旅在国民党军一个军的眼皮底下过了磨子潭。
国民党军第48军军长张光玮很没有面子地给刘峙报告:“皮匪不止一个旅的兵力,阻击不住,现已通过磨子潭。”
刘峙接到报告,气不打一处出,似乎七孔都在出气,中原主力部队就这样溜了?连一个小小的“皮匪”就没捉拿住,我刘峙干什么吃的,还能干什么吃呢?他越想越不是个事儿,右手将桌上的茶杯横手一扫,叮叮当当地一阵乱响,玻璃碎了一地。“副官,副官,给我进来!”
刘峙气得让副官下达他的命令:调3个正规师和1o个保安团,在淮南铁路,**公路,津浦铁路布置3道防线,堵截“皮匪”于皖中平原。
14
时间如流水。“皮旅”从白雀园突围开始,一路披荆斩棘,终于通过了大别山,不觉2o多天时间过去了。解放区里的人们对“皮旅”的消息,查无信讯,于是,对这支部队开始不抱什么希望了。
是啊,中原军区突围前,“皮旅”就是作为“丢卒保车”的棋子来使用的。现在中原军区主力全部突围成功了,“皮旅”的历史使命已完成。如果革命成功了,“皮旅”会被记入史册的。
然而,令解放区人们没有想到的是,一张7月13日国民党报纸上,透露消息:皮匪越过大别山,向淮南铁路、合六公路、津浦铁路逃窜,望沿途军民合力共捉皮匪……
这条消息明白无误地告诉解放区的人们,皮定钧率部向华中军区方向而来。华中军区领导人邓子恢、滕代远交代部队,做好沿途地下工作,迎接“皮旅”。
此时的皮定钧也知道,要过淮南铁路、合六公路、津浦铁路,已非过大别山那样,硬碰硬所能敌。在国统区的心脏地域挺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要想顺利通过国统区,弄清敌情十分重要。夜半不能寐,梦寐求良计。皮定钧突然而披衣,召集大家研究妙招“化装侦察”的可行性。
大家都为“化装侦察”这招妙招,拍手叫好。天亮,化装成“国民党军”的侦察队和部队出了。
………………………………
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师(15)
15
侦察队必须越部队一天的路程。这个难度很大。但是,他们却额外地“享受”了国民党军的待遇,那些地方民团长、乡保长手忙脚乱地招待着这支“国民党军”,还常常讨好地自动报告情况,请他们吃,请他们喝,还请他们嫖。他们把收集到的情报,绘制成地图,交给留下来的便衣队员,报告给后续的“皮旅”大部队。
如此一来,“皮旅”虽然没有军用地图,虽然人生地不熟,但对周围的情况,敌人的动态却了如指掌。哪里有据点,哪里有河流,哪里有桥梁,哪里有岗哨,情况清清楚楚。皮定钧率部队避开国民党军主力,顺利地前进着。
7月15日拂晓,“皮旅”已通过淮南铁路,抵近**公路。这儿有一个官亭镇。镇上有一个民团局,局里有1oo多名局丁。部队想通过官亭镇,迅靠近**公路,必须灭了这个民团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皮定钧命令3团2营奇袭官亭,为部队开辟通道。
2营如神兵天降,冲进官亭镇街道时,那1oo多名民团局的局丁,还在呼呼地睡大觉!有几名战士跟他们开起了玩笑:“喂,懒虫们,快起来,解放军来了!”
“吵什么吵!解放军是飞毛腿啊!”嘴里嘀咕几声,翻个身,不乐意地想,躺在热被窝里多么的好啊!
是的,尽管已接到上级通知,说解放军即将向他们这边奔来,但按照他们自己的做派,估计解放军现在还在数百里之外呢,怕什么怕呢?
什么叫高枕无忧?这就叫高枕无忧啰!
开玩笑的那几名解放军战士,见玩笑如同儿戏!贼,难道他们不怕解放军吗?于是,那几名战士哗啦一下,拉动枪栓。
高枕无忧的局丁,这时才明白过来,似是屁股烧着了火般状,跳将起来,在那里似是泥塑木雕般,也不知“告饶”,呆立着。
“谁是头?快交待!”几名战士一起命令道。
所有局丁的眼睛,都转向靠墙边的那位只穿了件短裤头的胖子。确实胖,脸如南瓜,腰如西瓜,双脚如肥大的藕叉。胖子知道逃不脱了,移动藕叉,带动西瓜,牢动南瓜,来到解放军战士跟前,张开南瓜嘴:“我,我是丁排,丁排长,有,有什么吩咐?”
胖子丁排长吓得直哆嗦,说话也没了往日的风采,还好,短裤头上没见着尿湿。
“给**打电话,报告这里平安无事!”
“是,长官!”丁排长这次回答的倒是利索,因为这是一次立功的机会嘛。他再次移动藕叉,带动西瓜,牢动南瓜……
{本章节选自《任军长》上卷,该书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可在网上购买到实体书!谢谢您的喜欢!}
{ss。网站。如果您不是在 奇 书 网 阅读,就是其他网站的盗贴。盗贴可耻,盗贴不厚道。请读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 奇 书 网 ,您的支持就是对作者的最大鼓励,多谢!}
………………………………
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师(16)
16
“**防卫部吗?我是官亭镇民团局丁排长!”南瓜嘴一张一合开始报告情况:“这里平安无事”,“附近没有敌情”。
防卫部在电话里还打着官腔,厉声督促:“小心防守,解放军很狡猾,一有情况立刻报告!”
“是!长官!”丁排长还把藕叉一并。实在是太肥了,脚后跟哪能并的拢?
就这样,“皮旅”分列3路纵队,浩浩荡荡地通过了**公路。
突围的最后一关到了。这就是红心铺。旅党委在红心铺附近一片稀疏的松林里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突过津浦铁路,完成最后4o多公里的突围。
红心铺离津浦铁路只有4o公里路程,跨过津浦路,再走半天时间路程,就到了华中军区的地界了——苏皖解放区!
夏天的日头长,夜间短。天快亮时,副旅长方升普在铁路那边等候旅直和担任后卫的1团。突然一个影影绰绰的人,向他这边走来。方升普压低了声音问:“谁?”
那人抬头说:“方副旅长,原来你到这里了?部队呢!”
方升普上前认真一看,原来是华中军区的同志,以前在中原见过面,但名字一时想不起来,便问:“看我这脑袋瓜,见面很熟悉的,怎么把你的名字忘记了!”
“方副旅长,不碍事。我是滕代远的警卫员。长得知你们向华中方向来,就派我到这边联络地下党,为迎接你们做准备。”
方升普急忙问:“周围情况怎么样?”
就这样,“皮旅”在红心铺和地下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地下党的同志向旅领导详细介绍了周围的敌情、地形和道路情况,留下一名向导。“皮旅”连夜急行军向淮南路进。
天亮时,旅直过来了,1团也赶来了。在向导的带领下,部队忍着饥饿,扬连续作战的作风,跨过津浦铁路。是啊,这几天,他们为了尽快跨过皖中平原,昼夜兼程,没有时间做饭和宿营,指战员们渴了喝一口冷水,饿了啃一口干粮,行军途中只要一休息就会随地睡熟。如今他们跨过了津浦铁路了,但他们还未脱离国民党军的眼皮底下,他们还得在极度疲劳和饥渴中,迅向东挺进。
“皮旅”1团刚刚过了一半,南面就传来了一阵“轰隆、轰隆”的响声。原来是一列装甲火车,上面装载的是同民党军整编第48师,他们是赶来堵击的。飞驰而来的火车,就像流动的地堡,车上轻重机枪的火舌,像泼水一样的扫来,子弹打在铁轨上迸起阵阵火星。1团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团长王诚汉命令工兵,炸毁装甲车。
装甲车愈来愈近了。1oooo米,1ooo米,1oo米……1团的工兵蹲在护路沟里,紧瞅着庞然大物。“炸!”手摇的电机嗡嗡一响,紧接着是一阵爆炸声,烟柱腾空升起,火车呜呜狂鸣,来了一个急刹车,车厢出铿锵的撞击声。皮定钧和徐子荣在望远镜里,看到这精彩的一幕,不禁同声地问:“铁轨炸断了没有?炸断了没有?”
团长王诚汉回答:“没有!”
是的,铁轨没有炸断。炸药太少了,药量不够啊!全旅只有8块黄色炸药,而且又经日晒雨淋,有的失效了。这叫工兵如何炸得掉铁轨呢?!
然而,装甲车吓得可不轻。一个急刹车后,看到铁轨只拱起了一小节,又隆隆启动开来了,把1团切成两段。
与此同时,从明光、管店和滁县方向出动的国民党军第7师、28师、48师、57师、69师拢共12个旅,兵分3路向津浦铁路合围而来。
………………………………
第四部 皮旅:一八一师(18/19)
18
确切地讲,“皮旅”之所以威振八方,声名远播,是中原突围创造奇迹所得。
那么“皮旅”有了口碑之后,又有了哪些功绩?部队是怎么走向的呢?
“皮旅”的番号随着解放军的不断壮大变化,也几经更迭。从豫西支队到中原军区第1旅,又从中原军区第1旅到华中野战军第13旅。1947年2月,“皮旅”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独立师,归华中野战军第1纵队指挥。1948年2月,华中野战军独立师再次改旅,番号为第37旅,划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3纵队建制。
期间,“皮旅”参加了涟水、盐南、盐城等保卫战和鲁南、莱芜、太原等战役。赢得了陈毅的夸奖,彭德怀的赞许。自然,“皮旅”的领导人也得到了重用。1947年2月,旅升格为师级单位时,旅长皮定钧升任华东野战军第6纵队副司令员,副旅长方升普任师长、徐了荣任师政委,曹玉清任副师长。1948年2月,师改为旅时,师长方升普调任太岳军区任副司令员,师政委徐子荣调任第13纵队政委,原1团团长王诚汉任第37旅旅长,张春森任旅政委。
19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