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首任军长-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国历史上最壮烈、最伟大的军事行动——百万雄师强渡长江,即将拉开帷幕。

    4月21日16时,担任团突击队的八连全体健儿们,精神抖擞,士气高昂,鱼贯登船,我最后一次检查了渡江作战的一切准备工作,大家唱起了“打过长江去”的军歌。八连突击队每人除左胸前佩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胸章外,在右胸前还缝有写着“渡江突击队”五个醒目黑字的巴掌那样大小一块白布。文工团敲锣打鼓,为每个队员戴上一朵大红花,突击队员感到无尚的光荣和骄傲。

    17时3o分,八连突击队奉命出,全连九条战船纵着一线摆开,战士们整齐地划着桨,缓缓地驶进长江口。在江口处,设有“出征检阅台”,突击队接受了兵团和军长的检阅。我和岳指导员站在船头,昂挺胸,向长、向战友敬礼。这时,船停了下来,全连振臂宣誓:“我们是光荣的人民解放军,誓在党和**领导下,将革命进行到底,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我们要万众一心,战胜敌人,争取最后胜利,为建立新中国不惜一切牺牲!”一面写着“渡江第一船”的大幅粉红锦旗插在江边,迎风招展,长们指着大旗,激动地大声说:“谁第一个冲到江南岸,这光荣就属于谁!”那场面,震撼长江,感动得使人泪下。这时,江面上,像是一张透明的玻璃纸,光泽而又绷得那样紧,似乎具有弹性,可以把小船弹起来,在空中飞快地前进。船后是潦乱的水花、巨大的回澜和一串串珍珠项圈似地泡漩。

    17时59分,出强渡信号。中国革命史册上的光荣时刻,终于来到。隐蔽在洲阴的大小船只,刹时像水上森林长满帆叶,篷帆满鼓的战船,看不到边,望不到头,一直延伸到江天相连的地方。突击队的战船像离弦的箭,冲破浪涛,穿过水柱,追风逐浪,潮水般地压向江南,此时,我炮兵转入烟幕射击。

    此刻,北岸又是一番动人景象。无数架望远镜注视着突击队的行动,期盼着靠岸信号的到来。指挥员们一面观察着飞渡的战船,一面拨动着战役胜利的每根琴弦。在江边,在坝堤,在山顶,人人振臂高呼:

    “打过长江去,将革命进行到底!”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观战”的人民群众,更是激动万分,奔走相告,眼看那渡江的战船和蔽天的帆蓬,载着他们的愤怒和希望逼近对岸密集的烟柱,遮住了江岸和田野,遮住了村落和山岭,紧连着地和天。突击船一直划在最前面,突击队的勇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在船上挺身而战,以摧枯拉朽之势打击敌人。

    人群里流动着激情和兴奋的泪花。

    八连突击队趁着烟幕,冒着敌人的炮火拼命向前冲。我站在一班乘坐的船头,和四班的船并肩行驶。这两只船比其他的船度都快,歌声也更雄壮。敌人集中了机枪和战防炮向我们射击。长江沸腾了,炮弹在船周围爆炸,掀起两丈多高的水柱。船到江心,四班的船被炮弹炸坏,二排长杨树贤、几名战士和船工英勇牺牲,还有几名战士受了重伤,船被打得三处漏水,眼看就有船沉人亡的危险。说时迟,那时快,只见战士马福胜和另一名战士迅为受伤的战友包扎好伤口,又急堵漏洞,接着跳进江中,奋力推船前进,很快又赶上我坐的那条船。突然,一串子弹打来,马福胜头部和左臂受伤,顿时,鲜血流满脸上,眼前一片昏花,他忍住剧痛,用江水洗了洗眼睛,目视着登6的目标,又用力推船前进,船一靠岸,他就趔趔趄趄向岸上冲击,可没前进几步,就倒下了。他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马福胜同志,为了革命事业,为了解放江南,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船越接近江心,敌人的火力越猛烈。我站在突击船上,掌握着冲击方向,指挥全连各船前进。我那只船,从排长巩举山到战士、船工,在有节奏的“加油”声中,用力向对岸冲去。长期战争生活的锻炼,使我们能在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中,镇静自如地指挥。当我炮火急袭时,我对田老大说:“这是我们的炮”;当敌人的炮火还击时,我要田老大加快行船度,告诉田老大越接近敌人,越能避开敌炮袭击,越快越能减少伤亡。接近敌人阵地时,我又叫田老大避开敌人重机枪的正面火力,从侧面冲过去。我们和船老大密切配合指挥船穿过火网,冲过水柱,轻捷地飞向对岸。再说田老大,虽然未经历过战斗,但是,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人民的心愿,使他忘记了机枪子弹的袭击,顾不了炮弹在船舷旁激起的几丈高的水柱,只是一个劲地向前!向前!他左手按篷脚绳,二十四道篷索的份量集中在他的掌心里,右手紧握舵把,两眼盯着冲击目标,深水急流任他调遣,风和浪在他双手灵巧的掌握下变成了飞舟破浪前进的力量。船头摇橹的小龙,真不愧是小英雄,机智勇敢。我让几个战士保护小龙,脱下棉袄蒙在他头上。出前,看他年纪小不让他上船,这叫他如何肯依。他一股劲缠着我不放,硬是要为大军过江尽一份力,说什么也要送解放军打过长江,死也不怕。是啊!旧社会的仇恨,新社会的欢乐像两极电流,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触,产生了巨大的力量和炽热的闪光,他怎么能在生命危险的时刻后退呢?

    我问他:“打仗,你不怕吗?”

    “不怕!不信到水里试试看!”瞧,这当儿他正和父亲一前一后的打号子:

    “没风!”

    “摇橹。”

    “有风!”

    “扯篷。”

    “浪大!”

    “迎着浪山上。”

    “风狂!”

    “顺着风势引。”

    船至江心,突然一梭子弹打来,船侧被敌人机枪打了两个洞,江水像喷泉一样向船里涌进来,只见战士周清龙急忙拿起木塞,侧着身子用肩膀狠狠一顶,漏洞被堵住了。

    战船穿过江心后,枪炮声更加密集,船帆被敌人机枪打烂了,桅杆打断了。三名战士受重伤。怎么办?情况十分危急,突击队重任在肩,决不能落后。我坚定地站在断了的桅杆前,大声喊道:“同志们,没有帆篷,我们用双手划,也要争当第一船。”话音刚落,班长于金业站起来,呼起了号子。全船在班长指挥下,用铁锹划水,互相鼓舞着,同声吼着一个强有力的节奏:前进!前进!只有前进,才是胜利。副班长雷志洲腹部已中三弹,可是一声不吭,仍然坚持划水,咬着牙跟大家一起前进。信号员全神贯注做好准备。船刚靠岸,三颗土制的起花“信号弹”立即升上天空,向长报告了八连突击队强渡长江的胜利。

    时间是18时15分,仅用了16分钟。

    船一靠岸,我把棉衣一甩,高声喊道:“同志们,冲啊!”战士们一跃而起,跳上岸滩,像猛虎一样扑向敌人。这时,敌滩头阵地已是烈火熊熊。八连冲过烈火和敌人的江防工事,按计划一鼓作气夺取了四座山头,巩固了滩头阵地,为二梯队迅过江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时,天色已黑,下起雨来。

    八连胜利地完成了渡江突击队任务。

    八连的所在团一o六团也胜利地完成了渡江任务。

    八连的所在师三十六师同样也胜利完成了渡江任务。

    整个十二军将士在4月22日5时前,全部渡过长江。

    十二军军长兼政委王近山率军指挥部,抵达长江南岸。站在长江南岸的王近山接到新的命令:“主力沿石台、太平向徽州攻击前进,先套住徽州守敌,尔后视情况歼灭之。”

    王近山一笑,手一挥,下令:“千里追击!”

    {本章节选自《利剑出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二军征战纪实》一书,该书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可在网上购买到实体书!谢谢您的喜欢!}

    {ss。网站阅读,就是其他网站的盗贴。盗贴可耻,盗贴不厚道。请读友支持正版,支持作者  奇 书 网 ,您的支持就是对作者的最大鼓励,多谢!}


………………………………

第十八章   一剑封喉(1)

    第十八章一剑封喉

    1

    酒死酒酸,人死人烂。参与渡江战役的指战员们怎么也没有料到,国民党军烂的如此不堪一击,国民党政府烂的这么快渡江战役是《京沪杭战役实施纲要》的一部分。过了江的总前委,根据形势的展和敌情的变化,迅调整作战部署,除二野四兵团东进参加解放南京外,三兵团和五兵团立即并肩直出浙赣线,拊敌侧背,切断国民党军京沪杭警备司令部总司令官汤恩伯和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白崇禧两大集团的战略关系,保障三野合围歼灭逃敌。

    十二军接到命令,迅向徽州攻击前进。

    徽州,为徽芜(湖)、徽杭(州)、徽金(华)等公路的汇合点,是汤恩伯集团从皖浙苏边境向浙赣铁路撤退的要点。

    王近山说:“我们要一剑封喉,不能让敌人跑掉了我们要不顾疲劳,猛打猛冲,大胆迂回包围,不为小股敌人恋战纠缠,不给敌人喘息机会,大踏步地前进,直插徽州,一个字,追,大块头地追”

    简短的语言,明确的行动。4月22日,在王近山指挥下,十二军以三十五师为前卫,直扑徽州;三十六师从左翼迂回石台,从左侧后向徽州进。王近山随三十五师行动,副军长肖永银和副政委李震随三十六师行动。

    真可谓是所向披靡啊4月22日当天,三十五师解放贵池。

    4月23日,三十五师从贵池出,继续向徽州追击前进。

    国民党军京沪杭警备司令部副总司令官宣铁吾,先期撤离徽州时,嘱咐国民党军第十七兵团司令官侯镜如,“大势已去,大量弹药又运不走,还是全部炸毁了”

    侯镜如是左边耳朵进,右边耳朵出,当面说,“是是是”,转过向来说,“败局已定,毁去一些弹药又有何益?”

    就这样,当人民解放军十二军三十五师到达徽州时,这些弹药便都原封不动地留给了三十五师。

    败退中,国民党军的一些高级将领也没有被“厄运”放过,仅军长一级,被毙、被俘、负伤的都有。命大的将领中,也多有形象不佳者:有的绥靖司令因所带银元太多,担心路上行动不安全,便反常规地慷慨解囊,分出一部分给别人。可见,当初是钱比打仗要紧,这时却是命比钱要紧了。有的指挥官在途中也不考虑什么保护不保护了,将本来跟随的特务营扔给别的兵团,只身乘吉普车遁去。

    撤退中的这些国民党军官兵面对解放军的追击犹如丧家之犬,而一旦遇到手无寸铁的江南百姓,却又立即飞扬跋扈起来。打死民夫,抄家劫舍,强奸妇女,见鸡抓鸡,见猪抢猪,不乏其人。

    人间大恶,无所不有。如此军队,岂能为老百姓所拥护?

    4月28日,十二军三十五师解放徽州,俘国民党军6000余人。

    王近山看到那原封不动的弹药,兴奋地说:“好家伙,够打三年仗”

    本。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_^*);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


………………………………

第十八章 一剑封喉(2、3)

    2

    十二军的前卫师三十五师一路凯歌,而从左翼迂回的三十六师战果也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