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漫漫帝王路浓浓美人情-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鲁少华问道:“大人为何不亲自去一趟呢?如果你去了收服李中良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秦思远道:“我实在是走不开啊!离开锦城已近半年之久无数的事情等着我去处理。蜀州连续经过了几次战乱各行各业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恢复经济是当务之急。而我的职责不仅仅是指挥打仗这民政方面的很多事情还是要我来定夺。苏长史虽然优秀但有些事情他也不敢擅做主张的。所以东南的战事就只有交给你了毕竟你本来就是我的特别军事助理由你代表我也说得过去。另外我会给李中良写一封亲笔信适当的时候你交给他会起一些作用。”
鲁少华见他态度坚决只好点头道:“既然大人做出了决定属下就遵命行事好了。请大人放心属下尽最大的可能说服李中良投降。”
*************************************************
黑夜笼罩了一切让一切失败者有一个掩饰自己得以舔嗜伤口的空间。李中良犹如一支标枪一般挺立在涪庆城的城墙之上定定地望着闪烁着数点星星的夜空仿佛亘古便已经存在一般一动而不动。城墙外的蜀州军营灯火闪烁仿佛无数只饿狼的眼睛窥视着涪庆城的粤州军队。从江上吹过来的夜风掠过他的身子让他的身体一阵凉爽却丝毫消不去他心头的燥热。在他周身数十丈范围内没有一个随从兵将让他的背影在黑夜之中显得如此的孤独。他感觉到从未有过的凄凉和沮丧。
两天前他的大军已经占领了涪庆城但城池的夺得没有给他带来一点喜悦的因素相反如今的涪庆城对他来说成了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李立撤退的时候不仅将城内的武器粮草等物资全部搬运一空连城墙上许多防御设施都摧毁了。在李中良想来涪庆城是蜀州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蜀州方面断不会轻易放弃即使逼于无奈放弃了这城中储存的大量物资一时半刻也运不走。哪曾想到对方不仅未战先退而且没有给他留下一点东西看来对方早就有放弃涪庆城的打算而且在较早以前就开始放弃的准备工作。
这次出征蜀州对李中良来说是从未有过的大败是他军事生涯中最不光彩的一笔。出征时的十五万大军除了三万调回了粤州外如今跟随在自己身边的只有六万先前战死或者被俘的已达四万之多还有两万在沐南至荣昌一线但敌人的骑兵既然已经到了涪庆城下想来那些部下已经没有生还的可能了不是战死就是被俘。
第七卷内修第四章
东南战事(二)
第四章东南战事(二)
李中良一生大小战无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被誉为不败的神话若不是在朝廷没有后台绝对不止在粤州当一个军团长这么简单。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个人的品德他一点都不比帝国的五大军团长差甚至还有过之。但如此名将在蜀州却栽了一个大跟头不仅损兵折将达六成之多而且连自己最心爱的儿子也被敌人俘虏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讽刺。
“若是自己当初不被涪庆城所诱惑断然出兵进攻乐川或许就不会有今日困窘的局面了吧?”李中良想。可现在一切已成定局说什么都晚了。
李中良的失败最大的原因不在于涪庆城对他产生的诱惑作为粤州的将领攻占涪庆城谋取自身最大的利益是对的他的失败关键在于情报的失灵。秦思远说动龙盘军出兵的消息他不知道秦思远率领骑兵偷袭昌西城的消息他也不知道娜云雪出兵进攻春州的消息他更不知道。而这一切未知的因素导致了春州第二军团的撤退春州第三军团的被歼随着春州军队的失败危机一下子就降临到了他的头上。若是他掌握了那些情报以他的精明他定会出兵乐川解春州第三军团之危可能就是另外一番局面了。
蜀州的骑兵是今反天上午到达涪庆城下的他们并没有进攻李中良知道他们是在等后面的步兵单靠骑兵是无法攻城的。李中良明白一旦对方的步兵到了这涪庆城将再次面临战火的洗礼。他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多久没有粮草缺乏武器没有完善的防御体系这涪庆城能守得下去吗?再说即使守下去又如何?涪庆城已经成了一座孤城四周都是敌人没有后勤补给没有援兵敌人即使不攻困也要困死自己!
李中良原本还指望从城南的浮桥上撤过江去退往粤州没想到李立竟将这唯一连接两岸的浮桥也拆毁了而且敌人的一支水军不停地在江上游弋自己的部队根本不可能再架一座浮桥。看来敌人的目的很明确啊就是将己军全部消灭!
李中良现在最缺乏的就是粮草。他的粮草原本就不充足虽然在将蜀州近卫师团赶到乐川城以后后勤线被打通了也得到了一些补充但经过这么长一段时间也消耗得差不多了。蜀州的民间虽然富裕存粮颇丰李中良却一向不允许士兵到民间抢劫这固然是他有一颗爱民之心更重要的是考虑到既然要长期占领蜀州就要赢得民心否则就很难在蜀州站住脚。而且为了尽快拿下涪庆城他东来时也没有带多少辎重。所以当他的部队进入涪庆城时粮草已不足五日所需。李中良原本还想从城内的富户、粮商手中搜集一些粮食哪知李立连这也想到了竟将他们手中的粮食全部买走了!
无奈之下李中良只得命令部队到城内居民家中搜集虽然弄到了一些但数量也不是太多而且此举引起了极大的民愤。李中良白天从城中走过见到百姓一道道愤怒仇恨的眼光他就知道自己已经将百姓得罪光了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定会来咬自己一口。
“看来这涪庆城是呆不下去了一旦蜀州的大军到来从外面进行强攻而城内的百姓乘机作乱自己的六万大军就死无葬身之地了。”反复权衡了利弊李中良决定放弃涪庆城向东进军绕道湖州回粤州。
“听说湖州的光明军起义闹得正凶应该有隙可乘。”李中良这样想。
大洪历六百四十三年七月五日夜李中良以少量部队伪装成主力留守涪庆城大部队趁夜出东门一路向东停进。第二天一早狄铭卓现城内情况有异命令部队试探性进攻结果城内防守力量很弱他就猜到李中良可能走了。随即费了很大劲才从城内出来的暗影密探证实了他的猜测。于是他命令部队立即起猛攻一个时辰后收复了涪庆城。他命令部队不在城内停留继续向东追击不过由于出城后不久即进入山区他的骑兵挥不了度的优势一时半会也难以赶上敌军。
而李中良此时的日子也不好过东面是山区只有一条官道通往长都、万平大军根本展不开只能排成一长溜在官道上行进。五万多大军行进在官道上足足有数里长。而官道两侧不时有蜀州小股部队进行偷袭大大延缓了粤州军的行军度等他们到达长都城时狄铭卓的追击部队离他们已不足十里而众多小股蜀州部队的袭扰也使得李中良在途中损失了两千多兵力。
好在蜀州军在长都城没有驻军这让李中良有了一口喘息的时间不过他也不敢在长都城多做停留让部队休息了半日又留下五千兵力阻击蜀州的追击部队大军继续向东挺进。
大军一路在蜀州小股部队的骚扰中疲惫地前进此时他们的粮草已经快完了李中良一边命令部队节约粮食一边做好了宰杀战马给部队充饥的打算。现在他可不敢让部队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打劫粮食敌人的追兵就在后面不远即使能够抢劫到粮食恐怕抢粮的部队也不可能返回。
李中良一向爱兵如子在部下的心目中威信极高现在粮草不足他就和士兵一样只吃个半饱正是因为如此才稳定了军心虽然士气有所不足但总算没有出现逃兵若是其他的将领领兵只怕这支部队早已垮了。
大洪历六百四十三年七月十日万平城已经遥遥在望春州的将士心头一阵喜悦。万平是蜀州东南角的最后一座城池只要过了万平再往东去不远就进入湖州境内就不怕蜀州军继续追击了。而湖州的光明军主要集中在东部西部是他们势力的薄弱环节少量的官军也应该不会为难他们即使为难他们还有五万大军也能够应付得下来。
但随后不久他们就绝望了仿佛从天堂一下子跌入了地狱因为原本空旷的城墙上忽然一下子出现了大批的蜀州士兵闪亮的兵器散着夺目的寒光一个个乌黑的箭头指着他们阵阵杀气汹涌而至令他们的呼吸为之紧缩。
李立已经在此等了两天他在撤出涪庆城后留下小股精锐部队沿途骚扰李中良的部队大军则由谭弄潮的战舰直接运送到万平城由于沿途没有滞留加上战舰是顺水而下度要比路上行军快得多他在两天前就到达了万平城。
李立的第八师团已只剩下八千人不过蜀州东南地区的城防部队已经全部集中在万平也有七千人再加上谭弄潮的一万水军中的七千李立此时手中还有两二万二千兵力虽然进攻不足但经过他严密部署防守不大的万平城绝对没有问题。
万平城中出现大批的蜀州兵马对粤州军的士气的打击是致命的。他们经过长途行军个个都疲惫欲死。粮食也早就吃完这几天完全是靠宰杀战马充饥马肉性躁吃得多了对身体并无好处已有不少士兵身体出现了毛病。最可怕的是后面还有蜀州的大军追来一旦等他们追上己方的这几万残兵败将还不够对方十几万大军塞牙的。饶是李中良威信至高智谋无双此时次刻也控制不了部队的沮丧情绪。
勉强指挥部队进行了一次试探性攻击在损失了三千士兵而没有撼动万平城分毫后李中良彻底放弃了攻城的打算。大型的攻城器械在行军途中已丢失干净军心已散士气低落再攻下去只不过多一些无谓的牺牲。
半日之后狄铭卓的骑兵部队到了但他并没有攻击的打算。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还有李中良这样的名将在狄铭卓也不想让自己的手下白白牺牲。
第三日鲁少华又带来的一个师团的步兵这样双方的兵力比就达到了二比一。粤州的将士更加绝望了面对两倍于己方的敌军他们已没有突围的希望而且不知道还会有多少蜀州军队赶来。
蜀州的军队仍是没有展开攻击每天只是大吃大喝吃饱了喝足了就练练兵。但这就足够了粤州的将士感到自己的头让就像悬着一柄利剑随时都可能落下来以致于他们睡觉都不塌实不少士兵已陷入崩溃的边缘。
自第四天起东西两边的蜀州军开始在城头和军营前摆上饭菜并进行喊话说只要粤州士兵投诚就可以吃上好菜好饭东面的城墙上还垂下好多绳索便于投诚的士兵爬上去。开始的时候粤州士兵慑于军纪并不敢过去后来有一个士兵终于经不住饭菜香味的诱惑跑了过去却并没有遭到己方的射杀于是便有更多的粤州士兵开始向敌军投诚。
第七卷内修第五章
东南战事(三)
第五章东南战事(三)
有人将这种情况报告给了李中良他沉默了半晌说道:“由得他们去吧他们背井离乡跟我远来蜀州作战我不能将他们平安的带回家乡已是对不住他们怎可再让他们死在我们自己人的手中。”当时听了他这话的将领无不潸然泪下。
到得第七日粤州军营中终于来了一位蜀州使者羽扇纶巾宽袍博带甚是潇洒。李中良热情地接待了他虽然自己已经做好必死的打算但这数万部下却不能送死因此没有必要得罪对方的使者。
经过自我介绍李中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