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重生-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春桃假意嗔道:“父亲今天总说这等见外话女儿永远是父亲的女儿又怎会……”

    她话还未说完就听到前院几声响亮的敲门声传来有人喊道:“王副使在家吗?”

    王家并没有家丁王伟忙自己跑去开了门见门外站着一队铠甲光亮的卫兵领头的是一个太监太监手中拿着一卷黄绸笑吟吟问道:“你就是王伟么?”

    “正是公公这是……”

    太监面带微笑展开手中黄色绸布高声念道:

    “工部副使王伟接旨――”

    王伟一惊忙跪在地上口呼“微臣接旨”那太监接着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原工部文思院副使王伟调任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即刻上任钦此――”

    工部郎中是正五品的官职从从九品到正五品一日之内就连升了九级王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竟怔在当地也不知道要接旨。

    “王郎中接旨吧。”那太监见惯了这种场景笑吟吟地提醒王伟。王伟反应了过来赶紧高呼“谢皇上”领了旨后忙不迭地请宣旨的太监进屋坐坐。

    太监笑着摆了摆手王伟又从身上摸出二两银子给他那太监却执意不收只是笑着说:“王郎中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咱家是印绶监崔奎你记下就行了何必多礼呢我还回宫复命就此告辞啊。”

    众人走后王伟依旧站在原地怔怔地看着手中的圣旨黄绸上的朱色大字写的很清楚他王伟已经是一个五品大员了。

    王春桃这时才走出来到王伟身边看了看圣旨轻声道:“父亲?”

    王伟看见女儿喜道:“父亲连升了九级这无论如何是个吉兆是个吉兆啊……我王伟二十岁就背井离乡在这京城熬了这么多年终于是熬出头了啊。”

    王春桃知道这圣旨意味着什么她的心怦怦直跳但过了会儿便镇定了下来扶了父亲进屋。

    王家在喜悦中度过了上午中午时分王春桃母亲何氏正在院里张罗着杀鸡庆贺突然听到一阵敲门声她洗了手开门一看见是几个穿着官服的朝廷官员。

    “啊呀是王侍郎快请进快请进。”何氏喜道。
………………………………

第三十五章 :风雨前夕

    王伟听到声音忙迎了出来见到来的正是礼部侍郎王锡爵等几位官员他连声道:“下官见过几位大人有失远迎恕罪恕罪。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王锡爵笑道:“王大人客气了恭喜王大人啊。”

    王伟知道王锡爵恭喜的是什么笑道:“几位大人快里面请。”

    “请。”

    众官员到堂中坐了王锡爵开口道:“王大人实不相瞒皇上派来纳吉、问名的使者后天就到你可要做好准备啊。”

    王伟喜道:“这么说我女儿……“

    王锡爵呵呵一笑说道:“没错恭喜王大人啊。”

    “我女儿能被选中还要多亏了王侍郎相赠的那副王羲之字帖。”

    王锡爵摆了摆手说道:“非也你应该谢的是慈圣太后才是。”

    “太后?”王伟奇道。

    “正是你有所不知贵千金能被选中不是因为我那副字帖也是不是因为别的什么真正的原因是太后看上了她。”王锡爵笑道“两位太后喜佛慈圣太后得知贵千金也略通佛理很是高兴所以才有我相赠字帖不过是借花献佛罢了。”

    王锡爵又道:“你今日连升九级应当向皇上上疏谢恩才是。”

    王伟忙道:“下官晓得一日连升九级古未有之皇上与太后隆恩王伟铭感五内!”

    “这位是锦衣卫千户秦允升秦大人”王锡爵指着他旁边的一个官员道:“按照皇上的意思大婚前这些日子秦大人都会负责暗中保护令千金。另外你可要将贵千金好生看护无事就不必出门了若是她生个病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那事情可就不大好办了呵呵。”

    王伟连忙谢过了秦千户王锡爵等人又聊了些闲话方才告别出了门去。

    王春桃一直待在里屋偷听着堂中的谈话听到众官员告别她又靠到窗前透过窗缝目送着王锡爵等人离开她认得出来王锡爵就是那日在皇上面前替自己说话的那个人。

    从早上太监进门宣旨以来这半天王春桃的芳心就一直怦怦直跳现在听了王锡爵等人说的话事情就更是千真万确了:自己就要当皇后了。

    这几天来皇椅上那个年轻的身影就一直占据在她脑海中挥之不去半个月前她还是一个出身寒微的平凡女子平时也就是学学书画绣绣手帕隔三岔五陪着母亲去庙里上香听听法事……现在这一切都要改变了只因为她要嫁给那个皇椅上的年轻身影而他是当今的皇上。

    自己就要当皇后了地位尊崇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为什么自己不会欣喜若狂?为什么反而怀念起过去的日子……为什么心口有股莫名的酸楚……

    ********

    湖北江陵府。

    张居正的次子张嗣修此刻刚心急火燎地赶回了老家父亲张居正焦急的神情犹历历在目他一进家门正好看见管家游七急急忙忙地跑出来两人几乎撞到张嗣修揪住游七急问道:

    “老太爷怎么样了?”

    “二少爷你回来了……老太爷他……”游七喘着气一时半会儿说不上话来张嗣修等得不耐烦撇下他径自奔往祖父房中。

    张居正的父亲张文明躺在床上他的妻子赵氏守在床边床前还围着一大群人。张嗣修进得屋来开口就问:“祖父你怎么样了?”

    张嗣修推开众人张文明睁开眼睛认得是孙子开口说道:“嗣修回来了……”。

    赵氏也说道:“嗣修你回来了。“

    “祖父你的病怎么样了?大夫说了什么?”张嗣修见过了祖母握住了祖父的手问道。

    张文明喘了口气缓缓说道:“不碍事不碍事……感了风寒休息几天便是……”他话音未落却因说话牵动了气管剧烈地咳嗽起来。

    张嗣修回头怒道:“你们是怎么看着老太爷的!他平时在家好好的怎么会落入江中!要是老太爷有个三长两短我……”

    张嗣修猛地看见湖广巡抚赵应元、湖北布政使王钻、荆州知府贾文泰等一干官员也在房中忙停了口尴尬一笑拱手道:“原来诸位大人也在……”

    湖广巡抚赵应元拱手道:“见过张探花。”

    “见过张探花。”一干官员纷纷拱手道。

    赵应元又说道:“前年京中与嗣修一别没想到能在今日相见我们得知老太爷失足落水所以特来慰问。”

    张嗣修应道:“有劳赵大人了嗣修谢过诸位大人了。”众官员纷纷回礼张嗣修又问一旁的仆人:“老太爷病情到底如何了?”

    仆人支支唔唔地说:“郎中说……老太爷他……”

    “老太爷他怎么了?”

    “说老太爷他年岁已高这次恐怕凶多吉少……”

    床上的张文明这时说道:“胡说……我身子一向很好嗣修不要听他们胡说……”

    张嗣修又过去跪在床前戚声道:“祖父要不要我派人去京城请父亲回来一趟看一看你?”

    张文明摇了摇头说道:“不要告诉你父亲他贵为当朝辅日理万机哪能说回来就回来……”话未说完张文明又剧烈地咳嗽起来。

    赵氏呛着泪水说道:“嗣修你父子莫要挂念老爷子有我照顾就行了。”

    张嗣修叹了口气转头对几位来看望的官员说道:“诸位大人请到厅中用茶。”

    张嗣修引着一干官员来到厅堂中坐定他又说道:“嗣修代父亲谢过诸位大人了不过我家老太爷落水生病一事还望诸位向他人说起时就说只是小风寒并不大碍……”

    赵应元等人明白他的意思自然是满口答应又说了几句客套话赵应元就带头起身告辞。

    送走了这些官员后张嗣修唤来了一个家丁嘱咐道:

    “你立刻骑快马进京把老太爷的情况告诉老爷。”

    张嗣修知道这五年来张家在朝廷上下结的怨实在太多暗地里不知道有多少人恨透了张居正恨透了那个让他们不好过的新政。如果祖父熬不过这一关不幸仙逝那么按照惯例父亲就要离职三年回乡丁忧守制。三年……在瞬息万变的政坛中三年足以让他们张家家破人亡……
………………………………

第三十六章 :深记帝师教,不忘三年期

    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张家老太爷重病不治的信息还是传了出来张家家丁骑着快马进京的第二天万历就通过锦衣卫的情报得知了这个消息。

    自从万历元年让肖大路执掌锦衣卫以来万历就给他明确了改革的方案:

    一原南北镇抚司衙门安插在全国各地的锦衣卫探子全部保留。这些探子在正德年间曾一度达到两万人后来经过削减也有八千多人几乎遍布了大明的每一寸土地他们分为明哨和暗哨两种各地的府衙各县城的驿站都有锦衣卫的人当值他们平时不隐藏自己人们也知道他们的身份这就是明哨。而锦衣卫的暗哨除了一部分人隐藏真实身份仍然潜入各级衙门外大多数都乔装成士、农、工、商等种职业暗地里打探消息收集情报。

    二锦衣卫原辖有三卫每卫五千人由于万历元年开始逐步取消卫所制度所以整顿后的近万名锦衣卫不再归入卫所而是由户部直接拨给粮饷。锦衣卫原本的三个职责:执掌廷杖、直驾侍卫和巡查缉捕中巡查缉捕的功能已被取消现在的锦衣卫更多作用是拱卫京师如果皇上巡驾外出就担任亲卫军的角色。

    原本万历最看重的是这第二点――锦衣卫的侍卫作用锦衣卫因为其以往长期从事抓人的特殊经历大部分锦衣卫士兵都受过严格训练个个反应敏捷团队协作能力很强这样的军队来当自己的亲军是再好不过了。

    但很快万历就现锦衣卫真正的精髓在于情报第一次看肖大路呈上来的情报万历吓了一大跳:山东某地的书院在某日聚集了多少人讲了些什么内容其中涉及到了什么什么;浙江余杭某个官员老母做寿时竟有当地富商送了一个两斤重的金桃怀疑他们暗地勾结躲避商税;福建某卫所士兵去年派往大同边关协防现怀疑他们谎报军粮数目有一百余石军粮下落不明……

    这些情报范围极广除了朝政军务方面外还包括了很多杂闻逸事:辽东某山林近日有一只白虎出没很多山民都曾亲眼见到过祖承训将军闻讯曾领了一队士兵进山捕捉未果;江苏某地的一个盐商为了避税竟将大量的废旧皮袄浸入盐水中企图利用这些皮袄将私盐运往江西被江阴某盐政司官员识破;民间广为流传的小说《金瓶梅》的作者其实就是朝中某某某人物原型竟是前朝某某奸臣……

    真是包罗万象无奇不有这些繁杂的情报万历起初还看得饶有兴致久而久之就意识到了将它们全部看完简直就是浪费时间。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很多事情虽然他这个皇帝可以去管但绝对不应该管一个事必躬亲的领导绝对不是个好领导这个道理万历还是懂得的。于是他嘱咐肖大路专门派人筛选这些情报符合下列条件的才报上来:生重大灾情或民变的关于朝政且涉及到五品以上官员的关于北方九边防务的关于蒙古、女真、日本倭寇以及南洋夷人动向的。

    有了锦衣卫的情报万历可算得上是真正的“皇帝不出宫便知天下事”现在看来明朝的皇帝如果真想要治某人的罪想要罗列一些罪证简直就是轻而易举但是自永乐皇帝以后明朝历代帝王似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