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重生-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蛑本褪乔岫拙俚亲杂览只实垡院竺鞒弁跛坪趺挥姓饷锤晒杉鞔实鄱源蟪嫉目砣荨#╳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这要是放在清朝那是不可想象的。

    万历一听到张居正父亲得病的事心里就已经如明镜一般了历史上的张居正夺情事件可是闹的沸沸扬扬万历又怎会不知。以张居正的性格他是断然不会舍弃辅的位子回去守丧三年的因为他虽然是个读书人却不是个死读书的人为了达成他的目的为了实现他的理想他从来不会拘泥于什么陈俗旧礼。

    如果所料不差张居正的父亲很快就会逝世张居正很快就会来暗示自己出面留住他也就是“夺情”而满朝正直士人就会像历史上那样开始冒死弹劾张居正。

    历史上的这次夺情事件不知道损失了多少正直的大臣不知道寒了多少士人的心而真正得益的人却不是皇帝也不是张居正……再过五年张居正就会去世到了那时自己一个人能挡得住满朝愤恨的大臣吗能挡得住他们对张居正的清算吗?

    夺情事小新政事大……万历思虑良久终于决定了应该怎么做。他让林庆马上去请张居正来乾清宫――

    张居正这个时候正在内阁守值听到传召很快就赶到了他万万没有想到皇帝开口就问道:

    “张先生令尊的病情如何了?”

    尽管不知道皇上怎么会知道这事张居正还是很镇定地回答:“多谢皇上关心家父身体一向硬朗这次不过偶感风寒想来并无大碍。”

    万历说道:“那朕就放心了适才先生没来之前朕实在是焦急万分一想到如果令尊有所不测先生就要离职丁忧而朕又不能留你那将如何是好。”

    张居正闻言大惊以他的聪明他怎么会不明白万历真正的意思忙道:“皇上你的意思是……”

    万历正色道:“张先生你还记得五年前朕在这跟你说过的话么?”

    “老臣记得。”五年前万历在他面前烧毁笔录的情景他又怎会不记得……

    “朕当时就说过先生已经是辅如果朕不想动你你又何必担心自己的地位?这些年来全国丈量土地裁减官吏推行考成法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朕还年幼没有人认为是朕的主意这么多年都是先生一人在做挡箭牌啊。”

    张居正表情沉重说道:“皇上言重了新政诸事本来就是老臣多年来的想法五年来老臣只怕政不能通令不能行辜负了皇上的期望。如今新政已经有所成效百姓赋税得以减免国库亦日益丰盈比起这些老臣个人安危实不足挂齿。”

    万历点了点头说道:“先生为大明所做的朕都记在心里但有个问题朕还要问问先生。”

    “皇上请说。”

    “新政能够‘朝下而夕奉行’全靠了先生的威望以及先生的门生故吏但是有朝一日先生不在朝中了朕该如何是好?”

    张居正抬起头来怔怔地看着万历揣摩着皇上的意思万历的这句话要是对别的大臣说那一定是在怀疑其有擅权之心但张居正却深知皇上一定不是这个意思他想了好一会儿才说道:“皇上的意思可是在说新政不能持久有朝一日终将被那些反对我的大臣所废?”

    “嗯”万历面色忧虑说道:“朝中有多少人希望先生下台先生比朕更清楚不瞒你说朕已经知道令尊之病难以救治万一令尊这次真有不测夺情也好丁忧也罢总有人站出来反对先生的。如果朕出面夺情敢站出来反对的一定是朝中正直之士先生岂能忍心将他们革职流放?如果先生回乡丁忧守丧他们自然不会有异议但……”万历说到这里意味深长地看着张居正缓缓说道

    “必定会有另一批人站出来弹劾先生而这些人才是先生真正的敌人。”

    张居正何等聪明之人他很快就明白了皇上是在替他着想是想替他引出新政的真正敌人――那些站在背后代表着地主乡绅、富豪商贾利益的大臣们。想到这里张居正对万历的智谋佩服不已但是一想到三年之长政坛之险恶他又有些犹豫。

    万历又说道:“先生尽管放心不管到时候他们罗列了多少罪证上了多少弹劾的奏章朕都不会在先生丁忧之期加害于你一切只等先生回来再说。”

    万历见张居正还在踌躇之中他摊开宣纸挥笔写下一句“深记帝师教不忘三年期”然后将这幅字拿给张居正。

    张居正见了哪还敢有所犹豫含泪道:“皇上圣眷及此老臣何敢不从……”
………………………………

第三十七章 : 万历大婚

    皇上的大婚之期越来越近了根据钦天监官员的测算认定大婚的吉日应在十二月十六日从十月初开始各项仪式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礼记》记载大婚应当依照六礼来进行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六道程序。

    这六道程序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意义缺一不可礼部、工部、户部以及钦天监、鸿胪寺等一切有关的部门两个月以来都忙得不亦乐乎实际上所有的官员都是第一次经历皇帝大婚他们也是按照书上所载按部就班摸着石头过河而已。

    但都说无巧不成书世间上的事情真的是谁也说不准万历正式派遣迎亲大使前往王家纳采的前一天身为迎亲副使的张居正却被告知家中的老父已经逝世了。

    消息传出满朝哗然刚刚丧父的张居正自然不适合再担任迎亲使者于是他请求另选他人前往万历应许正使仍然是功勋最高的英国公张溶副使则更换为户部尚书王国光。

    张居正辞去迎亲大使的举动丝毫不能令文武百官满意大家都知道按照祖制只要父母逝世在外当官的官员不管身居何位都必须依例回乡丁忧时间按照奔丧月份不同而长短不一张居正是十月丧父丁忧时间就是二十七个月。

    大家都睁大了眼睛看着张辅的表现不少官员甚至暗地里都写好了奏章只要张居正一有夺情的意思就要上疏直谏。

    得知父亲逝世的当天下午张居正就上了一封奏疏请求回乡葬父离职丁忧。万历收到奏疏后第二天就作了批示:不准。

    百官们知道这只是走个形式而已一般皇帝为了照顾朝中大臣的面子表示对他们为朝廷卖力多年的尊重都会先加以挽留而通常需要丁忧的大臣都会再次上疏表示百善孝为先自己一定要走。

    果然张居正紧接着又上了一封奏疏言辞恳切请求丁忧。万历又再一次作了批示:张大学士身居要职朝中不可一日无辅朕不可一日无……概括起来还是两个字:不准。

    皇上的第二次批示一下来很快就有几名官员上疏言辞激烈表示挽留张居正。

    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就是要夺情了正当很多官员群情激奋准备上疏弹劾张居正之时张居正又上了第三封奏疏言辞比前两封更激烈态度坚决表示自己一定要回去。皇上也作出了最后的批示:准奏。

    这一下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满朝文武都沉静了下来惊讶地看着张居正不慌不忙地收拾着行装带着妻子高氏和几个儿子雇了大车一路出京城而去。

    历史在这一刻已经被彻底地改变了。

    ……

    乾清宫中。(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万历用过午膳在这里接见了锦衣卫指挥使肖大路。肖大路又带来了一些情报平时如果是一般的情报都是由张直代传的只有特别重要的才会让肖大路亲自送来。

    今天送来的情报是关于藩王的。当年太祖皇帝有二十六个儿子除了死去的长子外全部被封为藩王。承袭了爵位的藩王不仅终身有俸禄而且待遇很优厚。岁禄单是米一项即达五万石是正一品大臣的五十倍。此外还有册封、宫室、婚姻、丧葬等费用并给予厨役、斋郎、铺陈等杂役人员。没有承袭爵位的皇家宗室也由国家供养虽然待遇大幅减少但两百年下来到了万历年间各地皇子皇孙的数目竟有十万之多这么多的人都由国家养着已经给朝廷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而且明朝对于皇家宗室还有着很多限制。当年燕王朱棣举起靖难大旗从北平攻入南京夺了侄儿朱允炆的皇位自此以后出于前车之鉴的考虑藩王的权力就被大幅削弱。正德年间宁王叛乱失败藩王的权力再次被严重削弱被规定一辈子都不能擅自离开封地不得结交当地官员不得当官不得参加科举不得从事工商……总之一句话:不准干活由国家来养你们。

    如果一个人不能干正事又不去干坏事那就是怪事。很少有藩王能安安分分呆在王府不胡作非为的所以历来处在藩王封地里的百姓境况都不会很好甚至饱受欺压苦不堪言。

    现在万历手中的情报有一份就是关于河南开封的周敬王朱在铤他在封地内大量掠夺土地广建庄田肆无忌惮地残害百姓为害一方。另外还有几份都是大同小异。

    万历一看到这些藩王的资料就有气自己苦心经营了五年国库收入已经从隆庆六年的二百七十万两跃升为去年的四百八十万两却仍然要花五分之一在这些人身上整整十万不干活只吃粮的宗室国家的寄生虫大明的毒瘤啊……亲不过三代且不说万历其实和他们没有什么真正的亲缘关系就算有他也不会放弃削藩的念头。

    万历知道自己大婚各路藩王依例都要进京朝贺这正是一个削藩的好时机于是他吩咐肖大路整理好一部分作恶多端的藩王罪证以备他日不时之需。

    ……

    时光飞逝很快就到了十二月十六日皇上大婚的日子这一天将举行六礼的最后一道程序:亲迎。

    按照钦天监的测算万历在辰时一到就先去奉先殿祭祖再前往慈宁宫拜了两位皇太后然后在乐曲声中御驾皇极殿殿上王公大臣已经静候多时大殿正中临时设置的案桌上放着迎亲和册立皇后用的节、证书、金印等等。万历走过去按照仪式装模作样地查看一遍然后在韶乐声中走上丹陛坐上龙椅。

    王公大臣们跪下高呼“万岁”过后礼部尚书吕调阳奉着金册、金宝宣读册文、宝文;然后把节、册、宝授予迎亲正使英国公张溶。王公大臣再次跪拜万历在乐曲声中起驾回到乾清宫静候佳妇。

    张溶从皇极殿走到午门前把金册、金宝放到“龙亭”里。仪仗队、鼓乐队在前迎亲使者居中后面跟着迎亲官员、太监、侍卫出午门会同皇后仪仗抬上大批的礼品直奔候选皇后的府邸。一行人马花花绿绿绵延数里绝对是难得一见的“靓丽的风景线”沿途百姓观者如潮尾随始终者也大有人在。

    万历从皇极殿回乾清宫见到一路上到处张灯结彩各主要宫殿都备足了鞭炮、红色烫金双喜字儿和大蜡烛御路之上也都铺了红毡子。本来万历有心要简化大婚礼仪减少花销但他知道明朝总共就两位皇帝举办过大婚而自己就是其中的一位想到两位太后和满朝文武的喜悦表情自己无论如何都开不了这个口。

    万历在乾清宫看着书过了有一个时辰突然听到远处城楼上钟鼓齐鸣不一会儿林庆小跑着进了书房挤眉弄眼地说道:

    “皇上快去门口看看吧他们来了。”
………………………………

第三十八章 :洞房花烛夜

    万历出了乾清宫看到前面乾清门白玉台前已经站满了人当中停放着大红的礼舆、龙亭。两列金瓜侍卫分站在御道两侧英国公张溶和礼部尚书王国光迎面走来朝万历拜了拜开口说道:

    “微臣幸不辱命亲迎完毕请皇上收回符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