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明重生-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直似乎早就知道不必出门十分自然的停住脚步、回来站好。

    君臣二人客套完毕万历又说道:“这三年朝政虽然稳步展但却是稳定有余、力度不足。(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张先生现在回京了不妨说一说以后这天下大事该当何为?”

    “皇上老臣在荆州多时朝政的事有些生疏了不敢妄加评论。”

    张居正突然这般客气万历有些意外略略一想便明白了:“张先生何必拘礼呢莫非还在介怀三年前的王大臣案?”

    使万历更意外的是张居正撩了撩胡须慨然笑道:“高拱、冯保、王大臣都是过去的人物了皇上都不介怀了老臣又何必多事。回乡这三年老臣也想明白了辅二字重不在而在于辅皇上问起天下大事自然不应该是老臣三言两语能置喙的。”

    万历颇为感动:“张先生自古以来君臣之间往往不能善始善终其实都是不能真正替对方着想。双方如果能各让一步不但君臣之谊常留比如朕还能多一个良师益友。”

    皇上说的白了点张居正有些意外露出受宠若惊地样子起身行礼。

    万历继续说道:“天下大事自然应该是朕做主但是单独一个人做事往往会犯错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朕身边有你们这些肱骨之臣。爱卿们大可效仿唐朝魏征政策你们来推举朕来决定。”

    万历有着现代人的性格在这种关键时刻并打算严格遵守那些封建礼法他知道按照现代人的处世方法在上级与下级的关系中要把话挑明了来说才能有利于公司地团结协作。

    张居正不是泛泛之辈明白万历的用意:“皇上请放心这些老臣明白。”

    刚才一直是站着说话现在气氛和睦君臣二人各自就座品茶说了说些这三年间地趣事。

    说道蒙古俺答汗拜佛的事张居正说道:“其实我们当时大可以截其后路重兵封锁关隘迫使鞑靼往西边大漠而去这样可以一绝后患。”

    “先生有所不知朕在蓟州外与俺答汗会过面曾经给过许诺不宜出尔反尔。”

    张居正摸了摸胡须叹息道:“老臣是想到我大明开国以来这两百年间与蒙古人合议过多少次?又许过多少次诺?每次和谈不出三年鞑靼必定再次来犯就算偶尔能相安无事但草原上的领更换频繁我们又怎么能保证下一任大汗去遵守合议呢?”

    万历一怔:俺答汗的确是老了应该不会在位很久那么下一任的大汗谁来继承呢?这个自己研究过吗没有。蒙古人经常撕毁合约

    “先生说地是。不过拜佛事件已过去多时现在我们该如何做朕派人暗中去支持一个继任者?”

    “臣向来听闻蒙古族人权力不分男女俺答一旦不在了那么俺答之妻的权力最大老臣以为俺答之子成千上百谁来继位现在谁也说不清不如我们拉拢拉拢这个大汗夫人。而且老臣还听说这个夫人十分年轻跟皇上……”

    “不错跟朕有过几面之缘。”

    “既是这样我们应当着重于这个俺答夫人一是我们现在就应册封她给她一个地位这对于俺答部外地其他部落很有效果等于是承认俺答部的正统大汗血脉;二是压兵边境做好防范准备。”

    “重兵压境?为何?”

    “据老臣所知俺答汗以前主要是两个妻子大的那个有三个儿子小的那个生了一个儿子。多年前的长老会商定汗位是要传给大夫人的大儿子的但是俺答汗本人却比较喜欢小夫人。所以老臣预料俺答若去部落内必有内乱。”

    万历又是惊讶又是赞许:“先生有若孔明再世啊但是这些朕甚至都不是很清楚你怎么……是戚将军告诉你的吧。”

    “皇上明察臣跟戚将军一直有私交互通些书信而已臣一时多嘴问了几句而已。”

    “呵呵朕没有其他意思实际上啊不管事情怎么做吧只要是对朝廷有益的都应当放手去做!”

    张居正点头说道:“皇上三年不见蛟龙出水了啊。”

    万历愣了一下才知道张居正在夸他不由得哈哈大笑。

    时间渐渐流逝这一年(万历八年)的秋天政务上主要是两件事一是册封三娘子为长谊夫人原本张居正说忠义夫人、顺义夫人但是万历还是用了长谊这个名字又加赏了布匹、盐茶等;二是蒙古朵颜部估计是被女真海西部给打了很多支难民队前往辽东叩关李如松经过请示将他们全部收留隔离出一块土地供其安家。

    利玛窦地使者也有回应了但是主要地国家西班牙并没有与明朝友好的意思英国、荷兰地反应比较热情随船队来了几个来访使者带了一些礼物却没提什么要求估计是想能建交就很满足了。

    万历对于英国、荷兰的态度是建交之余希望双方海军能结成联盟并且委任天津水师邓世昌带英荷使者参观明朝水

    关于苏伊士运河万历了解到了原来现在就是以色列占领着这个地方而且是刚从埃及手里打下来的以色列对于明朝的到访显然很茫然不过从阿拉伯人那了解到这是一个大国后也同意对于开凿运河一事进行磋商。
………………………………

第一百一十二章 :亲征蒙古

    万历八年农历十二月初二年老体衰的俺答汗没有熬过这个冬天跟以往的蒙古贵族一样享年还没到六十就早早死去了。

    大漠上的人虽然身体比较强壮但老了之后毕竟没有中原人懂得保养。

    大汗一死草原随即大乱。

    先是汗位之争本来汗位正统的继承者黄台吉(即太子的意思)应当继位但是这个黄台吉并没有多少实权个人能力也不是很强所以在俺答汗死后的权力争夺中输给了俺答汗小夫人的二儿子名叫桑吉。在兵力的划分上如果将俺答部的十万骑兵分成十份的话那么黄台吉占了两份桑吉占了五份还有三份则是三娘子控制的一直驻守在归化城(呼和浩特)。

    大汗死后权势最大的应该是明朝皇帝亲自册封的俺答正妻三娘子。三娘子钟金不想看到同室操戈的情形生出面调解软硬兼施迫使黄台吉和桑吉放弃决战一起率兵来归化城和谈。

    明朝这边张居正、张四维等人博古通今知道中国历史上像这样争权的故事数不胜数结局往往都是惨剧虽然民族不一样但是不管什么民族人心都是一样的。和谈相信只是三娘子的缓兵之计争斗不可避免。

    在明朝与蒙古两百年的恩怨里大量的前车之鉴告诉着万历和大臣们:草原上一旦混乱特别是在冬天混乱那么边关的浩劫势不可免甚至还有几次蒙古骑兵们直入中原、烧杀抢掠。因为征战使得蒙古人物质匮乏、征战使得他们野心骤长。

    于是虽然已是年关京城内外白雪皑皑但是皇帝一声令下神机营的两个火铳营、一个骑兵营京卫营的一个步兵营、一个辎重营。都整装出前往蓟州计人数有近三万人。

    得知俺答部兵力全部往归化城聚集山西麻贵总兵遣步兵一万、辽东李如松总兵遣骑兵一万各自启程前往蓟州。

    万历八年农历十二月二十九。黄台吉的兵与桑的兵一起到达了归化城外出乎意料的是两军并没有任何争斗三娘子闻讯引兵出城邀请黄台吉和桑吉一同入城和解之余吃顿年夜饭(俺答部多用汉族节气)。

    让人臆想不到的事情生了当黄台吉和桑吉只带着随身的几个亲兵入城后。三娘子立刻变脸大叫左右将两个逆子拿下不由分说。直接押入地牢。

    旁边几个老臣见状。大为惊讶。原本以为三娘子是请两位王子来调解地。没想到三娘子突然这么做。他们认为这样会直接危害部族和平。故力劝三娘子释放黄台吉和桑吉。三娘子听了没有理会他们。主子不听臣子地。臣子当然是什么办法也没有了。

    消息很快传出城外。城外地两路兵马顿时乱了套。本来王子不在。还有其他跟随地小王子。就算没有王公了。也有很多德高望重地贵族随军。所以想要找个领导人出来率领军队还是有地。

    不过。由于要攻打地是归化城。两路兵马都犹豫了起来:三娘子是明朝册封地正宗夫人。俺答汗死前明确说明归化城为三娘子所有。一直到三娘子去世(蒙古族习惯把势力范围内地任何事物都分封给谁谁谁)。如果他们要攻打归化城。就必须杀害三娘子。这个行为恐怕不但南边地明朝不答应。其他地蒙古部落也会借机生事地。

    更何况还有一点最重要地。那就是。俺答汗地尸骨还存放在归化城中。若贸然攻城。兵荒马乱之中。难免会损毁大汗尸骨。蒙古人虽然粗野了点。这点忠孝礼义观念还是有地。

    三方就此僵持了起来。由于是年末寒冬。两支王子地私军就算有带军粮。可是这水和柴火什么地就难办了。还没几天。他们就熬不住了。又不敢来攻城。于是理所当然地各自跟对方打了起来。不过由于领导们鉴于情况不明。还不敢下进攻命令。所以他们目前只是几队小兵抢柴火引地小打小闹而已。

    三娘子扣押了两位王子后。立即手书一封。派出快骑。星夜赶到蓟州。准备让她熟识地戚继光转交给皇帝。

    不料万历就在蓟州知道情况后万历和大臣们都很惊讶。不是惊讶两位王子会起内乱而是三娘子竟有如此魄力独自主宰此事将当事人全部扣押让整个草原局势掌握在自己手中这颇有点当年武皇马后地味道。

    三娘子特意修书让人飞马送来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既然蒙古部落里有一股势力掌握了局势并且飞书请示明朝皇帝自然是要让这个皇帝快做出决定。

    蓟州众臣纷纷献策在万历的意料之中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应该立即诛杀两位王子、拨乱蒙古俺答部的军队控制权这样一来俺答部就暂时没有可以冲破长城的力量了;另一派则是主张和平解决俺答汗位的继承人应该是黄台吉可以马上释放并在归化城登上汗位小王子桑吉既然并不是太子如此闹腾有叛逆之嫌只要他肯同意放弃争权争位可以放走他但先在城中留居一段时间待局势稳定后独自前往封地。

    两派各有各的道理而且都是明朝有好处比如和平解决黄台吉软弱被扶上汗位后也必定听命于三娘子。而如果两个王子都杀掉全俺答部必定是屈服在三娘子座下后面以明朝的意思来选一个新大汗也很不错。

    万历其实从来没有想过要杀两个王子但是群臣分析的也很有道理思虑再三万历开口说张四维等大臣的和平解决方案很不错就这么办。

    蓟州军中也挑出快马数匹带上皇帝亲笔信火前往归化城回复给三娘子。

    万历和三娘子虽已久别但是万历依稀记得她对那个故事地推崇就是那个猎人在石头前救下被贬公主的故事如此看来三娘子这人善心很大必定不会同意对孩子痛下杀手与其让她难堪还不如自己这边先给她个台阶。

    书信送出后万历特意命戚继光派出多人前往草原宣传这样一个信息:大明已经屯兵边关若是草原内乱将会出兵扶正惩逆若草原和平解决各有晋赏。

    本以为此事会就此完结因为传回来的消息称二王子桑吉已经同意和解并暂时留居归化城等待黄台吉称汗结束……不料变动还是生了:原来归化城有着不少桑吉的势力之前没有动作是因为三娘子举动突然他们没有反应过来桑吉一出监狱城中他的人马就在住处跟他联系上了并且还沟通到了城外的桑吉部队内外呼应攻进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