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国星穹-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要插手河中?”她瞪大眼睛向赵和问道。
  大秦自有疆域。
  事实上,就算是西域,归属于大秦的时间也并不长,还不到五十年,也就是烈武帝时雄心勃勃,才开始经营西域。因此,葱岭与葱岭以西的地方,对于大秦来说,那只是少数学者和旅游家们书传之中流传的地理名词,或者是来咸阳贸易的胡商们口中透露的域外绝地,大秦从来没有对葱岭以西的河中等地表露出野心,最多只是有点好奇罢了。
  但赵和却要插手河中地区!
  他想开疆拓土?
  他想建立不世功勋?
  他究竟想的是什么?
  伊苏斯深吸了口气,好一会儿,才抬起头来。
  这一次,她已经抛开了所有有关个人的东西,而是单纯的从粟特商队首领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了。
  “我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大秦,那时我还只是一个小女孩,许多粟特商队的前辈们都在说,在遥远的东方,有一片肥沃之土,那里树上开出的花朵结着的就是丝绸,那里家家户户都用宝石一般的瓷器,那里有雄兵百万,就连纵横天下的犬戎人在大秦面前,也要摇尾乞怜。”
  她声音深沉,赵和扬了扬眉,等着她后续话语。
  “我长大之后,对大秦知道得更多了,幼时那巨大的大秦,原来也只是一个东方的强国,它虽然强大,但它的力量毕竟有限,西域已经是它力量的极限,甚至二十多年前,它在西域便已经力不从心,为了与犬戎的战事,它的国力被消耗得太大,国内动荡起来,连那位被犬戎人称为血单于的大秦皇帝,都不得不承认自己做了力量之外的事情,只能撤离西域。”
  说到这,伊苏斯抬眼直视赵和:“你自觉自己比得过大秦的血皇帝么?你认为大秦的国力能够支撑那么遥远的地方么?你不怕大秦因为你的决定,陷入一场有可能注定不能获胜的灾难么?”
  赵和听得她这三个问题,面上戏谑的笑容收敛住,他坐得端正起来,轻轻鼓了一下掌:“问得好呵。”
  他伸出一根手指:“第一个问题,我觉得后世之人,理所当然应当胜过前世之人,虽然我们大秦之人崇拜祖先,但我们并不能拘限于祖先,否则我们秦人还应该只在陇西之地放马,哪里会有这样若大的一个帝国!大秦的始皇帝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当时人们认为他就是千古一帝,但他死后,圣皇帝安抚黎民治理国家,让帝国从失去支柱的动荡中平静下来,变得更为繁荣和强大!圣皇帝因为文治之功,而在庙号中得了一个‘圣’字,原本有人认为,后世帝皇不会有超过他的,可是没有百年,烈武帝横空出世,让大秦的疆土扩张了三分之一,让大秦的人口多了一倍!哦,烈武帝就是你所说的‘血皇帝’。”
  说到这,赵和站起身来:“始皇帝去世之时,当时有名为陈涉和吴广的军士起兵叛乱,他们说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虽然他们的叛乱很愚蠢,但他们的这口号却深得圣皇帝赞许。我们秦人骨子里就是如此桀傲不驯,我们不会满足于当下,我们早就抛弃了贵族的后裔就一定是贵族的旧习,我们虽然称赞祖先和先王们的功业,但我们都会想着努力赶超他们的功业。所以,我可能比不上血皇帝,但我们这一代,我们下一代,我们下下一代,终究会有人胜过血皇帝。哪怕我只是为他做前驱,但毕竟,我来了,我见到了,我战过了!”
  赵和微微皱着眉头,他说出这番话时,整个人仿佛在发光,让盯着他的伊苏斯双眼失神,不由自主地跪了下来。
  “天啊,天啊,天啊!”她在心中狂喊,粟特人最大的野心不过是建立一支能够左右西域和河中地区政局的商队,她见过的那些贵人们最大的野心不过是能够成为一个在犬戎威逼之下保持半独立状态的邦国,她还是第一次听到秦人在她面前剖析自己的梦想。
  而这个秦人,他已经做出的事迹,早就是粟特人口耳相传的传奇。
  那一瞬间,伊苏斯想起自己在河中地区曾经听说过的一段传言。
  “当绿色的火焰烧遍世界之时,太阳王将在东方的天边升起!”
  这个年轻人,难道就是那位传言中的太阳王吗?
第二章、最后之土
  伊苏斯虽然心潮澎湃,但她终究是见多识广的商队首领,她早就不是给人说几句便会真心驯服的人了。
  赵和到目前为止,也只是回答了她第一个问题。
  果然,赵和又伸出了一根手指。
  “血皇帝被犬戎拖得国力大伤,这是事实,但是,我在咸阳时曾经接触到许多血皇帝时的档籍记录——你们粟特人可能不明白什么是档籍记录,在我们大秦,有专门的官员,将每一年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详细记载在册,具体到这一年新增了多少人口,每个士兵增添了几双袜子,都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知道么,血皇帝为了对付犬戎,动员了多少兵马、多少民夫?仅仅是其中一年,烈武帝动用了一百二十万军士,八十万匹战马,三百七十万民夫,消耗的军粮高达二千八百万石——其中绝大多数都没有进入军士民夫和战马的肚子里,而是被低效与贪腐浪费掉了!而这一年,朝廷的粮食收入才是二千五百万石,也就是说,一年朝廷收取的粮食赋税,尚不足以支持消耗,不得不动用旧年的积存。”
  赵和目光炯炯,盯着伊苏斯,而伊苏斯则被这一连串的数字震得目瞪口呆,她此前知道大秦动用的兵力足有百万之众,但对于粮食的消耗并没有具体认知,现在从赵和口中得知之后,第一个念头竟然是,这些粮食只要有十分之一给她转卖,她便能凭此富甲天下了。
  “所以,拖垮大秦的从来不是犬戎之类的外敌,能够真正威胁到大秦根基的,只会是国内的浪费与贪腐。烈武帝,也就是血皇帝,在其暮年动辄易怒,大肆杀戮大臣,听上去是因为老后昏悖,但我从当时的一些记录中看到,除却他自己晚年多疑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自己时日无多,他想通过高举屠刀,将那些制造浪费与贪腐的势力从大秦身上切去,哪怕为此误伤无辜,他也在所不惜——毕竟对于他这么伟大的人来说,对他这样已经经历过千百万人生死的人来说,几个、几十个几百个甚至几万个无辜者,与整个帝国的重生相比,算得了什么?”
  这一番话说出来,伊苏斯虽然不是非常明白,却也意识到,赵和对于经营西域所造成的“物力损耗”与传统的看法并不相同,而赵和身侧的诸葛明则是瞠目结舌,哪怕是稷下学生,是赵和的“弟子”,他也从来没有从赵和嘴中听到过这样的话语。
  此时在屋外,两个身影停了下来。
  却是段实秀与徐绅。
  刚刚与赵和分别不久的徐绅,做了一件让赵和也意想不到的事情,他直接上了段实秀的家门,没有将赵和给自己的任务告诉段实秀,而是跪劝段实秀与赵和坦诚相见,段实秀拗不过他,只能勉强来都护府,准备见赵和。
  然后就在赵和书房之外,听到了赵和这番话语。
  伊苏斯是听不懂的,但段实秀却很清楚,赵和这番话,已经涉及到对烈武帝的评价问题。
  北州上下对烈武帝的评价与中原略有不同,但总体上还是一致:烈武帝雄才伟略,惜哉晚年昏聩,未能善始善终。
  但赵和口中,烈武帝晚年的那些“昏聩”,竟然别有苦衷!
  而赵和身边的诸葛明更是在吃惊之后,忙出声道:“祭酒,慎言,慎言!”
  赵和呵的笑了一声:“在咸阳时,我心里就隐隐作如此想了,一个人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昏聩起来,除非他真的得了病。据我所看到的记载,烈武帝直到最后几年时间,心思仍然缜密,反应也极是灵敏,那他为何屡屡倒行逆施?这其中有些确实……确实不对劲,是出自于他对自己面临死亡的恐惧,是出自对于失去权力的担忧,但更多的,还是此时朝廷上下乃至民间对烈武帝的评价。彼时我一直不知道为何会如此,直到孙谢与犬戎人勾结,我才恍然大悟。烈武帝晚年时打击最凶的不就是这些蛀虫么,彼时这些蛀虫虽然被压制,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留下的力量还足够强大,至少足够左右朝廷与大秦上下的舆论,故此烈武帝一死,他们立刻反扑。他们将烈武帝晚年的事情丑化、污化,将一些原本是他们的罪恶加诸于烈武帝身上,比如前宰相许雍案,原本就是九姓十一家党争所致,但结果却让烈武帝担了这个罪名,而江陵郡的民变,更是因为当地某家豪族将自己应当承担的赋税转嫁给百姓,致使走投无路的百姓起兵造反,参与者数十万众,波及四郡之地,结果仍旧是烈武帝背了这个罪名,说是他穷兵黩武引发民变……”
  说到这里之时,赵和长长叹了口气。烈武帝想必也明白自己身后之名将会非常不好,因此也做了诸多布置,但哪怕烈武帝留下了数位位高权重的顾命大臣,也无法逆转这种大势,那些曾经被他打击压制的势力,终究还是要反弹回来,他们时而批判烈武帝,给烈武帝加上诸多罪名,时而又打着烈武帝的旗号,压制顾命大臣与新天子,令其处处受制。
  再往深层次想,此前嬴祝与嬴迨等人发动的咸阳之变,只怕也与这种反攻倒算有关。
  “大都护,君侯!”诸葛明听赵和越说越激烈,当即肃然长揖道。
  赵和哑然一笑:“你瞧,这些人力量之大,哪怕远在西域,隔着瀚海,你尚且畏之惧之……罢了,我就不再说什么了,回到方才的那个问题之上。我如今在朝廷中能够获得天子与大将军的支持,在人力上我不需要太多兵力,故此也不会给那些蛀虫插手的机会。我只需要一年五十万到一百五十万石粮食,便足以在西域养上三万大军,压制住犬戎。再借助西域诸国之力,足以插手河中事务,让犬戎自此再也无力东顾。犬戎还试图以辽东之地与我谈判,却不曾想,我若向葱岭、河中下手,他们哪里还能顾及辽东?”
  他后面的话是对伊苏斯说的,伊苏斯有些不以为然:“血皇帝做不到的事情,你怎么就能做事?”
  赵和道:“并不是我能力胜过烈武帝,而是因为术业有专攻,在这个方面,烈武帝未必如我,就好比你们,据我所知,葱岭诸国之中,也有不少曾经组织商队,试图勾连诸国之间的商道,但有谁做得有你们粟特人好?我最大的长处,就是让正确的人去做正确的事,烈武帝绝对不会想到用你们粟特人,因为你们粟特人没有自己的国家,没有自己的军队,但我想到了!”
  这下伊苏斯的心更为动摇了。
  赵和说得没错,粟特人因为没有国家没有军队,哪怕有少量的商队护卫,但也只能对付一下马贼,故此在西域诸国心中,并不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但赵和却看到了他们的长处,从赵和这番话里,伊苏斯已经想到了好几个方法,能够让粟特人与赵和的北庭都护府携手共赢——粟特人获取巨额利润,而北庭都护府则支配西域与河中。
  毕竟对大秦来说,最大的问题是路途遥远补给困难,而对粟特人来说,最擅长的便是筹措物资转运财富。
  “还有第三个问题。”她勉强道:“万一因此大秦深陷泥沼,你可以抽身,大秦可以撤退,我们怎么办,我们凭什么为大秦冒这种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