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国星穹-第2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能够不被这副沉重的负担压垮,就已经是天赋禀异了。
  而造成这种局面的,张衡可以说是幕后推手之一。赵和心中生出些许被人操纵命运的不快,那算得了什么?
  “张先生如今在哪里?”发完牢骚之后,赵和问道。
  这才是关键问题。
  赵和心中的那些疑问,只有见到张衡本人,才能给他解答。
  “先生一年之前过完八十大寿之后,便独自西行,去了大宛……他说要借道大宛,前往更远的波斯。”
  “这位老先生!”赵和忍不住笑了一下。
  苦笑。
  这位老先生八十高寿了,不呆在中原享福,却跑到西域来吃沙,来西域后还不老实,竟然又跑去了大宛——要知道来北州还可以取道天山之北,除了漫漫黄沙之外就只有犬戎人能够给行程造成困扰,但去大宛可是要翻越葱岭,爬过天山的赵和很清楚,在翻越高山时人身体会产生什么样的不适。
  听段实秀的口气,张衡还是独自一人前往大宛,年纪这么大了,就算身体再好,又能好到什么地步,没准就会倒在翻越葱岭的路上,无声无息地死去……
  摇了摇头,赵和收起自己的遐想,他向段实秀拱了拱手:“多谢段长史,若是有张先生别的消息,还请……”
  他话声未落,外头传来匆匆的脚步之声,紧接着,一名护卫来到门口。
  正是将昧彻带走的护卫之一,他手中还拿着一封信,神情有些异样。
  “大都护,从那个大宛人的行囊之中,搜到了一封信。”护卫沉声禀报道:“信是用我们秦人文字写的!”
  赵和接过那封信,只看了一排字,脸色顿时大变。
  他很少有露出这么激烈的情绪之时。
  他甚至没有仔细看信中的内容,而是当着段实秀的面,从身后的书架之上,取出一个木匣,打开木匣之后,又露出里面的一本书册。
  段实秀瞄了一眼这书册的封面。
  这并不是如今大秦盛行的印刷书册,而是手写。从封面来看,书的时间稍稍有些长,至少是二三十年前的旧事了。
  封面上“罗织经”三个字,让段实秀眉头微微一扬。
  这三字原本是用朱砂所写,但是因为时间久了,所以有些褪色,看上去与干涸了的血一般。段实秀只看到这三个字,便隐隐觉得心中发麻,似乎是什么极不好的东西。
  “段长史,你精通公文案牒之术,替我看看,这信上的字迹,与这书上的字迹是否相同。”赵和沉声道。
  段实秀低头看了看信。
  这信是写给霍峻的。
  段实秀有些讶异地看了一眼同样伸头来望的郭英,按理说,昧彻是大宛派来与郭英联系的,有什么书信,也应该是写给郭英才对。
  但现在看来,大宛不但与郭英有联系,也与霍峻有某种暗中勾连。
  然后他再去仔细看信中字迹,看了十余字之后,便看到了一个“罗”字,却与那本《罗织经》上的“罗”字一般无二。
  段实秀又仔细揣摩了一番,然后很肯定地对赵和道:“看情形,这本书与这封信,当是一人所作。”
  赵和“呵”的笑了一声,面上却没有任何喜色。
  《罗织经》的原作者乃是江充,后来落到了温舒手中,再辗转到了赵和手里。
  这封信,则是大宛的某人让昧彻在特定情形之下转交给霍峻的。
  江充。
  那位挑唆烈武帝杀死自己的儿子和皇后,将无数人的血涂满咸阳街道的江充。
  那位早就被认为死去,却又隐隐在许多重大事件中露出身影的江充。
  那位改变了赵和命运的江充。
  若说张衡在赵和命运的幕后推手之一,那么这个江充,就是赵和早年命运的决定者。
  温舒曾奉烈武帝遗命追捕这个江充,但是一无所获。
  赵和曾经去掘过此人的坟墓,却发现其坟墓已经被掘过数回。
  赵和虽然不作声,但屋内众人,都感觉到似乎有一场风暴在赵和的胸膛之中酝酿,这场风暴,可比他方才对张衡的小小抱怨要大得多。
  甚至让屋子里的气氛都变得极其压抑。
  “从墨迹来看,写此信者应当是在半年之内所书,甚至时间更短。”此时尚能且敢说话的,唯有段实秀了。
  “是啊,是啊,若是如此,也就是说,半年之内,甚至更短的时间里,写此信者应当就在大宛……不过我们何必去猜呢,有人可以询问……把昧彻带过来吧,正好,也到了与他说话的时候了。”
  赵和轻声说道,那名护卫却不敢有半点耽搁,转身小跑着就出了门去。
  段实秀抿了一下嘴,略带忧忡地看着赵和。
  赵和眯了眯眼:“段长史可是怕我因怒而动?”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段实秀道。
  赵和点了点头:“有理,有理,兵法至理……长史对我有些太不信任了。”
  “非是我的不信任大都护,而是大都护惯于做此惊人之举了。”段实秀眉头皱紧,沉声道:“我虽不知这封信的作者是谁,但从大都护的反应中看得出,大都护对见到他非常急迫,甚至更胜过见到我的老师吧。”
  赵和这一次愣住了。
  “如此急迫之下,若是那个昧彻确认,写信之人就在大宛,大都护是不是要抛下北州,孤身前往大宛,探查此人的下落?”段实秀又道。
  赵和面色微微一变,这确实是他的一个打算。
  “若真如此,大都护置北州于何地,置我们这些部下于何地?”段实秀追问道。
  赵和默然不语,好一会儿之后,才一声叹息:“人生在世,多有身不由己之时,此前我总觉得这句话是推托之语,如今……不过,段长史,我也要反问一句,北州的安危,你们的希望,难道真的就只寄托于我一人之身么?”
  这一下,轮到段实秀愣住了。
  “北州是北州人保下的北州,若将希望寄于一人之身,那么此前为北州牺牲的数以万计的英烈,岂不是死得没有价值?你们这些支撑北州的骨干,即便不是独当一面之才,也是一时称职之选,若你们只把希望寄托于我身上,那你们的学识、才能又有何用呢?”赵和扬眉看着段实秀:“段长史,有的担子太过沉重,非一人可以担之!”
第六章、君子四慎
  昧彻失魂落魄地瘫坐在一辆马车之上。
  在他身边,是红光满面的伊苏斯。
  斜视了一眼这位身躯肥胖的粟特商队女首领,昧彻忍不住瞪着她道:“你是疯了吗?”
  伊苏斯堆起笑:“昧彻贵人为什么这样说?”
  “你竟然真的要与那个恶魔合作?”昧彻压低声音,指了指商队中的一人。
  赵和。
  穿着一身秦人服饰的赵和,看上去不过是一个稍稍英俊些的年轻秦人,脸上甚至还带着腼腆的笑,若不是深知他的手段,昧彻简直要以为那是一个人畜无害的普通人了。
  就是这个普通人,三言两语便掀开了昧彻的心防,不仅让他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阖盘说出,而且还答应了与之合作!
  当时昧彻还觉得自己激动,但睡了一晚再起来后,感觉就不一样了。
  他甚至怀疑赵和是不是传说中的恶魔,专门蛊惑人心,所以才能够让他稀里糊涂地说出那么多大宛的秘密,答应那么冒险的条件。
  冷静之后,他也明白,赵和能够对自己了解得这么清楚,少不得伊苏斯出力。
  这让他更加奇怪,伊苏斯能够以一介女子之身,成为一支粟特商队的首领,其为人处事和手段伎俩,绝不是一般女子可以比拟的。
  她就算是要和赵和合作,也不该将自己出卖得如此彻底,毕竟若自己怀恨在心,伊苏斯的商队今后在大宛就举步唯艰了。
  “不是合作,我男人是他的亲卫,我只能为他的主人奉上忠诚。”伊苏斯笑容满面。
  “呸!”昧彻冷笑了声:“信你个鬼。”
  “那你若是觉得不妥,可以拒绝赵都护啊。”伊苏斯反唇相讥:“拿出你身为男子的气概来,大不了就是一死罢了!”
  “呸,你胡说什么,我看赵都护英明神武,就是预言之中从绿色火焰中拯救我们的太阳之王!”昧彻义正辞严地道:“伊苏斯,我警告你,既然投靠了赵都护,你就不得有二心,我会一直盯着你的!”
  伊苏斯不屑地撇了一下嘴。
  但她心中明白,赵和最终听她的进言,答应扶植昧彻,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要他二人相互监视。
  毕竟此去大宛,路途漫长,那边的事情赵和鞭长莫及,只能借助他二人之力。
  “我就送你们到此处,接下来我们就分别了。”伊苏斯正思量之时,听得赵和的声音响起。
  伊苏斯从马车上翻下,旁边的昧彻动作比她更快,她才弯下腰去,昧彻就已经单膝跪在了赵和面前。
  在见识了秦人击退犬戎的战力之后,昧彻对于秦人的支持就抱以厚望,若有两千秦人支持,他完全可以回到大宛国内横行,甚至大宛国主的位置也不在话下。
  “我的主人,我会用我的行动表明我的忠诚,我牢牢记得你的吩咐,两件事情。”昧彻恭声说道。
  “太阳王啊,粟特人会为北州带来北州所需要的一切。”伊苏斯也说道。
  他们返回大宛,肩负的使命各不相同。对于昧彻,赵和交给了两个任务,一个是借他的手插手大宛之事,做好随时介入大宛局面的准备,二个则是调查那个写信给霍峻的秦人——昧彻在受审之时称,那个秦人他并不熟悉,他是受大宛贵族米耶蓝所托,将这封信带来。
  而伊苏斯那里,则是借助她对粟特商人的影响力,准备与活跃在葱岭一带的粟特商队做一个大交易,这些商队将北州急需的货物运来,在北州领取凭物,然后再去南疆进行结算——北州如今穷困至极,与伊苏斯贸易的商品,还是多方积攒下来的一些兽皮,根本无力支付即将到来的货物价格,因此只能让南疆来承担了。
  让南疆承担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绕开了犬戎控制得比较严的北疆。
  “也不知南疆能不能担得起这个负担。”在送走这支粟特商队之后,诸葛明有些担忧地道。
  “无须担忧,南疆一定能担得起的。”赵和道。
  诸葛明却没有他这么强烈的自信。
  说到底,赵和进入南疆也只不过是一年多前的事情,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哪怕赵和留了俞龙戚虎李果陈殇——好吧陈殇这厮就是一个凑数的——在南疆经营,也不可能凭空变出太多的财富。
  而粟特商队运往北州的物资不会少,价格也不会便宜,这就意味着北州要支付一大笔费用。
  赵和见他担忧的模样,不由得一笑:“诸葛,你也小瞧了商贾之事的力量……”
  墨家讲究简朴,对于奢侈的大商贾们有着本能的厌恶,诸葛明虽然跟随赵和的时间不短了,但并未能完全摆脱墨家的影响,因此小瞧商贾是难免之事。但赵和不同,他身兼数家之长,又在市井中仔细观察了咸阳城的繁荣,因此对商贾们的力量有着非同一般的见解。
  “而且,这商贾背后,还有九姓十一家在努力。诸葛,你要明白,权贵们皆是好利之徒,有一成之利,它们便蠢蠢欲动,有二成之利,它们便会想法子加入进去,有五成之利,它们便为之甘冒奇险,若有一倍之利,他们便无法无天。或许有个别权贵自持守正,但作为权贵这个整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