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星穹-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番话说得张衡顿时动容。
这二十余年间,他对星相的研究越深,对火妖与绿芒的了解越多,他心底便越是忧虑,担心当这所谓的灭世之灾降临之时,大秦也无法挡住。
可赵和一番话,让他意识到,自己似乎判断错了。
他与五贤一起培养赵和,其实与江充说的也没有太大区别,就是想通过教育与诸多苦难磨砺,培养出一个英雄人物来,这个英雄人物,可以带领大秦来抵抗可能到来的危险。
但赵和却以为,大秦无需英雄,或者说,英雄之血流淌在每个大秦人身体之中,这是自古以来便传承下来的东西,只要危机来临,这血自然就会在秦人身上活过来,秦人会去面对一切危险,哪怕是天地鬼神也不会畏惧。
张衡缓缓点了点头。
二十年前,张衡便已经是天下闻名的大学者,这二十年来,特别是最近十年,他隐于大宛附近,甚至混进了大宛的档籍室,精研西域、波斯、大食乃至泰西学问,一句“学贯中西”才可评价他的学问。但赵和这一句话,让他意识到自己这二十年来犯的一个错误。
他总是在学者——无论是大秦的学者、华夏的学者或者是异邦它国的学者那里,去寻求探索,希望能找到应对灭世之灾的办法,希望能构建起一套理想的制度。在这里他有一个疏忽,便是忘了天下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学者反而是少数。学者固然可以教化引导普通人,但学者所有的想法构思,却都要通过普通人才能来实现。
换言之,他在寻找英雄,却忘了英雄源自普通人。
“你说的没错,那绿芒便是神祗,最多不过是我们华夏来个伐山破庙。”良久之后,张衡道:“华夏以民为本,以民为神,以民为天,岂惧域外邪神?”
见赵和对自己眨巴着眼睛,张衡笑着补充道:“自然,那绿芒未必是神祗,或许只是天外妖魔,诈称神祗,蛊惑人心……我在大宛研习泰西学术,据称有名为托勒密者,以为大地为圆,我也以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若那绿芒,乃是天外生灵,偶然得至此间大地,自称神祗,或未可知。”
赵和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张衡这个说法,虽然只是一个猜测,但这猜测也极为大胆,而且比起火妖声称的绿芒乃是神祗,更让赵和容易接受一些。
张衡认为,大地是悬浮于天体之中的一个类似蛋黄的球,绿芒是此方天体之外的一个生灵,因为某种缘故闯至大地,为了蛊惑人心而自称神祗。这种猜测,自然是缺乏证据证明的,甚至有可能永远都无法证明,但总比火妖们宣扬的此方世界乃是那绿芒所创,绿芒乃独一无二的神祗要让赵和更容易接受。
“总之,细究此事,于事无补,如今最重要的还是做好准备,待火妖来袭之时,能够有足够的力量与之相抗。”张衡缓缓又道。
赵和点头:“老师所说不错,故此大宛位置极为重要,若是大宛落入敌手,敌人便可以在此补给,然后越过葱岭,进逼西域。西域诸国,地处大漠,一片平坦,无险可守,比起大宛,更不适合作为战场。”
张衡赞赏地看了他一眼。
张衡之所以在大宛长期停留,中间只是偶尔才会回到北州去教导段实秀与李弼,原因便在于此。
“如今贵山必定会依附于你,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做?”张衡又问道。
只不过问完之后,他又摆了摆手,笑着道:“我老矣,操心不了这许多事情,你不必与我说,你怎么想的,便怎么去做吧。”
这些年赵和的经历他很清楚,因此对赵和的眼光与行动力都很放心,他相信,只要赵和没有因为对手可能是神祗一般的天外妖魔而心智动摇,那么自然会做出比较好的选择。
赵和沉声道:“接下来我首先是要遣人去打探虚实,火妖大军未至,骊轩人却已经到了波斯,大食都在其控制之下,而犬戎只怕也会抽身回顾,犬戎的大单于比起金策更难对付……只有知道他们如何打算,我才方便应对。”
张衡嘴上说赵和没有必要对他说,但听到赵和给他解释,老人心中还是很高兴的。而且赵和的这个选择最合适不过:赵和并没有因为连番得手而昏头,想着以大宛为跳板主动进攻,这证明赵和依然保持着冷静。
大秦国力强大是不假,可是如今也没有恢复到烈武帝鼎盛之时的状态,经营西域尚且力有未逮,更何况大宛之西的地方。守好大宛、北州,锁住西域的大门,大秦便可以集中精力收拾漠北的犬戎势力。而失去漠北的支持,犬戎大单于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他再有本领,也只能逃到极北寒原去啃苔藓。
二人说到这里,接下来就沉默了。
虽然心中视张衡为师,但毕竟是初次见面,加之天色已晚,赵和也不好多作打扰。
而且此时该说的都说了,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赵和无意再去纠缠某些陈年旧事的细节,当即他向张衡问道:“老师今日住在哪里?”
“我自有宿处,不必你挂记,倒是还有一件事情……”张衡略一犹豫,看了看地面的一隅。
那里,就是方才江充被乱箭射死的地方。
赵和眉头一皱:“怎么,江充……有问题?”
张衡叹了口气:“或许是我人老多疑,总觉得此次江充死得太过简单了些……当年烈武帝幡然醒悟想要杀他,他也是干脆至极地死了,如今你追踪至此布局杀他,他同样是干脆至极地死了……”
不得不说,虽然眼睁睁看着江充死在自己眼前,但赵和心底还是有些不放心。
犹豫了片刻之后,赵和笑道:“老师放心,就算死在此处的是个假江充,也已经无伤大局了,只要我还在,他便不敢再露面,甚至不敢再做小动作……他的《罗织经》到了我手中,才算是真正物尽其用。”
张衡哑然失笑。
当初《罗织经》只是江充放出去的一个诱饵罢了,他或许是想以此钓鱼,又或许是想借此来传承他的本领,只不过,这《罗织经》最后落到了赵和手中,而且赵和还通过《罗织经》熟悉了江充的行事风格,此次更是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在贵山城给他布了一个死局。
哪怕死的不是江充本人,以江充多疑的脾气,此后只怕也如惊弓之鸟,再也不敢轻易露面了。
第三二章、天竺之事
莲玉生坦然地站在赵和面前,合起双掌:“让师兄受惊了。”
哪怕隔了好几年,哪怕鸠摩什死于赵和的反击之中,莲玉生仍然又拿起当年对赵和的称呼:师兄。
莲玉生自有自己的打算。
此时已经是江充伏诛的第三日,在那夜的激斗之后,赵和先是忙于同张衡交流,后又忙于安抚勿离,一直抽不出太多时间来与莲玉生交涉。直到诸事都按赵和的想法有所布置,他才终于有空再与莲玉生会面了。
莲玉生亲身经历赵和在此布局杀金策、诛江充,此前在齐郡时,也曾亲身经历赵和擒朱融、杀鸠摩什,对于赵和的能力,他非常清楚。而这几年在天竺各国的周游,甚至远至波斯的打探,让莲玉生对于今后局势的发展,也有个非常清楚的认知。
且不说绿芒灭世的预言与火妖大军的席卷,天竺诸国的浮图教,本身就面临着非常困窘的局面。当初阿育王之时,整个天竺几乎都笃信浮图,被称为“西天净土”,但就象浮图自己预言的那般,终有灭法之时,如今天竺大大小小数十国中,仍然还信浮图的,不过十余个。就这十余个,也面临着被称为“旁门左道”的婆罗门教的威胁,各国几近朝不保夕。
莫看莲玉生此次天竺之行大有收获,本身也享誉于异国,但那又有什么用,他一个人,终究改变不了浮图式微的大局。
他越发理解,为何鸠摩什会远走大秦,希望为浮图教寻找一条新的出路。
正是因为如此,他很清楚,浮图教终究只是一个宗教,若不能依附于一个强而有力的势力,那么在即将到来的大潮之中,必然会一切皆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固然是浮图教教旨,但真正轮到自己成为梦幻泡影,又有几人能看得透、看得开呢?
所以浮图教必须抗争,必须寻找一个强大的势力依附,而且必须尽快。否则的话,就算不被婆罗门教蚕食,也要面临如今正在东征的骊轩人鲸吞。
“也就是说,你可以确定,这些阿欣刺客是冲你来的?”赵和对莲玉生自然不会象是对勿离那样不客气,两人之间早有交情,因此他带着笑道:“莲玉生,我记得你是与人为善的性子,怎么会招惹到这些刺客?”
莲玉生老老实实地道:“小僧周游天竺之时,到了天竺最西北处,误入波斯境内,与刺客阿欣有所冲突。”
赵和没有问细节。
也不必问细节,浮图教虽然不是善男信女,可莲玉生这个人的人品心性还是相当不错的,而刺客阿欣这个组织,他们行事毒辣凶恶,赵和对其是没有任何好感。
哪怕中土大秦的墨家,也曾经有过自己的刺客组织,甚至象纵横家天择派,为了施行自己的理念也曾鼓噪过暗杀行刺之事,但是,比起刺客阿欣,单纯地为了散布恐怖而杀,他们终究还是有自己的建设目的的——换言之,在赵和看来,中土华夏的刺客们,他们行刺的最终目的是建立无须刺客的秩序,当这个秩序建立起来之时,便是刺客们谢幕之际。而刺客阿欣不同,他们要的只是单纯的混乱与恐惧,并且是由他们主宰的混乱与恐惧。
这一点来说,刺客阿欣与火妖走到一起,丝毫不让人觉得惊讶,因为二者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都是通过末日恐惧来威慑和吓唬人类——无论那人类是否相信他们,然后通过蛊惑人心的手段去控制人们,最终达到他们以人为奴仆的地步。
赵和甚至带有恶意地猜测,或许刺客阿欣本身,就是火妖的一支,只不过在潜伏在波斯作为一步闲棋罢了。
以前刺客阿欣并不是他的麻烦,但现在它是了。随着大秦势力延伸到大宛,随着西域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介入大宛事务,大秦与刺客阿欣的冲突是必然的。
“与你无干,他们虽然是为你而来,但是,那日出现在档籍室,证明他们与江充必然有联系。”赵和笑道:“江充大约也意识到不对,因此才召集他们,只不过事起仓促,他们晚到一步,便只能想着事后刺杀我们来做弥补了。”
赵和这个猜测更接近那一日事情的真相。
见莲玉生还想说那天的事情,赵和摆手道:“多年未见,上回秘密相会,来不及多说,今日正好可以听一听你在天竺的经历,不必再为这些宵小之辈多费唇舌了。”
他神情话语都很客气,但莲玉生还是感觉到一种异样的威严。
若说在齐郡时的赵和还有几分青涩,可是经过这几年之后,特别是西域之行后,赵和整个人都已经成熟。
莲玉生当即从善如流,开始谈自己在天竺的见闻。
特别是天竺婆罗门这旁门左道的诸多事情,莲玉生一一道来。
说到后来,他还忍不住道:“我浮图教有云,众生平等,便是大秦,虽有君子小人之别,亦有宁有种乎之喝,可婆罗门诸国,贵贱世代,上下不通,使其空有千万黎庶,终难成一国之治。”
赵和忍不住讽刺了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