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国星穹-第3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年赵祭酒在稷下学宫……当真是布局深远。”一人幽幽地说道。
  这话讲到这里就足够了。
第七一章、轻重之争
  已入深秋的咸阳城,此时冷寂异常。
  须知咸阳乃是大秦之都,自始皇帝至今,经营了百数十年,特别是烈武帝好大喜功,在位之时,多有经营。比如说他喜好枫树,故此从山林之中挖了千棵枫树,种于咸阳城的宫室之中,而那些溜须拍马的官员知其所好,又变本加利,在整个咸阳城的街头巷尾种下了数以万计的枫树。在数十年之后,这些枫树大半都长大,因此一至秋日,咸阳城正街两侧便枫红如火,景色异常壮丽。
  但今年的深秋,那些枫叶已然不见,只余光秃秃的树枝,还有大火过后的焦痕。
  这些都是北军之变所遗留的痕迹——北军发动叛乱之后,整个咸阳城都陷入了混乱,其规模比起此前的咸阳之乱还要大,那些作奸犯科者少不得趁火打劫,而厮杀成一团的北军、南军,或为了攻坚,或为了阻滞也少不得在一些关键所在纵火。那几日混乱之中,咸阳城的六分之一都被焚毁,这些枫树只烧掉叶子,倒算是幸运了。
  毕竟烧掉的叶子来年春时还能长起,而烧掉的房子与人,却长不回来了。
  司马亮的牛车便行在这样的街道之上。
  他乘牛车而不是马车,一来是因为觉得牛不紧不慢的性子与自己的性格相合,二也是因为年迈而牛车平稳。反正无论是牛车还是马车,他身边该有的仪仗都不缺少:六百骑护卫、大秦丞相旗号、各种旗牌,诸如此类,街头虽然没有什么行人,但有他这一行,倒平添了些热闹。
  对于咸阳城街头的冷寂,司马亮相当满意。
  他是诗书传家的世家大族,因此自然而然是儒家立场,老夫子孔子所倡者,无非是仁与礼二字。仁暂且不说,这礼指的便是秩序,上下尊卑要有秩序,士农工商亦要有秩序。若象往常一样,街头熙熙攘攘,却令商贾之流服朱穿紫,市中人头攒动,却让妇人女子抛头露面,那就是无序。无序的繁荣,还不如有序的冷寂,至少司马亮是真心这样认为的。
  “如今众正盈朝,咸阳城秩序井然,实在是可喜可贺之事。”旁边的王循之望见司马亮面上的神情,当即奉承说道。
  此时大秦的九姓十一家形成了一种比较奇诡的局面,老辈人,主要是那些四十岁以上之人,大多数都站在了司马亮这边。九姓十一家的家主和掌握实权者,大多数都是这个年纪,也正因此,司马亮才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制造出这么大的声势,动员起九姓十一家七成以上的力量来。但与此同时,九姓十一家的年轻一代,主要是三十岁以下的这一批年少者,则大多数占在了谢楠那一边,所以哪怕嬴吉与谢楠、李非退出了咸阳,却还能在司马亮的老巢洛阳立足——在某种程度上说,嬴吉是与司马亮换了一个地方呆着。
  也正因此,哪怕嬴吉、李非对司马亮恨之入骨,却仍然没有诛尽三川司马氏一族。毕竟就在谢楠手下,便有三川司马氏年轻一代十余人在效力,而与司马氏多年联姻之下,若真诛尽司马氏一族,只怕其余九姓十一家也要家家哭丧了。
  “丞相,今日之事,还须拿出决断来。”在司马亮身边,倒也不都是一昧吹捧奉承之人,此时开口的,便是夏琦。
  没错,就是想着当丞相最不济也要当个御史大夫或者太尉的夏琦。
  在大将军之死中,夏琦自认出力不小,但事后论功行赏,他不但没有弄到丞相之职,甚至连常晏扔下的御史大夫之职都没捞着——毕竟谢楠身边一堆九姓十一家的青壮需要名位、朝中也有一堆实力派需要安抚。夏琦除了爵位晋了一级之外,什么都没有捞着,这让他怀恨在心,因此当司马亮稍作诱惑,他立刻就同意了。北军之变能够顺利,与他这位大鸿胪居中传递消息也有关系,而在赶走嬴吉之后论功行赏,他也终于得到了朝思暮想的太尉一职——丞相显然是司马亮自留的,这个太尉已经是能够给夏琦的最极限了。
  只不过此时大秦有两个太尉,一个是夏琦,另一个是随嬴吉一起东走洛阳的李非。夏琦这几年经历这么多事情,也算是历练出来了,因此深知军权的重要性,他所说的要下决断,便是要司马亮重建南军系统。
  如今随嬴吉去了洛阳的南军,自然不被咸阳这个还没有皇帝的小朝廷承认,而北军四校尉又渐跋扈,在夏琦看来,重建南军,乃是重中之重。他还想着将这支重建的南军掌握在自己手中——他算是看透了,此时乱世将起,手中若没有九姓十一家这样的实力,那就要有军队,否则做任何事情,都不得自由。
  但司马亮也有司马亮的难处。
  重建南军,要人,要钱,要粮。南军这边多拨人钱粮,那北军那边就要削减。如今咸阳小朝廷政治上靠他与夏琦的声望,军事上却是仰赖于北军四校尉,若为此事造成双方的分裂,那咸阳小朝廷就会瞬间土崩瓦解。
  这是司马亮对当今局势最为不满的地方。
  在他看来,息既然高举正道之旗,那天下正人君子自当纷纷响应,自己既然已经占据了中枢之地的咸阳,那么自然就可以凭借九姓十一家这么多年在地方上安排的势力,统合大秦之力,扫平零星叛逆。但现实却是,不仅嬴吉脱身之后在洛阳撑住,而且地方上那些原本口头都表示支持他的地方实力派,如今一个个拥众自保,对于他的征召命令都是态度暧昧。
  这些人分明是在观望,等待渔翁得利的机会!
  想到这里,方才咸阳城“秩序井然”给司马亮带来的喜悦就不翼而飞了,他有些不耐烦地挥手:“太尉,如今最重要的还是另立天子,若能另立天子,我们就有大义的名份,不仅洛阳那边立刻分土崩瓦解,就是地方上的那些心存侥幸之徒,也能传檄而定。到那个时候,何愁南军不可复建?”
  “丞相所言差矣,如今为何迟迟不能另立天子,原因无非就是北军这些跋扈之辈不肯奉令?”夏琦有些烦躁,“若是能复立南军,我们便有力量可制约北军,何愁北军……”
  “夏太尉,你是在教我做事?”司马亮猛然一挑眉。
  他骤然发怒,夏琦先是愕然,然后瞬间就退缩了回去。
  这些年夏琦在政争之中吃的亏不少,面对诸多挫折,他养成了第一反应就是退缩的习惯。此时被司马亮一吼,顿时将自己的那点心思又收回了。
  至于事后是不是心怀怨憎进而另寻它途,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至少现在,他的想法是要竭力挽回自己在司马亮眼中的形象。
  “不敢不敢,下官只是建议,一愚之见,丞相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自然是远胜过下官的。”
  司马亮满意地点了点头。
  在牛车又前行了一段距离之后,他才缓缓对夏琦道:“夏太尉,须知北军四校尉不过是一勇之夫,若他们手中无兵,便是一狱吏便可擒之,老夫对此事早有安排,你只管放心就是。”
  夏琦听得心中一寒。
  他想得到司马亮的安排是什么,就象此前司马亮将四校尉从嬴吉手中争取过来一样,司马亮只怕又在想办法挖四校尉的墙角了。
  事实上这事情夏琦也在做,只不过他手中权力与财富都有限,故此没有什么效果。最多就是凭借同乡之谊和空口白牙的许诺,拉到了几个头脑不是那么清醒的罢了。
  “不过你说的也不完全错,今日便是其时。”司马亮又道。
  夏琦听得心中再次一懔,司马亮的意思,是今日就要和四校尉摊牌?
  此时长乐宫大殿之中,北军四校尉正聚在一起。
  董辅是个身高八尺腰围也八尺的胖汉,当初他也曾是秦军中的一员悍将,曾在敦煌压制犬戎与羌人多年,后来得大将军曹猛赏识,被拔入北军之中为将。他目光阴沉地看着自己的三位同僚,又看了看一眼殿外的天色,然后冷笑道:“你们瞅瞅,这位司马丞相当真是自视甚高,我们都在此等了他小半个时辰,他还迟迟未到!”
  “毕竟是司马氏家族,深孚天下之望,上官鸿之后能够收拾天下者,也唯有他了。”另一位校尉段植叹了口气道。
  “呸。”董辅吐了口唾沫,“老段,我知道你当初是受过这老儿之恩,但你千万莫蠢了,这些时日他们做的小动作,别告诉我你不曾发觉!”
  “正是,我帐下十六位营正,至少有四位已经被他拉过去了。”另一位校尉黄仪也不满地道。
  “这些文官,一向就是撒谎,欺世盗名,杀人不流血,总之切莫相信他们!”最后一位校尉郑恪也道。
  “今日我有一个主意。”见除了段植之外三位校尉都支持自己的看法,董辅突然笑了起来。
  他眼中露出淫秽之色,众人看到他的神情,都是一愣。
  “什么主意?”段植警惕地道:“老董,我警告你,千万莫要乱来,乱来对谁都不好!”
  “我不乱来,你们似乎都忘了,咱们手中还有一样奇货!”董辅笑了起来。
第七二章、可为奇货
  “奇货?”
  董辅之语,让众人都愣了一下。
  紧接着,段植反应过来:“你是说……”
  “谁说的只有天子才是正朔,你们莫忘了,太后还在!”董辅冷笑道,“有太后,何须在意天子不天子的?”
  几位校尉都觉得眼前一亮。
  他们所说的太后,正是曹娥。
  曹猛虽死,其女曹娥却仍在宫中,因为这些年来,曹娥都一直在长信宫中默默等死,几乎完全不过问政事,所以在曹猛死后许久,她才被人想起。
  但那个时候,北军之乱已经发生,嬴吉下旨让内监带着白绫去见曹娥,却被曹娥身边的卫士扑杀。此后嬴吉匆匆逃出咸阳城,曹娥便又陷入无人过问状态之中,等北军控制了咸阳城中的局面,她凭借大将军曹猛之女的身份,又颇受优遇,至少那些红了眼的将士,并没有骚扰到她所居的长信宫。
  此刻董辅将她搬了出来,众人都觉得眼前一亮。
  嬴吉的天子身份,无论是从法理之上还是从礼仪之上来说,唯一能够将之剥夺的,就是这位年轻的太后。
  而此前司马亮顽固坚持要拥立已经被废黜的嬴祝,便是因为他觉得唯有嬴祝复辟,才有与嬴吉相抗衡的大义之名。
  但现在董辅搬出了那位默默无闻的太后曹娥,他们能够选择的余地就多了。
  哪怕给嬴氏一块遮羞布,说天子巡狩在外,因此由太后曹娥垂帘听政,那也足以挑战嬴吉的合法地位。
  “咦,没想到董辅你这老秦,竟然也有心细之时。”便是与董辅向来不睦的段植,也不禁击节叫起好来。
  “那是自然,哈哈,我老董向来是心细如发!”董辅哈哈笑道。
  “呵呵,老董,只怕你还是念念不忘吧?”黄仪却讥讽道。
  不过他也是一时嘴快,此话一说出来,他便自知不妥,脸色微微变了。
  曹娥乃是大将军曹猛长女,曹猛嫡女有二,曹娥嫁与了死去的少帝,因此成为太后,次女嫁给了羽林中郎将杨夷,但随着杨夷作为曹猛余党被诛也已经被杀。
  当初董辅在大将军帐下效力而曹娥还未曾嫁于少帝之时,董辅曾经想要求娶曹娥,此事几位同僚皆知晓。只不过后来曹猛的安排出来之后,他便偃旗息鼓,将自己的那点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