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星穹-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距离庾岭路途尚远,陛下……”陈偍正开口说话之时,突然间前方一阵骚动,陈偍当即闭口不言。
嬴祝听得离庾岭远,原本就心烦气躁,看到前方骚动,更是恼怒,当即喝道:“前面发生何事,为何如此?”
自有人到前面去打听,片刻之后回来禀道:“是一老吏拦在前头叫闹。”
“老吏?”嬴祝冷笑起来:“杀了!”
“且慢。”听他开口就杀人,陈偍忙拦住道:“陛下,此用人之时也……”
“再用人之时,也不在乎一二老朽!”嬴祝面上闪过戾色:“不过陈卿既是为其求情,且饶他一命,给我乱棍打开!”
陈偍还待再劝,但看到嬴祝的神情,不由默然起来。
没有董伯予在,谁还能够劝得住嬴祝?
那老吏挨了数棍,只能退下,当他退至道旁之后,却见嬴祝在马上摇摆而过,连瞧都不往他这瞧一眼。老吏自己面带怒意,他身边的两个伴当更是毫不掩饰杀气。
“兄长,这样的主君,你还要跟着么?”其左之人低声道。
“早就知晓这竖子不是东西,若不是董相邀请,我又为何跑到这里来……我若去投护国公,难道还没有一个郡守做做么?”老吏捋须道。
“就是就是,只凭兄长当年在齐郡与护国公的交情,封侯也未必不可啊。”另一人道。
老吏嘿嘿笑了两声,又揪了揪自己的美髯。
他自然知道,自己这两个兄弟的话语是在吹捧他,他当初与赵和有什么交情,无非在任定陶尉的时候,恰好赵和赶往齐郡,途中发生了交集,最后还以他弃官不做了结。
虽然他暗地里还是给了赵和一些帮助,但凭这点点功劳,连赵和的面前都凑不去,更别提拜官封爵了。否则也不会跑到鄱阳之后,凑到董伯予面前去求官,而不是北返投靠赵和了。
“当年的事情就不提了,今日的事情是……咱们要想荣华富贵,只怕还应在咱们这位陛下身上。”此老吏待嬴祝走得稍远之后,低声说道。
第五九章、慌不择路
这姓刘的老吏,自然就是赵和前往齐郡途中曾打过交道的定陶尉刘三郎了。
当初齐郡之事了却之后,此人弃职而去,因为害怕被追究,故此干脆带了一伙兄弟跑到江南——他倒是个极能跑的,偏偏他为人豪气,有一群兄弟愿意追随,因此但了江南之后,用了两三年时间又混出了名堂,从一个外来户,又做到缉盗、法曹,直至再次成为县尉。
而此时嬴祝被嬴吉找了个借口由鄱阳侯改封海昏侯,封地直接砍掉了一半。在此过程之中,董伯予发觉治下的县尉之中,竟然还有刘三郎这个熟人,虽然当初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交流,但董伯予知道这是个机灵的,于是便提拔其人。
正当刘三郎以为自己人生即将迎来高峰之时,北军之乱发生,赵和回来收拾局面,嬴祝与董伯予乘机起兵,九姓十一家的世家子弟大举南下,于是董伯予原本许与刘三的官职为九姓十一家子弟所占,他又只能继续当自己的县尉之职,也就成了所谓的“老吏”。
此前他引发喧哗,无非是见此时嬴祝唯知南窜,故此有意请为先锋,好给自己争取机会。可是他官卑职小,又非九姓子弟,如何能近得嬴祝身前。
挨了几棒,回到自己队伍之中后,刘三郎虽是未将愤怒形于颜色,他手下的几位老兄弟却是极其不快。听到他说众人富贵,便在嬴祝身上,更是不解,只不过得他示意,众人都没有说话,唯闷闷不乐罢了。
到了傍晚时分,大军到得一片山岭之下,原本以为可以在此扎营休息,但嬴祝得知此地离庾岭仍然很远,当即催促全军夜行。一时之间,众人都是怨声载道,便是九姓十一家的子弟,此时也不禁口吐怨言。
“未见荒悖刚愎如此之人可为人主者。”刘三郎身边一个名为夏婴的兄弟凑上来道:“三郎,咱们可不能将富贵寄予此等人物之身!”
“不,他越是如此,咱们的富贵就越在他身上。”刘三郎却是咧嘴一笑:“把兄弟们唤到一处,乃翁有几句话交待。”
夏婴依言去唤人,不一会儿,便有十余人都聚了过来。
刘三郎望着这些人,这都是从老家随他一起来到江南的老兄弟,因此他可以放心信任。待众人都静下来之后,他低声道:“咱们过会儿散入军中,待到大军饥疲不得不扎营之时,诸位兄弟如此如此……”
听他布置下的计划,顿时有老兄弟急了:“三郎,你这样做,怕是置咱们于险地!”
“富贵险中求,何况咱们都有准备,怕什么?”夏婴却觉得这安排正合其意。
“可是只凭我们这十余人,能成事?”又一人道。
“为何不能,护国公以三十六人横行于阗,面对的还是早有防备的犬戎。咱们兄弟没有护国公那般本事,但咱们面对的是什么?一群丧家之犬罢了!”刘三郎此前一提起赵和都是赵和小儿,此时却敬称护国公了:“况且,咱们到时见机行事,若是能成,就去做,若到时不能成,咱们也可以乘机脱身!”
他既然如此说了,众人也不好反对,便是开始提出异议之人,也只是一声长叹:“三郎,兄弟们的性命,都在你手中了。”
他们商议已定之后,便分散至部队各处。此时嬴祝的军队不过万余,多数又是九姓十一家的家丁,故此编制秩序什么的都是一片混乱,他们混杂其中,倒没有引起注意。众人按照命令连夜翻山,但到得山腰之时,实在是饥渴疲累,哪怕是骑马乘车的高门子弟,也都忍受不了,于是托请陈偍出面劝谏,嬴祝终于决定扎营。偏偏他选的扎营之地比较崎岖,因此大军分散得更厉害,彼此之间往往为林木草树所阻,相互眺望不到。
见此情形,刘三郎大喜:“此天助我也!”
他未曾耽搁,直接带着夏婴与另外一人,向着嬴祝的中军而去。
他们的身份,自然不可能直到接近到嬴祝身边,不过到了外围之后,三人便停了下来,装作伐木砍柴。片刻之后,便听到远方突然有人大叫:“追兵来了!”
紧接着又一处地方有人大叫:“有埋伏!”
随着这呼声,还有惨叫声传来。
此时嬴祝之军已经饥疲至极,又人心惶乱,哪怕明知道他们断尾求生,追兵尚远,更不可能提前跑到前面来埋伏他们,可慌乱之中又有何人能够理智地进行思考?更何况惨叫声从好几个地方传来,便是巧合,总不可能这分散于两三里的大军处处都发生这样的巧合吧?
故此在短暂的惊愕之后,众人顿时慌了起来,就是嬴祝本人,也霍然而起。
然后在中军外侧,刘三郎三人便四处点火齐声大叫:“败了,败了,中军败了,陛下死了!”
因为他们就在中军之侧,故此在远处人听来,仿佛声音就是中军传来。嬴祝本人还莫名其妙,自己根本没有看到敌人,怎么败了,又怎么死了,然后就见四周林中,处处火起,人声鼎沸,皆是哭喊奔逃之音。
嬴祝骇然欲绝,此时才明白过来,自己军中,只怕有敌人的奸细!
可是一切都晚了。
九姓十一家的家丁组成的主力,在此时第一时间自然是各自寻找各家主事之人,相互不统属甚至不认识的情形之下,加上有些人混杂在中间举刀乱砍,于是彼此之间便互相厮杀起来。
跟在嬴祝身边的陈偍,见此情形,便知道局势无法挽回,至少不可能在这里挽回。而且刘三郎等人在上风向放火,火势也向着中军过来,慌乱之中,他知道自家的人手兵力才是立身之源,因此立刻呼喝自己的亲卫护着自己向外逃去。嬴祝想找他商量如何收拾局面,但他理都不理已经跑远了,嬴祝又拉着两名平时忠心耿耿的臣属,可这二人一个哭哭啼啼,一个挣脱逃走,却没有一个能够出主意的。
嬴祝此时心中后悔不已,想起了董伯予。
“要是董师尚在,我身边如何会无人?”他仰天长叹道。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从火中冲了过来,那身边一边跑一边叫道:“陛下,陛下何在?”
嬴祝忙道:“某在斯,某在斯!”
那人闻言忙冲到他身边,就着火光仔细一看,确认正是嬴祝,当即拽着他的手道:“此非善地,陛下请随我来!”
嬴祝看得此人灰头土脸,一蓬美髯也被火烧了小半,身上甚至还有小火苗,却仍然如此急切地拽住自己,心中大为感动,觉得自己似乎又有了支撑。不过他总算还存有一点理智,当即问道:“你是何人?”
“臣是刘沁,董相公曾向陛下举荐臣为官。”刘三郎道。
此时嬴祝听到这个“董”字,心里就已经信了大半,而且这刘三郎看起来也确实有点眼熟,他当即没有拒绝,跟着他便跑了起来。
嬴祝身边自然也是有护卫的,只不过方才这些护卫并无首领,不知所措,此时有人带领,便也跟了上去。可是那刘三郎身边的三个伴当有意无意带着他们乱转,片刻之后,护卫们便发觉四周皆是人影火光,倒是嬴祝不知身在何处了。
嬴祝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只知道那个自称刘沁的人拖着他在林中奔跑,最初时到处是火光和哭喊声,这让嬴祝无法冷静思考,到后来火光哭声远去,他们身边又是一片黑暗,只靠着林间依稀的星月之光,深一脚浅一脚地勉强前行。
“这……这是去哪?”嬴祝惶惶不安地问道。
刘三郎带着他闷头赶路,也不回答。
嬴祝心中更是不安,猛然停住脚步:“为何下山?”
“陛下,火势往上,若不下山,火便会追着我们跑了。”刘三郎拖了他一把,见没有拖动,当即唉了一声道:“陛下,你看这山火之势,若不能迅速离开,过会儿必然会起风,而风助火势火借风威,整片大山都会成为一片火海,如今还能管去哪,先避开这火势再说吧!”
嬴祝闻言向山上望去,果然,火势虽然远了,但可以看得出,其规模却是更大了。
“况且乱军之中,难辨敌我,陛下万金之躯,干系到我们的身家性命荣华富贵,如何能再置于险地?陛下请随我来,我知道一地,等到了那里就暂安全了。”
嬴祝虽然还是将信将疑,可他自幼长于宫中,就封之后也是被董伯予照顾得很好,哪怕经历过宫变之乱,又有几年江南称帝的经历,可这些对他如今的处境并没有什么用处,因此只能跟着这自称刘沁之人,继续向着山下跑去。
跑着跑着,他总算有点明白了:他们是在沿着来时之路往回走。
这反倒让他心安了些,因为这证明刘沁并不是胡乱带路。
不过这一跑也跑了大半夜,嬴祝其间疲累不堪,却还是咬牙坚持下来。到黎明时分,天际泛白,那刘沁终于停下脚步,两人顾不得形象,都是直接坐在地上直喘。
嬴祝一边恢复体力,一边打量四周,依稀认出,这就是昨天傍晚之时原本准备扎营的空地。
“刘……刘卿,这里安全么?”
“此地原本是安营之地,既有水源,又兼顾防火,此地要不安全,那周围就难有安全之处了。”刘三郎道。
他说得很肯定,可嬴祝却觉得,他话语里似乎还带有别的意味。
第六十章、骤然翻脸
此际天色微明,看模样,将又是一个好天气。
江南秋冬之季,正是干燥之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