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星穹-第4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或许再过若干年安西都护府还会继续西迁,比如迁至撒玛尔罕——但那至少是二十年后的事情,至少短时间内,赵和还是将贵山当作大秦在葱岭以西的第一支点。
随着他将自己的皇旗立在贵山城,此次大战,算是彻底结束。各军统帅,先后在十二月十日前抵达贵山,一来是谒见他,二来也是亲自禀报各处战场的战况。
这场决定大秦乃至全人类命运的大战役,在三处战场同时进行,另外还有两处战场发生了牵制、对峙。
赵和自己所在伏杀绿芒的战场暂且不提,其余两处战场中,郁成至贵山一线乃是主战场,大秦在此投入了超过三十万大军,对抗的火妖总数超过八十万。这是整个战役中持续时间最长伤亡也最大的一处战场,二十万秦军加十余万诸胡联军,最后伤亡数量超过十万,几个胡人部族都被打残,便是秦军,也足足有六名将军、十五名校尉和四万余人阵亡。此处战场战获丰富,不仅吸引了火妖的主力,还斩杀火妖大主祭康斯坦丁、主祭穆提等顶层和高层火妖二十余位,杀灭火妖数量超过四十万。
贰师城至撒玛尔罕战场则是次要战场,俞龙部十万秦军五万胡军,加上骊轩、犬戎十万联军,一共二十五万大军在此,一方面牵制了火妖三十万,另一方面骊轩、犬戎先后突袭撒玛尔罕,引开了撒玛尔察的火妖主力。战后清点,大秦及盟军方面,损失了十五万——骊轩犬戎近乎全部损失,而秦军与胡军也损失了超过五万。单以斩获而言,这边杀灭火妖不过十五万,与自己的损失数量相当,但其发挥的作用,却并不逊色于正面主战场。
至于李弼、樊令等部,虽然也发挥了牵制作用,但无论是秦军还是火妖,投入的兵力都不算多,伤亡数量也不算大。
所以这一战,火妖固然是全面溃败,但大秦也伤了元气,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短时间内不可能再组织起同样规模的大战了。
赵和对此有一个清醒的认知,虽然将领中颇有人叫嚣要一直打到泰西去,将骊轩城城作为大秦的西京,赵和还是坚决拒绝了这样狂妄的建议。
他甚至约束众将,在地图上画出数条线,禁止诸将兵马向西越过这条线。当然,武人们意欲立功的热情他也没有完全打压,毕竟火妖全军溃败之后,还有不少残部溃兵落在了葱岭各处,清剿他们,也有不少功劳。
这些将领同时也带来了火妖的消息。
火妖在失去绿芒之后,果然陷入内争之中,大主祭穆西因为未能护卫好绿芒,故此受到了其余大主祭的敌视,其势力溃散,仅带着少数火妖逃遁向西。根据斥侯打探到的消息,其部下数量只有十余万。
一个名为科洛威的骊轩出身主祭,控制了撒玛尔罕,其人自命为大主祭,取代了穆西之位,并且聚拢了大约三十万火妖。根据李弼带回的情报,这个科洛威最敌视的还是穆西,因此已经衔尾追击穆西,准备离开撒玛尔察。
樊令带来消息,原本负责天竺方向的火妖大主祭伊利萨拜退向波斯,因为天竺瘟疫的缘故,其部众数量也只有三十余万。虽然火妖的威胁已经主动退去,但南北天竺受瘟疫打击,仍然处于混乱无序之中。
到得十二月下旬,先后有人带来了更远处火妖的消息。
却是大食、波斯等地残存的人类得知火妖大败的消息后,主动派遣使者赶来贵山拜见大秦皇帝。据他们所言,火妖已经陷入混战之中,大主祭、主祭们为了争夺部下,彼止争斗不休,而渐渐恢复智慧的底层火妖中,亦诞生不少野心勃勃之辈。火妖忙于内斗,甚至都开始寻求人类盟友——从波斯来的消息里,那个逃遁的穆西,竟然与西奔的骊轩人同行,双方虽然没有混于一处,但彼此保持着默契的距离。
而且大食人还说,在名为条支的地方,有一底层火妖声称绿芒并未真正死去,只是回归天国,其本人乃是绿芒遗留人间的子嗣,命定的救主。这底层火妖还真纠合了不少火妖,在条支自立为王,成为一方小势力。
而在大食,同样也有火妖声称见着绿芒,得绿芒赐福成圣,并奉命要一统火妖,再与大秦决战。
总而言之,得到的消息都很混乱,不过大致能够判断出,火妖正迅速撤离大秦周围——不仅仅是象葱岭、河中和北天竺这样大秦之畔,甚至连波斯都被放弃。无论少数野心勃勃之辈如何叫嚣,但本质上,火妖被大秦打怕了。
皆竟击杀绿芒,对于火妖来说这是屠神之举,他们在没有弄清楚秦人是如何做到的之前,暂时不敢靠近秦地。
这是好消息。
到道统六年正月初一时,赵和于贵山城接见了云集于此的各部、各国之主。
此次接见,共有两百七十位自称为国主、酋长或族长的诸胡来此,其来历既有如今归于大秦治下的西域诸胡、犬戎和羌人诸部,也有来自河中、北天竺、波斯甚至大食等更远处者。其中鱼龙混杂自不必说,不少只是统治一座山谷几个村子的小首领,也自称为一国之主跑来,赵和并未深究。
在此次接见之中,赵和与这些诸胡之长确定了新的秩序。
正如他在大秦内部确立了道统,在这新秩序中,大秦便是诸国道统之所在,万邦诸国,皆当遥尊大秦为共主,而大秦也封赐印绶,若曾出兵助大秦与火妖作战,还被赐以战旗。赵和与诸国约定,携手共抗火妖,同时打通彼此之间的道路,统一各国之间的商税,并于安西、安北诸都护府设宣政理蕃院,协调和仲裁各国各部彼此之间的矛盾纷争。各国须听从分镇都护府号令,以其人口出兵马钱粮,共同与火妖或者叛逆作战。所有占利品,无论人口还是金银,大秦先得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再以战功论赏。
诸国须遣本国贵裔子弟入大秦,先于各都护府就读,学习秦人礼仪、语言和文字,经考核之后,再可入中原,或于咸阳,或至洛阳,入官学继续求学。唯有于大秦求学经历,方可归国继承父位。即便因为种种原因只能先行继承,也必须在事后赴大秦补备。各国商贾、臣民,在报备申请之后,皆可入大秦经商、求学,甚至参与科举,同时秦人亦可以在诸国经商、游历、定居、置业,各国都须延请经过科举之后的秦人为国主顾问、参谋。
诸多约定,不一而足,总之赵和是通过这种种手段,不仅将经火妖肆虐之后的残余人类绑在了大秦的战车之上,还强化了对其控制。在如今这等交通通信条件之下,这也是赵和能够做到的极致了。赵和相信随着大秦国力的增长,这些地方迟早也会以秦人、秦地自居。
对于诸国而言,他们虽然将诸多主权拱手相让,但同时也将自己置身于大秦的保护之下。特别是那些国小力弱者,在经过火妖之难后,正面临着敌人的觊觎,有大秦的保护,没准就能苟延残喘下去。
不过诸国也有些不满——须知他们在得知伟大至尊的灭神者、火妖克星、天下共主、万王之王、大秦皇帝还很年轻,甚至还没有正式册立皇后之后,纷纷献上美女,可是却无一女得近赵和身边。
赵和倒也没有直接拒绝,他将这诸多女子都赐予了功臣——唯独戚虎除外。
此会结束之后,赵和于葱岭呆到三月,雪部分融化之后,他才启程东返。
他知道,从今以后,他的战斗就不再在战场之上了。大秦帝国需要休养生息,需要发展壮大,这就意味着他还会有许多敌人,有形的无形的,甚至有可能现在还是他功臣勋戚的,这些敌人比起绿芒更为狡猾,因此有可能比起绿芒更为危险。
他所能倚靠者,是大秦百家圣贤的门徒,是文采风流的策士,是同仇敌忾的武夫,是田里的农民、边关的将士,是郡县的吏员、中枢的高官。
这些人将是护佑大秦的星穹,长明万里,光耀万年!
第九四章、尾声二
道统二十五年冬。
春申港东华码头上帆船云集。
因为台风的缘故,每年夏季自春申港出海的船较少,但到冬季时,船就多了起来,那些前往南洋、东海的海船,经过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已经备好了此次出海的货物。
在一片锦帆之中,“黄鹘”号原本该不引人注意的,但当它出现的时候,还是惹来一片惊呼。
原因无它,黄鹘号除去有帆之外,还有一个大烟囱,如今帆是降着的,而大烟囱上却在冒着滚滚浓烟。
“那是什么船?”
“怎么着火了?”
“不起帆也可以航行?”
“逆风!逆风!”
一片呼声之中,船上一身披鹤敞的男子侧脸向着同伴笑道:“马兄,觉得如何?”
被称为马兄的男子相貌平平,看上去四十岁左右,闻得此语,拱手连拜:“诸葛、诸葛兄果然厉害,若、若无兄相助,这黄鹘、黄鹘号无论如何也造不出来!”
“这是什么话,我不过是为马兄稍作补益罢了,真正造出此船的,还不是马兄自己?”
那马兄说话有些口吃,方才对诸葛的感谢是出自真心,此时脸涨得微红,却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心意,当下是一个深揖,几乎要拜倒在地。
船上的其余几人对此并不觉得奇怪。
事实上换作他们,对这位诸葛的礼仪只怕会更深,毕竟黄鹘号这种蒸汽动力船造成之后,马兄无论是在财富上还是权势上或者名声上,将会有一副新局面。
等同二千石的尚书学士之位,已经在向这个相貌平平言语口吃的男子招手了。
“二、二十年前,我、我随陛下征绿芒,彼时……我……我为炮匠,见火炮之力,便、便想用之,只是……”起身之后,马兄感慨地拍了拍黄鹘号的栏杆,断断续续地说起旧事来。
这些事情众人从他口中听过很多便。
这位出生于旧扶风郡的马兄,与一门双门的马跃、马定兄弟还是远亲,只不过他家中贫寒,年少时便为工匠学徒,后来大秦造火炮,他因为心思灵巧手艺高明,年纪轻轻就成了第一批炮匠。又因为同样的原因,作为随军炮匠出征大宛,在那一战中他也亲自到了战场,据说最后重创绿芒的那一炮,便是他在诸多炮兵都昏乱之时与陛下赵和联手填药装弹的。二十年前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结束之后,他自然因功得到了封赏,爵位晋升、金钱赏赐不说,赵和还亲自过问了他的安排,给了他去稷下学宫向墨家钜子学习的机会。此后他因为性情和能力的缘故,没有在仕途上走出来,最终甚至闹到辞去朝廷安排的职务,独自出来开办了属于自己的作坊。
他是巧匠,生意上倒是不愁,加上还有当年丰厚的赏赐,因此家资算是小康。但所谓工程穷三代,他自己的兴趣广泛,其中不少都需要花大钱,故此也算不得富裕。特别是琢磨火炮的过程中,更是让他几次濒临破产。
“终究还是马兄你天资非凡,最初时你是想研究火药的推力,想使其为动力推动车辆,再到推动船只,再到以如今以石炭木柴燃烧为动力推动船只……呵呵,若非马兄你,换了旁人,如何能拐得过这样的大弯来!”诸葛先生摇着羽扇笑道。
“是、是陛下圣明,容我、容我……”
“容你这样的人可以放心去钻研这些自然之奥妙。”诸葛笑着帮他将想说的话说了出来。
马兄连连点头:“钧……钧若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