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星穹-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和先是一愣,然后大喜。
红绡的院子依然是清雅脱俗,但不知为何,再度踏入其中,赵和感到了一股沉郁的死气。
仿佛这个院子失去了灵魂。
而几日未见的红绡,更是让赵和吓了一跳。
这位女子与上回相见时比略有不同,她涂抹了脂粉,可就算是脂粉也掩饰不住她的憔悴。
见赵和上门,她缓缓施礼:“公子来了。”
“夫人托人唤我来,不知可有什么我能效劳的?”赵和道:“我刚刚从城外回来,送走了俞龙大哥。”
“俞子云……”红绡摇了摇头:“公子是有心人,但我到了如今这境地,还有什么需要劳烦别人的呢,若说有,那也只有一件事情了。”
赵和点头道:“我明白。”
“那日公主别后,我终日苦思,也无所儿,直到今天,收拾官人的物件,才发觉了一样东西……我,我……”红绡以袖掩面,好一会儿之后,才又恢复镇定:“公子且侯,我这就将东西取来。”
红绡小跑着跑回屋中,也不知在里面翻着什么,好一会儿,她又回来。
只是她身上原本只有些淡淡香粉的味道,现在却多了些酒气。
红绡将一个密封的木匣端在手上,来到赵和面前。
赵和起身想要接木匣,红绡却没有立刻交给他。
“此物我没有看过,不过官人藏于暗客之中,连我都不告诉,定然非同寻常。你若答应我,一定要为官人洗去罪名,为他报仇,我便将此交与你。”红绡道。
赵和心怦怦直跳,觉得自己似乎又从乱麻中理出一根线头,因此没有多犹豫,而是连连点头:“我答应你。”
“我家官人与朝中数名辅政大臣都有往来,他与御史大夫晁公是乡党,因此关系最为密切,但实际上,他和大宗正嬴公、丞想上官公亦多有交往,特别是丞相上官公,我家官人屡屡在我面前夸赞他,说他才是自己平生知己,这匣子里,都是上官公与他的私信!”
说到这里,红绡松开手,匣子终于到了赵和的手中。
赵和捧着匣子,正要向红绡道谢,突然间又嗅到红绡身上的酒气,心中一动,脸色大变:“是什么,是什么药?”
红绡见他这样神情,凄然一笑:“公子果然聪慧,我请公子为官人找出真正的凶手,真正……的凶手……”
她一边说,身体一边倒下,血从她嘴边渗了出来。
刚才她回屋之时,竟然不只是取了木匣,还服了毒药!
“快说,什么药,如何解?”赵和抓着她的手急切地道。
“官人已死,我又何必独活……花谢终有时,一朝秋风散。孤蝶不可飞,空帘隔星汉……”随着这话语,红绡口中涌出的血越来越多,她的脸上也再无血色,几乎与她的衣裳一般。
“公子,真正……真正的凶手!”就在赵和以为她已死去时,她突然睁大了眼睛,狠狠地抓住了赵和的手腕。
然后,她身体一震,才真正死去。
赵和费了好大气力,才将自己的手腕从红绡的手中拿出来。
他不懂,为何这女子可以好好活着,却偏偏选择死去。
在铜宫中,那些老人们可以教他许多东西,但偏偏有些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他无处可学。
站在红绡的尸体旁,看着这女子死不瞑目的模样,赵和转过身。
转身的那一瞬间,他的眼中寒光四射。
为了这件事情,明的暗的,已经死了许多人。有的人对他很坏,也有的人帮助过他,还有的人都认都不认识。
似乎该轮到那幕后操纵者死了。
必须轮到那幕后操纵者死了!
第七二章、织网之术
赵吉宅邸。
赵和现在有些习惯赵吉家仆役们的恭敬,当下交待了一声,自己闭上门户,关在书房中开始看那匣子里的信件。
如那红绡所言,这里面的信件,全都是上官鸿写给华宣的,从落款上来看,最早的一份,出自于十五年前。
又是十五年前!
赵和眉头皱了皱,便先打开这封信。
十五年前时,华宣初入咸阳,正赶上星变之乱,他虽然在吴郡声名远扬,但到这里却只是一个前来寻找门路的小官,而当时上官鸿已经是九卿级别的高官。
这是上官鸿给华宣的一封回信,内容很简单,华宣先到了上官鸿家,将自己的文稿投入以求干谒,而上官鸿回信中则是赞赏他的文采,鼓励他再提升自己的学识,暗示终有重用他的一天。
这封信平平无奇,唯有两点值得赵和重视,一是上官鸿当时已是九卿,哪怕是欣赏华宣才华,似乎也不该亲笔写信给他。
二则是信中提到了一个“荧惑之位,绿芒窃位,至今已是三十载”,这似乎是某种天像,不知为何会出现在这封信里,让人颇有突兀之感。
赵和再往下看,第二封信是十四年前,大约是收到上官鸿的回信之后,华宣很是激动,又写投了书信给上官鸿,但上官鸿足足过了半年才回应。在这封信中,上官鸿对华宣更为亲切,甚至还暗示他,他的乡党晁冲之,此时虽然官职不显,但已经简在旁心,不久就将被提拔到九卿的位置,建议华宣与晁冲之多多往来。
看到这,赵和心猛然跳了起来。
他与俞龙都以为,晁冲之因为是乡党的缘故而与华宣往来密切,现在看来,不仅如此,这其中没准还有上官鸿的推动!
上官鸿将华宣这样一位被他认为“文采斐然”的人物,推到晁冲之身边,此为何意?
第三封信时,上官鸿已经称华宣为待诏——显然当时华宣终于活动到了一个官职,虽然是待诏这样的闲职,却能够接近皇帝,可谓是升官的捷径。在这封信中,上官鸿又提到一件事,就是御史有缺,建议华宣去走晁冲之的门路,谋取御史之职。只不过彼时的御史大夫,尚不是晁冲之,而是另外一人。
第四封信里,上官鸿称华宣为御史,这是求职成功了。这封信让他先沉寂一段时间,注意同僚事务,特别是注意当时的御史大夫情形。
到第五封信,上官鸿已经直接让华宣以下属的身份弹劾当时的御史大夫,从而为晁冲之升为御史大夫扫清障碍!
赵和看到此时,不禁哑然失笑。
难怪晁冲之与华宣关系亲密,难怪虽然两人关系如此好,又是乡党,可是晁冲之却不提拔华宣。
想必当初华宣这一击给晁冲之扫清了升为御史大夫的障碍,晁冲之在感激的同时,也对他深怀忌惮,但忧他可能故伎重施,把自己也拱下台。所以此后前任御史大夫一党反噬,将华宣的御史之职罢去时,他并未出力救援。
这些高官,没有一位是善茬!
此后的一连数封信,都是上官鸿安慰华宣之语,显然华宣不只一次向上官鸿抱怨过。
不过到了倒数第四封信中,赵和看到了一个让他注意的消息。
“荧惑之乱,终将降世,若不能使朝政清明,则国将危矣。如今大将军擅权于内,大宗正结贼于外,欲破此局,须得有异变,方可行事。”
赵和眉头紧皱,大将军擅权于内很好解释,大宗正结贼于外……大宗正是嬴迨,宗室中最德高望重者,他结贼于外,结的是什么贼?
他心猛然一跳,在咸阳中提到“贼”,很多时候,就是指莽山贼!
再想到一直以来关于莽山贼的流言,赵和吸了口冷气,原本大伙都以为莽山贼背后是一群不得志的大将军政敌,却不曾想,其背后更有可能同是五辅之一的大宗正!
那么……莽山贼与犬戎人勾结的事情,大宗正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赵和又看倒数第三封,这封信乃是两年前所书。
信中担忧天子身体,同时以为,天子若有个三长两短,大将军会更为跋扈,因此劝说华宣,一定要隐忍,等待有用的那一天。
倒数第二封信中,终于提到了犬戎。
却是上官鸿说家中有族人从事商贾,与犬戎人进行贸易,说如今大秦与犬戎承平已久,当许犬戎人入驻西市,以便于贸易。
最后一封,则是去年十月所寄,信中甚是担忧,说是终于与大宗正开诚布公,双方都以为新天子年少轻浮,大将军跋扈难制,故此愿合二人之力,“拨乱反正、重整乾坤”。
赵和慢慢地放下这封信。
信里的内容略有些含糊,但赵和能够明白其中之意。
丞相上官鸿与大宗正嬴迨,经过长期的相互试探,在某种程度上结成了联盟,然后他们利用手中勾结的莽山贼与犬戎奸细,制造了除夕之变,还以刺杀五辅之事,来扰乱人心,伪装自己。
为此,他们甚至不惜给犬戎人情报,放任犬戎人入关!
赵和深吸了口气,想到咸阳城的百姓如此踊跃地投军,要为国效力立功边疆,再想到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们却是如此满腹算计,步步血腥。
他对这个大秦朝廷,心生厌恶。
这个朝廷,辜负了那些信任它支持它供养它的百姓,辜负了那些保家卫国流血拼命的英雄!
“不,并非如此,只是少数人罢了……不能让他们得逞!”赵和想到这,猛然起身,便想将这些信送给萧由。
但在开门的一刹那,赵和又想到了红绡。
大将军走了,红绡便发现了这木匣,这时机……似乎有些太巧了。
还有,当日知道华宣死讯之后,她并未服毒自尽,今日她找到了线索,却服毒自尽,而不是等待自己为华宣复仇,这未免不符合……对,不符合《罗织经》中对人心的揣测!
赵和的眉头顿时皱在一起。
若不是这些时间他反复翻看《罗织经》,他未必能够发现这个细节。
若他没有发现这个细节,他会怎么做?
自然是通过萧由,将这些信件交出去,而萧由如今在刺奸司,可刺奸司唯一管事之人,是袁逸,此人与丞相上官鸿关系密切,据萧由说,那日得了犬戎人口供之后,此人便请了病假……因此,萧由不会将此信交给袁逸,而是会绕过袁逸,想办法将信交给别的重臣。
大将军不在,大宗正嬴迨可能与丞相上官鸿是一伙,御史大夫晁冲之受伤,那么唯一有可能收到这些信的是太尉李非!
大将军与太尉掌军权,在羽林、北军、虎贲主力尽出之后,咸阳城中,兵力最多者,就是太尉李非!
李非,当世法家大师!
一连串的光芒在赵和心中闪起,他觉得自己似乎想明白了一切,至少是想通了大半!
抿着嘴,赵和将自己的思路重新整理了一下,然后脸上露出些许羞怒之色。
他沉吟了好一会儿,终于再度出门,来到萧由家中。
萧由依旧是很晚才从刺奸司回来,看他的神情,相当疲惫。
见到赵和过来,他有些讶然:“几天都没见你来了,以为你放弃了呢。”
“我怎么会放弃?”赵和笑了一下:“今日红绡让我去了她的宅子,又给了我这个。”他将木匣交给萧由。
萧由只是略略一翻,脸色便是大变,起身捧着木匣就要往外跑。
赵和一把拉住他:“萧大夫,萧师兄!”
赵和很少称萧由为师兄,萧由停住脚步,回过头来,目光锐利地看着他:“你是何意?”
“你要将这个交给谁?”赵和问。
“交与太尉李非,另择人速去军中,禀报大将军!”萧由沉静地道:“无论我对大秦此时政事多少失望,但我……不希望在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