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帝国星穹-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让他们过来。”赵和道。
  那群人被放到他面前,足有三十余人,中间七个看上去地位更高,旁边二十余人则象是护卫。
  赵和打量了这些护卫一遍,这些护卫看上去都极为精悍,但气质上不象是正规的军中勇士,更接近于游侠儿。
  而那七个地位比较高的人,看到他时都是个个面带怒容。
  “哼,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赤县侯你的责职是什么,为何在此迁延不去?”其中看上去比较年轻的一位更是直接喝问起来。
  赵和愣了一下:“足下何人?”
  “稷下马肃。”那人昂然道。
  赵和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原来是稷下马肃,难怪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他这话一出,马肃脸顿时涨成了马肝,指着赵和几乎要哆嗦起来。
  旁边一人叹道:“赤县侯何必如此酸刻,马肃马敬之乃稷下六骐之一,学问道德都是一时之选,赤县侯这般仪态,实在没有爱才敬贤之心,如何能当得了稷下学宫的祭酒?”
  赵和“哦”了一声,算是明白这个马肃为何对他一脸愤怒了。
  他被嬴吉任命为稷下学宫祭酒,这原本是嬴吉小儿胡闹一般的任命,偏偏大将军曹猛与丞相上官鸿都同意了,想来这消息也传到了稷下,稷下学宫里那群自视甚高的博士、学生,肯定对他这个外来之人不高兴。
  “那阁下又是哪一位?”赵和问这个出言之人。
  “在下严正,字子纯,稷下名家学长。”那人道。
  所谓学长,是稷下学宫特有的一种称呼,用于那些在百家之中某一流派学有所成者。严正报出自己名字之后,上前一步又道:“此次奉朱郡守之命前来督办义仓被焚之案。”
  他说完之后,从怀里掏出一个信封,交给了赵和身边的李果。
  赵和打开看了看,是齐郡郡守朱融的一封公文。
  大致是说,得知定陶义仓被焚一事,朱融极为震惊,他怀疑这是一起上下勾结的大案,地方上的官吏与豪强皆不可信,而郡中也难免有人与此事勾结,故此于稷下学宫调派各家学长七名,辟为郡守掾,一起彻查此案,定要给朝廷和齐郡百姓个交待。
  赵和收了信,抬头看了看眼前这七人。
  “朱郡守倒是看重你们。”他缓缓道。
  “稷下学宫,原本就不是无能之辈可以混迹之处。”那个马肃又开口,他睨视着赵和,言下之意,便是指赵和去稷下任祭酒便是混迹。
  不用问,这家伙十之八九就是儒家之人,赵和看都不看他,将信交还给严正:“只是你们七人齐来,不知谁人为主?”
  “朱郡守高义廉正,视众生皆平等,并未让我们七人分出上下主从,凡有要事,都由我们七人议决。只不过因为我口齿灵便,故此由我负责与地方官吏交接。”严正道:“朱郡守得定陶义仓被焚之时,尚不知赤县侯已经过问此事,我们也是刚刚从这些护军口中得知,还请赤县侯予以方便。”
  “这原本就是地方政务,莫说他只是区区一侯,就是当朝大将军、丞相来了,也不该越过齐郡守来管这事情。”旁边又一人道:“这不合大秦律法制度,实在是荒唐!”
  赵和抬眼看了看他:“你又是何人?”
  “法家学长何东。”那人道。
  “儒家,名家,法家,其余几位呢?”赵和问道。
  另外四人也一一报名,他们中年长的四十出头,年轻的还不到三十,对赵和当然是一百个不服气。不仅仅是这些各家学长,就连他们的护卫之中,也颇有几人虎视眈眈,似乎与赵和有着什么怨恨。
  赵和沉默了一下,这些家伙虽然都来自稷下,但分属七家,彼此之间未必没有争端,齐郡守让他们七人来共查之案,倒也是一招妙策。
  他倒有些期待这七人一起议决,能不能将这案子办实来了。
第二二章、绝不后悔
  “方才法家的这位何学长说赤县侯过问此事,不合大秦之律,但是朱郡守以你们七人来查此案,又合了大秦律中的哪一条?”
  赵和身边的萧由突然插了一句话。
  那何东精神一振,似乎早就等着这一刻,张开嘴巴就要引用大秦律上的条文典故,却被萧由一挥手挡了回去:“没别的意思,你不用回答,朱郡守乃一郡之长,原本就有临机决断之权,只是有些奇怪,朱郡守为何会这样做罢了。”
  那个负责交涉的严正拱手正容:“朱郡守来齐郡,自最下的小吏做起,历二十年,终为郡守,义仓之政,乃是他一力所倡,这些年来不知活了多少人的性命。定陶仓之火,烧是烧在定陶,痛却痛在朱公心上。他也知道,地方上积弊颇多,各种利害关系盘根错结,唯有稷下学宫中还算干净,所以乘着学宫尚未被污,遣我等为其效力。”
  这一句“乘着学宫尚未被污”,又是暗指赵和到了学宫之后会把稷下弄得污烟瘴气,赵和气得都笑了起来。
  原本谭渊、公孙凉已死,他对稷下学宫的怨气已消,可这个严正很成功地将他的怒火又引了出来。
  “既是如此,那就如你所愿,这边的事情,我就交给你们了。”赵和目光冷然,向着几人点点头。
  他让护军将卷宗、证物、人犯还有县衙尽数交接给这些稷下学宫来的人,自己扬长而去。站在旁边看热闹的靡宝琢磨了一会儿,然后抖着圆滚滚的肚子,小跑着追了过去:“君侯,就这样了?”
  “靡家主莫非还有别的打算?”赵和停下来看着他:“这七人里,似乎也有商家之人啊。”
  靡宝呸了一声:“稷下学宫里的商家算是什么东西,所得者不过皮毛,与其说是商家,还不如说是轻重家,靠他们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他们既然执有齐郡守之令,此事也只能到此为止了。”赵和摇了摇头:“只不过耽搁了靡家主的时间,还误了靡家主的发财大计。”
  “哈哈,君侯明察秋毫,我的这点私心就知瞒不过君侯,啧啧,本来这件大案要查到底,也不知有多少罪人家产都要发卖,官府发卖的话浪费太大,若是由我来总包,官府能落得更多的钱,而我也能赚取一点点利益。”靡宝哈哈笑着,然后脸色一变:“生意做不成就罢,唯有一件事情,还要请君侯为我做主。”
  “你是说杀了你家账房的那个凶手?”赵和问道。
  “正是,还请君侯念在我靡家出了些气力的份上,想法子将那个凶手交给我。”靡宝正色道。
  “你不是常说和气生财么?”
  “商家讲究和气生财,但一昧和气就护不住财。其实也不须君侯做什么,只要君侯许我用我自家的力量去办此事。”
  “你用你自家的力量去办,为何要我同意?”
  “私底下做事,难免会有些有违律法之处,稷下学宫的那七位未必能看得出来,却瞒不过君侯和萧王相。”靡宝轻蔑地向稷下那群人挑了一下下巴,沉声说道。
  赵和微微眯眼,不置可否。
  但他不置可否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态度了。
  虽然双方进行了交接,可等交接完之后,天色也已经偏晚,故此赵和并没有直接离开。又在定陶县宿了一夜,次日上午,又等了一会儿,才领着人马离开了定陶县。
  稷下学宫来的那伙人,也没有前来相送,倒是那个曾任过大鸿胪的任平,颤颤巍巍前来送别。
  分手之时,他意味深长地道:“恐怕不久之后,我会在临淄与赤县侯再见面。”
  等任平离开之后,大队人马前行,只不过行到途中,赵和看向程慈。
  “听闻分乳堂程氏老太公今日寿诞,我有意去为老太公拜寿,程九郎,你为我带路吧。”
  赵和没有用商量的口吻,而程慈此时脸上已经没有丝毫血色。
  “老太公此前就说,让我今年不必回去拜寿……”他干巴巴地道。
  “此前是此前,此时是此时。”赵和扬了扬下巴。
  程慈眼中泛起泪光,却无法反作出来,只能低着头带路。
  并不是所有人都随赵和前来,赵和只带了两百余骑,其余人则令其缓缓前行。程家庄离定陶城不足十里,半个时辰左右便到了。
  只不过此时程家庄丝毫没有为老太公祝寿的喜庆,整个庄子都是鸡飞狗跳,还有零星的哭声。
  定陶县的衙役们已经将庄子团团围住,稷下学宫的那七位,一个不少,全都在这里。
  虽然在赵和将卷宗转交之后,程慈就知道这是必然的结果,但真正亲眼见到,他还是忍不住泪下。而在此时,赵和却在旁问道:“你现在后不后悔?”
  程慈愕然。
  “若不是你多管闲事,求我来查此案,你三伯的事情未必会露出来。”赵和道。
  程慈呆呆了好一会儿,先是摇头,然后点头。
  “下吏后悔的是自己愚笨,明知三伯犯错,却不能将其绳之以法,以致于祸及全族,特别是连累了老太公……但是,求君侯查此案之事,下吏并不后悔!”他想了想,用手扪了一下胸口:“事关许多人性命的事情,下吏绝不后悔!”
  虽说如此,他仍是泪眼汪汪。
  赵和点了点头:“你不后悔就好,记着今天的话,也不枉我来替你家老太公拜寿。”
  程慈一愣,偷眼瞧向赵和,却见赵和一脸冷肃,只是扬了扬下巴。
  “去吧,通禀一声,就说我,大秦赤县侯赵和,闻听分乳堂程公德高望重,正值寿辰,特来祝贺,闲杂人等,勿要惊扰寿星与我。”赵和道。
  程慈心中的绝望顿时变成大喜。
  他驱马向前,扬声叫道:“闪杂人等速速回避,赤县侯要为德高望重的程老太公祝寿!”
  程家老宅略显狭小的院子里,已经乱成一团,那七位稷下学宫来的,正背手而立,其中法家的何东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程氏家人,神情极是冷厉。
  他径直走到跪在当中的老人面前。
  须发皆白的老人身体佝偻得紧,如今老泪纵横。
  “不过是我一人之罪,为何累及家族!你们要捉就捉我,休要冲我祖父去!”程秀猛地冲出来,挡在老人身前。
  “滚开。”何东一声喝斥,顿时有差役将程秀拖开,程秀挣了几下没有挣脱,便只能嘴里喊几句了。
  “我平生最恨就是你们这些邀名取巧之辈,分乳堂程氏,好大的名头,程拱程锦堂,你是不是程氏家主?”
  跪于地的程老太公长叹了一声:“是。”
  他当然是程氏家主,虽然早就不过问事情,家中事务都由三孙程秀操持,但这家主之名,只要他还活着,那就得背住。
  “你身为家主,家中不良子弟,勾结豪强,巧取豪夺,盗卖义仓之粮,如今证据确凿,我要拘你入狱,你可心服?”
  程老太公身体更为佝偻,好一会儿颤声道:“国有国法,理当如此,我……心服,口服!”
  “既然如此,你们还等什么,还不快将一应人犯都给我抓起来?还不搜庄查问证据?”何东见他如此说话,又是一声冷笑,不再理他,回头看向周围的差役们。
  差役们多少有些不情愿。
  他们是定陶本地之人,捉管、钱、骆三家时,赵和都有意避开他们,只使用自己手下的护军。如今来抓名声比那三家豪强不知好多少的程家,特别是抓已经九十多岁的老人,而这老人还只是被不孝孙子牵连,谁能下得了手?
  何东见差役们缩手缩脚,顿时大怒,劈手夺来一副枷锁,直接扔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