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中华崛起之同治大帝-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朕之所以不要户部再拔银子,也是很整个大清做一个榜样,朕要自食其人。朕也是要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朕要整顿吏治,杜绝一要的吃请送礼,取消什么冰敬、碳敬,什么火耗。

    但朕也知道,大清官员们的俸禄很低,没有了这些生活不易,所以朕要提高大清所有官员的俸禄,并且各周城府县的属吏朕也都一并给配齐,无需再自己出银子请师爷。

    朕就是要高薪之水法,来改变大清吏治现状,朕这里有一份章程,众位爱卿回去之后再议一下,朕的意思就是将所有官员的俸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基本俸禄,一部分为奖励俸禄。朕意是将所有官员的基本俸禄提高十倍。

    然后朕给备再立一部门,叫廉政公署,专门查办官员贪污受贿行为,一经查时,交由刑部严处。

    同时朕还要准备大幅度的裁撤旗兵,但这些载撤下来的旗兵必须要有所安排,朕的皇家炼油公司会招收一部分人,其他之人可以分给土地,也可移到吕宋、夏威夷群岛。同时取消伊犁、西安等将军之职。

    再有就是,朕准备颁布一部法典,叫兵役法,凡大清子民,都有义务服兵役,兵役期限为五年,年龄十八到二十五岁之间。”

    场的众位大人都被载淳此举给惊住了,这个动作也太大了吧,由其是下面的吏部尚书全庆,现可是夹着尾巴做人,因为现的恭亲王奕訢一党可谓是一觉不振,已经被载淳打压的有些喘不过气来的味道。

    上次要不是恭亲王奕訢出手的快,将漕运总督迅速的解决掉,弄不好连恭亲王奕訢都有可能栽到里面。现的恭亲王奕訢一党都有一种人人自危的感觉,都已经成为了惊弓之鸟。

    载淳此时再一次出招,要整顿大清的吏治,肯定是要以自己这个吏部尚书为主的,弄不好,自己这个吏部尚书也要折里面。

    载淳之所以要此时开时整顿吏治,挑战大清的整个官场,这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清的整个官场太**了,同时现的载淳也积蓄了很大的一部力量,由其是以一部分皇家政法大学等大学的学生们,现也已经成长了起来,这些人都接受了进步的思想,并且也都是自己政策的坚定的拥护者。

    同时李续宜的警察总署也已经完善起来,一些陆续的退伍军人都安排了进去,并且象北京、天津、江宁、西安、洛阳、广州等一些大城市都是以侦察兵为骨干的。

    同时整个大清的十大军也都已经完成,所以也就不再怕一些官员闹事了。

    再有一点就是,各周城府县的分工也相对的细化了一些,主要的就是户部下面的税务司也已经完善,大清的各个县都有税务衙门,已经与各县的官衙完全脱离了出来,所以对大清的赋税方面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再有一点就是,与俄国之战也是越来越近了,两国的边界之上,小摩擦时有发生,两方现都没有准备好,所以也都相互克制,并没有暴发全面的战争。

    载淳可不想与俄国之战时,有人从后面倒乱,从而影响整个大局,所以载淳必须与俄国人之战前,先将内部稳定住。

    所以载淳以整顿皇宫为契机,然后进一步的推向大清的整个官场,载淳全国的各所大学已经储备了近万名的大学生们,来挑战大清的整个官场。
………………………………

第二百一十三章 移驾圆明园(一)

    

    朝堂之上,载淳定下章程之后,对裁撤八旗兵丁之事还是做足了充分的准备。整个大清也是区别对待,主要就是将东北之地先甩了出去,因为那里是旗人的起家之地,旗人也相对比较多,载淳现也还不敢动。

    载淳此次整顿内务府与裁撤八旗兵也不是一拍脑依就做的,而是提前将此事与慈安皇太后秘密说了。

    当时的慈安听后,脸当时就沉了下去,说道:“皇儿,你可知道你这是做什么嘛?内务府之事,皇额娘也知道,内务府的那些个人做得也太过分了,他们一个个都肥了。

    可八旗是我大清立国的根本,皇儿将八旗兵都给载撤了,那不是动摇大清的根本吗?此事万万不可。皇儿的那些个军大部分都是汉人,关键时候肯定是不会和咱们一条心的,皇额娘是不会同意的,这个你就别想了。”

    此时的屋中就这母子二人,当慈安皇太后说完之后,载淳并没有急于说出自己的理由,而是走到了慈安皇太后的身边,为慈安皇太后轻轻的揉捏起双肩来。

    地载淳一边揉捏,一边说道:“皇额娘先消消气,可不能气坏了身子,现这整个大清,皇儿就皇额娘这么一个亲近的人了。”

    慈安皇太后听后,心中也是一暖,载淳对自己这个皇额娘还是非常孝顺的,脸色也慢慢了好转了起来。

    载淳又说道:“皇额娘,皇儿已经自己出银子将海淀的圆明园修好了,自从皇阿额驾崩之后,皇额娘就再也没去了,现也已经是四月份,那边也已经完事了,过几天,皇儿就陪皇额娘去那边住些日子吧。”

    慈安皇太后听了之后,吃了一惊,说道:“现的大清虽说富裕了一些,可也是多处需要用银子,重修这个园子,那要花多少银子啊?皇儿为什么不与皇额娘商量一下?那些个大臣就没有反对的吗?皇儿这样做,让天下百姓如何看你呢?”

    载淳笑着说道:“皇额娘放心,大臣们是没有理由反对的,因为皇儿没有用户部和内务府一两银子,都是皇儿的那几家公司赚得银子。

    皇儿知道,圆明园是皇阿玛心中大的痛,皇额娘心里也是有这个想法的。所以皇儿才要重修复这个园子,这也是皇儿对皇阿额的一点孝心吧。

    没有与皇额娘商量,就想给皇额娘一个惊喜。皇额娘不要老是闷这个皇宫之中,皇额娘也要多出去散散心。

    此次修复圆明园也没有花多少银子,皇儿只花了一百万两银子。”

    慈安听后,有些嗔怪的说道:“皇儿,一百多万两银子还少吗?我大清整个内务府一年才有几个一百万两银子。皇额娘知道你孝顺,可以不能太难为自己了,要是将这一百万两银子拔到工部,要也是能做很多事儿的。”

    载淳接过来说道:“是呀,这一百万两银子是能做很多的事,皇额娘您可是大清的堂堂国母,都能算计到如此,可是那些个旗老旗少们整日又都做什么。大清的那多么的军校,又有多少旗人考进去了?

    他们现只知驾鹰溜狗,花天酒地,他们的银子来的太容易了,这就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他们还有先祖们的武勇吗?象永山、长庚、长山那样的,放眼旗人还能找出几个来。皇额娘,我们再将满汉分得如此细,那我大清就真的危险了。

    想那胜保,大清对他可是不薄,要不是皇儿徐州等地亲眼所见,都不敢相信,胜保做得那些事都是真得。他们每战则畏敌不前,只知为祸百姓,长此以往又会出现多少长毛之乱?又会出现多少捻贼?

    皇儿之所以要裁撤八旗兵,并不是舍不得给他们那点银子,也不是不给他们活路。皇儿又成立了几家公司,那里少也需要几十万人,皇儿肯定会优先考虑他们的。剩下之人,皇儿也会给们土地的。皇儿就是想让他们知道银子来知不易。

    再有就是咱们的那些皇庄、皇店,每年不但不能赚银子,还要伸手向咱们要银子,并且那些个管事们,还都借皇庄、皇店之名为祸乡里,欺行霸市,所以皇儿也准备一并全取消。

    到于皇额娘所担心的,皇儿也早有了准备。皇额娘可还记得中华报上的那篇‘中华民族论’。”

    慈安皇太后对载淳的这些皇法还是很赞同的,就是担心汉人不可靠,听了载淳突然之间又有此一问,有些疑惑,便还是点了点头。因为现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慈安皇太后对这些个报纸也是相当的喜爱,报纸也成了她必看的。

    慈安皇太后说道:“皇额娘当然记得,虽然时隔多年,但那是中华报首期的第一条,当时可是大清引起了很大轰动,也不知道是谁写的?皇额娘当然记得。”

    载淳笑着说道:“皇额娘,那篇‘中华民族论’的撰笔者就皇额娘面前。”

    慈安皇太后听了载淳的话,惊讶的看着载淳,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说道:“那、那篇文章是皇儿写的?”

    载淳笑道:“正是,皇额娘,如果我们都叫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那时我大清的根基岂不是稳定了吗?皇额娘还用如此担心吗?

    皇额娘可还记得那些学校的国语课吗?那些也都是朕让四川总督骆秉骆刻意做的,皇儿相信,等那些从小就受到这教育之人,长大之后,还会有多少人再这样刻意的什么满人和汉人吗?再有,皇额娘您看看这个,这是这些皇家军队平时训练之时,必修之课。”

    载淳说完,又将关于军队中政宣委们的教材拿了出来。

    慈安皇太后接过来认真的看着,这些可都是借鉴那一世军队中的思想教育,那可不是有一般的感染力的。

    慈安皇太后看完之后,象看怪物一样看着载淳,然后长出了一口气,才说道:“看起来皇儿对此是早有准备了,从开始之时就已经想到了,是皇额娘瞎操心了。

    可即使是皇额娘同意了,但那些个王爷们怎办,这可是也牵扯到他们的很大利益的,皇儿可也不要小看了他们。”

    载淳有些献媚的道:“此事还要皇额娘亲自出马才行,皇儿准备出那些铁路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分给他们,如此巨大诱惑面前,皇儿就不相信他们会不动心。”

    慈安皇太后听到这里,才完全放下心来,用手指点着载淳的额头说道:“你呀,皇额娘就知道你来就没有什么好事。”
………………………………

第二百一十四章 移驾圆明园(二)

    

    载淳说通慈安皇太后之后,才朝堂之上与众位大臣将此议说了出来。这些年,载淳的帝王威仪也渐渐的出来了,同时载淳表现的也一直是很强势。

    曾国藩等军机大臣听后,心里当然是很振奋的,因为大清的吏治、八旗军饷和内务府一直是困扰他们多年的问题,但一直也没有办法解决,而此次载淳终于下定了决心,准备解决此事。

    载淳散朝之后,又分别招见了醇亲王奕譞与肃亲王华丰二人,这也是诸王之中,自己坚定的支持者,载淳肯定不能让二人吃亏,同时也不能让跟着自己的人寒心。

    载淳养心殿东暖阁接见了二人。载淳让两人坐下之后,命人为二人上了茶。而这二人朝会之上听了载淳的话之后,心中也是一阵的恍惚,这对两座王府的打击也是比较大的,因为醇亲王奕譞领了整个汉军上三旗,而肃亲王华丰也领了汉军一旗。这也让二人很是为难。

    载淳知道二人的想法,笑着说道:“今日这东暖阁之中,关起门来,就是一家人,朕也不和你们客气什么了。朕问你们,你们两府的庄子与店铺每年能为你们赚多少银子?”

    醇亲王奕譞与肃亲王华丰一听,心中都是一愣,皇上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可都是有从龙之功的,并且也一直都安分守己,从没做过什么犯忌之事。难道皇上这是要查办我们,就该不会应,看皇上脸上毫无怒色,而是一脸的笑容。

    醇亲王奕譞壮着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