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昏君-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龙先生左手摇羽毛扇,轻声笑道:“梁王殿下说的莫不是伊阙县东南七十里处的黄陵山?”
李振和敬翔还不怎么样,朱温却惊讶的睁大了眼睛:“呀!莫龙先生当真神人也,黄陵山如此偏僻之地莫龙先生竟然都知道,厉害!厉害!”
莫龙先生只是笑了笑,将扇交右手,然后左手捏了个心决,半响才道:“妙极,黄陵山乃是天子龙脉所在,若采之则大唐龙脉尽断,梁王殿下霸业可成也!”
朱温楞了一下,随即大笑一声:“哈哈哈,竟然还有这种说法?好,龙脉!大唐国祚的龙脉竟在这黄陵山,这倒是第一次听说。”
李振和敬翔面面相窥,二人心下大惊:莫龙一生未出过河阳,怎知这伊阙县会有个黄陵山,又是如何得知那里是龙脉所在。这人当真匪夷所思,二人心中渐感自愧不如。
莫龙先生轻轻的摇了摇羽毛扇:“大唐天宝年间,安禄山兵变。玄宗自长安流亡,玄宗御用天师张约发现伊阙县西南一处绝佳风水之地可做墓葬,但可惜的是这个坟墓葬又有一处不对的地方,安龙头,枕龙角,犯了大忌。恰巧东南角的黄陵山与龙头呼应,黄陵山可镇龙首,便可破此大忌。玄宗大喜,御批此地作为皇家龙兴之地。后安禄山之乱平复,玄宗重回长安,此龙兴之地便被搁置。直到先帝昭宗曾想将此地作为皇家陵墓,后不知又因何事作罢。
若是梁王殿下将黄陵山铜矿采挖,则龙头被压,大唐的风水龙脉便被破了。龙脉一破,殿下霸业可成也!”
范公豹一拍大腿:“然也!听莫龙先生如此一说,在下倒是想起来了。在礼部藏百~万#^^小!说中却有此记载,莫龙先生好生厉害,在下佩服。”
谁知道朱温闻言脸色却是越来越难看,原来昭宗想将此地做皇家陵墓,后来作罢的原因正是朱温自己霸占了这个地方。是朱温想自己在这里建造陵寝,历史上朱温的陵寝也确实是在伊阙县。
“哼!”突然朱温一拍椅子大怒而起,众人一惊,不知梁王为何发怒。只听朱温怒道:“本王陵寝便在这伊阙县,小畜生去黄陵山挖此铜矿,岂非是想断了本王灵脉!”
莫龙先生与范公豹互相对望一眼,眼蔚来找他们,将李柷托付给莫龙先生的话说了。
原来李柷早就料到朱友恭会给朱温来报喜,于是让张文蔚将陷害朱友恭的计策告知莫龙先生。莫龙先生一点就透,就和范公豹合演了这出戏,假装不知伊阙县是朱温陵墓所在,然后大肆宣扬黄陵山是龙脉关键之说。
张约确实也是玄宗御用风水先生,这伊阙县龙脉之地也确实是张约发现的。不过张约并没有说过黄陵山会破了龙脉之说,这不过是莫龙先生牵强附会故意陷害朱友恭的罢了。
李振和敬翔也是朱温的谋士,二人智计无双。不过李振和敬翔并不懂风水玄学,是以他二人也不知道这是莫龙诡计。
果然朱温一听暴怒了,敬翔与朱友恭交好,慌忙劝道:“梁王,这友恭定是不知晓这些事,这才无心犯下大错,还请梁王赶紧派人去伊阙县阻止继续采矿才是。”
任何一个政权,所以这种打压对方的机会他怎能错过。李振冷笑一声:“无心犯下大错?这是关乎梁王殿下的灵脉,岂同儿戏!在下以为应将采矿之人全部处斩,将朱友恭押回洛阳受审!”
PS:感谢安娜雨季打赏,新书期求推荐票。
第二十八章 孤立
李振落井下石,敬翔心中恼怒:“李振!友恭怎么也是梁王的义子,他是一心为梁王做事。怎知那里会关乎龙脉!无心之失便遭此管待,岂非有失公允。”
李振寸步不让:“一心为梁王,哼,说得好听。还不是为了自己邀宠,若真心效忠,何不等大王回来再做决断!”
“你!”敬翔一甩袖子,气的一屁股坐了下来。
朱温心中本来恼怒异常,但他对敬翔一向言听计从,此刻只好道:“恭儿乃是无心之失,将他待回洛阳责骂一番便是,押送则过之了,不知莫龙先生以为如何?”
朱温突然问向莫龙,这倒是让人始料未及。莫龙先生还是那样的气度非凡,不紧不慢的摇了摇羽毛扇:“这个,此事乃是陛下告知的恭将军。梁王不妨查一下是不是陛下背后指使,否则在下不相信恭将军会做出如此加害梁王之事。”
此言一出,敬翔猛地又站起来大喜道:“莫龙先生此言甚是,此事说不定是小皇帝所为。我观那小皇帝浑浑噩噩,昏庸至极,怕不是装出来的。”
朱温却是心中一动,莫龙先生让我查小皇帝,那么此人对自己是真心效忠的了。
李振冷笑一声:“小昏君再富智计,不过幼齿之年,他有什么能耐想出如此计谋?”
这倒是真的,就算李柷平日是假装的,但以他如此小小年纪再怎么聪明也绝不可能想出这么阴险的计策。
他们却不知李柷是穿越人士,早已不是历史上那个傀儡小皇帝了。
朱温冷冷的道:“不必了,皇帝身边的侍卫已跟本王说过,小皇帝是反对朱友恭去伊阙县开矿的。”
这事张茂确实跟朱温说过,皇帝听说伊阙县有矿是乐不可支,当下与朱友恭商量开采,二人二一添作五。
可后来皇帝得知采矿关系朱温灵脉安危,又极力反对,怎奈朱友恭不听劝告而已。
李振抓住了把柄:“哼,小皇帝尚且知道维护梁王陵寝安危,朱友恭又怎能不知了?他这是一心只为己,根本不把梁王放在心上!”
朱温越听越怒,是啊,朱友恭这厮连那个小昏君不如。这小昏君越看越顺眼,每次都把自己放在心上,朱温都有点舍不得篡位了。
当然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小昏君若不是皇帝,朱温还真想把他纳入麾下重点培养一番。这种有情有义的人太少了,反观自己那几个猪狗不如的儿子们,他们连这个小昏君尚且不如。
“来人,去将葛从周叫来!”朱温的目光如欲杀人。
众人不敢再说,就连敬翔都不敢在劝,他也在觉得朱友恭实在是作死。小皇帝既然已经提醒过你,你为何还敢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
门外走进一名侍卫,慌忙躬身得令去召葛从周去了。
朱温余怒未消,一屁股坐了下来:“友恭这个小畜生,为了自己的发财梦竟然想害本王,这种猪狗不如的东西有之如无!”
本来朱温还是一口一个恭儿恭儿的叫着,现在成了友恭这个小畜生了。
敬翔是朱友恭的人,朱温诸子当中敬翔最看好他。谁知道竟然犯下如此大错,看来朱友恭这次是在劫难逃了。
敬翔在朱友恭身上经营数年,怎能眼看着他就这样被弄死了,于是看着范公豹说道:“范兄,你身为恭将军的谋士,他犯下大错,范先生恐也难辞其咎吧。”
朱温不是傻子,他知道敬翔的心思是想挽救朱友恭。本来一朱温的性格早就暴怒杀人了,他一直忍着没发作是看在敬翔的面子上,现下他再也忍耐不住,怒喝一声:“友恭这个畜生罪无可恕!范先生当时正在河阳,此事与范公豹无关!本王爱才,可也杀恃才傲物的!”
朱温从来没有对敬翔发过如此大的火,敬翔吓得浑身一惊,当下不敢再多说一句。
朱温这句话极是严重了,恃才傲物,这是要对敬翔动杀机的节奏,敬翔心中怎么不惧。
朱温心中却在想:你们这几个谋士,本王对你们礼敬有加,你们还想跟我玩心机。今日不敲打敲打,你们还不上天了!
这时朱温心腹大将葛从外面走了进来,干净利落的一抱拳:“梁王。”
“你带人去伊阙县,将在黄陵山挖矿的朱友恭给我抓回来!他带去的那些手下以谋反罪全部格杀!”
葛从周是朱温死忠,对朱温命令从来不问原因,都是直接盲从。但眼下听到这个命令还是忍不住大吃一惊,慌忙问道:“梁王,这,这是为何?”
朱温怒气勃发,坐在那里并没有回答。
范公豹做起了老好人,他笑着对葛从周说道:“这黄陵山是梁王殿下陵寝风水灵脉所在,挖了黄陵山便破了梁王风水。恭将军犯此大错,葛将军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葛从周心中一惊,难怪梁王会发如此大的怒气,当下一抱拳:“末将这就去办。”
朱温余怒未消:“将友恭这个猪狗不如的东西戴上木枷,押上囚车送到本王府邸来!”
这是要把朱友恭当做犯人押回来啊,葛从周抱拳行礼后走出了梁王府,朱温站起身,一脚将胯下的椅子踢得稀巴烂,一怒拂袖而去。
莫龙先生等人一众无言,良久范公豹冲敬翔一抱拳:“敬翔大人,在下可没得罪你吧。恭将军挖矿一事在下并不知情,敬翔大人为何将在下推下水。”
敬翔吃了一惊,自己就朱友恭心切,没想到得罪了此人,当下慌忙解释道:“范大人切莫误会,我”
范公豹根本不给他解释的机会,一抱拳冷冷的道:“咱们山高水长,告辞!”言毕跟着走了出去。
这应该算是威胁了,你我都是朱温谋士,咱们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你给我穿小鞋,他日有把柄落我手里看我怎么整死你。
李振素与敬翔不和,当下心中暗喜。这时莫龙先生也站了起来,他轻摇着羽毛扇对李振微微一笑:“李大人,我可听说贵府上的剑南烧春味道不错,不知可否请在下品尝一下?”
这是要结交了,敬翔得罪了范公豹,现在莫龙先生又与自己结交,这是要孤立敬翔了。李振怎么能不喜,当下笑道:“莫龙先生肯光临寒舍,在下不胜荣幸,走!快快有请。”
莫龙先生挽着李振的手,二人有说有笑的离开了大厅,走到门口之时只听莫龙说道:“咱们将公豹兄一起请来,今夜不醉不归。”
李振更是大喜过望:“好好好,范先生就在前面。公豹兄!慢走!”
朱温离开以后,三人自始至终没有向敬翔看上一眼,这明摆着是要孤立自己。
敬翔心中一寒,只感到深深的无助。这三人要结了联盟,自己绝对讨不了任何好处,他感觉仿佛前面一道万丈深渊在脚下,偏偏自己还刹不住脚。
PS:感谢自爆弓阿拉什、昵称是什么可以吃吗、树荫下的默想,三位大佬的打赏。
第二十九章 山东一条葛
朱友恭内心是膨胀的,是嚣张的,是猖狂的,守着的活脱脱就是一座金山啊,他现在连走路都恨不得跟螃蟹一样横着走。
他知道朱温回了来,也本打算扔掉黄陵山的琐事快马加鞭回京城报喜。可想到一车车的铜矿石,他竟然半路又折返回了来。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货只是给朱温送了封信,说自己暂时脱不开身,在黄陵山埋锅搭灶炼铜呢。
他这次带着的五百将士也跟打了鸡血一样,如此多的铜矿石谁不心动,炼出来就是钱啊。
大唐的军政体系早已被打乱,官府无人监管,谁炼了就是谁的。再说这朱友恭炼铜,那是为了给梁王贡献军饷,就算朝廷知道,谁敢吱一声?
葛从周,初参加黄巢起义军。中和四年,朱温大败黄巢于王满渡。葛从周于是投靠朱温,从平秦宗权,破朱宣,败时溥,下三州,屡立战功,表封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傅。
葛从周不愧是朱温手下大将,此人做事干净利落,统御部下严格。他的葛家军原属黄巢残部,打仗勇猛,朱温一直把他当成手中王牌精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