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昏君-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承业感激的四下一抱拳:“承蒙各位好汉厚爱,那老夫便实话实说了。各位若是信得过我张承业,不如随我下山,投奔朝廷为国效力!”
安静了,此言一出,有人惊讶、有人鄙夷、有人不知所措。
官府,历来都是这些响马深恶痛绝的东西。老子恨不得一个个将那些狗官的头拧下来,诏安,门都没有。
三当家刀疤脸山猫满脸怒容的站出来:“俺一家老小都是被县令活活逼死,要俺下山,绝无可能!”
“对,老子死也不下山!”很多人都是被逼落草,他们纷纷应和。
金大彪摆手让众人安静下来,他对张承业不敢失了敬意:“监军使,非是我等不愿下山,实乃朝廷无道。在这山上无拘无束,何等逍遥自在,监军使美意,我等心领了。”
张承业道:“大当家与诸位心情老夫非常理解,你们是怕下了山依旧会受那些狗官欺凌。刚才大当家说太宗乃是圣君,那我就告诉你们,当今天子英明神武,传闻乃是太宗转世。当今天子就是圣君,各位若肯下山定可大展宏图。”
众人窃窃,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金大彪也是一样,来这里的人都是被逼无奈,官府多黑暗,藩王多凶残他们都是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众人虽然敬重张承业,但仅凭他几句话怕还是无人肯愿意。
“监军使,你不可被人骗了,这当官的那有几个好东西。皇帝老儿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这上梁不正下梁歪,不然皇帝为什么不去惩治那些狗官?”
“就是,这些藩王肆意屠戮百姓,也没见天子管过。”
张承业也看出这些人的顾及,他端起酒碗大声道:“大家可曾听说那逆贼朱温已被陛下擒拿,不瞒诸位,我就是听说此事才回京面圣。当今天子励精图治,重用贤臣,我张承业以我人品保证,各位若肯为朝廷尽力,朝廷绝不会亏待各位。你们在在山上确实逍遥快活,可你们难道想一辈子做个响马吗?你们不为自己想想,不为子孙后代想想吗。这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各位自己想想吧,大当家的,你若肯下山,我可在陛下面前保举你们建功立业,也算是为子孙后代留条光明正路,为国效力他日名垂青史自不在话下。”
众人沉默了,没有人天生愿意当土匪。就算他们再怎么劫富济贫替天行道,这名声也不好听。若下山当真能混个一官半职,子孙后代也可以堂堂正正做个人了。
旁边二当家步征尘凑过去:“大哥,京城之事我下山时倒也听说过。那朱温倒行逆施,被天子擒获,看来这天子当非等闲。依我看此事可行,咱们先下山看看,若是朝廷待咱不公,大不了拉起兄弟再回山上便是。”
那些响马中有些有识之士也都开始动摇,若当今天子当真英明,下山倒是可行。
金大彪显然也被说动了,他沉吟了一下:“监军使,要我们下山也可,我的队伍朝廷不能给拆散了。”
“对,我们还是听大哥的。只要大哥还是我们的老大,下山就下山!”许多山匪也同意,但也有人沉默不语。
张承业举起酒碗以敬四方:“好,那我明日启程回京面圣,将此事告知陛下。若诸位肯归顺朝廷,自有官员前来搬旨。”
“好!”众山匪举杯齐饮,一时之间山上热闹非凡。
二当家山猫满脸不悦,他坐在桌子旁喝着闷酒,显然他并不想被诏安。
诏安,自古就是朝廷对付反抗者的手段之一。
其实张承业对李柷并不太了解,可他相信,即使这皇帝平庸碌碌。以自己老脸也能说服陛下将这些山匪诏安,毕竟这对朝廷来说是一件大好事。
ps:感谢自爆弓阿拉什打赏的舵主,这是这本书收到的第一个舵主,非常感谢。
第一百零九章 霸气侧漏
广王府,
朱友能围着他爹屁股后面:“老爹,三百顷土地,孩儿要用。”
毕竟是皇帝,种地这事,李柷不好出面,只好以朱友能的名义来搞。
而朱友能又不能跟他老爹直说这是皇帝要租地,这样传出去堂堂一个帝王国事不够你处理的,你还想种地,御史必然弹劾之。
大唐的谏臣丝毫不亚于明朝士大夫,看看魏征就知道。你真是个昏君也就罢了,你越是圣明,文官们越会以死相谏。
因为文官们知道,贤明的皇帝会顾及自己的名声不会对他们怎么样。皇帝但凡犯了一点小错,他们必定群起而攻之。
像独孤损、崔远之流,都不是省油的灯。
其实李柷也知道,这些清流们是为了大唐江山社稷好。自己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很容易做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决断。只要有这些不怕死的谏臣,多少能防患于未然。
所以自己鼓捣农作物这事,他不想闹的动静太大,败家子朱友能是个最好的背锅侠。
“没有,三百顷,咱们家总共四百顷地,你要来干什么?”朱全昱是知道自己这个儿子是个什么货色,他要是肯种地,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
“老爹,我觉得自己不能在这么颓废下去了。”朱友能信誓旦旦的说。
朱全昱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
“我要上进,”朱友能拍了拍胸脯:“老爹你把这三百顷地给我,我去种地。”
朱全昱觉得大白天自己这是活见鬼了,这个败家子不去吃喝嫖赌,研究上种地了?
“你到底闹哪样?四百顷地,咱们是留着粮食给下人们的。让你拿去祸害,咱们府中这么多下人,你让他们吃什么?咱们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去啊。”
其实李柷只是租借二百顷,朱友能一听说皇帝肯给租金,找他老爹的时候立刻变成了三百顷。
“咱不是有食禄么,陛下可是下过敇书。广王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七百户,够咱们吃的了。”朱友能抓住了这个把柄。
朱全昱气不打一处来:“这连年打仗,这七百户能不能供得起还另说。遇上个灾年啥的,百姓自己尚且吃不饱,何来食邑给你!”
食邑七百户,意思就是朝廷划出七百户的土地,这七百户每年的赋税不交给国家,而是交给食邑者。
永泰元年五月,京兆尹第五琦奏请夏麦每十亩官税一亩,企图实行古代的十一税制,实际上是加重地税。
大历四年又先后有几次关于田亩征税的命令,五年三月的规定是京兆府夏税,上田亩税六升,下田亩税四升;秋税,上田亩税五升,下田亩税三升。
唐初:十八岁以上的中男和丁男,每人受口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老男、残疾受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受口分田三十亩;这些人如果为户主,每人受永业田二十亩,口分田三十亩。
很恐怖吧,一个男丁能分百亩土地。
别被这恐怖的数据吓倒,古代土地贫瘠,是需要轮播而耕。也就是说种一年歇两年,俗称养地。
而上等土地也不过亩产粟米二百斤左右,除去谷壳之类也就剩下百多斤,一般土地只能收成七八十斤粮食。
一家五口人,好的年景年收入不过七八百斤粮食。除去税租,勉强混个温饱。这还是好年景,灾年吃树皮草根是很正常的事。
广王府家大业大,平日下人开支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遇到灾年,租税收不上来,你还食邑个屁。
所以这些官员都有私田,像是朱全昱家有四百顷土地其实并不算多的。
朱友能沮丧着脸:“那好吧,老爹既然不肯让孩儿上进。那这地我也不种了,我看我还是去掷骰子斗蛐蛐儿去吧。就是前日给事中张大人的小儿子竟然跟我叫板,我这就找人去打断他的狗腿。少府监老刘家的二女婿见了我也不躲了,看来嚣张的很,等我见到他非得给他点颜色瞧瞧、还有赵御史他那个傻儿子竟然在大街上吐我唾沫,此仇不报非君子!”说着朱友能咬牙切齿。
朱全昱只气的双手发抖,他指着朱友能跳脚大骂:“你个不知死活的东西,天子宽仁,没治咱家的罪已经是烧高香了。你还敢给我出去惹事,现在不是你叔父的时候了,你还不知收敛,出了事谁保的了你!”
朱友能一脸委屈地:“就是这些王八蛋眼看咱家落魄了,就欺负到孩儿头上来了。孩儿本不想与他们一般见识,孩儿想上进去种地,可老爹你不肯啊。”
朱全昱气的一拍大腿坐在了凳子上:“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败家子,三百顷地你拿去祸祸去吧,快给我滚!”
朱友能满脸喜色,深深的一揖到地:“多谢老爹,孩儿定当洗心革面做个有出息的人。”
“滚!”朱全昱现在一秒钟也不想见到他。
“得嘞!”朱友能对老爹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打击完全是免疫的,一招手:“旺财、来福,走,跟本公子去量地。”
朱友能是不相信什么狗屁种地能发财的,可他相信李柷。李兄不会骗自己,而且有租金,何乐而不为。
所以旺财和来福拿着土地册子和量尺丈量土地的时候,朱友能比谁都认真。
量尺是用麻绳编织的,上面用白灰划上刻度。三百顷土地,朱友能足足丈量了大半个月。
……
今日是太后侍女阿虔出嫁的日子,何太后为这个侍女准备了许多金银首饰,可见对这个是侍女是多么的宠爱。
阿虔红着眼圈:“奴婢不能在侍奉太后了,还请太后多多保重凤体。阿秋,你替我多多照顾好太后。”
宫女阿秋同样红着眼圈点了点头:“放心吧,有我在,定会好好照顾好太后的。”
何太后心中也有万分不舍,她疼爱的抚摸着阿虔的头:“阿虔那,你嫁到潘府当好生侍奉你的夫君。记住你是积善宫里走出来的人,凡事不能丢了体统。你要时刻提醒你的夫君,忠君体国方为臣子本分,大唐不会忘记你们这些忠臣良将!”
何太后好生厉害,到现在还不忘施恩。阿虔是自己一手带大,自然忠于皇室。由她在枕边吹风,潘大愣怕是生是大唐的人死是大唐的鬼了。
阿虔含泪点了点头,在宫女陪伴下就往殿外走。
刚走到殿门口,何太后在背后叫住她:“记住,这积善宫就是你的娘家。你若是受了委屈,就来告诉哀家,本太后替你做主!”
虽是侍女,何太后把这俩宫女一直当亲生女儿般对待。霸气侧漏,一席话皇家威严暴露无遗。
阿虔回过身,跪下给何太后磕了个头。旁边两名宫女给她盖上红盖头,引着她步出了大殿。
何太后看着阿虔的背影,忍不住眼中噙着泪花,阿秋则伸袖擦了擦眼睛
第一百一十章 四时纂要
太后侍女出嫁,按照公主规格,这在大唐是前所未有之事。
一方面何太后宠爱这个侍女,主要还是因为皇室想拉拢臣子做出的一种手段。
何太后知道,虽然皇帝现在擒住了朱温,可并没有立即处斩他,甚至都没有给朱温定罪。
这里面有很多原因,首先朝廷现在控制的范围很小,仅辖洛阳周边几个州。葛从周、丁会、郭年达兵力都是有限,而朱温撒到各地防守周边藩镇的兵力还有十几万。
虽然朱温几个猪狗不如的儿子们暂时不敢轻举妄动,可一旦他们联合的话,京城还是岌岌可危。
何太后毕竟只是个女流,她能做的只有这些。对将领施以恩惠笼络人心,若不然她是万不会答应阿虔嫁给潘大愣的。
潘大愣乐开了花,他是个粗人,确切的说没对女人动过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