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万胜-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壶衍鞮哈哈大笑,这次,自己就要让汉人永远的记住自己,记住有一个叫壶衍鞮的匈奴人。
    以后,汉人也会在自己的弯刀与马蹄下颤抖。
    父汗做不到的事,由自己来做。
    长生天,是无敌的。

第162章 老一辈,小一辈
    皇宫中也在洋溢着岁旦的热烈气息,皇帝特地下诏,要热闹。
    其实,皇宫中已经许久许久没有这般沸腾过了。
    宫人们都很高兴,相互笑着问好,大红的灯笼也早早地被挂在了皇宫各处屋檐。
    红色,在大汉朝就是吉利的象征,大汉朝的军服是红色的,敌人的鲜血是红色的,喜事更是要用红色的,岁旦……就要更加红彤彤了。
    如果非要说大汉朝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度,汉民很乐意称呼为大红国。
    红色代表的不仅仅是喜庆,更是可以驱逐妖魔鬼怪,用来镇压这个纷乱的天下。
    汉皇宫,红色的海洋,喜庆的海洋。
    看到了这满眼的红色,皇帝的心情自然也就好了许多,将先前的不悦之情驱逐而尽,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意。
    上天,也是有情的。
    后世的许多诗词人物也借用诗词舒畅胸意。
    如,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其实,天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也会因遭遇生离死别而悲伤。
    如,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常圆。
    天有情,天会老,月无恨,月就会始终圆满。
    再如,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上天如果有情它也会被动摇,无论如何,这人间,它的发展规律却是一直向前的,历史滚滚洪流,阻无可阻,挡无可挡。
    正道,是真理。
    唯一让人感到可惜的是,这里只有汉歌。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此《秋风歌》为皇帝刘彻于公元前113年所作,其歌词反应了皇帝刘彻当时的心情。
    不过如今再次诵读,刘彻再一次感受到了不同。
    当初壮志凌云,睥睨四方,为了得到汗血宝马不惜动用数十万大军远征大宛。
    那时的皇帝刘彻从未想过自己会有一日白发苍苍,脊背逐渐弯曲,他,变成了自己最厌恶的老迈模样。
    意气风发变成了迟暮夕阳,挥斥方遒变成了随波逐流,粪土当年万户侯变成了功名利禄惹纷扰。
    这是一种可悲,可泣,可叹,可怜的人生。
    如果再让自己选择一次,刘彻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勇气去掌控天下大权。
    人老了,自然也就看透了一切。
    往日里头不明白不理解不理会的事情,到了现在,不仅是深深地体会着,还深深地受着折磨。
    记得那一天我漫步在夕阳下,看见一对恋人相互依偎,那一刻往事涌上心头,刹那间我泪如雨下……
    数十年后,当我想起往日的自己时,我不记得我曾做过什么,我曾为什么拼过命,我又曾得到过什么。
    皇帝刘彻望着烛火遍布的皇宫,在旁人眼中的那种热闹,在他的世界里头却是凄凉。
    一阵寒风吹来,刘彻打了个冷颤。
    费晩赶忙将手中的披风给皇帝披上,小声说道“陛下,天寒了,回殿歇息吧。”
    皇帝刘彻呵呵一笑,是呀,区区寒冷就能够将朕逼回寝殿,多么可笑的一幕。
    费晩没有再说话,因为,他了解大汉朝的这位皇帝陛下。
    他高傲,就如同当年对陈阿娇一般,心中纵然再喜欢,也不会低头。
    他不屈,为了不向命运低头,他坐上了太子之位,他登基为帝,他号令天下,他掌控自己的命运。
    他自大,总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都是为了大汉朝,都是为了刘氏的万万年江山。
    他高高在上,他俯瞰众生,他号令万军,他手握杀生大权,他掌人命途,他……
    太多太多了,多到费晩不敢再继续想下去。
    可是,这人呐……哪有不服老的?
    可刘彻不,他不服老,他依旧在朝着上苍伸出战心,他要战斗至死。
    为了当年的母亲,为了朕的大将军卫青,为了朕的冠军侯霍去病,为了朕的皇后卫子夫,为了朕的太子刘据,为了刘氏的江山社稷。
    刘彻有些疯癫。
    万古长青,谁可万古,谁可长青?
    滴滴。
    老迈的脸庞之上,皇帝陛下,这位大汉朝的皇帝陛下刘彻落下了泪滴,他太累了。
    费晩低头没有看到皇帝陛下的泪滴。
    呼!
    又是一阵寒风吹过,转眼间皇帝脸庞上的泪滴不见踪迹,似是被风干,似是被冻结,似是……从来没有过。
    刘彻往上提了提披风,似乎,冬天快要过去了。
    在东宫,太子所在宫殿。
    刘弗陵身穿花纹交错的冠袍带履,腰间系着玉带,身披淡白色毛皮披风,脸上却带着淡淡的忧容。
    过了明日,就是岁旦了,记得每年的岁旦,母亲都会送自己一个荷包,说是可以系住气运,让我们的陵儿永远开心快乐。
    一幕幕犹在眼前,可,母亲早已远去,不复存在。
    如果再来一次,自己会不会护着母亲呢?
    如果再来一次,自己一定会护着母亲。
    如果,此时,母亲还在,多好!
    小小少年眼中便充满了忧愁,纵然身处华室,身穿锦袍,可吃佳肴。
    接着,刘弗陵想起了那晚,那是一个足以让自己疯狂地夜晚,他,亲眼看着自己的母亲被勒死,那时候的母亲,所有的神情都刻印在了自己的脑海中。
    在母亲咽气的最后一刻,刘弗陵知道母亲张口想要说些什么活下去。
    母亲自己死了,她想让自己活下去,那么,自己便按照母亲的意愿活下去,好好的活下去,让那些害死母亲的家伙统统去死。
    读书识字,在父皇面前乖乖地,在众臣面前也乖乖地,在所有人面前都乖乖地。
    所以,他们都以为我很乖。
    刘弗陵独自一笑,有些惹人心疼。
    没了母亲,再乖又有何用?
    宫殿外面很热闹,当然,宫殿里面也很热闹的,可是,那些热闹都被刘弗陵赶了出去。
    刘弗陵自喃道母亲,你,那里,可否也要过岁旦?如果是,一定要热热闹闹的,别让陵儿担忧。
    钩弋夫人如果还活着,不知她是否能够感到慰藉,她,生了个好儿子。

第163章 长姊与幼弟
    脚步声自远处传来,刘弗陵知晓,这定是长姊鄂邑公主刘瑄到来了。
    关于这个长姊,刘弗陵还是很听她话的,不知为何,刘弗陵竟然从这位长姊身上感受到了一丝母亲的气息。
    他宁愿相信,这是母亲留给自己的最后一丝念想。
    呼!
    刘弗陵长呼出一口气。
    “陵儿,天冷了,该多穿些衣物才是。”刚刚走进来的鄂邑公主刘瑄看到站在窗边的刘弗陵不禁责怪道。
    刘弗陵嘿嘿一笑,“长姊,不冷。”
    鄂邑公主刘瑄笑着摇头替刘弗陵紧了紧身上的衣物,望着空无一人的宫殿,呵斥道“去,将东宫的所有宫人都杖责,竟胆敢独留太子一人,何意?”
    刘弗陵毕竟是大汉朝的太子殿下,身边至少要留有几人伺候着,这东宫的宫人,难不成还敢趁着太子年幼欺主不成?
    刘弗陵赶忙制止道“长姊,不要了,是我让他们退下去的,想一个人待会。”
    鄂邑公主刘瑄听到后惊讶问道“为何,陵儿,你没事吧?莫要吓唬姊姊。”
    对于鄂邑公主刘瑄的关心,刘弗陵有些哭笑,自己这位长姊,有时候太过可爱了。
    不经意间闪躲了数下,刘弗陵才有机会说话。
    “长姊,没事没事,就是看着外头热闹,让这些烦人的奴婢去歇歇,正好我也可以偷个懒。”
    “奥。”
    鄂邑公主刘瑄这才放下心来,没事最好没事最好。
    既然皇帝将刘弗陵交给了自己,那鄂邑公主自然就要尽到自己的职责,好生关照着刘弗陵。
    生在皇室中的子女,哪里有得不可怜的。
    鄂邑公主对一切看得太透了,所以,她的人生也就多了些伤悲色彩。
    既然是岁旦,那就应该有些岁旦的味道才是。
    鄂邑公主刘瑄对着宫殿巡视一番,让自己身边的宫女取来了一些新鲜的水果摆放在桌子上,又拿来了一些崭新的红灯笼和饰品,将整座宫殿重新装扮了一番。
    一番忙活下来,这座东宫宫殿才有了些岁旦的味道。
    “这样才有些岁旦气息。”鄂邑公主刘瑄这才有些满意,对着刘弗陵说道“陵儿,明日的岁夕饭想好去哪吃了吗?”
    岁夕岁夕,乃是一年之中的最后一个日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除夕夜,除夕夜自然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围着一块吃个岁夕饭,可是,皇帝也是个不着调的父亲,明日就是岁夕了,也不给子女一个提醒,以往,好似这位父亲也并不在乎这些。
    罢了罢了,还是自己操办的好。
    刘弗陵想了想,摇摇头,说“还没有安排。”
    鄂邑公主笑了笑,说道“那便好,既然陵儿这里没有安排,所幸明日晚上就去姊姊那里吃吧,这样,也好有个人陪,省的岁夕之夜孤零零的一人守着一桌子饭菜无从下口。”
    看来,鄂邑公主也是一个可怜人。
    刘弗陵自然答应了下来,这位长姊对自己很好,自己也需要家庭的温暖。
    “既然长姊有所安排,陵儿自当遵从。”刘弗陵回道。
    鄂邑公主刘瑄舒展开了眉头,叹口气,说道“陵儿,你也别怨恨父皇,谁叫他是大汉朝的皇帝呢,国家国家,在皇帝的眼中,只能先顾国才能顾家,不过,估计咱们的父皇心中早已经没有了家吧。”
    鄂邑公主摇着头抱怨道。
    刘弗陵苦笑,这种话让自己如何回应,父皇……确实是一个好皇帝好陛下,可是,他不是一个好父亲,这点,身为他子女之人都是知晓的。
    倘若以后,自己也做了皇帝,那,自己会不会也会如同父皇一般,心中只有国事没有家务,那边操劳了大汉朝却忽略了家庭与子女,如果这般,他宁愿不成家。
    刘弗陵不想成为如同父皇那般之人,得到了权利忘却了温馨,得到了大汉朝子民的尊敬却失去了家人的关爱。
    这些在刘弗陵心中都是反着的,正因为从小缺失了家庭的温暖,这让刘弗陵极想得到家的感觉。
    不然,他何故多次前往刘拓府邸,正是因为他从其中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那,就是家的感觉吧。
    刘拓也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太子身份而对自己有所顾忌,刘病已时耐他们更是如此,他们可以当着自己面大骂,他们可以当着自己的面耍无赖。
    这些,恰恰都是刘弗陵需要的东西。
    岁旦将至,这宫中虽是处处流露出种种热闹的迹象,可是,那些热闹都是宫人们的,都是别人的快乐,和他无关。
    刘弗陵,他已经没有了真正的快乐。
    处在东宫中的刘弗陵却从未在心中感受过到一丝的温暖,除了刚刚长姊带领宫人装扮宫殿的时候,他真的被长姊这种细心触到了。
    他仍旧记得自己对长姊的那个承诺,谁也不能强迫长姊对人生的选择,任何人。
    这个承诺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刘弗陵的心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