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万胜-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婷起床起的极早,在鸡鸣第一声的时候就推开了房门。
    “小郎君,你真的守了一夜未睡吗?”刘婷似乎对于刘拓的这种决心很惊诧。
    刘拓呼出一口气,忍住了想要暴揍刘婷一顿的想法。
    “怎么不多睡会,时候还早着呢?”对于刘婷的这种勤劳,刘拓说不上有多赞赏,他希望刘婷可以偷个懒,为她自己。
    刘婷摇摇头走出房屋开始清扫院落,虽然昨日是岁夕,今日是岁旦首日,可,这日子还得像平日里头那样过着不是,庭院一日不清扫就会脏乱无比。
    兴许是过惯了苦日子,这种日子对于刘婷来说很满足,很幸福,尤其是在小郎君的带领下。
    刘拓看着提着多半桶水有些吃力的刘婷,他大步走过去接了过来。
    “小郎……”
    刘拓接过这多半桶水在庭院之中洒了起来,在刘婷的眼中,本该是孩童的刘拓如今成了足以为自己遮挡风雨的少年。
    突然,刘婷的鼻头有些酸,很酸。
    她很怕被自家小郎君看到自己的糗样,刘婷赶忙抹了一把鼻子,驱逐开这种酸胀感。
    清扫完庭院后,刘拓被刘婷赶着回房睡觉去了。
    “小郎君,趁婢子做早饭的这段时间赶紧去补个觉吧。”
    刘拓欣然接受了刘婷的好意,进了自己房间一头倒在床上就睡了过去。
    熬夜伤身,熬夜伤神,这些绝不是说说而已。
    记得,按时睡觉,按时吃饭。
    随着鸡鸣频率的增加,整座长安城迎来了一种别样的新生。
    家家户户冒出了袅袅炊烟,长安城的大街小巷之间到处充斥着肉香味。
    无疑,这是一种令人欣喜的状况。
    人们吃过早饭走出家门互相拜年,口中说的最多的便是岁旦快乐。
    这也说明了一件事,大汉朝的子民都希望得到快乐,而得到快乐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吃饱穿暖。
    拜年,分为三种,一种是祭祀逝去的祖先,一种是祝福家中长辈,一种是向同辈分的亲朋好友问候。
    所以呀,在岁旦之初,每个人的任务量是巨大而繁重的。
    刘婷制止了刘病已跑进刘拓房间的身影,对着刘病已说“小主儿,小郎君祈福一夜未睡,就别打扰他了好不好?”
    刘病已想了想,对着刘婷嘘了一声,继而转身跑掉。
    刘婷看着刘病已的身影欣慰的一笑,真好。
    可惜,刘婷的这种愿望注定被打破。
    宫中来人,召去了刘拓和刘病已两人。
    皇宫中,皇帝很早的便起了床,走出了寝殿,召集了皇室子侄后辈。
    自然,鄂邑公主刘瑄和太子刘弗陵都在其中。
    今日是岁旦,是一年之始,是祭拜上苍和英勇的祖辈们的日子,身为后人的他们,要永远记得这份恩情。
    大殿之上,尽是刘氏族人,而身为刘氏宗正的刘德排在首位,甚至如果他想,皇帝刘彻也得靠后站站。
    皇帝对着宗正刘德点点头,刘德随即站了出来,看了一圈人满为患的大殿,一张老脸之上满是骄傲的神色。
    皇族刘氏,将会照耀整个天下。
    “吉时已到,出殿,祭拜!”
    此次祭拜事宜,自然就无关乎兼任大鸿胪田千秋的事了,整个过程皆交由宗正刘德指挥。
    今日的皇帝很明显格外地忙碌,按照排列的日程,他要先带领刘氏族人祭拜天地,祭祀刘氏先祖,回忆昔日的荣光,继而让子孙后代继承这种荣光,并将它传下去,一代两代三代……万代。
    接着,皇帝也要带领朝中诸臣去土耕,祈祷今年的风调雨顺,谷物丰收,大汉朝繁荣昌盛。
    在独尊儒术的大汉朝,孔子的话自然也被重视了起来。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一个人祭拜自己的祖先是应当的,如果你去祭拜别人的祖先则是谄媚,
    另外还有一个很好玩的事,见义勇为这个成语的出处便是来自这里。
    所以,大汉朝皇室对祭祀这件事看得很重要,不亚于一统天下。
    而且,只有皇帝才可以祭拜山川河流,祭拜远古巨人神灵,这里便体现出了阶级分歧。
    自先秦开始,秦朝统一华夏后,秦始皇与公元前219年在泰山行祭礼,召集齐鲁儒生,自定礼制,行登封礼,并立石颂德,封禅与泰山山顶。
    后,秦始皇封泰山时祭文和祭礼秘而不传。
    在皇帝刘彻登基的第21个年头,他率领群臣东巡至泰山,学秦始皇在岱顶立石,再行封禅礼仪,其后行封祀礼,
    所以,在大汉朝,对于这种祭祀很是重视,后来也渐渐形成了一种华夏文化,并传承至后世。
    今日,岁旦之日,紫气东来,皇帝刘彻率领刘氏子侄后辈出宫殿,行至太庙。
    太庙,实为存放先人牌位之地,公元前202年,自刘邦建立汉朝,便设太庙,将自己的牌位放进其中供后人祭祀跪拜。
    只是,此刻的太庙还未形成一种制度。
    在数千宫卫军的一路护卫下,刘氏宗亲行至汉高祖刘邦太庙行祭祀礼。
    按照普通人的说法,祭拜祖先和天地就是为了保佑后人平平安安,来年风调雨顺。
    而在皇室却又有了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沟通天地感应,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理念,天地不灭,人族永存。
    就连最爱打闹的汉皇室幼童也在父辈的注视下一丝不苟,面容肃穆,不敢发出一丝声响。
    鄂邑公主刘询和太子刘弗陵更是如此,两人跟着进贡上香,叩拜行礼,举止庄重肃穆,一丝不苟。
    礼乐合奏,使这种祭祀礼愈发的融于天地之间,仿似先人和神灵在注视着你的每一个动作。
    当阳光普照大地的时候,宗正刘德喊出礼成。
    太庙祭祀,毕。

第170章 宗籍添笔与横生枝节
    只有当你身处其中的时候,你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古人对天地的那种敬畏和崇拜。
    不能说这是一种无知,这是历史的必然性与向前性,自然,刘拓在没有参与这种祭拜之前也是这般认为。
    现在,刘拓想说敬畏,使人约束。
    你永远无法体会到当你身为其中一份子的时候那种庄重与肃穆。
    举头三尺有神明。
    纵然,这是一种帝王统治天下的方法。
    在回去的路上,刘病已问“小叔,刚刚,他们都好严肃呀。”
    刘拓笑了笑,刘病已自然不知道此次他们参加这次祭拜的意义,这,代表了一种认可。
    或许,从今日起,他刘拓和刘病已的命运就会走向未知。
    抬头看了一眼不远处青砖黑瓦的太庙,里面有一种阴寒气息,如果夜晚不小心闯入其中,想必会被吓得疯掉吧。
    刘拓牵着刘病已的小手,回答道“因为,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与信仰之力,他们,在祈求先人的护佑与天地的吉祥,这种祭拜可以让大汉朝更加强大,大汉朝的子民可以更加安居乐业。”
    同时,这也是一种向往。
    刘病已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小叔说的都是对的。
    自太庙祭拜结束,皇帝刘彻并不能休息,而是要带领群臣去土耕,祈祷农事的风调雨顺,民以食为天。
    只是,这事就碍不着刘拓了。
    接下来数日时间,刘拓彻底享受了一把地主老财的日子,吃喝玩乐,不亦乐乎。
    直到这日宗正刘德登府而来,刘拓正在为身上的赘肉而忏悔。
    “宗正。”
    对于这位刘氏宗老,刘拓还是很尊敬的,历来,宗正之职皆是由德高望重之人担任,这位刘德宗正,自然在刘氏一族含有极高的威望。
    刘德似是很喜欢刘拓这个后生,大概是年前的那次宫宴上刘拓的表现很合乎他这老头的心意吧。
    “哈哈哈……不赖的小子。”人未至声已到。
    刘德脸上那灿烂的笑意表示他很高兴,既然是高兴,那就证明这次他来就不是坏事,既然不是坏事,刘拓又怎能不高兴呢?
    所以说,万事皆有因果,天道循环,理应如此。
    “宗正说笑了。”
    刘德拍了拍刘拓的肩头,嚯,蛮结实的嘛。
    “别左一个宗正右一个宗正,听着拗口。”刘德大概也属于那种自来熟的人,“直接喊我一声德公便好。”
    大汉朝对有名望的老者称公,刘拓的这声德公喊的还真是不冤。
    刘拓笑着称呼了一声德公。
    “哎,这才对了嘛。”刘德走进刘拓府中,他瞬时感受到了一种自由地气息,好生奇怪。
    奉上了茶水,刘拓便问道“不知德公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无事不登三宝殿,尤其是对于刘德这样的刘氏宗老来说更是如此。
    刘德抿了一口茶水,道了一声喔,好喝。
    放下了茶杯,刘德才开口道“老夫今日前来自然是有正事的。”
    废话。刘拓当然晓得。
    刘德看着刘拓的神情哈哈一笑,说道“好了,既然你小子这么猴急猴急的,那老夫也不瞒着你了。”
    唉,正事终于来了。
    宗正刘德神情变得正经起来,对着刘拓说道“今日老夫前来乃是授了陛下的诏令。”
    刘拓点点头。
    “不过,如果不是那日你小子的优异表现,也不值得老夫亲自来上一趟。”
    是的,刘拓还没有那么大的面子,让这位大汉朝的宗正亲自拜访。
    刘拓一直都很有自知之明。
    “你小子,也是一个顽主儿。”
    靠,这后世的片话怎么大汉朝就出现了呢。
    刘拓嘿嘿一笑。
    刘德说到这里终于冒出了一丝丝真正的意图,“陛下召见我,说了很多前太子刘据的事情,当年老夫也亲身经历了一些,至今心有余悸。”
    当年的巫蛊之事,绝对不是那般简单。
    刘拓此刻已经猜出了刘德这趟来的目的,八九不离十。
    “汝父当年枉死,陛下也痛惜不已,不过幸好的是你和病已两人活了下来,这也算是上苍的一些好意吧。”
    古人就是这般,动不动就将一切都推给了老天爷,可见,老天爷背负了多少的锅,黑的,白的,红的,黄的……
    关于当年的巫蛊之事,刘拓不能说,说了就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
    刘德大概也是感叹够了,直接说道“陛下当年削去了你们的宗籍,今日,老夫前来就是要将你和病已的名字添加在刘氏宗籍之上,不知,刘拓你是何意?”
    刘拓想了一番,对着刘德抱手,“德公大义,刘拓没齿难忘。”
    将刘拓和刘病已的名字加入宗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他俩的名字一直不在刘氏宗籍之上,那么,没有人会在明面上承认俩人的皇室身份,如今,刘德要将刘拓和刘病已俩人写入宗籍,这便是极大的喜事。
    自此,刘拓和刘病已便是正儿八经的皇室宗亲。
    刘德得到了意料之中的回复自然也是颔首点头,对于刘拓,刘德的印象极为不错。
    留了这位宗正在府上吃了一顿大餐,刘拓才将他送出了府。
    刘拓想着皇帝陛下的这个行为,当岁旦之日皇帝刘彻召去了刘拓和刘病已前往太庙祭拜的时候刘拓就已经察觉到了一些信息。
    非刘氏宗亲不得进入太庙祭拜!
    只此一条便足以让得刘拓和刘病已止步,可是,皇帝刘彻却用这个祭拜给了刘拓一个信息你和病已,都是刘氏人。
    果真,搁了数日,宗正刘德便登府而来。
    事情顺理成章,刘拓和刘病已也从新手晋升为老手玩家,有了入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