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孽子-第14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人都还没有进入伊州,对于这里的情况就已经猜测的七七八八了。
要不是达飞一直都跟着席君买行动,他都会觉得席君买已经在伊州待了好些时间了。
“没问题,有我在,就不用担心没有人手去搞后勤。
只要给我们几天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先把第一批的奴仆送到伊州这里来。”
论捕奴,达飞自然是最专业的。
如今让自己做专业的事情,他自然没有任何压力。
……
伊州城外,这几天陆陆续续的来了不少的队伍。
商队的行军速度肯定是赶不上大部队的。
毕竟他们有运输后勤物资的任务在身上。
但是从长安城到肃州都是有水泥道路可以走的,两者之间的时间差异并不时特别大。
也就是出了玉门关之后,才慢慢的拉开了差距。
不过经过了一个来星期之后,大部分的商队都陆陆续续的出现在伊州附近了。
像是一些速度快的,已经顺利的进入到伊州城了。
原本的小城,短时间内增加了那么多的人口,整个城池立马就变得繁荣了不少。
眼下大食帝国的军队虽然已经进入到西域,并且攻城略地的取得了不少的战果。
伊州这边的百姓也对相关的情况有所耳闻。
但是整体来说,战火还是没有烧到这里,百姓们的生活还算是比较稳定。
甚至对于很多百姓来说,现在的时节是最好的时节。
因为不管是随便售卖个什么,生意都非常火爆。
像是伊州城内卖羊肉汤的铺子,以前一天也就是卖一桶羊肉汤。
但是现在却是一天到晚都没有停火,煮了一桶又一桶,生意火爆的不得了。
至于伊州城内的客栈,那个生意兴隆的程度就更加不用说了。
谢林茂和唐同人两个能够在这里找到房间,那还是托了观狮山书院的福气。
不过哪怕是如此,他们也只能十几个人挤在一处院子里头,没有办法享受什么高级待遇了。
好在谢林茂和唐同人虽然都是勋贵子弟出生,但是也算是吃过苦,在地方上待过的人物。
所以对于伊州这边的情况,他们倒也没有说什么。
“来,大家过来烤烤火,尝尝伊州这边出产的西瓜。
据说这是今年最后一批西瓜,错过了就要等明年了。”
谢林茂抱着一个大西瓜,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哇!这个西瓜的个头,比长安城内商贩售卖的明显要大了不少啊。
就是不知道口感怎么样呢。”
唐同人看到那大西瓜,心情也很是愉悦。
篝火中正在烤羊肉,现在先吃一块西瓜解解渴,似乎也挺不错呢。
“这个西瓜,最早也是太子殿下从西域来的胡商那边买的种子培育的。
如今在关内道已经有较多的农夫种植,在夏天卖的还是非常不错的。
不过挺卖瓜的人说,他们伊州出产的西瓜,才是口感最好的。
到底是不是这样,我们尝一尝就知道了。”
切西瓜这样的事情,自然不需要谢林茂亲自动手。
很快旁边就有其他的学员帮忙把西瓜切好了。
这个玩意,原本历史上是五代十国的时候才传到中原的。
不过由于之前李宽总是高价收购各种各样的西域种子,倒是意外的让西瓜提前了几百年在中原开始流传。
不过,跟西瓜本身的种植历史相比,大唐对它的了解还是非常匮乏的。
据说在几千年前,埃及那边就已经有人在种植西瓜了。
后面才慢慢的流传到世界各地的。
“白天太阳高高挂起,天气还颇为炎热。
但是太阳一落山,月亮出来之后,现在大家又都把棉袄都给穿上了。
然后围在篝火旁边吃着西瓜。
这种感觉,还真是颇为奇妙的。
早知道我们应该把朱铜和朱银他们也拉过来的。
对于西域的气象情况,他们肯定是非常感兴趣的。”
唐同人一边拿起了一块西瓜,一边兴致勃勃的说着话。
他们对于大唐的军队有着充分的信心。
眼下已经到了伊州了,也算是进入了西域。
他们的科考队伍,已经可以开始干活了。
不过那么大规模的科考队伍,现在分散居住在伊州好几个地方,这倒是给工作的展开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要等到大军离开伊州之后,这种局面才能得到缓解。
“他们不来也没关系,我们农学院要研究各种农作物的生长需求,本身对于气候变化也是有所研究的。
只不过我们研究的更多的是气候变化的表象,没有像人家那样搞得那么深入而已。”
谢林茂也拿起了一块西瓜,狠狠的咬了一大口。
西瓜汁顺着他的嘴角,直接滴落在地面。
唐同人和谢林茂这两个领头人都开始吃西瓜了,其他的学员自然也都不客气。
这一路上紧赶慢赶的,他们还真是没有好好的吃几顿饭呢。
原本以为到了伊州之后情况会有比较大的改变。
但是这座小城一下子接纳了那么多的人,各种物资都比较紧张。
后勤补给又陆陆续续的才赶到,所以短时间内,各种物资的购买是比较困难的。
“这个西瓜甘甜多汁,瓜囊没有什么渣的感觉,明显要比长安城售卖的要好吃。
难道是伊州这里独有的新品种吗?”
作为农学院的教谕,谢林茂对于西瓜的情况自然也是比较了解的。
很显然,眼下自己吃的这个西瓜,跟长安城吃到的有着明显的区别。
“看起来外观差别不是特别的大,只不过个头稍微大了一点点而已。
但是口感确实差异比较大。
谢兄,我觉得这应该不是品种的差别,而是种植环境和种植的土壤的差别。”
唐同人三下五除二的吃完了一块西瓜之后,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不同的环境和土壤,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如果这个西瓜真的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的,那么这也算是我们的一个研究发现了。
今后关内要种植西瓜,也要尽可能的找到类似的生长环境。
这么种出来的西瓜,品质才会更好。”
观狮山书院虽然也有人在研究西瓜,但是西瓜这个东西,重要性完全没有办法跟土豆、地瓜和玉米相比,所以研究的深度自然也是非常有限的。
甚至观狮山书院农学院的暖棚里头,都没有西瓜的份。
“嗯,这个确实可以作为一个专门的研究小课题,看看能够找到什么样的结论出来。
这对于大唐百姓种植水果来说,应该是很有参考意义的。
毕竟西瓜有这个差异,其他的水果很可能也有这个差异呢。”
唐同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支持态度。
吃个西瓜也能吃出这样的插曲出来,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头了。
第1600章 战争带来的机会(万字求月票)
“嘶!这伊州的夜晚还真是冷啊。”
伊州城外,一处巨大的帐篷里头,刘文飞忍不住站在那里跺了跺脚。
由于各路商队陆陆续续的来到伊州,里面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客栈来容纳大家住宿。
为了避免出现意外,伊州已经开始限制人员的自由进出了。
像是刘文飞这些后面到来的商家,只能在城外先扎营。
等到大军开始离开伊州之后,才会放松管控。
好在大家都是远道而来,随车都有相关的帐篷之类的物资,倒也不至于落在城外就被冻死、饿死。
“二叔,明明白天的时候都太阳晒的让人汗流浃背,没想到现在却是这么一副模样啊。
这伊州的昼夜温差,实在是太大了一点吧。”
刘金生是刘文飞的侄子,这一次也是跟在自己二叔来西域做生意。
因为看好这一趟的西域之行,刘文飞算是下了血本,组织了一个将近百人的商队。
他们从长安城运输过来大量的白糖和盐巴,准备在合适的时候售卖出去。
或者是用来兑换其他的物资。
这两东西的价值都不算低,特别是白糖,在西域这边的价格更是不菲。
关键时刻,白糖还能充饥,比粮食的作用还要大很多。
至于盐巴,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不管是人员还是马匹,其实都是有补充盐分的需求的。
越是出汗多,越是需要补充。
“以前经常说每个地方的气候差异非常大,但是也没想到西域这里的差异居然能够大到这种程度。
早知道我们应该运输一批棉布棉衣过来,现在立马就能卖上好价钱。”
刘文飞这话,倒也不是真的后悔说自己选择了白糖和盐巴,只是觉得西域这边的商机,还真是挺多的。
就像是这个棉衣,如果现在有人拿出来售卖的话,不说伊州本地的百姓,单单从陇右道过来的那些商队里头,肯定也是有不少人想要购买的。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是刘文飞他们那样做了毕竟充分准备的。
“听说棉花这个东西原本还是在西域这里种植的,叫做白叠子,后面太子殿下发现了它的特殊功能,让观狮山书院农学院展开研究和培养,之后才有了现在大规模种植的场景。
说起来,棉花这个东西应该也是适合西域这边的气候的。
不过这里的棉布,反倒是非常稀罕,都需要从长安城那边运输过来。”
刘金生是观狮山书院商学院的学员,对于李宽相关的很多事迹,他都是比较清楚的。
在观狮山书院里头,甚至有一门课程是专门介绍李宽的丰功伟绩的。
当然了,长安城四害这种事情,自然是不会拿出来说的。
“嗯,西域这个地方,还是充满了发展空间的。
不管是发展农业还是商业,亦或是采矿业,其实都应该有很多地方是值得好好研究的。
金生,如果这一次朝廷真的要把西域彻底的纳入到统治之中,那么我就准备把今后发展的重点放在西域来。
这么多年,我在大唐商圈也算是折腾了不少业务,但是一直都没有起得非常大的突破。
如果再不能抓住更好的机会,那么估计我这辈子也就这样子了。”
刘文飞对于自己的发展还是不大满意的。
虽然他的身家也算是不菲了。
但是也看跟谁比。
他经商二十多年,错过了许多机会。
现在想起来,经常都懊悔不已。
“二叔,如今太子殿下监国,估计很快也会正式登基了。
以太子殿下的做事风格,西域是迟早要纳入到大唐的统治之中的。
在观狮山书院的带动下,大唐的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别的快。
以前对于统治西域,可能有很多问题需要克服,甚至统治西域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但是眼下的情况不同了,不说水泥道路已经从长安城修建到肃州,很快就会通道伊州。
就是那铁路,将来一旦铺开,对于大唐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
不说把铁路修建到西域来,只要让铁路修建到肃州那里,然后把水泥道路一路修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