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孽子-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区区一个倭国,抗议就抗议了,不理会就是了。”
李靖连东突厥都灭了,自然不会把倭国放在眼里。
事实上,这个时期的世界,最强大的就是突厥、大唐和阿拉伯帝国了。
阿拉伯帝国的强大大唐还没什么感受到,突厥人的威风前面几十年那是见多了,甚至李世民刚刚登基的时候还被逼着来了个渭水之盟呢。
“楚王,按照你的理解,大唐今后要怎么和周边国家相处?”
房玄龄作为尚书左仆射,也就是宰相,更加关心具体怎么做。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只要把周边国家的利益捆绑到大唐身上,就不用担心他们会和大唐过不去。”
李宽的话刚说完,李世民就眼前一亮,“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话是谁说的?”
“一个路上碰到的道士!”
李宽信口胡诌了一个理由。
说是自己说的,自己才十几岁,就有这样的见识的话,似乎不大正常啊。
“这个道士在哪?”
“不知道呢,也许在云游四方,也许归隐山林了,也有可能已经得道升天了。”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楚王殿下,你这说法完全是和圣贤之说背道而驰啊。”
房玄龄虽然觉得李宽说的似乎有点道理,但是和自己过往了解到的理论又完全不同,所以有点困惑。
李世民:“玄龄的疑问也是朕的疑问。自先秦以来,中原王朝与周边国家的相处都是以义为先,以理服人,迫不得已才动之以武的。”
李宽:“敢问陛下,中原王朝从大周开始算起的话,也已经有超过一千年的历史,周边的异族可曾真正的臣服过?”
“其他的先不说,作为中原王朝威胁最大的就是北方草原民族,从鬼方、俨狁、狄、匈奴、鲜卑,到现在的突厥,一直以来都没有真正的臣服。哪怕还是去年灭了东突厥,我大唐对北方草原的控制其实也还是很薄弱,许多人并非心甘情愿的臣服,你问异族可曾真正的臣服过,有什么意义呢?”
在李世民看来,能够维持大唐与东突厥现在的这种局面就已经是非常满意的了,要知道早个几十年,东突厥还是高高在上的呢,自己能够灭了这个强国,已经非常了不起,没有更高的追求了。
“不,陛下!只要大唐和草原民族,乃至所有其他的国家有永恒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真正的臣服就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或者换一个说法,我们不需要人家真正的臣服,我们只需要他们永远不侵犯大唐就足够了。”
虽然李世民也好,房玄龄也好,智商情商肯定都比李宽高,但是李宽来自后世,见识自然和李世民他们不一样。
像是怎么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这种事情,大唐君臣虽然不能说完全不懂,但是和后世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各种关系错综复杂的情况比起来,他们的理论完全就是小儿科了。
“永恒的利益?宽儿,朕听说蜂窝煤可是给楚王府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怎么感觉你还是跟掉进钱眼里了一样呢?”
李世民还是有点不习惯李宽张口闭口“利益”,事实上,中原王朝一直都不大习惯言利。
哪怕是看到了利益,哪怕是为了利益,往往也会找一些幌子和借口来掩饰。
“陛下,其实在微臣看来,治理国家就是一个创造利益、分配利益的过程,利益本来就是一个绕不开的东西,我们只有正视它,妥善的处理它,才能让它最大程度的为大唐所用……”
“你说的话虽然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但是今天朕叫你进宫主要讨论的是倭国的问题,你就以倭国为例具体来说什么叫永恒的利益吧。”
李世民不想被李宽牵着鼻子走,哪怕他是自己的亲儿子;但是一时也找不到直接驳斥李宽理论的东西,只好先搁置,转移话题。
“很简单。倭国已经见识到大唐的繁华,感受到了差距,现在正想学习,那么我们就让他一直想学习,但是又没有办法真正的学习到;让倭国一直有求于大唐,那么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倭国都不会轻易的和大唐作对。”
历史上,整个唐朝时期,倭国可以说是全面的模仿大唐,学习大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的知识,甚至到了宋朝,这种学习也没有完全停掉。
不过,宋朝以后就很少有倭国向中原王朝学习的记载了。
不是说倭国已经超越中原王朝了,而是倭国认为中原王朝已经没有那么厉害了,不值得自己学习了。
连一个蒙古部落都能把你灭了,我学你干什么呢?
不学中原王朝了,倭国对中原王朝的那种尊敬和膜拜也就没了。
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
倭寇也好,后面的甲午战争也好,都算是连锁反应之一吧。
如今李宽来到了大唐,自然要避免历史重演。
“楚王,按照你这个说法,礼部把倭国遣唐使安排在各处学习,岂不是不合适?”
房玄龄有点纠结的看了看李世民,然后再问李宽。
“何止是不合适,简直就是在资敌!”
第28章 倭国人都去了国子监
国子监坐落在长安城西北角,离太极宫不算很远,地理位置可以说是极好的。
一直以来,这里都是大唐的最高学府,等闲人是没有机会进去学习的。
今天一大早,国子监祭酒孔颖达就早早的来到了国子监,为的就是迎接一批新的学员。
“孔祭酒,那些倭国人礼部不是都安排到各个作坊和衙门去了吗,怎么突然变成我们国子监的人了?”
一旁的主簿杨天丞有点困惑的问,一边埋怨着,“我们国子监出去的监生都是未来朝廷的栋梁,难不成那些倭国人也留在长安为官吗?”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我大唐陛下号称天可汗,倭国海外藩国,仰慕我大唐儒家文化博大精深,让他们来学一学,学成归国教化四方也不是什么坏事。”
作为孔子的后代,孔颖达对于扩大儒学的影响非常有兴趣,特别是这些藩国的使臣能够来国子监学习,虽然会占用一些唐人的名额,但是在他看来完全值得的。
李宽也是花了好大力气才说服李世民和房玄龄他们接受让倭国人去国子监学习的观点。
“经学是国子监最重要的学科,这次一口气来了几十名倭人,都可以专门安排一个教舍了。”
“杨主薄,你这可是和宫里想到一块去了。陛下专门传了口谕给老夫,让国子监单独安排教舍和先生教授倭人经学,甚至还从华严寺安排了一名得道高僧来国子监给倭人讲佛学呢。”
孔颖达对于佛学进入国子监是抗拒的,但是想到倭国人更多的是学习儒学,他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不过,他要是知道这个奇葩要求是李宽提出的,估计心里要把李宽恨死了吧。
“真的单独教学啊?”
杨天丞刚才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孔颖达还真的要求他单独管理倭人。
“是的,这是陛下的要求。这些倭人在国子监必须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经学和佛学上面,不允许去算学、律法、医学等先生授课处听讲。为此,宫里甚至专门排了一名太监过来督查。”孔颖达给了杨天丞一个表情,“喏,那边那个就是督查。”
“这……这个要求怎么觉得怪怪的呢?”
“谁知道呢,我们按照圣旨要求做就行了。经学博大精深,已经足够倭国人学习了,不学算学这些杂学,说不准倭人里面还真能够出一两个经学大师呢,到时候我们儒学也算是正式走进倭国了。”
……
国子监外的几百步地,犬上山田正带着一帮倭国遣唐使快走向国子监。
礼部给他们安排落脚的地方离国子监不算远,但是国子监之前却是从来没有去过。
不是他们不想去,而是礼部不让他们去。
在礼部那些人看来,国子监作为大唐的最高学府,那里的学识是最精妙的,不能随便让藩国进去学习。
反倒是各个作坊,不管是将作监下面的还是都作监下面的,都没什么值得保密的,倭国人爱学就学去吧。
奇淫技巧而已!
“犬上君,这次能够去到国子监学习,还多亏了一郎,他这伤没有白受啊。”
九条信一作为倭国遣唐使的副使,在倭国是有名的汉学家,来到长安之后,一直想去国子监见识一下,但是每次都被拒绝。
这次大唐却是一口气安排了几十名遣唐使去到国子监学习,又安排了几十名遣唐使去到长安各处寺庙学习,完全出乎九条信一的意料。
看来是犬上一郎被那个楚王殿下没有白打啊。
大唐皇帝嘴上说安排人去调查核实,实际上却是已经采取行动安抚倭人。
所以九条信一认为这个交易实在是很有价值。
“哼!听说九条君的大郎今年也已经十五岁了,要不下回就让他来长安,也去让楚王给他来一断子绝孙脚?”
犬上是正使,九条是副使。
看起来两个人是上下级关系,但是实际上九条和犬上都是倭国的贵族,倭皇这么安排反倒是有让他们互相牵制的意思在里头。
所以犬上虽然内心也认可九条的说法,觉得自己的儿子没有白受伤。
但是认可归认可,别人说出来总觉得有点……
那个伤可是不仅仅是手伤啊……
“犬上君,一郎他也是为国做贡献了。犬上家子孙繁茂,一郎虽然是老大,但是并不是嫡出,原本就不能看继承犬上君的爵位,你不用太介意的。说不准一郎因祸得福,回国之后说不定苏我大臣另有厚赏呢。”
“我总觉得大唐突然间态度大变,有点奇怪。最开始我们先安排人去国子监,礼部是一个人不让去,反倒是我们不太着急的各个作坊让我们随便挑选。现在又突然间反过来了,会不会有什么阴谋?”
犬上和九条说着话,一旁同是副使的伊藤浩之提出了自己的困惑。
“伊藤君,一郎付出了这么多代价才换来的国子监学习机会,怎么就有阴谋了?”
犬上山田不乐意了,你伊藤浩之这么说,传回国内的话,一郎的伤岂不是白受了?
“就是啊,伊藤君。国子监是大唐最高学府,能够来到这里学习,是我们这一行当中最主要的目的了。等我们这些人学成归国,天皇陛下一定会重用我们的。”
“国内那些从新罗人那里学了点汉学皮毛的人都能混的风生水起,我们这些正经在大唐努力学过的人,回去之后地位自然是不同的,这一点本使可以保证。”
在这一点上,犬上倒是没有说谎。
甭管他们在国子监学的什么,回到倭国之后都会被重用。
而重用之后,这些人肯定要好好的卖弄、推销、扩散自己学到的东西,要不然体现不出自己的水平和不可替代性出来。
李宽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让李世民务必把倭国遣唐使都安排去学校儒学和佛学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