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登基以来,励精图治,到了贞观四年的时候开发爆发,灭了东突厥,把颉利都给搞到长安城跳舞了。

    到了贞观五年,之前咬紧牙关兴修水利的行为也有了收获,关中迎来了一个丰收之年。粮食价格也史无前例的创造了新低。

    按理来说,李世民应该是很开心的。

    可是,西北边境不稳,接二连三的传来各种报急的奏折,完全搞坏了李世民的心情。

    房玄龄:“陛下,前几天牛进达已经来信说过了,楚王殿下到了凉州城之后,军民的凝聚力都上升了一个台阶,西突厥人今年想要攻下凉州城,根本是不可能的,微臣觉得陛下没有必要太过担心。”

    朝会结束之后,李世民照例让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等人留下来商讨国事。

    李宽去凉州已经有一个月了,但是西北的局势却是一点没有好转,甚至周边几个州府也传来消息,附近的吐谷浑最近不太老实,时不时的有小股“马贼”入侵,也不知道这些马贼是真马贼还是披着马贼的皮的吐谷浑人。

    要不是实在不想破坏大唐内部刚刚进入快车道的民生建设,李世民真的是想发几路大军,直接把西突厥和吐谷浑给灭了。

    “房相说的也有道理,当务之急是积蓄力量,西北之乱,只是暂时的,不会危及大唐的根基,等到国库充裕之时,我们再教训他们就是了。”

    好不容易把李宽搞到凉州去了,长孙无忌自然是不想朝廷在这个时候给凉州提供什么帮助,要是真的要人给人,要物给物,那说不准就变成送功劳给李宽了。

    这自然是不符合长孙无忌的初衷的。

    就让李宽在凉州折腾去吧。

    西突厥人哪怕是今年退了,谁又能保证他们明年不会再来呢?

    李宽要想再回长安城,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长孙无忌一边在心里暗暗的为自己计谋得逞而开心,一边看似公正的支持着房玄龄。

    “这些天,朕隐隐觉得心里有点不安。这个李宽,朕生怕他到了凉州城,没事搞出事来啊。”李世民隐隐有点后悔,不应该派李宽去凉州。

    虽然凉州是李宽的封地,但是让其他朝廷高官去坐镇,起到的效果也不会比李宽差。哪怕是要宗室子弟,李道宗和李孝恭他们似乎也更加合适啊。

    不过人都已经到了凉州,再后悔也没有用,只是希望他不要真的搞出事来。

    军国大事面前,哪怕是自己儿子犯了错误,也是要严惩不贷的。

    “陛下,微臣观楚王殿下近期的表现,是大有改观,相信到了凉州磨练一番之后,能够成为真正的朝廷栋梁。”

    房玄龄自然是理解李世民的担忧的,不过也没法劝说太多。

    实在是以前的李宽劣迹斑斑,不是短时间的形象改变就可以让很多人改变看法的。

    “朕自然是希望宽儿能够入玄龄你说的这般,只是这些天一想到西北的局面,朕就有点觉得心惊胆战,总觉得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啊。”

    就在李世明唉声叹气的时候,一个小太监领着一名满脸风尘仆仆景象的驿卒小跑着来到了大殿门口。

    “陛下,凉州来的八百里加急。”

    小太监刚刚说完话,发现满屋子的人都惊讶的盯着自己,似乎要把自己生吞活剥一样,双腿都要站不住了。

    好在也不用他再说什么,李忠就上前接过了奏折,简单的查看了一下之后递给了李世民。

    房玄龄和魏征等人对视了一眼,脸上露出了担忧的表情。

    但凡是八百里加急,都是非常紧急重要的事情;如果是从边关而来的,更是紧要中的紧要,因为这往往意味着重大的军情。

    凉州可是被西突厥人折腾了好几个月了,如今突然来了一个八百里加急,能有什么好事?

    不会是凉州城破了吧?

    李世民接过奏折之后,也是满脸紧张的打了开来。

    刚刚自己说心里不安,难不成这么快就应验了?

    “这个李宽!居然不听号令,还真以为凉州城是长安吗?”李世民快速的看完了奏折的内容,心情却是一点都没有变好。

    “陛下,怎么啦?难道楚王殿下出事了?”长孙无忌满怀关切的问道。

    难不成老天有眼,我刚把他搞到凉州去,他就出事了?长孙无忌在心里暗自思量。

    “你们自己看吧!”

    李世民把奏折往桌上一扔,气呼呼的在殿中来回转动。

    “这个楚王殿下也……也太不省心了吧?陛下三番五次的强调,凉州守军不可轻易出城,他居然敢违抗圣旨?”

    长孙无忌看完奏折之后,心里偷乐。

    这封奏折是牛进达亲自写的,还有他的私章在上面,看模样,应该是李宽不听劝说出了凉州城之后写的。

    “西突厥人在凉州至少有两万骑兵,楚王殿下只有区区一千护卫,这些人在城外,岂不是给西突厥人送战功而去?”

    魏征一向是什么话都敢说,别说李宽只是一个亲王,哪怕是太子和李世民,他也一样说。

    “陛下,当务之急,是要想想这件事的后果,提前准备好应对之法。”房玄龄觉得人都已经出了城了,哪怕是八百里加急过来,也是两三天前的事情了。

    指不定下一个消息过来的时候,就是李宽被俘什么之类的了。

    所以这个是,就需要考虑怎么应对后续变化了。

    “应对什么,有什么好应对的!这个李宽,就让他死在西突厥人手中得了。”李世民是真的生气了。

    李宽要是在凉州城好好的待着,只要再等一两个月,草原上下起了大雪,危机就自然而然的解除了。

    但是现在出城了,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不管是李宽被杀了还是被俘了,都很麻烦。

    一个大唐亲王被杀了,朝廷都还没有一点动静的话,也太影响士气了;但是真的派大军出发的话,就完全破坏了自己休养生息的初衷了,时间上也不见得赶得上了。

    而如果李宽被俘了,那就更让人郁闷了。

    “报!陛下,八百里加急,凉州城又来一封八百里加急!”

 第74章 假传军情

    殿中各人还没有想好怎么办,居然又来了一个八百里加急!

    这是怎么回事?

    难不成李宽刚出城没多久就遭毒手了?

    “拿来朕看看!”也不要李忠再过一手,李世民自己就迫不及待的从小太监手中抢过了奏折。

    长孙无忌双眼一转不转的看着李世民手中的奏折,仿佛这样也能看到奏折中的内容一样。

    而读着奏折的李世民,脸色一会红一会青,过了一会却是满脸发黑。

    “荒唐!太荒唐了!这牛进达,什么时候居然也会假传军情了?”李世民气的把奏折往地上一扔。

    长孙无忌不仅是李世民的大舅子,也是李世民的股肱之臣,毫不避讳的捡起来地上的奏折看了起来。

    不过,他的脸色也很精彩。

    惊讶!震惊!不屑!惊喜!

    各种各样的表情在短短的时间内出现在长孙无忌的脸上,搞得一旁的房玄龄也充满了好奇。

    “陛下,军国大事,不容儿戏。牛进达也算是秦王府旧将,八百里加急却是传递一个如此荒谬的消息,此风绝对不可长!”长孙无忌义正言辞的说道。

    房玄龄和魏征等人都被李世民和长孙无忌的反映激起了好奇心,不过看完奏折之后,都面面相觑。

    这是个假消息吧?

    但是怎么又好希望是真的呢?

    “陛下严令凉州守军不可轻易出城,如今不管这个消息是真是假,都要好好的查一查牛进达,看看他到底有何解释。”魏征压根不信这个消息是真的。

    刚刚来一个八百里加急说楚王殿下带着一千护卫出征剿灭西突厥骑兵去了,结果就又来了一个八百里加急说楚王殿下大胜西突厥大军,杀敌过万,俘虏上千,还又战马无数。

    这是搞笑的吧?

    事实上,要是牛进达也在殿中的话,估计会大叫冤枉。

    李宽带兵出城,他怎么拦也拦不住,担心受怕的过了一夜,发现他还没回来,自己又不敢轻易出城,但是又怕到时候出现了不想看到的局面,自己没法和李世民交代,所以最终还是在第二天一早就安排八百里加急去长安城报信。

    好歹让李世民有个心理准备呀。

    结果,信使刚刚出发没有多久,楚王府护卫就回城叫自己派兵去梁野谷清扫逃窜的西突厥人。

    亲眼目睹了梁野谷的惨烈景象,简单确认了战果之后,牛进达立马就再次派了八百里加急去长安城报信。

    两个信使虽然出发的时间差了大半天,但是前面一个八百里加急显然没有那么的紧急,信使稍微留了点力,就变成前后两个信使几乎同时到达长安的局面了。

    “陛下,牛进达是秦王府老人,他是什么性格,大家应该都是比较了解的。微臣宁愿相信楚王殿下大胜西突厥,也不相信牛进达说谎。”房玄龄思考了一会,有了决断。

    “房公说的也有点道理,依微臣之间,朝廷最好派人去凉州确认一下,如果是真的,那么楚王殿下可就立下了天大的功劳,朝廷有必要搞清楚殿下是如何以千名护卫大胜西突厥的;而如果结果是另外一个情况,那么借着这个机会,陛下也好明正超纲,整肃军纪,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一向眼里容不下沙子的魏征,提出了一个比较中肯的建议。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不管是信还不不信,都很难说服别人。

    与其在这里争议、怀疑,倒不如派人去凉州确认一下。

    小股人马快马加鞭的话,在大雪封路之间就可以赶回长安城。

    “玄成这建议倒是老成谋国,如今也只好先这样了。不管是李宽灭了西突厥大军,还是牛进达假传军请,朕都是不大相信的,凉州到底发生了什么,要尽快搞清楚。”

    ……

    五合居。

    郑海和王杰几个正觥筹交错的喝着小酒,欣赏着外面逐渐变黄的树叶。

    “王兄,那个李宽去了凉州之后,长安城可就再没有谁能够比得上你了,这个月的几次诗会,你可都是大出风头啊。”郑海端起酒杯,和王杰轻碰了一下。

    “李宽过去是什么样子,大家都很清楚,谁知道中秋诗会的时候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就是这个月他还在长安城,我也一样不怕他。”

    王杰感觉郑海的语气之中,好像自己怕了李宽一样,立马不服气的反驳。

    “是,确实是。就是李宽在长安城,王兄也不怕他。不过像是那种惹人厌的家伙,还是滚得远远的好啊。”

    “这话倒是没错。凉州远离长安,又是边疆,西突厥人今年还不断作乱。李宽要在想回来,可就不知道是牛年马月的事情了。来,为长安城少了一个祸害,我们再干一杯。”

    郑海喝完就,咂咂嘴,神秘的把头探向王杰,“王兄,我听说凉州出大事了,前两天接连来了两拨八百里加急呢。”

    朝堂的很多消息,老百姓是很难快速知道的,但是对于郑海这种世家子弟来说,朝堂上的东西,其实并没有太多的秘密。

    “哦?莫非郑兄你知道什么内情?八百里加急我倒也是听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