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孽子-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不置可否。

    “你设那个市舶司,是不是为了以后继续出海考虑的?”

    “陛下,东海渔业此次出海的收获情况,想必您已经听说了。海贸利润惊人,有了东海渔业带头,很快就会有西海渔业、南海渔业、北海渔业各种各样的船队跟着出海。

    大唐之外有倭国、百济、新罗、高句丽、林邑、琉球、狮子国、波斯、罗马还有许许多多国家,这里面蕴藏的利益时候非常惊人的,如果朝廷不征收市舶税,那么这项利润基本上就进入了各个世家的口袋里。”

    “大唐延续隋制,不征商税,这市舶税,本质上也是商税吧?”

    李世民一下就点到了问题的关键点。

    “没错,把货物从大唐卖到外国,跟把货物从岭南道卖到关中,本质上没有区别。微臣自然知道加征商税,兹事体大,一不小心就会引出祸事,所以才收市舶税,并且目前是只向东海渔业收。”

    这么一解释,李世民大体也猜到了李宽的想法。

    “自古以来都是重农抑商,你让朕怎么相信鼓励商业不会导致人心浮动呢,大唐基业不稳呢?”李世民问出来自己最担忧的事情。

    “陛下,历朝历代,确实都是重农抑商;但是那些皇朝,现在还在吗?”

    李世民脸色一变,没有说话。

    御书房中陷入了一片沉静。

    “陛下,凡是有利于提高大唐各行各业的技术水平,凡是有利于增强大唐的综合国力,凡是有利于提高大唐百姓的生活水平,微臣认为就是可以做的。”

    李世民再次陷入了沉默,过了好一会,挥挥手:“朕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李宽有点郁闷的看了一眼李世民,我知道了是什么意思?

    我不知道啊。

 第168章 不时不食

    李宽从太极宫出来就回王府了。

    楚王府李宽最大,只要李世民不把他喊进宫,李宽想干什么都没人管。

    所以有的时候,李宽还挺喜欢宅在王府里的。

    这不,还没到门口,就远远的看到晴儿站在那里不断的张望,等候李宽回府。

    “王爷,你回来啦,陛下没有为难你吧?”

    这种话,也就是被李宽惯坏了的晴儿敢说。

    “想什么呢,走,回府。”

    “厨房已经备好了饭食,是晴儿先给您沐浴还是吃完饭再说?”

    “先去沐浴吧。”

    和李宽回府之后的待遇相比,房遗爱就倒霉多了。

    “阿娘,下次不敢啦,我下次不敢啦。”

    房遗爱双手抱头,在府里不断的乱窜,房夫人手上拿着一把扫帚,追赶着。

    “下次?你还想有下次啊?你是想把我气死啊?”

    房夫人把扫帚一扔,双手叉腰,指着房遗爱大骂。

    “咳咳!”

    “你说你,你想去登州,你跟阿娘说啊,为什么要自己偷偷跑?”

    “咳咳!”

    “出海多危险啊,你怎么就脑子里缺根筋呢?”

    “咳咳!”

    ““咳咳什么啊?你当我耳朵聋的吗?房乔,二郎会变成这幅模样,都是你这个当父亲的没有教育好。”

    房玄龄刚回到府上就看到房遗爱被追着打,本想提醒一下自己回来了,差不多就行了。

    结果

    “阿爷,楚王殿下让我带了十万两白银回来。”

    看到房玄龄回来了,房遗爱就像是看到了救星,赶紧转移话题。

    “什么十万两白银?”房夫人愣了一下,“刚刚进门的时候你说把那些银子送到库房,莫非马车上装的那么多箱子,里面都是银子?”

    书友们之前用的小书亭  已经挂了,现在基本上都在用

    “阿娘,你答应不打我了我就说。”

    房夫人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是却把力大无穷的房遗爱牢牢地掌控着。

    “你你爱说不说!”

    看到这个傻儿子这么蠢,房夫人也是又气又恼。

    自己把扫帚都已经扔掉了,难不成再去捡起来追打一遍。

    “遗爱,到为父书房里说。”

    宿国公府。

    程处默先是被程咬金拉到了校场上“考验”了一下身手有没有进步,然后顶着个熊猫眼给程咬金解释了一番去到登州之后发生的事情。

    “大哥,你慢点吃!”

    总算是渡劫成功的程处默,肚子已经快要饿扁了。

    “三妹,你说阿爷,我去登州是他安排的,我去倭国给家里带回来了十万两白银,可是他还要借着考验身手的名誉揍我一顿。”

    程咬金一边咬着个大羊腿,一边和程静雯说着话。

    “谁让你冒着生命危险去倭国的?整个大唐都没有几个人去过倭国,你却是说都不说一声,就跟倭国遣唐使跑了。”

    “嗨,我跟你说,出海其实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危险。楚王殿下让人制作了一种新式的飞剪船,速度又快又稳,只要不碰到飓风,根本一点危险都没有。”

    “这话说了,除了你自己相信,还有谁信啊。”

    程静雯撇撇嘴,知道自己大哥说的话都是不靠谱的。

    “骗你干嘛,人家楚王殿下身份不是更加高贵,不一样也出海了嘛。”

    听到程处默提到了楚王,程静雯拿起了筷子,夹了一个大鸡腿,“大哥,饿坏了吧,来,多吃点。”

    “三妹,以往没看你对大哥这么好,今天居然主动给我夹菜,这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啊。”

    程处默狐疑的看了一眼。

    “大哥,你说什么呢,你是我大哥,我当然对你好啦。”程静雯脸色微红,“大哥,你给我说说和楚王殿下一起出海,都发生了什么呗?”

    泡了个热水澡,换上一身干爽的衣服,李宽觉得舒服多了。

    “嚯,今晚很丰盛啊。”

    李宽看到满桌子的大鱼大肉,几十道菜摆满了一大桌。

    “我看王爷都变瘦了,就让厨房多准备了一些肉食。”

    晴儿一边说,一边给李宽夹菜。

    羊肉、猪肉、鸡肉、鸭肉、鹿肉但是青菜怎么只有葵菜一种?

    有了初级农业技巧加身的李宽,看到满桌子的菜,不由得多想了一些。

    “晴儿,这葵菜味道做的不错,似乎是一年四季都有啊。”

    李宽一边吃,一边了解一下情况。

    大唐的农业状况,特别是蔬菜相关的那一块,李宽还真不是很清楚。

    他只知道土豆、西红柿之类的东西是明朝的时候才传进来的,但是其他的蔬菜是哪个朝代开始有的,就不是很清楚了。

    以前没有太过留意,现在特意想一想,才发现后世经常吃的大白菜,居然都没有吃到过,只有和白菜有点像的菘菜,偶尔能见到,看来这应该就是大白菜的祖宗了。

    “王爷,葵菜一年四季都能种植,夏天种秋天采的是秋葵可不是现在大家菜市场看到的秋葵,秋天种冬天采的是冬葵,正月复种的是春葵,所以你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呀。”

    “王爷,葵菜是大唐最主要的蔬菜,不管是寻常百姓家还是王公贵族家,基本上都能见到这道菜,只不过大家的做法略有不同而已。”

    虽然不知道李宽为何突然对这葵菜提起了兴趣,紫霞还是在一旁轻声补充了一句。

    “这葵菜,大冬天也能吃到吗?我怎么印象中去年冬天在凉州吃了一个冬天羊肉呢。”

    晴儿:“初冬还没下雪的时候是可以吃到的,但是下雪之后葵菜就活不了了,自然也就没有蔬菜可吃了。”

    紫霞:“听说骊山上有一些温泉宫里头能够在深冬种植蔬菜,供太极宫的贵人食用。普通人家,在寒冬时分是吃不到蔬菜的呢。”

    “就没有人想办法在冬天也种点蔬菜吗?”

    李宽想到了后世满大街的反季节蔬菜,现在却是连影子都找不到。

    就连李宽这个亲王,到了大冬天的时候,也只能吃肉,唯一算上蔬菜的就是莱菔,也就是后世的萝卜了。

    “据汉书召信臣传记载,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菇,覆以屋庞,昼夜燃温火,待温气乃生。所以,其实冬天种植蔬菜,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有过,只是先圣曰:不时不食。”

    王玄策博览群书,让李宽一下长了见识。

    这不就是温室种植嘛?

    汉朝就有了?

    至于那什么先圣说的“不时不食”,滚一边去吧!

 第169章 玻璃的作用

    长安城的冬天,就连勋贵家也没什么新鲜蔬菜可以吃。

    等到这一顿饭吃饭,李宽对大唐北方冬季的餐桌情况,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

    “玄策,玻璃镜子的产量现在怎么样了?”

    刚刚听到汉朝的时候就有温室的存在了,到了大唐反而没有了。

    李宽觉得哪怕是为了自己的饭菜能够可口一点,也得折腾点什么出来啊。

    想一想,大冬天的,勋贵们吃肉都吃腻了,这个时候来跟胡瓜也就是现在的黄瓜,那感觉绝对不错。

    哪怕是不卖钱,用来送礼,也比送什么名贵字画来的印象深刻吧?

    所以李宽自然是要想一想怎么搞温室种植。

    理想的情况肯定是使用薄膜了,系统中也能兑换,但是搞出来了,自己没法跟人解释哪里来的呀。

    所以考虑使用玻璃来搭建,反而要靠谱一些。

    “玻璃镜子产量已经完全上来了,镜子作坊也从瓷器作坊里面单独独立出来了,并且现在已经有一尺来宽的镜子放在珍品阁售卖。”

    玻璃镜子是楚王府现在利润最高的东西,每次说到它,王玄策都忍不住露出笑容。

    “更大的全身镜子现在能够做出来吗?”

    “王爷,更大的镜子做是能够做出来,但是那个镜面不够平整,照出来的人影反倒是没有小的清晰。并且镜子大了,只能把镜面做的厚一点,而镜面一厚,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就更加难了。”

    对于这个情况,王玄策并没有很担心。

    在他看来,现在的镜子已经够用了,甚至为了维持价格不降,已经到了刻意控制产量的边缘了。

    “明天我们去镜子作坊看看。”

    从王玄策的话里面,李宽已经感受到制作暖房的可行性了。

    镜子对玻璃平面度的要求自然是非常高的,但是用来搭建暖棚的话,要求就低很多了,只要能够透光就行了。

    楚王府的瓷器作坊,原本是一个不怎么起眼的小作坊。

    自从李宽在这里搞出了玻璃镜子之后,立马就成为了长安城勋贵世家眼中的焦点。

    为了保住玻璃镜子的制作秘方,楚王府在这里派驻了将近百人的护卫。

    “王爷!这是陈大力,烧制玻璃就数他的水平最高了。”

    “王管事过奖了,小人的这点手艺还是当初王爷手把手教出来的呢。”

    陈大力是一个看起来五十多岁的小老头,名字虽然叫做大力,却是一点都看不出力气大的样子。

    当初李宽鼓捣第一块玻璃镜子的时候,他就跟在身边学。

    “大力,不用拘谨,本王听说这段时间玻璃镜子的制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很是高兴。玻璃的烧制是楚王府的核心技巧,你有什么困难都可以根本王说。”

    陈大力不是第一次见李宽,虽然还是有点紧张,不过对李宽的性格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