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船上两人经常在一起聊天,董书恒跟笃姬渐渐熟络。到了海门之后,一直要照顾父亲的笃姬,不知为何非要缠着董书恒带着她一起去考察。
  她的小婢女幸子则跟齐彬一起在先行到高邮的淮海书院,董书恒为齐彬找了一个好地方——书院图书馆。
  内卫们本来并不放心这个日本女人老是出现在董书恒身边。后来专门设置了多次试探。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个女人对董书恒没有恶意。
  “尚泰,这条海堤大概有六百多公里长吧。”
  “师傅,为什么要修这条海堤,我们琉球也靠海就没有海堤。”
  “呃,那是因为你们是海岛,海水不会向陆地上倒灌。而这里的沿海都是滩涂,我们脚下的土地本来都是大海。现在的陆地是进入海里的泥沙冲积而成的。所以海平面很低,要是不修海堤,海水涨潮的时候就会说着河道倒灌进来,这样田地被海水泡了就没法耕种了。”
  “好了,就这样了,你要是想了解更多的知识,等后面去了书院可以去水利学院读书。”董书恒不耐烦地说道。
  董书恒的车队一路向东台方向前进。
  一路看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就是这个海堤修的很“皮实”。
  董书恒自己下车用铲子铲过。五米多高的垒土堤坝,用的是土法工艺,土中掺入了白石灰。
  堤坝的两侧用石块和水泥加固过,防止雨水冲刷损耗堤坝。堤坝两侧还种上了抗盐碱的灌木。
  堤坝的顶上修了一条水泥大道,两边有笔直的排水道。能够将堤坝上的雨水引流出去。
  堤坝的内侧是一条宽约500米的防风林带,种植的是长成之后笔直高大的水杉和杨树,不过现在都还是一些小树苗。
  每隔一公里还能够看到一个小小的砖瓦房子,这是护林人居住的小屋。
  这些树木全部归林场所有,每隔一公里有一个护林人,负责看护、照顾这些树木。
  笃姬一路跟着看过来,被这么大的一个工程给震惊到了。
  日本就那么大点的国土,却有几百个大名。每个大名管辖下的人口和土地,规模非常小。根本就没有条件搞什么大的工程。
  更何况,这些大名只知道从农民哪里收税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然后上交一份给幕府。
  幕府倒是能够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幕府除了在江户修建宫殿以外,根本不会帮助底下的大名和百姓修建道路、水利设施什么的。
  一路上因为有尚泰这个熊孩子在,笃姬都没有什么机会单独跟董书恒说话。
  尚泰王因为对岛津家的仇恨,每次见到她都没有什么好脸色。所以她只能远远地跟在后面。
  到了东台之后,董书恒没有回城,而是顺着海堤到了东台闸。
  东台闸并不是海堤沿线最大的闸口,只能算是一个中等闸口。
  董书恒拿出了之前让警卫连准备的钓鱼工具,在闸口的水泥闸堤上吊起了鱼。
  河口的地方因为有河流带来的有机质,因此会聚集大量的鱼。东台这儿大多是海鲈鱼和鲻鱼,非常容易上钩。不一会儿就钓上来一大堆。
  李存训非常纳闷儿,总统为什么会想起来钓鱼,他以往基本上不会做钓鱼这种比较耗时间的事情的。
  不过董书恒看起来钓的非常的娴熟,并不像是一个新手。他甚至会根据水上的小漩涡找到合适打塘的地方。
  尚泰跑去看蒸汽抽水机去了,所以这个时候笃姬终于有机会凑在董书恒的身边。
  “笃姬,听说你们日本女人都喜欢吃鱼,是吗?”董书恒眼睛看着鱼漂,嘴里问道。
  “是的,大人,我们日本人一般吃不到肉食的,只有贵人们能够吃到鱼肉。不过一般都是吃鱼生或者烤熟了吃。”笃姬答道。
  “笃姬,听说你之前是准备进大奥的,那你知道大奥里的女人为什么喜欢养猫啊?”董书恒忽然没头没脑地问道。
  “呃,这个笃姬不知道。大人为什么突然问这个问题?”笃姬也是一头雾水。
  “呵呵,又有了!”董书恒呵呵笑道,没有再说什么,双手一用力又拎出一条鱼来。
  旁边的卫兵赶紧跑过来将鱼从钩上解下来,然后帮鱼钩从新装上鱼饵。
  董书恒虽然喜欢钓鱼,但是不喜欢每钓一条鱼就把手给弄脏了。
  实际上,董书恒之所以要在这里钓鱼,是因为前世周末的时候他就经常跟着单位的老干警开车到东台闸钓鱼。
  今天再次坐在差不多的位置,让他想起了很多以前的事情。
  人有时候就这样,没时间回忆往昔的时候,会感到一阵的空虚。回忆了之后又会徒增伤感。
  不过,伤感虽然有些苦涩,但是总比寡淡无味要好吧!
  晚上的时候,在董书恒的亲自指导下,炊事员做了清蒸鲈鱼大餐。
  他一个下午共钓了又七八十条鱼,这完全打破了他前世的记录。这样随行队伍里,每两三个人就能分一条鱼了。
  看着董书恒在那里认真地指导炊事员做菜,笃姬仿佛又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董书恒。


第一八二章 大丰城
  董书恒的下一站是东台工业区。现在这里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大丰”,丰是丰收的丰。
  董书恒之前就想把这块自己最早开发的地区划成一个新的行政区域,但是因为这个名字有些犯忌讳,所以之前一直没有用。
  不过现在不怕了,都已经翻过脸了,这点忌讳的事情无所谓。所以董书恒就让军政府在这里专门设立大丰城,和东台一样都是县一级。
  随着沿海滩涂的开发,这里的耕地会越来越多,人口也会不断的增长。
  加上工业区带来的人口积聚效应,这块广阔的地方已经不再适合挂在东台下面管理了。
  新成立的大丰军政府就设立在原来工业区的生活区,这里现在有几万常住人口,已经聚集成了一个小城市的规模了。到处都是整齐的两层排楼,这是普通工人的居住区。
  还有一些造型优美的小型别墅,这是给那些做出卓越技术革新的技术人员的奖励。
  在物质分配方面,董书恒并不会搞一刀切。虽然在他心中工人和技术人员是平等的。
  但是每个人为淮海军做出的贡献是不一样的。他就是要给那些做出更多贡献的人更好的待遇。
  他不怕这些人去攀比,去感到不平,只有这样才能够产生出良性的竞争。
  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他们不断努力前进的动力。
  海堤大道是一条封闭的道路,因为他离地面很高,所以每隔一段路程遇到城市或者大的集镇,才会修一条斜坡路作为入口或者出口。有点类似于后世的高速公路。
  董叔恒他们的车队现在就从大丰出口下来了。
  这个出口和其他的出口不一眼。有哨卡负责检查来往的人员和车辆。
  大丰有淮海军需要保密的军工工业,所以才会有哨卡检查来往人员。
  淮海军上下对于保密工作非常重视。实际上,这个时代,保密工作要容易的多。
  因为现在人口流动非常的少,人们大多呆在一个地方。加上可通行的道路少,很容易就能够对一个地方的人员进出进行排查。
  车队到达哨卡的时候停了一下,自然有李存训去跟守卫哨卡的军官交涉。
  不一会儿一个军官跑到董书恒的车前立正敬礼道:“大丰地区守备团一连连长陈福山向总统报道。”
  “辛苦了,请稍息,陈福山你以前是在兵工厂做保卫战士的吧?”
  董书恒拉开马车的窗户,看到这个小连长有些脸熟。好像自己上次考察兵工厂的时候见过,就随口问了一句。
  “是,总统,属下以前是兵工厂的保卫科做保卫战士。总统您上次到兵工厂就是俺帮您开的门。”
  陈福山心里又兴奋、又激动,放在裤腿两边的双手不禁轻微地搓了一下,总统竟然记得自己呢!
  “好了,你去忙吧,我去大丰看看。”
  “是,总统!”
  陈福山赶紧跑回哨卡,命令守卡的民兵将拒马搬开。然后整齐地在路边站成两排,目送董书恒的车队向大丰城行驶而去。
  董书恒一行人直接来到了大丰军政府,这里的长官见到是总统亲自来了,非常的激动,连忙帮着安排食宿。
  董书恒一行人可不少,加上保卫人员有几百号人呢。几乎把军政府这边的招待所给填满了。
  董书恒这次到大丰有两个目的,一个是实地了解一下这边的建设情况,这里有淮海军兵工厂所在工业区,集中了淮海军大部分的机械制造业工厂,可以说这里是淮海军工业的基础和核心。
  另外这里还有淮海军最大的新兵训练基地和模拟演练场。正是这里不断地向淮海军不断地向淮海军不断地输送兵源。
  第二件事情是要在这里会见几位从欧洲来的客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小克虏伯与舍恩拜。
  同小克虏伯,董书恒要商讨一下合作建厂的大框架。淮海军现在急需大口径的舰炮和岸防炮,目前世界上可能只有克虏伯掌握这种技术。
  这些大型火炮要是从欧洲进口,运输成本太高,极不划算。另外,重炮这种当前的战略武器,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而且他们还掌握着特种钢的锻造技术,这些东西对董书恒来说都非常的重要。
  董书恒不介意小克虏伯在中国成为富豪,占有公司股份。但是这些技术必须掌握在淮海军手中,包括这个新成立的公司,淮海军必须要绝对掌控这个公司的管理。
  舍恩拜这个人,董书恒连听都没听说过,要是诺贝尔的话,他还知道一二。
  但是这个人研究的无烟火药,确实让董书恒非常的感兴趣。
  淮海军这边一直都缺乏高端的化学人才。弹药厂的火药实验室一直都没有什么成效,仅仅是对黑火药做出了一些改进。
  对董书恒提出的无烟火药的研究一直进展不大,即使是董书恒给出了一些提示,也没有用。
  而董书恒自己的化学也就是个初中生的水平,以前学的实验方法早就还给老师了。
  董书恒希望舍恩拜的加入,能够让自己的无烟火药计划得到推进。
  而且董书恒知道舍恩拜的无烟火药已经制造出来,现在就差最后一步,寻找合适的稳定剂,让这种无烟火药能够投入到实际的使用当中。
  另外,舍恩拜并不是仅仅研究制造火药,他的化学知识非常的全面,在欧洲的时候,他就从事化学教学工作,是一个有名的化学教授,甚至出版了多本化学教材。
  这样的大牛人,董书恒是一定要留住的,所以他才准备亲自出马。同时董书恒对于火棉的稳定剂略知一二,在这方面还可以给舍恩拜一些建议,至少能够让他的实验进度更快一些。
  小克虏伯和舍恩拜都是随着年后的返程船队来到中国的。他们一个算是被家族流放,一个是因为做实验破产了。对于到中国,两人的心中都是非常忐忑的。
  小克虏伯从小就非常的聪明,精通化学、冶炼、机械制造,在克虏伯家族被认为是最有天赋的一个继承人。同时也是公认的最有可能继承老克虏伯事业的一个人。
  但是这样一个有前途的年轻人却爱上了一个犹太女孩。
  这让一向保守的老克虏伯非常的震怒。他要求小克虏伯要么跟玛丽分手,要么离开克虏伯家族。
  可是小克虏伯跟他的父亲一样的固执。两人正在僵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