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情况下,俄军也一时攻打不下谷口的堡垒。
  ……
  回到庙街,经过半个晚上的航行。
  杜航率领的黑龙江水师四艘炮艇终于到达了黑龙江口。
  新媳妇初次到了公婆家的地盘上了,这里以后就是她们的新家了。
  当然了新媳妇儿进门必须先立个威,不然以后在这个新家中怎么摆得上话呢?
  这不隔壁二蛋家的媳妇儿上门找事儿,那就正好拿二蛋的媳妇儿开刀了。
  由于是下半夜,天还没亮,四周一片漆黑,杜航没有急着进攻。
  以黑龙江水师炮艇的实力,没必要跟那些俄国木船搞夜战。
  杜航在江口外等待着,只是派了一艘炮艇去将庙街派过来的接头人给带了过来。
  通过那人之口,杜航了解到俄国人的炮艇的一些情况,得知俄国人的炮艇都停在江畔,他的心才放了下来。
  穆拉维约夫原本的打算是让这些炮艇作为固定的火力点,以保护登陆地的安全。
  另外,万一出现什么突发的情况,还能让够快速向船上撤退,给自己留下一个后路。
  俄国人这么安排对杜航来说显然是一个好消息,至少能够一举消灭俄国人的船队。
  这样省了他很多事情,要是他们分散开来,这么多的炮艇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收拾完呢!
  还有几个时辰,艇上的水兵还有工程师也没有闲着。
  他们给这些炮艇做了最后的检查保养。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新技术的应用初期总是容易出现问题,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工程师们重点检查了船上的两台多胀式蒸汽机。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这两颗心脏出问题。
  五百吨的铁家伙要是没有蒸汽机的驱动可就要完全趴窝了。可不像那种混合动力的船只,蒸汽机坏了还能用风帆代替一下。
  这次又是这种炮艇的首秀,所以艇上的人,尤其是工程师非常的紧张。反复地进行检查,生怕哪里出现了故障。
  东方水天一线的地方终于出现了一缕光。
  杜航下令各艇以巡航速度向庙街杀去。他们排成整齐的一列。一阵风吹过,将各艇的烟囱上冒出的烟柱吹到了一条重合的线上。
  后艇沿着前艇划出的水线向前行驶,最后在第四艘炮艇的身后形成了一条白线向远处的天际延伸。
  清晨,俄军正在滩头阵地上准备早餐。
  突然一个士兵看向东南方的天际,那里有一道烟柱若隐若现。
  “快看,那是什么?”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岸边炮艇上的瞭望手赶紧爬上了桅杆,拿着望远镜向东南方看去。江面上赫然出现了四艘蒸汽炮艇。
  “长官,发现四艘蒸汽炮艇,上面挂着金龙旗,应该是清国的炮艇。”瞭望手对下面的船队军官说道。
  消息很快传到了穆拉维约夫的耳中,听到是只是四艘炮艇,这才让他放下心来。
  仅仅是这么几艘炮艇,即使是装了蒸汽机的汽船应该也威胁不到他们吧。
  穆拉维约夫不是很懂海军。他觉得就跟陆军一样,人数应该可以弥补一部分武器上的差距。
  事实上,他所率领的这支船队中基本上没有专业的海军。他们只是临时组成的一支内河船队。
  这支船队的主要作用也是运兵,而不是在水上跟敌人作战。
  俄国人这边的反应也很快。10艘炮艇挂满了帆,在风力的作用下慢慢地加速,向驶来的四艘炮艇杀了过去。
  紧随其后,其他的炮艇也都做好了准备。
  当然了,俄国人这边所谓的炮艇是指所有装上了火炮的船只。
  双方相向而行,接近的速度更快了几分。黑龙江这一段出海口是自西北向东南流入鄂霍次克海峡。
  所以黑龙江水师是自东南向西北行驶,这个季节刚好是顺风而行,不过是逆流而上。
  俄国的炮艇编队则是从西北顺流而下,只不过是他们要依靠侧风取得动力,因此走的不是直线。
  “左舵10,咱们从他们的右侧切过去,各艇将速度降至15节。”
  杜航的意思是从这支船队的边上切过去,这样自然不能将这十艘炮艇全部击沉。但是杜航担心自己跟这十艘炮艇纠缠。
  其他的炮艇会来包抄自己,要知道人家几百艘船,几十艘炮艇。
  都围上来能将江面给封起来。到时候自己的速度难免要受到限制。
  所以他要先突进去,将俄国人的部署搅乱了。
  而之所以要降下速度,是因为他发现俄国人的船速连十节都不到,所以杜航觉得自己的船队不需要航行那么快,那样会降低己方炮手的命中率。
  而且高航速会影响蒸汽机的持续运行。
  看着远方江边密密麻麻的船只。杜航忍不住想像将炮弹射过去的样子。
  哪怕是炮手闭着眼睛砸过去一颗炮弹也能够打到敌船吧。
  就这一会儿时间,两支船队拉进到了一千米的距离。
  还好这里的江面开阔,杜航将舰队跟俄国人控制在一千米外交错而过。
  这个距离,俄国人船上的火炮根本够不着黑龙江水师的炮艇,但是杜航这边的新式舰炮却能够打到他们。
  虽然淮海军炮艇上的防护装甲理论上能够防御住对方的炮击,可是杜航还没有烧包到故意去接别人的炮弹试试。
  “开炮!”接到炮位上的报告后,杜航果断地下令炮击。
  “嘭嘭嘭……”艇上首尾的舰炮错开几秒钟发射,让舰艇的齐射显得不是那么整齐。
  三十二枚实心弹向着十艘俄国炮艇飞去。
  对付这种小型木质炮艇,实心弹的效果要更好一些。
  有时候一枚实心弹就能够报销一艘炮艇。
  一千米的距离,淮海军这边的射击命中率差强人意。
  只有三枚炮弹射中了对方。一枚击中了一艘俄国炮艇的桅杆,直接穿了过去。
  还有一枚命中了一艘俄国炮艇的侧舷,直接在炮艇的肚子上开了个大洞,砸进了船舱中。汹涌的河水顿时涌了进去,不一会儿这艘炮艇就倾斜了。
  最后一颗炮弹,直接将一艘俄国炮艇的船头击碎了。
  俄国人到底是忍住没有开炮,他们的老式火炮这么远的距离根本就没有命中的机会。
  当淮海军这边准备第二轮射击的时候,两边已经交错而过。
  不过淮海军炮艇的尾炮还可以射击,这也是炮塔结构的一个优点。
  十二枚炮弹砸过去,又有两艘敌人炮艇被砸中。
  双方就像对冲的骑士一般,一个回儿淮海军毫发无伤,对方一艘被击沉四艘被击伤。
  越过这十艘炮艇之后,淮海军这边沿着南岸一侧行驶,向着西北方向的俄国临时停泊地杀了过去。
  见到对方剩余的炮艇要驶出来,杜航急忙命令船队加快速度冲上去。
  他就是要在对方扎堆的时候打,这是大量消耗对方船只的绝好机会。
  炮手们早已经准备就绪。他们将火炮对准对方船队中炮艇聚集的位置。
  这时候刚才擦身而过的那十艘炮艇才完成转向,从后面追上来。
  哦,不对,现在是八艘了,有一艘沉了,一艘桅杆断了在原地趴窝。


第二二五章 全面反击
  穆拉维约夫已经摔碎了几个杯子,船队的指挥官被他骂的惨烈之极。
  任何人看到自己手下的舰船被人点名一样一艘艘炸沉,都没办法沉得住气。
  不光是穆拉维约夫,岸上的几万人都看到了这一幕。
  四艘炮艇,仅仅是四艘炮艇,在几百艘的木船周围高速巡航,只要是携带火炮的船只全部都被炸沉,其他的船只只要想要离开岸边也会被炸沉。
  江上的水战打到现在这个程度,杜航的心中已经没有一点顾忌了。
  为了给火炮冷却的时间,他现在已经不随意开炮了,岸边还剩的下很多的运输船,有的运输船干脆就搁浅到了岸边。
  现在黑龙江水师的四艘炮艇就像是四只牧羊犬一般,看护着这几百艘运输船。而那些运输船则成了一群温顺的绵羊。
  岸上的俄国士兵们这下心中慌了。
  早已经生出退意的穆拉维约夫心中也慌了。
  一支军队要是自己把自己的船弄沉了,把自己的锅给砸了,那叫做破釜沉舟。
  但是要是敌人将你的船给弄沉了,那就是断其后路,釜底抽薪了。
  所以现在岸上的俄国人没有生出决死一站的勇气,反而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在他们绝望的时候,江中的淮海军炮艇的火炮已经冷却了下来。
  炮兵们这个时候换上了榴弹。
  “轰轰轰……”爆炸在滩头阵地上人群最密集的地方响了起来。
  岸上的俄军士兵们终于找到了他们绝望的源头。
  江中的四艘原本他们完全没有放在心上的炮艇,现在肆无忌惮地从任何一个角度轰击他们。
  120毫米舰炮发射的炮弹要比他们之前受到的75毫米加农炮的轰击猛烈的多。
  “该死的英国佬到底给了清国人多少好东西。”愤怒的穆拉维约夫此刻又开始咒骂起英国人。
  这么先进的炮艇肯定不是中国人能够造出来的,还有上面的火炮。这必然又是英国人卖给他们的。
  英国人再一次被起了锅。
  这次在尼古拉耶夫斯克跟清国人交手,穆拉维约夫感觉自己更像是一个土著。
  是他们拿着落后的武器在跟文明世界的人战斗。
  当然,现在不是想这些问题的时候了,他现在有些理解巴甫洛夫当初失败的时候为什么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了。
  耻辱!是的,就是深深的耻辱感。
  穆拉维约夫此刻就深深地感受到什么叫做耻辱,无地自容的耻辱感占据了他的大脑。
  但是现在他必须要做出一个决策,几万人的生力军还在这里,他是绝对不可能投降的。
  “总督阁下,我们必须发起进攻,留在这里只会挨打。”穆拉维约夫的犹豫不决,让边上的将军们大感不悦,他们纷纷向穆拉维约夫建言到。
  向清国人投降,这个想法还没有出现在这些将军的念头中。
  于是穆拉维约夫手下还剩下的三万多大军向庙街城发起了总攻。
  这次没有壕沟,没用坑道,就是这么义无反顾的平推。
  江面上,四艘炮艇扬起炮筒追着俄军的身后轰炸。
  不一会儿庙街炮台上的火炮也开始发出了怒吼。转移到第二道防线的炮团同时加入了轰炸。一时之间,整个战场上都是炮弹爆炸的硝烟。
  偶尔还能够从硝烟中听到渐行渐弱的“乌拉”声。
  在机枪还没有出现之前,枪支的杀人效率的确是差强人意。只有火炮才算的上是战场上的大杀器。
  经过了了火炮的不断消耗,几万人的队伍在不断地减少。
  俄军就像在做瘦身运动一般,原本拥挤的队伍变得稀稀疏疏。终于,剩下的人冲到了淮海军的步兵阵地之前。
  此时,清脆的枪声才响起,夹杂在隆隆的炮声之中。
  为战场上增加了一些不同的旋律。
  这场战斗结束的速度大大出乎了双方的指挥官的预料。
  当战场上剩下的俄国士兵推举了他们中间军衔最高的一个团长举起了白旗。这场战斗就宣告结束。
  持续了近一个小时的决死进攻,让战场上还能站立的俄国人只有五千不到。
  军官更是大部分都战死。剩下的人中也以农兵居多。
  在庙街的牢房内,那些之前被俘虏的俄国人仔细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