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在浙江的力量主要集中在湖州一地。湖州知府李存文早已经投靠我们,现在其手下有五千团练,由牛杰指挥,这支团练的实际编制是浙江守备旅。算是我们一直以来安插在浙江的一颗钉子。”
“另外我们的太湖水师随时可以顺河而下,带着浙江守备旅直达杭州。”
董书恒这么一说,大家恍然大悟。董书恒的警卫连长可不是一般的连长,大家基本上都认识,现在大家才知道牛杰的去处,怪不得他离开警卫连后就不知去向了呢。
“这次攻打浙江,将会以牛杰的浙江守备旅为前锋。以他们的身份可以打敌人一个出其不意。我们第一个占领的城池就是杭州,控制杭州之后就能够瘫痪清廷在浙江的指挥。到时候再拿下其他各府也只是时间问题。”
“另外彭玉麟率领教导师跟随守备旅进入浙江,全权指挥浙江的战事。”
“接下家老严介绍一下福建那边的情况。”
“诸位,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全省多是山地地形,只有东部沿海稍微平整一些,海运发达,但是内陆的道路非常的少。”
“福建下辖:福州、福宁、建宁、邵武、延平、汀州、泉州、漳州、兴化共9府;龙岩、永春2直隶州;厦门城、云霄2散厅;共辖58县。另外还有台湾府,因为基隆设置南洋水师的军港,现在基本上被我们掌握在手中。”
“福建巡抚现为吕佺孙,此人为江苏常熟人,之前与闵浙总督王懿德配合镇压小刀会起义,表现颇为出彩。”
“不过吕荃孙的宗族皆在常熟,倒是有机会争取过来。”说道此处,严仕坤停了一下。
董书恒看向曾宪章:“总理这边能找到合适的人去做说客吗?”
董书恒接过了话茬,看向了一边的曾宪章问道。
“之前,老严跟我说过了这事儿,我派人打听了一下。现在苏州军政府农业局的局长叫吕亦简是吕佺孙的堂兄,或许可以让他去走一趟。当然我们这边还要派人配合。”
“好,这样再好不过,情报部这边派人配合一下。”董书恒对坐在那里还没说过一句话的郑剑吩咐道。
“至于王懿德,此人倒是一个干吏,山东人,此人在福建的名声不错。治兵也有一套。”
“福建背山望海,土地贫瘠,百姓好勇斗狠,地方上多有械斗,民风彪悍。王懿德将其中彪悍之人全部收入军中,给足军饷,这些人都对王懿德感恩戴德,战斗力爆表。”
“所以此人要是不能争取过来,将是我们的大敌。”
“福建现有绿营兵一万余人,另有新军万余,不足两镇。都是由之前的团练之中选拔出来的。新军所用洋枪多从厦门洋商处购买而来。”严仕坤继续说道。
听严仕坤这么一说,大家明白了,福建可是比浙江难打多了。
“福建那边大家无需多虑。我将亲自带兵搭乘南洋水师的战船进攻福建沿海地带。”
“杨炳春!”董书恒对着左边的江西军区司令杨炳春下令道。
“在!”
“你们江西军区第二师负责西边的邵武、延平、汀洲三府。记住,你们的最大敌人是陡峭的武夷山脉。福建江西之间没有大路。你们只能够从武夷山脉间的小路行军。不过你们要等南洋水师到达之后,一起发动,所以行军的时间给你留足了。”
“另外你还要安排好江西的防守任务,你们西边的湖南以及南边的广东很有肯能会遵照清军的命令对江西发起进攻。”
“所以这次我没有再在从江西抽调军队,你们江西的地方守备部队也是各省中兵力最队的。因此你出发之前就要安排好防守任务。”董书恒继续安排道。
福建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闭塞的省份,这个省被武夷山脉、雁荡山、戴云山三面包围。不过其沿海多是天然良港。所以董书恒所带领的从海上进攻的军队将是主力。
“彭司令,你们那边也要派一个团跟着舰队行动。”我将会在宁波将其放下,从海上突袭占领宁波府地区。”董书恒又对彭玉麟说道。
南洋水师在舟山本就有基地。隔着宁波港非常的近。
清军在宁波是有炮台的,要是发起正面强攻,肯定会带来损伤,另外,淮海军也不希望破坏这个炮台。
这个炮台是一座英雄炮台,曾经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抗击过英国海军。
董书恒还指望依托这个原本的镇海炮台,好好完善浙江的海防建设呢。
还好南洋水师平时就驻扎在舟山,清军早已经放松警惕,只要能够将宁波炮台骗到手,接下来攻占宁波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董书恒这么急着将闵浙拿下来,实际上也是担心列强以后通过沿海地区干预董书恒的统一战争。
随着淮·克集团在江宁的兵工厂的建立,现在淮海军已经有了生产大口径岸防炮的能力。
即使新工厂还没投产,大丰的老工厂已经在克虏伯的技术支持下生产出了280mm口径的火炮。
这种火炮的单重达到了近20吨。在目前来说已经足够淮海军的海防需要了。
现在英国人皇家海军引以为傲的305mm舰炮还没有问世。所以有了这些280mm岸防炮,董书恒就有信心对抗英国人战列舰了。
而且,淮海军的岸防炮还有射程的优势。
克虏伯公司开发出的间断螺纹横楔炮栓解决了后膛炮的种种问题。后膛装弹让火炮的倍径得以增加。
也就是说火炮可以做的更长,这样炮弹就可以射的更远。而以前的前膛炮,由于要从炮口装弹,所以限制了炮管的长度。
当然了火药的倍径越大,对炮管的强度的要求也就越高。而炼钢技艺的进步也是克虏伯今后能够称霸军工的奥秘之一。
后世的很多景区还可以看大这种280mm的岸防炮,它们中的很多一直用到20世纪中期,可谓是为了华夏的海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是一款非常有时代意义的大炮。董书恒觉得现在的华夏海疆应该有它们的一席之地。
以后淮海军有了更大的铁甲舰,也可以用上这一款火炮。
第二六八章 赴奥远征军
淮海军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效率。
董书恒对下属的做事效率要求的方面非常严格。
德、能、勤、绩、廉就是淮海军官员考核的五大标准,其中的能就表现为工作的效率。
之前有一个侍从室的干事,每天都加班加的非常晚。
董书恒了解到并没有给他安排额外的工作。
只是那人白天的时候工作效率低下,把事情都留到晚上做。
还想以此在董书恒面前邀功,显得自己工作是多么的勤奋。
每次董书恒到侍从室的时候总能看到那个小伙子在那里奋笔疾书。
最后,董书恒让魏玉祥将此人调到了一个最偏远的乡镇去工作。这样他只要做给自己看就好了。
董书恒不喜欢这样爱做表面文章的下属。他总是告诉淮海军的人,他们不是为自己工作,而是在为这个国家民族去奋斗。
人做一件事情要是没有一点点高尚的价值掺和在里面,那就纯粹是在糊弄了。
农民种田的时候都会融入一部分自己对秧苗的热爱。更何况是淮海军中这些官员。
他们要是纯粹为了养家糊口而工作,不夹杂一点对国家、民族的爱在里面。
那么懂书恒可以肯定淮海军的发展也就到此为止了。
……
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从军部到军政府都紧张的动员起来。
这次的作战距离不远,而且浙闽地区遍布淮海军的势力触角,所以不存在冒进这样的问题。
淮海军所要注意的无非两点,一是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损失占领当地,清除掉朝廷在当地的势力。
二是做好应对清廷可能会发动的反击。
10月10日,是一个好日子,宜征伐。
董书恒此时却在上海黄浦江的码头送别那些即将奔赴克里米亚半岛的远征军。
十艘三千吨级的大型蒸汽运输船在码头上一字排开,也就是在上海这里的码头,要是换一个地方的话,还不一定一次性停靠这么多的船只。
码头上站满了送行的人,董书恒想通过这次远征唤醒国人的民族自信心,所以做足了宣传功夫。
社会各界都派了代表在码头送行。这种盛况也将通过他们的嘴传到其他人的耳朵中。
此时,董书恒也在码头之上,他的身边站着一圈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总督阁下,您手下的军队的军容是我见过的亚洲军队中最棒的。”法国公使布尔布隆奉承地说道。
这次劝说清国出兵克里米亚,拿破仑三世亲自对他进行了口头嘉奖。能够得到皇帝陛下的表扬,无疑会给布尔布隆今后的政治生涯增光添彩。
“多谢您的夸赞,但是对比法兰西的陆军,我们还差的很远。这次到奥斯曼,我的这些手下能够看到世界第一强的法兰西陆军如何战斗,那将是他们的荣幸。”
董书恒当着英国公使的包令的面说出这些话,包令的脸色明显不是很好看。
“我们大英帝国的军队无论是海军还是陆军都是世界上最强的。”包令在心中暗道。
“当然了,我们也要感谢英国远东海军为我们的船队护航,有皇家海军的护航,我想这些小伙子们一定会安全到达科威特。”这是给英国公使包令说的。
“那是自然,总统放心,在印度洋上,只要有英国海军在的地方就没有人干造次。”包令非常自豪地说道。
英国人控制的印度殖民地就像一柄匕首伸进印度洋,控制者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
当年法国人跟英国人也是在印度干过仗的,就是为了争夺这个地方,最后法国自然是输了。
布尔布隆的心中不快,但是他也没有表现出来。
法国现在的国力确实不如英国。
尤其是现任皇帝的叔叔拿破仑一世在位的时候,几乎跟整个欧洲开战,使得法国的国力消耗巨大。
到现在,法国都还没有缓过劲来,所以现在法国只能够跟着英国人后面混。
不过拿破仑三世不会一直这样的,他这些年在欧洲四处挑起争端,一方面是为了改善法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也有消耗英国国力的打算。
随着随行的物资装船完毕,士兵们背着自己的随身装备,排着整齐的对列在码头上列队。
随着一声哨响,士兵们踩着跳板,一列列整齐地上船。
码头上报社的摄影师对着这一幕按下快门。随着一声镁粉爆燃的声音,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中国的军队终于再次踏上远方的土地。
自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老百姓看了很多的外国军队踏上中国的土地。
这次,淮海军的这支军队将用自己的脚步,带着大家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次出兵,除了医疗队,还有一支战地记者的队伍跟着军队一起出发。
他们将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相机,去给中国的百姓描述克里米亚的战争。
接着这次机会,淮海军的报纸还着重宣传了奥斯曼帝国,介绍这个国家如何因为腐朽的体制,而被列强一步步蚕食瓜分。
也介绍了沙俄这个贪婪的帝国,大家也从中知道了朝廷竟然割让了那么多的土地给沙俄。
同时淮海军接着这个机会号召更多的年轻人到远东去,去保卫我们的国土。
没想到在淮海军的治下,还真有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