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俩可练过功夫?”
  “不敢欺瞒少爷,小的俩是师兄弟,从小随师傅练习腿上功夫。”
  “哦,那你一个人能打几个普通人。”
  “不是小的吹牛,普通壮汉,小的一个可以干倒五个,要是我兄弟二人配合能放倒15个。当年,老爷正是看到我二人跟人打架功夫还行,这才把我二人收入家中。”
  自己这个老爹还真是会捡人啊!
  这时院内的马车赶到,董书恒和慧儿上了马车,两个家丁小娄和小艾自然只能跟着车子跑。
  出得城外,就变成了另一个世界,这还是董书恒本世第一次出大院,县城里面还好,虽然不大,但是东台未经战火,不长的街道上商铺林立,好不热闹。
  城外却是另一片光景,去西溪的路上正好遇到一个盐丁村落。
  董书恒命车夫把车子停在了村落之旁,只见几个孩童在村口的泥塘捉泥鳅。这几个孩童手臂和双腿都长得细细的,头和肚皮大大的,一看就是营养不良。
  突然一个孩童捉到了一条泥鳅,高兴地抓在手里向家跑去。
  此时,董书恒抬头望去,才看到这个村子其实是有一堆茅草棚子聚集而成。
  垒土做的一人高的墙壁,上面铺着厚厚的茅草,这种植物在沿海滩涂的盐碱地中最为常见。牛羊都不愿意吃,只能用来建房烧火。
  盐丁每年都会收割这种茅草用来煮盐或者建房子。
  董书恒曾经看过一本清朝人的笔记描写盐丁的凄苦生活:
  酷暑之中,前面是一片煮盐大灶接连成行,后面也是一片煮盐大灶连接成行。
  盐丁们顶着暑热,在滚烫的两行煮盐大灶之间奔走穿梭,熬煮食盐。这种状况,就如同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内,就像是要炼丹而改筋换骨,其情景,想一想,都让人觉得煎熬。
  盐丁们的身体,被火气熏蒸炙烤,开始时,他们的肌肤或许还是白色的,慢慢地,就会变成红色;时间久了,就成了黑色。那些天长日久在盐场求生的盐丁们,皮肤的颜色就如同铁块的颜色,身上的肉,就如同干脯一般。
  盐丁们煮盐的地方,很少有树木存在。炎炎夏日,盐丁们在盐场大灶之间煮盐的时候,被灶内的火热逼迫,为了暂缓烧烤,他们会从大灶之间跳出,然后,站在烈日之中乘凉。
  盐丁们如此用力地工作,但是,每天辛苦所得,仅有百枚左右的铜钱。就是这百枚左右的铜钱,盐丁一家妻子儿女的衣食,还全都要依赖於此。
  正因为所得甚少,所费较多,所以,盐丁们每日的饭食,通常不过是些芜菁(十字花科,芸苔属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00厘米;块根肉质,根肉质白色或黄色,无辣味;茎直立,块根熟食或用来泡酸菜,或作饲料。高寒山区用以代粮。)、薯芋、菜根等;对盐丁们而言,少有的上品食物,则是荞麦、小麦等。
  外面官绅人家每餐所食用的白米,对盐丁们来说,则是终年终身、终子终孙,都未曾食用过的。
  盐丁们一辈子能够吃上一顿白米饭,就如同传说中修道的术士能够进入天台山吃上胡麻饭(中国古人认为食胡麻饭是得道成仙的修炼方法之一,而传说中的神仙也以胡麻为食,这种观念的形成与胡麻的原产地以及胡麻本身的特点密切相关。胡麻来自于在中国古人眼中充满神话色彩的西域地区,它本身又是一种医学上常用的药材,各方面因素叠加,使得这种原本很普通的植物成了道家服食求仙的修炼法物。)一般,真是千数百年才可一遇的奇缘。
  在盐丁们的心中,猜想,对于白米饭是否存在,也还是无法确定的。饮食而外,盐丁们的衣着,也让人睹之心酸。
  他们平常所穿,都是鹑衣百结,到了严冬,也仅仅穿着夹衣。盐丁们家中生活条件好一点的人家,可能会储藏有一件破棉袄。但是,这种情况,也只是十家之中,仅有那么二三家而已。
  董书恒没有继续向村中走去,他已经在心中暗暗决定要为这些凄苦的盐丁争上一争。
  回到车上他看向慧儿问道:“你的家中也是做盐丁的吗?”
  “是的,少爷。”
  “那么你家里对比他们如何?”董书恒用手指了指村子的方向。
  “这个村子怎么说都临近县城,盐丁们偶尔还能找点其他营生。我家在台北,那儿深入盐区。到处都是草木灰的味道,外面地里连棵野菜都挖不倒。饿急了的时候,我们会抓把盐吃,然后咸得自己直想喝水。水喝多了,肚子就感觉不到饿了。”
  “跟了少爷之后我才过上好日子,现在的生活我以前想都不敢想。”小丫头说着说着就陷入了沉思之中。
  “你家里还有谁啊?”
  “啊……”慧儿的思绪被董书恒拉了回来。我家里还有父亲、母亲、兄长、弟弟,我父亲叫沈有福,母亲姓丁,哥哥叫沈大力,弟弟叫沈二牛。”
  “有空的时候我带你回去看看吧。”
  “谢谢,少爷,我都五年没回去了,真不知道现在家里怎么样了。”小丫头说着眼睛都红了。
  中国的老百姓无疑是世界上最勤劳的,只要解放他们,他们就会发挥出无比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推动历史的改变。
  现在有一小群既得利益者,包括以统治者自居的某少数民族,包括充当统治中介的大地主阶层,包括想从中国不断吸血的外国列强。
  这些人是压迫在劳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只有打破他们,这群勤劳的人民才能把自己的力量发挥出来。
  董书恒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更加坚定了走下去的决心。现在只有他知道谁是最有力量的人。
  清庭不知道,地主不知道,列强不知道,江宁城中的天王也不知道。


第四章 游西溪事端多
  一路无话,董书恒一行已经接近西溪。
  “慧儿,你知道这西溪的典故吗?”
  “慧儿不知,少爷你能跟慧儿讲讲吗?”
  “好吧,这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个帅哥叫董永,是我的本家啦,有一天他看到七个美女在这西溪洗澡,就偷偷把人家的衣服拿跑……”
  “呜呜呜,太感人了,后来呢?”慧儿听得入了戏。就连一旁的小娄、小艾都听得入神。果真是娱乐匮乏的年代啊,随便讲个故事都能让人听入神。
  “好了,晚上回去,本少爷给你讲《红楼梦》,这个故事很长,够你听很久的。”
  慧儿瞪大了眼睛一脸期待对着董大少爷放电。
  西溪古镇自古文人骚客汇聚。宋朝先后有三位盐官(晏殊、吕夷简、范仲淹)自西溪入朝为相。所以此处常年有人游览,更别说现在还是踏春的季节,更是游人如织。加之此处有远近闻名的广福寺,香火旺盛,更是吸引了一大批善男信女上香请愿。
  未到西溪,董书恒就远远的看到了那座广福寺塔。据说是汉代建造,后世的塔是重建的,比现在的塔要新,但此时的塔看起来却更加真实、古朴。
  游西溪,其实主要是游广福寺。车夫把马车停在了寺庙外面。董书恒带着慧儿还有小娄、小艾这对哼哈二将进了佛寺。
  遇庙拜佛,这是国人的传统,甭管你信不信,拜了总归没坏处不是。
  寺内并无山,整个东台就没山,因为此处为冲积平原。不过一排排松柏却打理得整整齐齐。
  扬州多富商,因此寺庙不缺香油钱,为了迎合富人需求,弄了许多亭台假山供人游赏驻足。
  董书恒一行四人向着正殿边走边玩。路过一个亭子,这亭中有两个阔少带着七八个家丁正在那假装文人骚客。董书恒不予理睬,正准备走过去。
  这时就听到一个公鸭嗓子说到:“这不是董二吗?咦,你还没死啊?”
  卧槽,这是遇到找茬的啊,爷今天出门没看黄历啊。
  董书恒疑惑地看向旁边的小娄,至于那个从不讲话的小艾直接被他当成了透明人。
  “这个是黄家的三少爷黄浩。旁边一位是盐场巡检家的二公子张梦龙。”小娄很有眼力劲地小声在董书恒耳边说道。
  “我当谁呢,原来是黄老鼠,你都没死我怎么会死呢?”
  “你……我看你身边这丫鬟长得不错,怎么样,一百两,卖给我!”
  “听说你老娘风韵犹存,要不我出一两银子卖给我做厨娘。”
  “你……你……”这丫的嘴巴也忒损了,黄三公子被气得七窍生烟。
  “三爷,别跟这小子废话,我们人多干他丫的!”
  说着对旁边家丁使了个眼色,众家丁抄起短棒就围了上来。
  卧槽,这是一言不合就开打啊。我可真是嘴欠啊。董书恒看向身边这哼哈二将,两兄弟啊,全靠你们啦,不要给这时代的武林高手丢脸啊。
  看到我们的小娄、小艾面不改色,董书恒的心才微微放下。
  只见我们的小娄护在董书恒身边未动。高个子小艾那一双大长腿跨了出去。长棍支地,一个连环飞踢,把走在前面的四名对方家丁踢倒在地。
  这几个倒霉蛋捂着胸口在地上打滚。后面的三人顿时停下脚步。在犹豫着是呢撤退还是逃跑。小艾显然没准备放过他们,棍点脚踢,每一下都打在膝盖关节处,三两下,剩下三人也蹲在地上抱腿哀嚎。
  卧槽,果真是话少人狠啊。一挑七,还是一气呵成。他回头看了看身边的小娄,你丫的是不是个话把式,光说不练的。
  “嘿嘿,我师兄是个武痴,腿上功夫了得,还学过少林棍法。我嘛,比他差那么一点点。再说也要有人在少爷身边保护,是不是?”小娄厚着脸皮道。
  “哼,你给我等着……”一般说完这话就是要跑路了。果然,张黄二人在一帮家丁一瘸一拐的簇拥下狼狈而走。
  “少爷,那个黄三少爷看上了家里的书云小姐,之前请人来提亲,结果让您拒绝了,其实三夫人本来是同意的。所以这个黄三公子一直怀恨在心。”
  “要说这个黄家是四总商,家境比我们家要好,但这些年开了很多烟馆,跟洋人勾结,名声不好。听说这个黄三还抽大烟,少爷您回绝他是对的。”慧儿在一旁说道。
  董书恒这才知道原委。话说这么久了,还没看到自己的这对双胞胎妹妹呢!这个黄家还有那个张家自己以后要多关注才对。
  说话间,董书恒一行四人来到大殿之前,董书恒请了束香拜了拜佛。正回头出来时,与人撞了个满怀。
  卧槽,真是点背啊!
  “哎呀……对不起,这位先生。”自己还没开口,对面之人已经先行开了口。
  只见来人,粉面玉琢,虽着男装,但是刚才那一撞的柔软感,无一不让董书恒怀疑对方是个女人。再一看,果然那人没有喉结!
  “哦,应该是我不对,这位公子。”看出不点破,聪明人好做。
  “哦,兄台,客气了。”魏玉珍在心中想。
  “兄台要去拜佛?”董书问道。
  也许是穿着男装,这女孩子身上有种后世女孩的气质,有着的浓浓书卷味,董书恒顿时来了兴趣。
  除了慧儿,他在这个世界还没有接触过其他女孩儿。人嘛,总是对同龄异性产生好奇心。
  董书恒也径自去上香,出来之后,刚好刚才那女子也从另外殿中走出。
  两人相视一笑,董书恒开口问道:“还不知兄台高姓大名,不知是否方便告知?”
  既然对方穿着男装,那么董书恒开口相问也就算孟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