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3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政府建造了大量的排房,低价出售给上海的工人。
这些房子的价格很低廉,平均只要五十银元就可以买一套,也就是一个工人几年的工资。
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一般化在沪上的工人都能够买得起一套石库门中的套房。
这极大地改善了沪上工人的生存环境,也美化了沪上的城市景观。
以前遍地的棚房不见了。平民区私自搭建的棚房,没有配套设施,环境脏乱差,容易滋生细菌,传播疾病。
现在这些地方已经全部拆除了。只要愿意出力干活的人,哪怕是买不起几十块的套房,也可以租住沪上政府的廉租房。
现在的沪上已经形成了四大区域。靠近外滩的保税区,那里大都是洋人的商行和工厂。往上游的上海县城是老城区,城墙已经拆除,只留下几座城门。
这里住的都是沪上的老居民,老居民大都从事服务业,他们中很多本来就是小商贩。
老城区这边商铺林立,餐馆、旅馆、小吃铺子、杂货店应有尽有。以城隍庙一带最为发达。
老城和保税区之间是新生活区。
苏州河以南是华商的工业区。
这里开辟了大量的住宅供工厂的工人居住。这些工人大部分是外来人口。
沪上这里工厂的工资普遍比外地高,一放面因为这里的有钱人多,物价被拉了上来。
另一方面因为洋人自贸区工厂的工资要比内地高出一些,所以就带动了整个沪上的工资比外地要高。
来自苏南和浙北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这里,寻找新的生活。他们是华夏第一批大规模进程的务工人员。
不知不觉中,华夏的城镇化进程已经悄然登场了。
张小就是这些打工大军中的一个,他出身在常州府,是去年的时候跟着村子里的一个亲戚到沪上的工厂做工的。
刚开始的时候,他在沪上的一个印刷厂做学徒工,没有正式的工资,但是每个月有一块银元的补助。
厂子里包吃包住,能够再拿一块银元,对于张小来说就已经是不错的收入了。
他将每个月的补助全部都攒了下来,准备攒齐十个银元之后就回去娶个媳妇儿。
不过后来见到那些正式的工人一个月可以拿到三四个银元的工资,他就不淡定了。
他开始努力的学习、工作,争取早日上手,盼着能够转正。
三个月后,印刷厂的管事通知他可以转为正式的工人了。工厂里面正式工人就可以单独掌握产线的一个环节了。
张小很开心,本来他要十个月才能够攒齐老婆本。现在提前转了正,这意味着他在过年之前就可以攒够钱回去娶媳妇儿了。
这要是在村子里种地是不能想象的。他家里本来就是佃农,现在种地虽然交的租子少了,但是也只是能吃上饭而已,要是想要拿粮食换钱娶媳妇儿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呢!
不想,他现在出来工作,吃住都不用花钱,每个月的工资还可以一分不少地攒下来。
去年年底之前,他从邮局将钱给寄了回去,让父母用这笔钱给自己说一门亲事。
很快,家中就有信回来了,家中帮他找了一门亲事,九块银元的聘礼。
女方家中条件还不错,是个富农,人家还贴了不少的嫁妆。还是因为听说张小在城里有正经的营生才愿意嫁给他。
张小知道后非常的开心。年节里厂子一放假,张小就马不停蹄的赶回家去,还不忘记在沪上给家人买了些稀罕的东西。
回到家中,他将年底的奖金拿出来给父母置办婚宴。
年节一过就将媳妇儿给取进了门。
对方家人听说他是在印刷厂工作,更为满意,觉得这能够沾点文气儿,以后生个娃兴许还是读书的料哩。
张小的媳妇儿叫妮子,是个勤快的农家媳妇儿。她家中的生活条件好一些,妮儿的身子骨发育的很好,完全张开了。
小夫妻在一起过了几天你侬我侬的生活。很快就又到了张小进城务工的时间。
张小为了不迟到,提前就出发了。
小媳妇儿有些舍不得,张小就安慰她说到了沪上置办了自己的房子就会让人接她去城里生活。
以后的生活中妮子经常走神,她一直在幻想着城里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张小回到厂中依旧是那么努力地工作,他的工资从三元涨到了四元。有的时候加班比较多,厂子里还会多发一些。
当然了,这个时代在厂子里上班可没有八小时工作制的说法,每天十几个小时都是家常便饭,而且大家也觉得这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张小的工厂是官办的,他找管事的打听房子的事情。
管事告诉他,印刷厂是官办的,正式的工人结婚了之后可以分房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你每个月交十个铜元,相当于十分之一银元的租金给官府,房子还是官府的。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你交十个银元的首付给官府,然后每个月再还一个银元给官府,直到还清为止,因为他的身份,官府是不收利息的。
张小很果断地选择了第二个方案。这样的话,到时候媳妇儿要是问起来,他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房子是咱自己的。
要是选第一个方案,总不能说这房子是公家的,咱只是租的。
而且,这房子很便宜啊!
张小算了一下,自己三四年就能够还清了。到时候节约一些,说不定还能提前还掉。
房子是有现成的,这两年沪上一直没有停止建设。这种三四层高的石库门排房建起来速度很快。
只要石灰砖头跟的上,就跟搭积木一般。
每一栋楼可以住上七八户的人家,标配都是两室一厅一厨一卫,虽然不大,一家子人倒是能够住的下。
像张小这样的小两口住起来还略显宽裕。
房子是空的,张小手中没什么钱了,只能够一边赚钱一边添置家具。
今年六月份,张小终于将自己的房子给置办齐全了,妻子也坐长途公共马车来到了沪上。
在复兴军的老地盘,现在已经在各个城市之间通行一种加长形的公共马车。
做这种车子的大都是经济条件一般的散客。通常一辆车子一次可以带十几个人。这是官方的车子,价格便宜还很安全。
妮子就是坐这种车子去的沪上,在车上,她用头巾将自己包的严严实实。虽然车上男女乘客是用帘子隔开的,但是她还是很小心。这时候,农村的小媳妇还是比较保守的。
妮子已经生活在淮海军的治下两年多了,思想上还开放一些,要是换了别的地方,女人家是一般不敢出门的。
来到了沪上,妮子才发现这里真的很大。
新居民区将原来的租界区和老县城都连到到了一起,沿着黄浦江形成了一个“s”型的城区。
这片城区以南边的苏州河两岸最为繁华。东北边一直延申到杨树浦。
张小掐着时间到车站接到了妻子。
今天他请了半天假专门陪妻子。
先回到了新房之中。妻子还从未住过这么高的房子,他们家在三楼,要爬楼梯上去。
妻子对这里非常的好奇。对于新家,妻子也很满意,虽然不是独门独院的宅子,但是至少有一个地方了。
因为丈夫告诉自己沪上这里只有有钱的员外才能住进一进的园子,所以妮子就不再去想独门独院了。
只是晚上的时候,二人都小心翼翼,生怕声响大了惊动了周围的邻居。
接妻子的时候,二人走进城隍庙,顺便买了一些生活用品,还有吃食。
第二天,张小继续上班。妻子一个人在家。
实在无聊了,妮子才用头巾将自己包了起来出去转转。
走了没多远,她见到一群女人围在一起。见到全是女人,没有一个男人。妮子才敢靠过去。
远远的听不清她们在说什么,一群操着不同地方口音的女人在一起讲话,只能用嘈杂来形容。
妮子走近了之后,见到一些穿着工作服的女子在向人群中的女性讲解着什么。
之所以说她们穿的是工作服,是因为这些女子穿的衣服跟复兴服有些像。只是领口不是立着的,而是斜领的。
“姐妹们,我们女人不能总是窝在家中,否则会被自己的男人看不起的,说咱们是吃白饭的。我们要出去找事情做,要自食其力。”
“姐妹们,我们妇联就是专门帮助女人的。大家在家乡可能也都听说过。平时大家要是什么需要帮助的都可以找办事处找我们,无论是家庭的问题,还是你本人的事情都可以,要是有不好说的事儿,咱们也可以私下谈。”
“今天我们在这里摆摊子,主要是帮助大家找事情做的。大家放心做事情的地方都是只招女工的工厂,我们妇联都去调查过了,不会让大家有什么为难的地方,而且平时我们也会去帮着监督工厂。”
那中年女子对着大家说到了这里,就招呼其他几个女子对着围上来的女人讲解着什么。
妮子听到了有人在说一个月可以赚到两块银元。她有些害羞,没有上去咨询。
不过妮子的心中有些心动,要是自己也去工厂干活的话,就不用在家煮饭,并且还会有增加一笔收入,那他们俩攒的钱就能多很多。
晚上吃饭的时候,妮子将白天的事情讲给了张小听。
她很意外,张小并没有反对。
张小在沪上也呆了一年多时间了,算是见过了世面。知道沪上很多工厂都是使用女工的,比如那些缫丝厂、纺纱厂、刺绣厂等等。
他是支持妻子出去做事情的,一方面这样可以增加家庭的收入。
另一方面,自己在外面做事情,白天妻子一人在家也会无聊。因为现在他们上班一天十几个小时,都是早出晚归。
所以,还不如也让妻子出去做事儿。
第三八九章 少年军校
董书恒从高邮去了扬州,本来他到扬州的事儿在高邮都办好了。
但是他想到了在扬州办的少年军校。还是决定去看看孩子们。
自从去了江宁之后,他到少年军校的次数就少了很多。
以前在扬州的时候,他几乎是每隔几日就到军校中去一趟。
给这些孩子们去讲一讲课,和他们聊聊天,甚至有时还会跟他们一起玩耍。
扬州少年军校。
此时的操场上正在举行一场蹴鞠比赛。
话说,这个蹴鞠比赛还是董书恒在军中推广开来的。
后来渐渐地给所有小学也都建了蹴鞠场地。蹴鞠这项运动渐渐普及开来。
传统的华夏蹴鞠比赛项目,在中国古代大致相当于街头足球在近代巴西。
这是一项市井的娱乐活动,而在城市中,有大片草地是不太现实的。
草也不是重要条件。即便是有草地,唯一的可能是一大片空地上长杂草,重点还是空地。
这也和蹴鞠的规则有关。当时的蹴鞠大概类似于现代的毽球。可以允许用除手之外的各个部位触球,但是球不能落地。
因此也就不需要草皮来平滑球的滚动。平地也可以保护蹴鞠者的身体免受伤害。
董书恒一直通过精武会来推广全民运动。武术其实也是一项运动。
不过,都说穷文富武,武术训练的成本太高,而且很多时候都枯燥乏味。
所以董书恒就试着推广一些竞技性的体育项目。这些东西咱们华夏文明的历史上还是很多的。
只是宋之后,程朱理学大行,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