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3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人退走,不过这些阮朝军队退的很仓促。
  他们连战场都没来的及打扫。陈玉成下令让城内的越南民夫出城整理战场。
  这下子,他的手中一下子多了六七千套兵器。
  陈玉成将其中比较好的火枪挑了出来,用来补充手下的损耗。客军作战,他们很难及时得到武器的补充。火枪这种东西又是消耗品,尤其是枪管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
  滑膛枪还好,他们自己的铁匠有时候也能做出来凑活着用,但是线膛枪的枪管他们就没办法自己做了。只能够去找复兴军购买。
  复兴军的手中有很多好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并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他们并不喜欢复兴军提出的条件,那样似乎他们是复兴军的牵线木偶一般,圣王并不想让太平军成为他人的附庸。
  当初他们从广西出来,也是考虑到太平军并非是复兴军的对手。
  当然了,那时候复兴军也给了太平军很优厚的条件,现在他们的人以及很多装备都是那时候得到的。
  现在太平军的手中并不缺钱,也不缺人,只是缺乏稳定的补给。
  陈玉成倒是觉得应该先和复兴军虚与委蛇,先将自己的能力提升,至于复兴军让他们向西发展,那又如何呢?
  得知的复兴军给他们的指定的地盘后,石达开和手下心腹专门研究过复兴军的用意。
  他们甚至找到了马帮的人了解情况。
  西南的马帮就又一条线路是经过缅甸的密支那到西边的印度地区。实际上更确切地说是进入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土司地界。
  那里现在和英国人的势力接壤,只不过英国人只是控制了南部沿海地区的重要港口而已。对于内陆地区,英国人扶持了一个个土邦加以管理。
  而复兴军要他们去的缅西地区就是在一个个小土邦的管理之下。
  所以说复兴军的意图很明显,这是要他们的去跟英国人对抗。
  英国人的实力,石达开他们也有一些了解。至少是比清军要强多了。至于他们和复兴军相比如何,那还不清楚。
  所以,陈玉成觉得英军得实力大抵是要比自己手下的太平军你强的。
  董书恒让他们的去对抗英国人的目的是很显而易见的,他是想让太平军在西南为英国人与华夏之间制造一道屏障,也许是董书恒不想直接和英国人开战。
  不给这对太平军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到时候跟英国人打起来了,复兴军的肯定会在装备上给他们支持。
  到时候他们也就有了与复兴军讨价还价的资本。但是陈玉成还不知道圣王的想法。
  毕竟此时距离他们的最终的的目的地还有几千里。
  不过,陈玉成至少知道圣王并没有准备控制越南,因为圣王知道这越南的北部迟早也是复兴军的菜。
  他们早就看清楚了,这个董书恒是要效法汉唐,开疆拓土,那么这古交州之地是肯定要拿回去的。
  他们的这次在越北就是要趁着这里的混乱,再大大地捞上一笔,同时也为复兴军今后进入这里创造了条件,埋下了伏笔。
  不仅仅是金银财货、粮食物资,还有轻壮人口,都是太平军所需要的。
  在整个东南半岛上,越北这一块都算是比较繁华的了,这里靠近华夏,深受华夏的影响。
  陈玉成能够感觉到这里跟广西地方上的生活习惯、人文环境非常的相近。
  包括百姓的民族成分也是差不多,都是共同的那几个民族构成。
  如果不是这里离着华夏太近,陈玉成觉得这里都可以作为一个王霸之地。
  圣王要是在这里称王,他陈玉成有把握打下整个越南。
  可是并不行,因为北边那位不允许。
  陈玉成想的很多,但是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眼前的敌人,那样他们的才有足够的时间向西边转移。
  至于阮朝后续的军队,那就交给当地的义军解决,最后估计复兴军也会插手,那就是不是董书恒需要考虑的了。
  因为在北祈,又有很多人加入了太平军,他们现在的队伍再次增加十几万人。也许这次西进,他们太平军可能要壮大到了四五十万人,这这其中至少有二十万的轻壮男子,还有五万以上的老兵。
  这么多的人可以比得上一个小国的人数了,陈玉成觉得,他们这么多人,只要不是被南边这些效果联合起来堵住,弹尽粮绝。那么几乎可以在那边横着走了。
  今天对阮朝军队战斗的胜利给城内的义军的士气带来了很大的鼓舞。
  以前压着义军打的阮朝军队,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
  北祈的义军完全被阮朝杀怕了。每一次起义失败,阮朝都会在北祈大开杀戒。
  有一次被杀的义军实在太多了,红河上面都被尸体堆满了。
  可以说北祈这里的义军完全是被阮朝军队杀怕了。他们的为什么这两年隐忍不发,就是因为害怕。
  可是太平军杀进来之后,因为太平军的战力比北祈的阮朝守军高出不止一个档次,所以给了义军一种感觉——那就是阮朝的军队已经是土鸡瓦狗而已。
  现在圣王石达开的在后方,一边收集物资,一边扶持当地的义军,这些人不可能都愿意跟着自己走,因为其中不乏一些野心家,这些人是不会愿意寄人篱下的。
  所以石达开准备将这部分义军留下,让他们割据北祈。
  这样,这些人就能帮助自己的挡住阮朝的军队。
  而且石达开还可以跟这些人交一个善缘。
  当然了,石达开也不傻,将北祈这么大的地方交到了这些人的手中,总是要得到莫大的好处的。
  现在这些义军也是穷光蛋,但是以后他们有钱了有粮食了那可是要还的。
  第二天,阮朝的军队继续攻城,但是依然不理想,不过这次的伤亡没有那么大了。
  陈玉成看的出来这些人似乎是在等后面的援军。
  既然敌人不愿意全力攻城,陈玉成就不陪他们玩了。
  他留下了少量军队迷糊敌人,并且组织城内的义军接管了城防。
  而他自己则带着主力又杀回到河内。
  河内城内的义军正在串联,他们的已经做好配合太平军攻城的准备。
  城外的大营之中,陈玉成见到了一位义军的主要头领。
  此人名叫农治多,是一个壮族人,在北祈这边和广西一样壮族人非常的多。
  陈玉成也出身广西,所以见到了农治多之后,就跟见了一个老乡一般,语言交流上根本就没有什么障碍,大家讲的都是广西方言。
  “农统领,你好。”陈玉成向农治多打了一个招呼,这是一个四十几岁的汉子,面容黝黑,皮肤粗糙,就像是一个老农一般。
  “陈将军客气了,农某打搅了。”农治多谦虚地说道。他的外表粗狂,但是说话却是极为斯文,有些像是读书人。农治多这么客气是有原因的,他们现在毕竟还在依附太平军。
  双方已经达成了默契,太平军取财、取人,他们的北祈的义军最后得到地盘,此后每年北祈要向太平军提供价值一百万两白银的物资。
  不过这对于义军来说还是划算的,毕竟要让他们自己打下北祈,他们是没有信心的。
  农治多客气了一下就说起了正事儿:“将军,我们安插在城中的力量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现在需要将军组织一次大规模进攻,将城内的守军全部都吸引到城墙上来。方便我们的人在城内起事。”
  “当真?”陈玉成听了之后有些兴奋。整个北祈怕是要有一半的财货都在这河内城中。
  只要拿下了这座城池,他们的太平军就算是完成了在北祈的战略任务,那时候就可以着手向西边转移了。
  “将军请放心,河内是北祈的中心,我们放在河内城的人都是最值得信任的人。在下已经与城内的人取得联系了,绝对不会出问题。”农治多拍着胸脯保证道。
  “农统领,陈某不是不相信你,只是此时重大,必须小心谨慎。统领先在帐中休息,待陈某部署攻城之事。”陈玉成说道,虽然他料定农治多不敢在自己面前撒谎,但是还是要将他给扣在这里,还好这个农治多也没有提出要离开。
  “是,那农某就不打搅陈将军了。”农治多起身告辞,随着陈玉成的亲卫前去休息。
  随后,陈玉成找来的军中的各级将领商议攻城的分工。
  既然要将城内的守军都给吸引过来,那么就不是简单的佯攻能够做到的。
  农治多他们潜伏在城内的人并不多,刚才他已经说了,只能够组织出几百人来,这些人要用在刀刃上。
  陈玉成认为至少要在一个城门处造成破城的危机。
  思路既然已经理清那么接下来就好办了。
  还好前几天,围城的军队除了断开了护城河的水之外。还在西门外挖了一条地道通向城墙的方向。
  挖地道炸城墙,在太平军刚刚起事的时候就经常用了。
  当年太平军起事之后,从广西打到江宁,一路上几乎有一小半的城池是这样打开的。
  这个手艺,太平军自然是不会扔下的。
  只是河内这里的地下水比较丰富,地道挖起来真的很不容易。还好他们手中现在多的是越南民夫。
  这些越南的义军对于攻下河内似乎比太平军还要积极。
  因为这个河内是越南的古都,只要攻打下来就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这意味着他们的有了与阮朝分庭抗礼的能力。
  越南的历史上南北分立是常有的事。北祈这里明显是受华夏文化影响比较深的地区,自古以来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华夏的统治之下。它相比于南祈就是两个国家一般。
  当日傍晚,太平军向四面城墙发动了攻击。一时之间炮声隆隆,河内的城防坚固,城墙上面遍布火炮,炮战的话,太平军并不占优势。
  太平军的进攻动静很大,但是真正冲到前面的都是陈玉成手下的越南义军。
  就在战斗进行得最激烈的时候,西门外的进攻部队突然间退了回去。
  随后,一阵地动山摇,一声沉闷的爆炸声从地底传出。
  城内布置豪华的镇守使府中,一众北祈的达官显贵正聚集在这里商讨军情。
  战事吃紧,镇守使希望城中大户能够出钱犒赏三军,以提升士气。
  但是这些人一直在这里高谈阔论,到现在还没有给出一个方略。
  突然间的震动,让众人以为是地龙翻身,有胆小的直接吓得钻到了桌子底下。
  镇守使陈嘉辉跑到房外看向西城的方向,大叫不好,随即带领着府中剩下的兵马前去支援。
  原来,这爆炸正是太平军引爆了埋藏在地道中的炸药。
  随着这一声巨响,城门一侧的城墙被炸塌了一大节。
  不一会儿,烟尘散去,终于可以看清楚城墙上的大豁口。倒下来的砖石在城墙的内外两侧行成了两个斜坡。
  “杀啊!”
  震耳欲聋的冲杀声响起,冲在最前面的是跟在太平军麾下的越南义军。
  他们高举着各种各样的刀枪剑戟,大吼着向前冲去。
  太平军拿着火枪紧随其后。其他各面城墙也全部都被攻城的军队牵制。
  此时城内只能派出最后的预备队到城墙处堵住缺口,就连镇守使陈嘉辉都亲自带着亲卫上阵了。
  而此时城内几处处宅院中,一些拿着兵器的青壮躲在院中。
  从他们的装束可以看出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不过大都是一些底层的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