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相视一笑,董书恒开口问道:“还不知兄台高姓大名,不知是否方便告知?”
  既然对方穿着男装,那么董书恒开口相问也就算孟浪。
  “哦,在下魏玉,随父暂居高邮,近日父亲身体不适,故来寺中请愿。”魏玉珍答道。
  两人互相做了介绍,索性天还早,董书恒邀请魏玉一同在庙中走走。
  两人天南海北地聊了开来。魏玉珍家学渊源,颇有见识,竟然对海外之事也了解一二。
  这让董书恒颇为吃惊,什么时候大清朝的女子都有这种见识了。当然董书恒经过后世的信息轰炸,信口拈来随便说说,在魏玉珍看来都是惊人之语。
  “董兄,你说我中华难道就真如洋人所说的那么羸弱落后吗?”
  “不,当然不,我们从来不弱,我们只是还没有发现自己的力量,几十年前叱咤欧洲的拿破仑就说过我们只不过一只沉睡的狮子。”
  “魏兄,你想想看,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还有我华夏,现在依然存在于世的只有我华夏,仅此一点就值得我们自豪。现在的华夏是病了,但是不深,不过需要有人来治疗,不然这病会越来越深。”
  “那么,董兄认为谁能够救华夏呢?”魏玉珍盯着董书恒问道。
  “开眼看世界之人!”
  “什么?董兄这话在下听别人说过。”魏玉珍被董书恒的话惊到了,因为这句话同样出现在她父亲魏源之口。这个董兄竟然如此有见识。
  “哦?”董书恒心中也在盘算是谁也有这眼光。难道是他?
  “魏兄可曾听过‘师夷长技以制夷’,最近一百多年,欧洲通过工业革命,确实走到了我们前面,但是凭着我们深厚的文化底蕴,人口资源,未必不能后来居上。”
  “但是现在的朝廷,朝堂上的士大夫却掩耳盗铃,敝帚自珍,闭着眼睛,假装自己是巨人,目空一切却又一次次被打脸。哎……”董书恒趁热打铁道。
  “董兄如此见识,却屈居商贾之身,实在是国之不幸。董兄这个朋友,在下交定了。他日有空定要到高邮找在下。”
  董书恒心中非常兴奋,终于在这个世界认识了一个聊的来的朋友。
  两人聊了这么长时间,让双方带来的人都急了。首先是慧儿过来找董书恒,紧接着又有一个小书童过来喊魏玉珍。两人于是约定下次再见。
  回去的路上。小书童对魏玉珍道:“嘻嘻,小姐,我看那个董公子颇有才华啊!从没看到你跟人聊这么久。高邮那些官宦家的子弟,除了喝酒听戏还有做几首没营养的破诗,一点正事都做不了。”
  “咦,莺儿,你这个小妮子,不会是自己春心萌动了吧,回去我就让父亲给你说门亲事。”
  “哎呀,不要嘛,小姐,我就想跟着你,男人没一个好东西!我错了,还不行嘛,今天的事,我回去保证不告诉老爷,嘻嘻。”
  “哼……算你有点眼力劲儿!”
  另一边,慧儿也不解地问董书恒:“公子,我看您跟今天那位公子聊的颇为投机啊!”
  “呵呵,慧儿是不是看人家长得帅,看上人家啦?”
  “不理你了,公子。”
  回到家中已是傍晚。董书恒去向陈夫人见礼,挑不重要的说了今天之事。这时,一个小斯来报说刘大掌柜带人过来找少爷。
  书房之中,大掌柜刘明远带着一个中年人躬立在书桌之前。董书恒仔细地打量着这个中年人。一张放在人群里都没人关注的脸,很符合自己的要求。随便问了几句话,那人都能回答得十分流畅自然。
  “小的名叫季明山,现在跑安徽的商队做事,今年35岁,小的十二岁就到柜上做学徒,一家老小都要感谢董家的活命之恩。”那中年人自我介绍道。
  董书恒找这样一个人,主要就是要建立自己的信息渠道。在这个科技落后的乱世,谁先掌握了信息,谁就能把握先机。
  他让季明山现行到厢房等候,刘大掌柜又把另外十人带进来,这十人无一不是孔武有力。有几人身上明显能看到刀痕。为首一人身高足有一米八五往上,肌肉都要长到脑袋上,最明显的地方就是一个大光头。
  “呃……这个是犬子刘青南,少爷身边缺少可靠的人,所以老朽就擅自做主把犬子叫了回来。”刘明远看到董书恒盯着自己儿子看,于是介绍到。
  “原来是青南,明远叔有心了,有青南在身边,我就安心了。”董书恒笑着说道。
  刘青南摸了摸自己的大光头,也憨憨地笑了笑。


第五章 改革先从自家起
  人已经到了,董书恒要开始自己的规划了。
  他首先喊来了季明山,给了他一叠材料。
  然后对他说道:“你先不用急着看这些材料,等你离开时,我会先给你500两白银,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招募人手,你可以从城市里的三教九流中招募人手。”
  “另外就是要结交各种大小帮会。至于怎么结交,当然是用钱砸,不要舍不得花钱,就是要让别人都觉得你人傻钱多,才会有更多的人送上门。”
  季明山听得一脸懵逼,大掌柜这么正式喊我来,原来就是要我去花钱。咱家的少爷莫不是得了失心疯?
  “不需要怀疑,现在撒出去的钱,以后都会产生价值的。你要记住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要通过帮助那些走投无路的人来获得一批忠心的手下。”
  “具体的不多说了,按照我给你的方案执行,以后你就是信息部的部长,哦,相当于现在的掌柜。”
  季明山一脸疑惑地离开了,他还带走了第一个任务,调查别院朱管事的行踪。
  董书恒又把刘明远喊了进来,递了一张图表给刘明远。
  刘明远快速地浏览了一下问道:“把家中生意字号改称公司,老朽倒是知道,上海那儿的洋人都是这么叫,但是这底下的部门老朽不甚明白。”
  “淮海集团公司,就是我们以后对外的自称,这样方便我们以后和洋人打交道。”
  底下的办公室主要为总经理和董事长服务,拟写文件,上传下达。你可以想象成文书,可以试着高薪去招聘一些师爷。财务部负责资金的流转,以及预算结算工作,相当于账房。”
  “教育培训部主要负责员工的培训,后面我们会建立一些学校也由这个部门管理。人力部,负责招聘人才,以及人员的薪酬,考核管理。”
  “业务部主要负责以后和各个分公司的业务对接。科技部负责技术的研发积累。外联部负责公司的对外联系。信息部负责信息收集整理。宣传部负责对外宣传……”
  董书恒一口气把自己心中的家族企业管理架构说了出来。其实原来的模式也能做这些事。但是他就是懒,把分工做细了,这样他以后再分配任务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明远叔,你这几天把生意上的管事都叫过来,另外把他们特长整理一份介绍给我。让大家都到东台,我们一起开个大会,把人员都定下来,另外我还要把接下来的发展规划跟大家说一下。”
  “还有一个事情,你这几天安排人去上海的贸易商行,让我青北买一批火枪,记着问一下普鲁士商行有没有德莱塞击针枪卖,还有美国人那有没有柯尔特左轮手枪卖。如果有的话尽量多买一些,价钱不是问题。”
  “老朽不懂这些,但是我会让人把话带到。不知东家要这些火器有什么用?”
  “很快就会有用处了。”董书恒看着窗外,悠悠地说道,“天要变了!”
  接下来的几天。董书恒在家中等待消息。没事的时候就给慧儿小丫头讲讲故事。
  古今中外的各种童话故事,听得慧儿小姑娘如痴如醉,天天缠着董书恒,寸步不离。甚
  至晚上还偷偷爬到了董书恒的被窝里,至于董书恒趁机索要报酬,小丫头身无长物,只能以身相许,个中种种细节,就不再赘述。
  今天张巡检的家中大宴宾客,黄浩作为张梦龙的狐朋狗友自然要来捧场,只是今天黄浩的礼上的甚重,乐得张巡检合不拢嘴。
  这时张梦龙趁机说道:“爹,董家二小子上次羞辱我和黄公子,显然不把您放在眼里啊。说什么爹您都要为孩儿做主。”
  “你这臭小子,就知道为我惹事。现在扬州城被发匪占了,大家都要小心翼翼,此时动董家,容易引起他人的关注!”
  “不过最近巡抚大人让各地组织团练西去协助收复扬州城,倒是可以找个由头把他支开。”
  黄张二人相视一笑,到时候把他支开,想怎么揉捏还不是我们说了算吗?
  此时,董家别院也是人头窜动,各个柜上、盐场、商队、农庄的管事济济一堂。
  董书恒找木匠打造了一个巨大的环形会议桌,摆在正堂之上。后面用大幅的红纸写了“淮海集团第一届年会”字样。
  各大管事,不禁吐槽这位少东家真是能作,这不是没有上下尊卑嘛。最后大家只好把对着门的位置留给东家,其他人按照资历先后沿着两边往远处坐。
  “各位都是跟着我父亲打拼多年的长辈,书恒不才,继承父志,大家能够支持我的工作,在此我不禁感谢。
  首先我要说的是从今以后,凡是我公司的员工,只要没有损害公司的利益,公司都负责其养老,负责其子女教育。”
  底下顿时轰的一声,众人惊诧。这岂不是铁饭碗嘛!要知道这个时代即使是官员也没有这个福利。
  随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几位老掌柜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东家真是仁义啊。有这样的东家,就是把自己这条老命卖了都愿意。
  董书恒又向大家介绍了一些新公司的架构,管理模式。说白了,总公司就是公司的大脑,通过各个部门管理分公司,能够有效地加强对分公司的控制。
  对着一帮老古董讲公司的管理,废了董书恒老大的劲儿。
  董书恒又把集团公司下属的业务分为淮海航运公司、淮海盐业公司、淮海贸易公司,对外贸易的单独列为进出口公司。
  另外还有淮海农业公司,农业公司下面分为各个农场还有粮食加工厂、食品厂。
  最为麻烦的是各个部门、公司的经理人选。总公司由董书恒担任董事长,刘明远担任总经理,直接对董事长负责。
  最后经过筛选确定了各部门的经理。过程并不激烈,这个时代的人还是比较谦恭的。
  大部分人还是做了自己原来最擅长的事情。主要是董书恒现在手上确实缺人才。
  这次会议可以说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会议凝聚了家族企业一帮老管事的人心,明确了今后发展的方向——实业救国。
  会后董书恒把人力部部长留了下来。这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名叫朱阿林,是上海人。曾经做过人牙子。擅长察言观色,为人老辣,对各地官府的规矩也颇为了解,因此董书恒指定他作为人力部长。
  “朱部长,留你下来,是要给你一项任务。你用最快的时间带人到上海附近找到一个叫中文名叫“华尔”的美国人,他今年22岁,出生于马塞诸塞州。这些信息对上了基本就没错了。”
  “找到他以后你要用一个他无法拒绝工资把他聘入公司。”
  “另外,你去杭州于姓钱庄找一个叫胡光墉的20岁跑街,把他挖到我们公司,就说我以经理之位待之。”
  别看这个胡光墉年轻,历史上胡光墉这几年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