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4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一句每一句地聊了起来,不过都不是开拓队的事情。
  他们可不想替赵旭考虑开拓队的后续大计。
  两个老家伙都是因为儿女成家立业了,了无牵挂,才听从命令出来帮着年轻人压压阵的。
  当然说他们老家伙,实际上他们俩也就四十几岁,不过在这个年代都是要做爷爷的人了。
  “老向,听说你家里的三小子考上了什么学院?你说你一个老猎户怎么就能培养出个书生出来?”
  两个老家伙凑到一起谈的最多的就是家里的后生。
  向勇用筷子夹起一把肚丝放到大铁锅中涮了几秒钟就提了出来,蘸了一些蘸料就全包进了嘴中。
  嘎吱嘎吱地嚼了起来,肚丝涮的时间不能长,不然就老了。这样在滚汤中烫几秒钟就好,吃到嘴中脆嫩爽口。
  向勇嚼完之后,灌了一小口酒,才接着张森的话茬说道:“兴许我老向家以前也是书香门第呢?”
  “其实啊,我就是把着一点,总统提倡做什么,我老向就做什么,准没错。”
  老张有些不屑地说道:“嗨,难道我老张就不听总统的话了吗?要不然我又怎么会漂洋过海来到这老林子中。别说这里的木材真实棒。我昨天发现了一棵书,要十几个人才能够抱的过来。”
  “老张,你咋又提到砍树了呢!其实你们家也不错,几个小的在军中打拼一样是一条出路。但是你听说书的讲过吗,打天下靠武将,治天下靠文官,你看我们赵队长那样的就是文官,王连长都要听从他的指挥。”向荣说道。
  “其实,老张我有个建议,你们家几个小子要当兵就要到偏远点的地方当兵,那样才能够捞得着仗打。你看我们的华夏国,何止是富源万里啊!在内陆是没仗可打的,没仗打咋立功呢?”
  老张点头道:“好吧,老向,你说的倒是有道理。”
  “你们猎户的脑子就是活络啊。”
  两人实际上还是安徽的老乡。
  当初向勇是山上的猎户,张森是樵夫。
  两人那时候就认识。
  但是两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孩子多。
  太平军将战火烧到了安徽,过不下去的了两家人结伴逃荒到了苏北。
  他们算是幸运的,一到苏北就被那时候的淮海军给招募进了农场。
  两人的手艺在苏北这里派不上什么用场。
  张森转行在农场做了木匠,向勇进了民兵队。
  后来淮海军开发远东。两人又一起报名到远东地区去。
  但是家属和孩子都留在了苏北。
  张森家的几个成年的男娃都被送到了军中。
  混的最好的老二已经成了营长。老大文化不行,一直是一个士官。
  向荣家的几个孩子却没有当兵的,有几个在农场做事,还有一个老四今天才考进了学院。
  老张家的几个都不是读书的料。所以他就奇怪了向勇家的娃咋就出了读书种子呢?
  其实国人的眼中还是觉得读书更有出息一些。
  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华夏的世界观是文人塑造起来的。这些人自然将自己纳入到上品之中。
  “老向,来,走一个。我看咱们要知足,要是还在老家,我们不说自己怎么样,就是家中的娃子非得饿死一半不可。”张森举着酒壶说道。
  “谁说不是呢,老张,也许就我们这些老家伙最感激总统。现在有些小家伙都已经忘记了当初吃苦时候的感觉了。”向荣感慨道。
  “我看咱们现在这个地方似乎比远东还要好,到时候这里要是分地的话,我就让家中的老二和老三都搬过来。让我老向家也开枝散叶。“向荣继续说道。
  “嗯,你说的有道理,有句话叫什么来着,对了,鸡蛋不能搁一个篮子里头。我家老大马上准备退伍,我也让他迁过来,整个万八千亩地,以后这边也有我张家一支支脉。”
  两个老家伙在规划未来家族延续。
  另外一边赵旭却在想着接下来的行程。
  等明天木排扎好了,整支开拓队就可以顺流而下,到时候速度就快了。
  根据水流以及地图上标记的距离,赵旭大概能够计算出到达河口处的时间。
  据说英国人在大奴湖的东南岸已经建立了据点。
  到时候开拓队进入大奴湖之后肯定是要跟英国人接触的。
  上面的命令是不主动挑衅英国人。但是在英国人对开拓队发动攻击的情况下,可以反击。
  具体怎么做还要赵旭自己掂量。
  说实话,赵旭的心中还有一些紧张。
  他想到了自己在远东的家人。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当初就脑子一热就报名到北美了。
  在这里真得只能依靠自己。要是真的出现了什么意外,就连尸体都没办法运到家乡去。
  “王力,想家不?”这个时候王力帮他打了一份饭到帐篷内。
  “啊,队长,想家?当然想啊,不过跟着您出来探险也蛮有意思的呀。”
  “就像今天,咱们就凭空在这里建了一座码头出来。我就觉得很有意思。还有我们沿途遇到的那些危险,全部都给我们一一化解,这多有成就感啊。”
  “等到以后,我有了娃也可以给他讲一讲这次开拓之旅。”
  王力倒地还是孩子心性。
  喜欢新鲜、刺激的感觉。
  “王力啊,你是还没遇到真正危险的事情。也许很快我们就会碰到真正的敌人了,到时候要是真的打仗了,你这个小家伙也是要拿枪上阵的。”赵旭给王力泼了一盆冷水。
  “队长,不就是英国佬嘛,怕他们干嘛,都说英国人的海军还可以,陆军也就那样,我听说原来太平军那些人都将英国人打的狼狈不堪。只要有您带着,我王力可不会害怕。”王力举了举自己的拳头。
  华夏现在经过接连不断的胜利,全体国民都有一种聛睨一切的心理。
  这种心理带来的结果有好有坏,好的方面可以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向心力。
  坏的方面,这种骄傲的情绪下,一旦国家受到了挫折之后,就很容易引起反弹,也就是说受挫能力下降。
  之前几年,复兴军依靠武器上的代差,以及洋人对华夏的轻视,几乎是走的顺风顺水。
  但是这种情况是不可能一直延续下去的。
  董书恒已经发现了,复兴军在武器上的优势是越来越来越弱。
  所以现在他尽量不愿意再对外开战。
  与英国人之间,打打现在这样的代理人战争还行。
  但是一旦全面开战,复兴军就可能面临被孤立,被围攻的危险。


第四九七章 临行前的交代
  这些下体力的汉子吃饭就跟风卷残云一般。
  饭量大的一顿能够吃掉几斤肉。
  最后锅中的汤都剩的不多了。
  厨子原本还准备将这些汤留着早上烫肉粥给大家吃。
  结果最后不得不从新再熬。
  狗狗们流了半天的哈喇子终于等到了属于自己的大骨头。
  噶蹦噶蹦地啃着,也不怕崩掉大牙。
  这些人吃饱过后纷纷回去休息。
  疲累了一天,再吃的饱饱的,每个人又搞了二两酒,此时是最瞌睡的时候。
  只有步兵连站岗的士兵还在岗楼上瞪大眼睛盯着远处漆黑的森林。
  开拓队的营地之前被印第安人攻击过。
  所以值夜的士兵都分外小心,谁都不敢消极懈怠。
  士兵们两个小时一班岗,倒也不至于会打瞌睡。
  难得的,大家过了一个平安夜。
  除了几只猛兽闻到了营地中散发的浓郁肉味,但是又畏惧营地周围的篝火,偷偷地在营地周围逡巡,结果被狩猎队设置的陷阱给抓住了以外,没有任何的敌人袭击营地。
  当然了,这些嘴馋的野兽又成了开拓队次日的午餐。
  清晨,天刚蒙蒙亮,营地中就传出杂乱的起床声。
  都是一群糙老爷们儿,大家穿好衣服,在河边打了点水,随便地洗一下脸就又开始干活了。
  今天的任务更重,不仅仅要将未完成的码头搭好。还要修建房屋。
  伐木队的活计最是简单,就是不断地砍树,砍树,这里的树木多的能够让伐木队砍到绝望。
  哪怕是没用的树木也可以用来当柴火烧。营地的外面空地越来越多。
  于此同时,伐木队还要分出一部分的木匠将原木处理一下,让它们能够用来搭建房子。
  赵旭拿着一个小本子在营地中走来走去,他在想有没有缺少什么。
  营地内靠近下游的方向应该再建一个公共厕所。
  昨天刚到这里,大家都是在临时挖出来的茅坑解决问题。
  以后这里作为一个中转营地要迎来送往的,流动的人很多,甚至要担任驿站的作用,还是要有一个公共厕所。
  住宿的营房边上要建一个食堂,烧饭、吃饭的地方和住宿挨在一起比较方便。
  围墙要加厚,可以在内侧再架一排矮一些的木排。
  中间留上一米宽的空间用卵石和泥土填充一下。
  这样的话,士兵们除了在岗楼上,还可站在围墙上对外射击。
  内侧的木栅可以帮留守的人先弄好,垒土的工作留给他们自己做就好了。
  靠近河边的一处浅滩处,一群人正在扎制木排,一个木排上面可以乘坐四十人,两千人至少需要五十个木排。还要做一些专门运货的女排。
  木排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小了抗击不了水中的暗流和浪花。
  太大了,在这种流速比较大的河中不是太好操控。
  赵旭又命人制作了一些能乘坐十几人的小型快船。这些船负责在前面探路,要是有什么危险也可以提前发现,减少船队的损失。
  营房一共建造了十几间,墙壁上要留出烟道,这里的冬天非常的寒冷,跟远东那边边一样要烧炕猫冬的。
  每间房子打地铺的话大概能够住进去二十几人。多出来的房子有人在此中转的时候可以临时居住。
  这样应该差不多了。赵旭心中盘算到,似乎没有落下什么了。
  赵旭的脑子中不断地计算着一个据点所要承担的功能。
  “王力,帮我想一下还缺点什么?”赵旭问跟在一旁的王力道。
  “呃……赵队,我觉得是不是得给他们弄点娱乐的东西。要不就在宿舍前的空地上给他们弄个蹴鞠架子。”王力说道。
  到底是个年轻人,一上来就想到玩这方面了。
  别说,还真是这样的,这么多的人住在这里,又都是男人,总不能让他们天天干活。
  时间长了身体吃得消,心理上也受不了啊。
  于是赵旭命木匠帮助留守人员打造一个蹴鞠架子。
  下午的时候,赵旭找到了留守的步兵排长高峻以及民兵队长季强。
  高俊已经接近三十岁,确实算是一名老兵了,他是一名士官长,看起来就是那种沉没寡言的性格。
  “高排长,营地的安全就交给你了,这里既是一个水路陆路中转站,又是我们在大奴湖据点的退路。如果可以的话,一定要守好这里。”
  “平时的时候,由你们负责安全警戒工作,你手中的一个班士兵不需要参加劳动,你们就专心做好警戒工作。那片林子里面鬼知道有多少未知的危险。”
  “是,赵队,请放心。我们一定守好这里。”高峻敬了一个军礼说道。
  “如果实在守不住,你们就乘船到下游找我们。这样我们也能提前知道危险。就像总统常说的,士兵们的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是,赵队,我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