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5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这些都是值得的,陆战旅是新成立的兵种,也需要战火的磨练。
已经成为陆战一旅旅长的丁力对倭国并不陌生。
他曾经带队在浦贺驻扎了一年多。还留下了许多情。
现在他的家中还有几个倭国的小妾。
之前回到家的时候没少因为这个事情跟妻子闹别扭。
丁力能够想到的办法就是躲到部队中。
还是这样带着部队在外面作战好,清净,痛快。
陆战一旅带着一帮萨摩藩的仆从兵在倭国的南方撒欢,一边打仗,一边练兵,还能捞上一笔,好不快意!
这次丁力对三大强藩毫不客气,三大强藩的主城都是沿海而建,全部都是首要攻击的目标,而且都是相当的富有。
他们虽然因为起兵财政拮据,但是其幕下的那些贵族手中有钱啊。
天兵下来,自然没必要顾忌那么多,该抢就抢,该没收就没收。
才没有必要跟他们讲道理,咱复兴军从来不打亏本的仗!
第五九四章 水下杀手
在江户召开的诸藩大会,几乎所有拥有领地的藩主大名都来参加了,包括现在担任倒幕军主力的三大强藩。
大家都不想错过这场分配大餐的盛宴。这是一场团结的大会,一场胜利的大会。
大会一致同意废除倭国实行了一千多年的天皇制度,原因是天皇一族已经绝嗣。
至于现在的那位女天皇,直接被忽略掉。
虽然倭国历史上是有女天皇的,但是现在那些藩主们都不愿意去想这个事情。
然后就是幕府交出倭国执政的权力。
德川家茂将征夷大将军的大印给移交给了新组建的扶桑大都护府。
而齐彬手握着董书恒交给他的册封文书,开始跟那些国主一一签订条约。
各个藩国的军队开始迅速地向江户集中,现在他们叫大都护府联军了。
接下来就是大家一起联合起来收拾剩下的倒幕军。
而没等大都护府的联军出动,三大强藩就已经跟文衍源谈好了。
三大强藩无条件退回到自己的领地。愿意接受大都护府的领导,这个剧情反转的实在是太快了。
就连木户孝允都没有反应过来。
突然之间三大强藩的军队就转过头对木户孝允直属的冲锋队与奇兵队动手。
扣押那些倒幕派的军官,收缴冲锋队和奇兵队的武器。
好在高杉晋作等人早有准备,带着剩余的手下逃到西边的飞弹山脉之中。
而此时,谁都不知道木户孝允去了哪里,一同消失的还有他的相好计子以及被木户孝允扶为天皇的小女娃子。
当然了,废除天皇还是有一些人出来反对的。
但是在大势面前,这些反抗都是徒劳的。
最倒霉的就是倒向倒幕军的大名,他们不仅仅什么都得不到,最后连领地都要被大都护府拿出来瓜分。
其中一部分分给了那些较早拥立都护府的大名。
大阪以及周边的地区划给了大都护府直接管辖,这块直辖的领地也不小,包括了神户、奈良、和歌山、京都等一大片地方。
这块原本都是倒幕军占领的地方,现在由大都护拿出来分,当然是自己先挑最好的一块。
剩下的才会拿出来给其他大名瓜分。
幕府所在的扶桑国面积是最大的,基本上囊括了江户湾周边的地区。算是给那些幕府老臣一个交代。
第二大的是萨摩学宫的领地。现在的萨摩学宫因为立功又被奖励的了大量九州地区的土地。
与肥前国几乎平分了整个九州地区。
在其后就是长洲国、肥前国、土佐国……
最后整个倭国一共被分成了86个藩国。
其中较大的藩国16个,中等的藩国28个,微型的藩国42个。
当然,这个结果是在复兴三年末的时候才最终定下来的。
在此过程中齐彬将扶桑大都护府转移到大阪城。
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并下才最终确定了各个藩国的地域划分。
其中有的藩国不服气挑起战争,最终被灭掉,领地被别人瓜分。
有的藩国趁别人不注意灭了相邻的藩国,结果也被齐彬带兵给灭掉了。
齐彬给诸藩国立的规矩就是要听从安排,不能挑起战争。
反抗都护府统一调配者灭之,挑起战争者灭之。
在大都护府的强势之下,这种规矩终于在扶桑诸国立了起来。
只要几个大藩国稳定下来了,整个扶桑大都护府就基本稳定了。
高杉晋作带领的冲锋队和奇兵队的残余势力,打着恢复天皇统治的旗号躲进了深山之中跟都护府打起了游击。
一开始的时候,齐彬没有怎么重视这支叛军,只派出了少量的陆战队配合着藩国的藩兵前去围剿,结果不仅没有成功还吃了不小的亏。
高杉晋作的手下一帮人都是天皇的拥护者,他们打出了旗号,在藩国自治的情况下,竟然还有很多人去投靠他们。可见天皇制度在倭国还是深得人心的。
而他们正是利用了各个藩国现在独立的状态。挑选那些小型的藩国攻击。
这些小藩国很多总人口都不过万,哪里是他们的对手,一下子86个藩国又减少了好几个。
他们会避开都护府的军队,避开那些大的藩国。
一时之间本州中部山脉地带被打的一团糟,小藩国国主纷纷跑到都护府哭诉。
齐彬只能够组织更大规模的围剿。
好在,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都护府可以要求各个藩国出兵。
倭国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董书恒的耳中。
“呼,这样子倭国应该不会再翻身了吧。”临时行在的办公室内董书恒长出了一口气。
虽然现在还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也留下了一些隐患。
但是只要将倭国给拆分了,那些藩国尝过了自己做主的甜头,他们哪里会舍得再将权力给交出去。
董书恒这几天除了视察武昌府的建设情况之外,就是泡在特种船厂。
到船厂的时候,就连笃姬都不能跟着。笃姬倒是也很乖巧,从来也不问董书恒到船厂干什么。
这个船厂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摆在明面上,主要生产小型的内河炮艇、运输艇,也能生产近海巡逻艇,甚至是江河级护卫舰。
还有一个部分在一个隐蔽的水湾,这里戒备森严,外人根本进不来。
这里是董书恒的主要目的地。
董书恒这次过来看的就是复兴军的潜水艇研发基地。
是的,就是潜水艇,这个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早就已经有人尝试过来。
达芬奇当年就提出过潜水艇的概念。
1620~1624年间,科尼利斯·德雷贝尔研制了一款木制潜水艇。
他在英国制作了一艘木制框架,外包有皮革的小艇,艇外涂油,艇内有羊皮囊。向囊内注水,艇就会下潜,可潜入水下3~5米的深度。
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美国人戴维·布什内尔建造了一艘由单人驾驶、以手摇螺旋桨为动力的木壳潜艇“海龟”号。
它可以在水下停留半个小时左右。这艘潜艇第一次执行攻击任务是在1776年。
“海龟”号潜艇形似鹅蛋,尖头朝下,艇内仅能容纳一人,艇底设有水柜和水泵,另装有手摇螺旋桨,艇外还挂有炸药桶,可以偷偷潜入敌人军舰下方对敌人的军舰进行爆破。
但是董书恒做的潜艇可不是这中过家家的玩意儿。
他现在已经掌握了鱼雷的技术,虽然还是最原始的触碰式鱼雷,但是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鱼雷与潜艇才是绝配,他们组合在一起才是水下的暗夜杀手。董书恒要造一艘可以携带鱼雷的真正潜艇。
造船厂的这处研究基地位于江边的一处山谷。
除了江滩上的一块平地,一面对着大江,其他三面被高山环绕。
青山掩映着绿水,抛开研究所这样的神秘面纱,这里绝对算是一处风景绝美的地方。
与其他的实验室一般,这里的保密工作也做的非常的严实。
山顶上都有隐蔽的哨所,基地与外面联系也不通过山路,而是通过这处江湾与大江之间联通的水道。
此时同书恒正站在一个长十几米的铁家伙的边上。
这个黑乎乎的铁家伙现在搁在船台上,从外表上看有些类似于江河级护卫舰流线型的船型身躯。
董书恒也曾跟科研人员提出过制造水滴型潜艇,但是奈何现在的技术根本就做不出来。
因为潜艇必须要有一个艇艏舵。不然没办法控制其机动状态下的平衡。
董书恒不知道后世的水滴型是怎么做出来的。但是他知道水滴型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更小。
复兴军的鱼雷弹头就是水滴型。这种形状在水中的受阻情况,复兴军的实验室早就已经验证过了。
只是鱼雷是使陀螺仪保持平衡,而潜艇的块头太大,陀螺仪就不大适合了。
在水面航行的潜艇其本质是一艘密封良好的船,也遵循船舶的一些规律,它们会随海浪左右横摇,而复原力矩令其自动扶正。
“这是你们的零号艇吗?”董书恒指着这个黑乎乎的铁家伙问道。
虽然跟董书恒想象的不同,但是至少是董书恒熟悉的样子。
这个东西外表看起来就跟的后世德国人造的“U”型潜艇一般。
“是的,总统,我们这艘零号艇主要是来验证我们当前的电力驱动系统、氧气系统以及水下的航行性能,你给我们提出的一些建议都非常有用。”
潜艇项目的负责人邓柏林以前是船厂的工程师,参与了的江河级护卫舰的研究、制造。
算是复兴军自己培养出来的船舶人才。
潜艇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陌生的领域。
因此,董书恒当初将比较年轻,头脑活络的邓柏林调到武昌船厂来负责这个全新的研发项目。
“整体上来说潜艇与船舶的很多原理是相通的,可以看作是一艘密封性能良好的船。但是它的各项要求又很高,因为它要在水下航行。我们必须要解决其水下航行平衡性,还要控制其在水中的深度。还有就是受制于咱们现在电池,我们这艘零号艇的水下航行距离只有十公里,速度只有五节,并不能满足您所说作战需要。”邓柏林有些惭愧,他的这个项目非常烧钱,还要其他的实验室跟他们配合,很多的技术都是最新的。
比如说电池技术,就是电力实验室最新研制出来的,外面都还没实用,就先供应给了潜艇项目。
比如测量潜艇水下深度的水压仪也是专门帮潜艇研制的。
再比如潜艇最重要的水下密封技术,艇壳的铸造技术,都是突破原本技术的新挑战。
“你们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这种程度已经算是不错了,虽然以前有人尝试过制造潜水艇,但是真正将其用在军事用途,咱们可是头一家,以后你说不定可以得到一个“潜艇之父”的头衔呢。”董书恒并没有怪罪他们,他不是那种急功好利的人,现在复兴军还没有那么急切地需要潜艇。
他希望这支研发团队能够做的扎实一些,稳步推进这个项目,做好技术的积累,让复兴军的潜艇技术能够将别人远远地落在后面。
接下来,董书恒跟着邓柏林一起走近这艘“零号艇”。
“当潜艇下潜时,稳心高度逐渐降低。艏、艉组压载水舱注满水时,潜艇处于半潜航行状态,此时稳心高度很低,复原力矩很小,稍有不慎就会倾覆,是最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