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回到清朝做盐商-第7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通过掌控货币来间接控制一些国家。
  这就是这群人的生存之道。
  各个国家的政府之中,都有他们的代言人。
  即使是大英这样的强国同样遍布着他们的代言人。
  许多国家都对他们又爱又恨,抗拒他们,但是却没有办法将他们给拒之门外。
  但是这个世界上却有一个势力一直在将他们给排斥在外。
  这个势力就是复兴军。
  很早以前这些人就派人到东方去寻找代言人。
  太平天国起义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清廷封闭排外,他们没有的丝毫的机会。
  一开始它们想要投资太平军。但是这群人同样非常排外。
  而且太平军的那种模式,让他们很难掌控。
  再后来,他们找到了当时已经有些抢眼的淮海军。
  只是董书恒却莫名地对这些送上门的资金和支持非常排斥。
  他们很难想象一个军阀怎么会排斥资金和武器。
  后来一直到复兴军崛起之后,这些人都没有能够将自己的触角伸进这个势力。
  现如今,复兴军建造的那个大华夏圈已经成为了一个巨无霸式的庞然大物。
  在很多人都以为复兴军是要建立一个庞大的殖民地是时候,复兴军所做的事情却让他们看不懂。
  但是他们都错了。
  董书恒真正要建立的是一个共同体。
  最让这些大金融家感到诧异的是——董书恒竟然是建造了一个市场。
  一个巨大无比的市场。
  他对势力内部的各个国家进行了产业上的分工。
  有的地方专门出产原材料,有的地方进行深加工,发展制造业。
  有些地方专门进行最核心的研发工作。
  还有的地方纯粹输出劳动力。
  从未有一个强国做过这样的尝试。
  即使是像大英帝国这样的霸主,拥有众多的殖民地。他们对殖民地所做的事情也只是掠夺而已。
  这也许是受到欧罗巴殖民主义传统的影响。
  他们对殖民地的开发也仅仅局限于开设种植园和挖矿。
  而且总是对殖民地课以重税。将殖民地当做是吸血的对象。
  复兴军并不这样,他们将本土宝贵的人力输入到新地盘上,而不是像大英一样将殖民地建成流放罪犯的监狱。
  复兴军是反其道而行之,宁愿减缓本土的发展速度,也要去开发那些新领地。
  一开始的时候,那些欧罗巴的精英们还不理解。
  他们觉得董书恒一定是疯了。
  直到复兴军成立了大华夏圈,建立自由贸易市场之后。
  他们才恍然大悟。
  原来董书恒真正要建立的是一个新的市场啊。
  那些复兴军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新地区,并非是一贫如洗的地方。
  这些新市场因为走的都是工业化的路子。即使是当地的农业也都是各种大小农场,实行的是大规模的种植模式。
  而且董书恒一点都不吝啬对当地基础设施的投资。像新华岛这样蛮荒的地方,他都利用自己在西太公司中的决策权。
  促使公司在岛上建造了完善的港口设施。
  原本公司上下都觉得这个港口建造的有些超前了,这里根本就不需要这样大的港口。
  但是现在他们在当地发现了丰富的红木资源,红木可是最上等的家具原材料。
  这个港口的价值一下子体现出来了。
  现在陆顺在北奥建立西太的分公司,这个位于新华岛南部的港口作用一下子就突显了出来。
  在西加拿大地区这样人迹罕至的地方,董书恒都让人建设了从朱州和东洲连接中部大湖区开拓地的道路。
  虽然到现在为止,这里也只有几十万的华人开拓团。
  这时候建设道路肯定是没有收益的,但是他依然还从本土调动资源去将道路给建造起来了。
  有了道路的连接,新的定居点也就有条件建立起来。
  这是在用投资刺激市场。
  经济有时候就是这样奇怪,看似是在做一件无用的事情。
  但是却实实在在创造了产值。
  就比如从朱州到大熊湖湖北地区的道路。
  修建起来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
  人力是从本土、扶桑和半岛招募的。
  这些人吃的粮食,一部分从当地的开拓团那里购买,一部分从远东和关外的农场购买。
  这些地方的粮食都是大规模种植,种粮食的人是不需要这么多的粮食,他们必须要将粮食给卖出去。
  另外修路还需要炸药、建材等物资,这些东西一部分从当地就地取材,一部分从本土的工厂运来。
  工人的工资一部分是官府发放,一部分是用沿途开发的土地抵扣。
  这个过程中政府付出的就是货币、土地和各种资源。
  货币是复兴军自己发行的。发行这些货币需要黄金白银作为储备金。
  而西加拿大地区有拥有最重要的金矿。
  这里的淘金者必须要将开采的黄金卖给政府,不允许卖给其他人。
  政府用这些黄金就可以发行几倍的货币。
  这些货币必须要先从政府的手中花出去。
  怎么花,这就又回到了一开始。政府出面投资修路。
  这个过程中有人开采黄金,有人生产粮食,有人生产火药、建材以及各种修路机器设备,还有人专门出卖劳动力。
  大家都在做事情,只要生产粮食的人生产出的粮食足够所有人享用,生产设备的人能够满足其他生产的需要,修路的人就能够一直将路给修下去。
  政府发行货币,只是将这些分工给联系起来,让每一个行业生产的东西流动起来。
  这就是市场的神奇之处。
  能够将所有人都给调动起来。让所有人都按照分工创造价值,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这个过程看起来有些玄妙。
  实际上就是将所有人进行分工,然后将他们创造的价值进行交换。
  一部分人生产粮食,这粮食需要够所有人需要,一部分人生产机器、设备,一部分人进行建设,一部分人专门负责打仗,保护其他的人。
  国家通过给这些人分配货币,让这些人可以在这样一个系统中换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而国家发行货币却也需要考虑实际情况,因为要是发行的太多的话,就会出现有人买不到东西的情况。
  那么这个东西就会涨价,因为东西少了,大家都想要嘛,就会出现竞价。
  当货币多了的时候,还有一种情况可以解决。
  那就是你的货币到这个系统外部也能够买到东西。
  那么就需要这个货币是别人也承认的,在当时大家都承认的货币就是真金白银。
  所以货币发行需要以真金白银基础。
  这样当大华夏圈内部某一样东西不够了,就可以从其他的市场去购买。
  这样一个有机的系统,自然是越大,分工越明细就愈加的稳定。
  因为明细的分工,能够给市场更多的反应时间,让市场自己做出自我修正。
  比如系统内部的某一部分的产出满足不了需求了,可以通过其他地方补充进来。
  董书恒正是把握着这一点,一直在让复兴军带头花钱。
  各种建设基本上都没有停止过。
  虽然治下的百姓生活似乎都变好了。就连半岛和扶桑以及安南这样的地方老百姓都能够通过劳动吃饱饭了。
  但是每个人却都过的非常忙碌。工厂的工人的劳动时间依然很长,农田中,农民依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他们的生活虽然变好了,但是却比以前更加的忙碌。
  以前的农民家长就那么点土地,等到农活做完,运气好的还能去找点短工做做,运气不好的只能蹲在家中混日子。
  现在却很难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平均到每个人头上的土地变多了。
  另一方面,农闲时候,也大都要去各种修路、修水利工地上去干活赚钱。
  赚的钱,他们可以去买建材重新修筑自己的房屋,可以去购买新生产工具。
  可以生养更多的孩子。
  劳动创造价值这句话,董书恒研究的非常的透彻。
  如果要创造更多的价值,自然不能让民众们闲着,要让大家都转起来,还要提高生产效率,让民众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
  董书恒可以这样做,但是同样拥有大量领地的大英帝国却不能这么做。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本土人口。
  在不能向新领地大规模输出人口的情况下,就谈不上开发了。
  即使是开发了也可能是给别人做了嫁衣裳。
  在伦敦城外的一处外表普通庄园中,正在进行一场聚会。
  聚会的房间布置的非常的古朴,墙壁上的装饰还有泛黄的木地板都能够看出这栋建筑年代久远。
  房间中的墙壁上除了一个眼睛空洞的鹿头装饰之外,只有一个发出滴嗒声的古朴挂钟。
  蒙着白色桌布的圆桌旁围坐着五个年纪不同的男性,他们最大的有七十几岁,稀疏的头发已经几乎全白。
  最小的也有四十几岁。
  他们全都穿着黑色的礼服,从做工来看似乎很平常,衣服上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是在领口的地方有一个纽扣大小的徽章。
  在看他们的手上也都带着一个相同的戒指,戒指上也有同样的图桉。
  这图桉似乎也没去什么特别之处,只是远远看起来像是一枚古老的金币。
  这几个人看起来跟正宗的英国人还是有区别的。
  皮肤比英国人稍黑,看起来与阿拉伯人的区别不大,也是黑眼珠黑发,即使是年长的人也能够看出来原来的头发是黑色的。
  要是他们站起来,你仔细观察,还能够看出这些人的上身都比较长,下身较短。
  这是他们的这一民族的特征,只有血统纯正的此族之人才能去保持比较完整的民族特征来。
  而作为一个流浪民族,能够保持自己纯正血统的无疑都是一些大家族。
  由此可见这几人的身份都不低。
  “诸位,英国可能真的不是复兴军的对手。我们要考虑是否支持这场战争继续下去了。”出乎意料的是最先开口的是那个最年轻的中年人。
  这个人的脸上没有胡须,脸颊瘦削,露出了颧骨凸出,但是眼睛有其他几人一样都是细细长长的。
  “可惜那个东方国度不跟我们合作,要不然我们去支持他们也未为不可。”
  “不可能的,他们是一群连宗教信仰都没有人,不会接纳我们的,当初我们提出那么优厚的条件,他们都没有答应,现在他们发展到了这种程度,就更加不可能跟我们合作了。”一个秃顶的胖男人说道。
  那个年轻人继续说道:“坦普尔政府已经失去了民众的信任。原来我们看错了这个人,他也就只会夸夸其谈罢了,一个个好好的日不落帝国就要毁在他的手中了。”
  这时候那个年纪最大的人说道:“其实也不能怪罪坦普尔,他比前几任首相要有作为的多了,只是这次遇到的这个对手太强了。我听约翰说,即使是集合整个欧罗巴的力量也不一定能够战胜对方。”
  “而且,你们发现没有,每次大英的舰队失败,都是因为对方使用了新武器。我听说那个东方的总统手中有一本预言之书。要不然他们为什么总是能够造出新的武器。还有他们明明是一个落后的东方国家,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发展到这样的程度。”
  那个最年轻的人听了之后冷笑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