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小关公-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曹操现在悲哀地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再失去一些东西了。

    赤壁大败让天下人发现曹军原来不是不可战胜。

    孔融被杀、陈群荀攸失踪也让汉室老臣跟曹操的关系更加不可调和;曹操拼尽全力才能勉强稳定住中原的局势。之前孙权围着合肥打了好几个月;曹军的援军甚至都凑不起来;足见现在他们已经衰弱到了什么地步。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乐进云山等人好不容易在荆州打开了局面——至少外行人看是这样。

    如果曹操不能趁机扩大局势;他的虚弱肯定会彻底展现在众人的面前,只怕有不少人将会动起迎候孙刘的念头。

    这么说,打?

    拿什么打?

    曹操在官渡能战胜曹操,荀彧的坚强支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荀彧的竭力支持他才能跟袁绍相持,之后获胜还是靠着自己的好运道。

    可因为陈群和荀攸两位颍川名士的失踪,荀彧已经接近暴走,他最近与曹操的摩擦越来越严重,曹操已经不放心让他替自己镇守后方。

    没有这位从多年前就一直支持自己的文士,曹操根本不放心亲自远征。

    除了荀彧的问题,还有个更现实的问题摆在曹操面前。

    现在还没有到夏天,中原的庄稼都还在茁壮的生长阶段。

    这个季节调动大军,到处筹措军粮又是一件非常上头的事情,且一次调动大量的士卒,一定会导致大量的农田失去劳力,形成恶性循环。

    曹操思索再三,一时心中颇为茫然。

    一直以来,曹军只要打大仗,曹操一定会率军出征,这已经形成了惯例,现在他手下还能调动又值得信任的大将少之又少,而其中的一个……。。coM

    说实话,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曹操真不想让他趟这趟浑水。

    “召,元让!”

    夏侯惇字元让,是曹操最信任的人,没有之一。

    他可以自由出入曹操的卧室,不用提前通传,他可以给曹操提供任何意见,不用研究措辞,不用考虑礼节,甚至曹操都不想让夏侯惇在名节上成为自己的手下。

    这位曹军功勋从多年前就开始就任河南尹,将残破的雒阳一点点修建好,并且亲自带着士兵一起修建水利,开辟荒地,让曹操治下的中原产粮区成功度过了多次旱灾、蝗灾,为曹操的战斗源源不断提供力量。

    虽然他在军事上能力比较一般,但他如当年的魏绛一般擅长处理与当地百姓的关系,如果将他放在荆州,能早早平定众蛮夷,缓和南北关系,反正打仗的事情有乐进,倒是也说得过去。

    但是夏侯惇这个人有个比军事上不足还致命的缺点——

    此人性格刚毅却极其清廉简朴,不治产业,自己得到的财务等风头过了就全分给手下,这种行为简直是离天下之大谱,很容易对曹军的基层体系造成巨大的破坏。

    曹操当年在雒阳北部尉上犯病吃过亏,之后痛改前非,从顿丘令开始摸爬滚打,不再凭借年少时刻的热血和抱负过活,这才渐渐组建出了这支虽然奇葩但是战斗力确实极其强悍的大军。

    他之前曾经多次暗示夏侯惇千万要改改自己的毛病,千万不要我行我素,一定要明白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夏侯惇依然坚持己见。曹操也不明白他这种名门之后为什么会跟一群蝼蚁一般的屯田兵共情,可现在,曹仁被困江陵,自己的两个儿子都冒险南征,荆州的战事极其紧张,更需要夏侯惇这样的人物坐镇,但愿一切能格外顺利了。

    ·

    关平接到蔡瑁的消息开始就知道这一仗已经接近成功。

    他当下毫不犹豫,他立刻通知驻扎石阳的司马孚,说要打大仗,这一仗关系重大,军粮要好好囤积。

    但是有个条件,一定要保证自家军士吃饱喝足。

    司马孚闻弦知雅意。

    他虽然不是关平的亲信手下,可对军中的种种龌龊事已经有相当的见识。

    他也毫不避讳,直接明问关平一个问题:

    “咱们留几成?”

    “三成!”

    “这,这只怕不妥。”司马孚皱眉道。

    三成只是关平随口说,他也不知道这种事具体要留几成,只能谦虚地问:

    “我也觉得太多了,叔达以为如何?”

    司马孚是个老实本分人,见关平这么上道,也索性给关平讲述一下这其中的门道:

    “按常例,军械留下四成即可,军粮咱们可得留下六成啊。”

    “六成!?”关平愣住了,“这么多?”

    这特么留六成还打个屁仗,这不是开玩笑吗?

    司马孚心道关平也忒没见过世面,索性掰着手指头给关平解释道:

    “将军请看,朝廷是按数万人的供应运粮。可将军麾下总有少有勇猛善战的如仲邈一般的好儿郎,他们若是也与其他兵卒一般吃糙米、饮冷水,只怕不愿替将军拼死厮杀。

    那些兵卒若是各个吃饱了,肯定也无所事事,不愿拼死搏杀,将军倒不如一直让他们颇为困顿,战胜了让他们劫掠做奖赏,战败了用扣下来的米粮稳定军心,如此方能大获全胜。

    啊,当然了,军械要少扣下一点,不然没了兵器,咱们要吃败仗的。”

    他生怕关平不信,赶紧道:

    “这么多年的仗都是这么打的,将军若是不信,可以问问乐将军。

    这都是常例,若是将军不肯,只怕如夏侯元让一般遭人记恨啊。”

    关平默默点点头,表示自己相信。

    不过他还有一个疑问:

    “这样难道不会被人发现吗?”

    司马孚立刻眉开眼笑:

    “这当然有几种方法,我现在说给将军,将军可以自己揣摩一番。”

    这位文士洋洋得意地指着远处地正忙碌耕种的士卒道:

    “将军手下的兵卒嘛,不妨汰换一些。他们这么喜欢耕种,索性就将他们的军籍隐没,就说他们战死沙场,或者病死军中。

    这都是军中惯例,若是有人来查访,将军使些钱财,也就轻轻揭过,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

    到时候将军得胜时,我再上疏弹劾将军贪渎,此事自然不了了之。”

    关平:……

    还有这样的门道?

    要不是司马孚一家都在给曹操做事,关平几乎以为他是大汉纯臣,心向己方。

    他早就想着将大量的曹军士卒转入山中,顺带将粮食也尽可能转移进去,极大限度的扩充根据地的战斗潜力,只是他脸皮太薄,之前一直想不到该怎么运作。

    没想到司马孚居然主动给自己提供了建议。

    他心中怦怦直跳,低声道:

    “某在襄阳附近的还缺不少民夫和钱粮,此事全都交给叔达了。

    这钱粮叔达可以可自行支配,若是需要护送调度,尽管知会一声便是。

    我在夏口那边也有故人,可以保证畅行无碍。”

    司马孚眼睛一亮,心中更是欢喜:

    “将军放心,效忠大汉先要效忠长官。

    以后某跟随将军发财,还得请将军多多照顾才是。”



    第136章 将军是忠臣吗

    

自古打仗就是发财的机会,打大仗就是人人发财的机会。

    司马孚之前就觉得关平跟夏口那边应该有什么默契,所以夏口那边的刘备军和孙权军才没有登岸寻他们的晦气。

    他完全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对劲,更是聪明地装作完全没有看出来,还贴心地帮关平将一些破绽小心掩藏。

    打仗是上官的事情,是曹操和孙刘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跟下面的具体执行者有什么关系。

    现在江陵被围地如铁桶一般;转运军粮都这么困难,但还有大量的蜀锦商人可以走长江在江陵转运,周瑜那边的粮草供应这么紧张,也得靠着从周围的曹军那里购买一些。

    既然阻止不了,为什么不愉快的享受一下?

    司马孚之前就感觉云山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夫,这些日子的接触,他更是相信此人是一个实力强大的投机者,只要能带来巨大的利益,他什么都肯卖。。。coM

    目前曹军在当阳已经集结了数万人;兵力超过了周瑜在江陵的围城军,曹军和江东军马上就要进行一场不亚于之前规模的大战。

    之前那波没有赶上发财的司马家这次可不能再错过了。

    尽管司马孚从小受过的良好教育告诉他这不是一件好事,但大家都这么做,你独善其身不仅显得不合群,而且还会丧失名士的基础——一个名士,肯定不能跟其他人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总得有一身儒袍,雇佣几百个仆役,喝最好的酒,骑没杂色的马,配上好的剑,然后经常跟人清谈交往,这样的生活没有大量的资财供给怎么行。

    司马孚这也是没办法的。

    之前关平虽然已经没羞没臊地跟司马孚一起弄来了不少军粮,可毕竟只是小打小闹,算是薅点曹植的羊毛,现在话说开了,两个人顿时都感觉有种相见恨晚的意思。

    羊毛得找个大的薅;这么大的仗就是最好的机会。

    于是关平思索一番,直接当着司马孚的面招来霍峻,命令霍峻过江,跟江南的刘备军商谈下一步大买卖的事情。

    夏口这个小地方缺粮、缺盐、缺一切,但它的地理位置太好,正好卡在了长江汉水的交汇处,这地理位置真是方便地让人流口水。

    司马孚知道中原的名士对益州的蜀锦、交州的珍珠有巨大的需求,如果自己能作为一个支点,一定能将巨大的收益带进司马家。

    有钱才能有更大的名望,这才是豪门望族的基础,不然郑玄这么大的学问为什么他的家族就不行?还不是因为没钱?

    霍峻听了关平的安排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一开始还以为司马孚是自己人,没想到司马孚单纯只是来谈谈生意,这让霍峻感觉自己的三观都要崩塌了。

    “这,还可以这样?”司马孚走后,他难以置信地扯住关平问道,“大家都是这样?所有人都是这样?”

    陆议一脸平静,对此事毫不见怪。

    “我不知道贵军如何,我江东也是如此。”

    霍峻是临时从兄长的手下接掌了这支人数不多的精兵,而且一直都是在蔡瑁的统帅照顾之下;所有的坏事蔡瑁都做完了;霍峻自然无从知晓。

    陆议告诉他,江东的士卒也是如此。

    贪渎军粮到处倒卖已经是最基本的操作,最过分的潘璋自己的军队直接明晃晃地开设市场倒卖军需,甚至抢掠自己士兵的财物。

    越是打大仗,这样的行为就越是屡见不鲜,现在众人早就见怪不怪了。

    他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冲关平投去询问的眼神。

    “我们也是这样吗?”

    关平自然知道他说的我们是谁。

    霍峻、马良和众多的荆州人甘冒奇险一路相随,而不是像其他的荆州世族一样随波逐流,就是相信刘备治下的安宁更符合他们的心中对大治天下的理想。

    今天的事情让霍峻有些眩晕,故此迫不及待想从关平那里得到答案。

    “我们不是。”他飞快地道,“我不知道以后会不会这样,但至少现在,我们还没有变成这副模样。”

    陆议很想说以后难免,但看着关平和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