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异界烽火录-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刘策当然知道冯英不可能私藏铁料,只是不懂成品铁器制造过程中需要造成的损耗才在情急之下对冯英说了重话,想了想便对冯英微微鞠躬抱拳,轻声道:“老冯,确实是我唐突了,刚才的话你别往心里去……”
    冯英见刘策主动和自己道歉,也不好再说什么,叹了口气:“这也怪不得将军,其实将军虽不是匠户出生,但却能设计出这么多实用的兵器物件,我老下也是打心底里佩服,而且将军优待我等工匠,与那些士族官员截然相反,我们也是铭记于心。”
    冯英这番话,说的在场众人不住点头。是啊,眼前这位年轻将领不但奇思妙想设计出的东西让人大开眼界,而且给予自己的待遇一点不比精卫营差。要知道工匠在这个世界身份卑微无人重视,也就比乞丐流民好点,无论自己手艺如何精湛依然会被官员朝廷瞧不起,还要接受不断地盘剥,下场大多比较凄凉,劳累一辈子可能连全家饱饭都吃不到几回。
    “但是……”冯英怔了怔,继续说道,“我真没见过将军你这么个练兵法的,当然我是说给士兵的装备。先说说这武器,矛头刀具全精铁打制,你去看看其他地方官军的制式,整个旗团一两万人都没法做到数千纯精铁打造的兵器,再说这铁甲,现在精卫营中披铁甲者达七百人,其余全是镶嵌铁钉的皮甲,试问一句这种全营四千多号人全员披甲放眼整个大周几个人办的到,雷霆军我不晓得,他赵元极的地方军,一个营二三千号人有百副铁甲已经算精锐了,大多数别说铁甲,皮甲都没几件,找件衣服,内中镶几片破铜烂铁就算一套布甲了,我真不知道将军还有什么不满的?还要下这番血本给人人身披铁甲,光这所需用料先不说,单说这人力就是一个庞大数字,目前还是只有几千人,以后如果几万人几十万人难道也人人披身铁甲么?”
    刘策知道冯英说的没错,但他心中的精卫营理应是一支从内到外武装到牙齿的铁血军队,只要有精良的武备做后盾,将士们就能少流血不惧生死,时刻保持高昂士气摧毁一切阻挡自己的敌人。如若空有血勇,身无片甲以血肉之躯迎敌,再勇猛的士兵也终究会白白死于利刃之下,毫无体现他应有的价值。一套精良的盔甲,一把合格的兵器是对每一个士兵生命的尊重,即使要死,也死的有尊严!有气魄!
    想到这儿刘策说道:“老冯啊,我知道你说的对,但是你想过没有?将士们因为你们打制的武器盔甲在战场上保住一命,直至战胜强敌时,你就不会这么想了,要知道你们手中的技艺直接影响到精卫营将士在战场的发挥啊,老冯你明白我说的话么?”
    老冯万万没想到刘策对工匠态度如此严谨,将他们地位直接摆到了士兵生死线上,内心不由一阵感动,其他工匠或者学徒听到刘策话语也感触颇深。很多人再也不以自己身份感到自卑,内心涌起一股暖流,暗暗发誓要精益求精打制出更优良的兵器铠甲报答眼前这位年轻人的器重。
    刘策说这番话,一半发自肺腑,另一半则是有自己的考量……前世自己所在的国度在宋亡之前,铁器铸造技术那是世界闻名,可惜匠人地位一直很低,多年来所打制的士兵盔甲基本都是以札甲为主,哪怕宋朝出名的步人甲也依旧是札甲拼制而成,并且由于工匠身份低微,生活窘迫,一套札甲从制作到完成往往要好几个月,实为懈怠所致。而史书中所记载的山文甲、明光凯之类的高端盔甲那都是为领军将领或仪仗队量身订做,并无法大规模列装到部队中,对大场面战争无任何实际意义。另外由于工匠薪水微薄,吃饭都是问题,哪还有创新精神去琢磨改进工艺水平?而且士兵手中的兵器多以生铁打造,坚硬而脆,往往一次战斗下来,无论胜败,士兵手中兵器基本都要报废大半……
    到了明清时期,同时期的欧洲在铁匠工艺上逐渐超越了东方。随着工匠地位收入提升,仅盔甲一项就得到了十足的进步,这当中涉及各方面知识。十六世纪初,欧洲某国二十六名熟练工匠五个月内便完成一千八百套铁甲的制作,而且铁甲价格因为市场化和锻造技术系统化普及等因素渐渐变得如同白菜一般,很快便实现大规模列装普及,一名士兵只需花费四个月到六个月薪水便能购买一套半身板甲。武器方面也变得具有针对性的改革,钢铁工艺的普及造就了欧洲全面超越东方最直观的体现。
    而同时代的明清时期,耸人听闻的匠户制度导致兵甲制造工艺近百年毫无进展,甚至呈现倒退趋势。一套盔甲价格至少需要一名士兵一年半时间不吃不喝还要防止上司克扣才买的起,而且铁器依旧以铸造为主流,冶铁工艺和欧洲一比被远远甩在身后。明末北方军械器具因为克扣贪污出现大量的粗制烂造,结果被兴起的清帝国打的落花流水,到了清朝,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性好转,甚至出现更为倒退的局面,与欧洲更近一步拉大差距最终导致鸦片战争中被列强暴打的局面,这一切就是当权者不重视工匠潜力所带来的恶果……
    很幸运也可以说很遗憾,刘策目前所处的世界和前世一样,工匠同样身份低微,甚至比原来世界认知还要严重的多。但这也就给了自己一个改变的机会,将工匠身份待遇提高,鼓励创新精神,这样总有一天精卫营会成为一支钢铁洪流,横扫四方。
    当然,这些都是自己内心设想,现阶段只能画饼充饥。目前最现实的问题就是解决铁料不足的问题,这让刘策不由蹙眉,和冯英几个打声招呼后便离开匠铺回房去想办法了……
    府衙大堂内,刘策和秦墨、叶斌、封愁年、杨开山、孙承正在商议关于铁料的问题。
    封愁年率先表态这个问题自己没办法,他只管领兵打仗,其他一概不管。
    刘策摇了摇头,心想早知道不把他叫来了,于是便看向秦墨。
    秦墨沉思片刻,还是摇了摇头表示这次自己也没办法。孙承、杨开山自然也没什么主意,虽然有心想替刘策解决这个难题,但却是有心无力。
    叶斌见刘策一脸为难,暗中点点头道:“将军,精卫营中将士已经人人披甲,何需再如此烦恼呢?”
    刘策道:“叶先生有所不知,铁料不足不单单是因为甲胄难全,现今骑兵所配环首刀也不过百把,只达预期三成,一日不能将全员披上铁甲武装到牙齿我便一日不得安心。”
    叶斌叹了口气:“只叹现在身在河源,若走出这片在泉阳省地界,我倒认识些贩卖私铁的商户,或许能为将军解决这些难题。”
    秦墨也道:“如今河源地界虽有不少铁矿采集场,但多在南方地界,此地甘州一片平原,据我所知无甚铜铁出产,即使有大多也在洞窖之内,根本无法开采……”
    孙承接话道:“其实我精卫营甲胄比率已经很高了,我看将军就暂且不要为此事烦恼了!”
    众人七嘴八舌依旧没说出个解决办法,刘策不由一阵头痛,无论如何必须要让全员披上铁甲,至少战兵营的人必须披上。
    一副步兵铁甲十八斤,加上肩甲、甲裙在内总重二十三斤。如今战兵营缺口二千多套,除去铁料消耗也需要五万七千多斤精铁,还不算其他兵器打制……仔细一算之下刘策倒吸口凉气,总算明白老冯所说的“等你有矿”这句话深意……可笑之前自己还吵着搞甲骑具装,就十几万斤铁料还真觉得自己能为所欲为,如今被现实一巴掌甩醒,刘策来回踱步,异常煎熬。
    “我看你们都别愁眉苦脸的!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缺铁料么?上高阳城抢一把不就什么都有了么?”封愁年大大咧咧的说了句。
    刘策猛的一惊,望向封愁年道:“你说什么?把刚才的话再说一遍!”
    “我……”封愁年见刘策直勾勾望着自己,不由暗叹一句倒霉,不插嘴不就行了,于是闭口不言。
    “说!”刘策见封愁年没反应,厉喝一声,满目精光。
    封愁年被盯的难受,只得挠挠头说道:“高阳城什么都有啊,抢一把不就行了?”
    刘策突然上前抓住封愁年肩膀:“你说的对啊!我怎么没想到?疯子,这次记你一功!哈哈哈!”
    封愁年一脸懵逼,根本不知道刘策在说什么,身后的秦墨叶斌吓得差点跳起来,连忙阻止:“将军三思!高阳城不比湄河镇,城高壁厚,又有十数万流贼镇守,我精卫营目前没这个能力打下高阳啊,将军切莫义气用事!”
    刘策却充耳不闻,笑着对秦墨叶斌说道:“秦先生,五梁镇那面流贼和官军对峙多久了?”
    “算算时日,快七个月了,预计最多一个月,大战就将爆发。”秦墨一时不解,怎么又扯五梁镇去了?
    刘策和众人道:“高阳城防卫严密,我刘策又怎么会蠢到拿几千人去硬悍十几万人呢?更何况还有高墙阻挡,但是六道口那的百万流贼总得吃饭吧?因为即将开战所以需要大量打制的兵器,那这些东西从什么地方运输呢?高阳城!”
    “将军是想劫持流贼辎重队?”孙承一下子明白过来。
    秦墨点头道:“这法子可行,一来铁料问题可以暂时解决,二来打击了流贼气焰,给五梁镇的卫怏获得喘息机会,三来……呃……”
    说到这儿,秦墨欲言又止,还是忍住没把第三条最重要的说出来,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
    刘策没多加细想,道:“卫怏死活和我无干,派人去把韩锋韩旗总叫来,我有话要说!”
    “又要打仗了?太好了,嘿嘿!”封愁年一听要开战顿时兴奋的不住搓手,席上的孙承杨开山也是满眼精光。
    “对了,让陈庆过来,他不是没机会立功么?我给他个机会!”刘策这次决心将陈庆的骑兵带上作为主力,看看这段时间操练成果……

五十三 精英初显
    七日后,韩锋所部苏文灿从高阳城返回,带来了重要的消息,高阳城的辎重队真的向六道口开始运输粮草军械,而且从此次情报中探知,这次运送的军姿数量极其庞大。张恢为防意外,派遣了八千贼兵押送,其中锐兵多达三千,胁裹万余当地百姓流民共同押送,以苏文灿估算,在自己回到湄河镇前一天开始就应该已经出发了。
    刘策得到这条情报后,当即下令精卫营集结,准备点兵出征,一下子整个精卫营上下都沸腾起来……
    “听说又要出征了?太好了,这次我定要立下军功领取犒赏!”
    “就是!前些日子出征各地流贼拿到手的犒赏远远不如那些老旗,听说这次是条大鱼,将军肯定不会亏待我等!”
    “你们就想着拿什么犒赏,这次我不要犒赏,粮食够吃就行了,现在只想立功拿个伍长什长当当!”
    “听说这次流贼有两万多人,我们就这么些人能行么?”
    “两万人有什么好怕的?以我精卫营四千多人的战力每人捅个几矛就全收拾了!”
    “哈哈,说的好,你知道么?将军当初在万家庄操练我们的时候说过,我精卫营不问敌人有多少,只问敌人在哪里。”
    “我去!这话你之前怎么不跟我说?太他娘的有气势了!”
    “说了有用?你刚进的时候字都不识半个,听得懂么?”
    “哈哈哈……各位这趟我们要发了!但是要严格遵守军纪!”
    “什么时候出发?我等不及了,自从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