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百战将军-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蒙江上游的山区有好几个小湖,当地人把他们都叫成龙湾。为了分别,他们对三个较大的湖起了东湾、西湾、小湾等名字。其中东湾在蒙江西偏南四十多里的地方,北距瓮圈有二十里。西湾和小湾在辉南境内,小湾在甫板西南十多里的龙湾堡屯边上,西湾则在小湾西南十几里处。
三月二日深夜,又经过半个晚上的强行军,龙湾支队终于赶到了第一个目的地,一个叫两牌子的地方。这里原来只是一个小村子,后来鬼子把周边的人都集中到这里后,变成了一个军事部落。在去年十月份开始的大讨伐中,这次部落被鬼子放弃了,他们把这里的人都给迁到了空杨树、板子房,而部落则被他们一把大火给烧了个干干净净。
等叶磊赶到时,根本就看不出被积雪掩盖的这里曾是住过两千多人的村庄。
两牌子周边的数目已经被鬼子砍伐得一棵不剩,只有不规则的围子立在那里,告诉人们这里曾经也是一个村落。
既然连个破败的房子都找不到,龙湾支队不可能进入两牌子驻扎,何况他们还要躲避鬼子飞机的侦查。
丁水龙看完地形后,建议把驻地建在东湾南岸的树林子里。叶磊问他为什么,丁水龙就把自己的那套理论滔滔不绝的讲了出来。叶磊听得是头昏脑胀,说道:“能不能说得简单点。”
“因为那边有个密营。”
“都有密营那还磨蹭什么?再赶个三四里就到了,走,今晚我们要睡在密营里。”叶磊喊道。
叶磊只到过头道溜河密营,他以为所有的密营应该都差不多。结果又走了一个多小时,到所谓的密营一看,叶磊感觉自己被骗了。
这哪是什么密营,连个房子都算不上。只有几个用大木头堆成人字形的“房子”。
虽然没到里边看,但叶磊很怀疑这个房子的作用。雨雪是遮不住的,那就更挡不住寒风。
“这就是所谓的密营?”
“怎么,不好吗?别看他丑陋,你先进去看看就知道了。”
就像丁水龙说的那样,里边的空间虽然不是很大,但还是很干燥,没有一点雪水落进来。
“这样的房子有多少个?”
“只有两个。”
“那怎么够用。嗯,让我想想,一个作为仓库、一个作为武器库。你们看怎么样?”
“要不要留一个作为指挥部?”丁水龙建议道。
“不用。现在那些粮食和武器更重要。战士们都在外边,咱们也不能享受特权不是?!”
“就按叶队长的意思办吧。”张明生说道,“我知道几个好位置。驻在那里至少不会被风吹着。”
“你们熟悉这边的情况,就看着办吧。等安顿完队伍后,咱们再讨论今后的事情。”
昨天凌晨,板子房战斗结束之后,叶磊用半个小时就整理完了加强连。然后把其他事留给刘松江,自己则带着加强连开进了龙湾地区。
板子房的战斗进行地不是很顺利,虽然也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就打完,但参加战斗的几个连队都受到了巨大的伤亡。结果在重编加强连时,有三分之一还多的人伤亡,导致最后编制完成时,应该有六百多人的龙湾支队,只剩下了四百九十多人。但当时也没有多余的时间,也只能如此了。
一个多小时后。
“各位,一日的战斗我们的损失很大,现在我们只有不到五百人的兵力了。你们看我们有没有必要再调整?”
“现在每个班排都不完整,只有七成人员。有两个排没有任命排长,十几个班没有班长。现在只有副职代管,甚至有些班排连副职都没有。”黄海峰说道。
“几位都是从一路军调过来的,可能对我们铁血营不是很熟悉。我有几点介绍一下。一是我们的编制单位都很小,不像抗联那样,只有几百人就称为师、旅团。当然这也有遗留问题,但这样的安排我觉得对不对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一方面编制混乱,乱得有时候我们自己都搞不清楚。另一方面会过分引起敌人的注意,对我们的持续作战造成很大麻烦。铁血营的一个班一般都有十几人组成,有三到四个战斗小组。一个排一般有四个以上的各种班,包括步兵班、掷弹筒班、机枪班。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排甚至会有六个班。所以一个排少则六十几人,多则会有近九十人。”
“要不我们先保留这样的编制,等以后队伍扩大了再行补充?”丁水龙建议道。
张明生说道:“这样对班排长的要求就很高,咱们有这么多优秀的战士吗?虽然我也同意调整队伍,让每个班排达到满编状态,只有这样才更有战斗力,但我建议还是编制成三三制。”
“我觉得张队长说的对。我们的各级指挥员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他们还很难指挥好三个以上的作战单位。”
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反对叶磊的编制方案。以前在青岭岗,他叶磊就是那里的土皇帝,大部分事情都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但这次四个人开会,竟有三人反对,这让叶磊有些无所适从。
“叶队长,下辖的单位越多,补给、医疗等需求也越大。不得不在前线作战单位中加入很多非作战人员,这样反而会降低他们的战斗力。”丁水龙又劝道。
实际上也是这样的情况。虽然每排都有很多人,但叶磊粗粗一算,其实这些人中还真有一部分人是非作战人员,有些时候会降低他们的战斗力,拖慢行动速度。再说那些连排班长确实能力有限,还不能指挥太多的作战单位。
难道这还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但为了能做到一个班或一个排的能完全压制住同等编制下的伪军,并能在同等编制下的日军面前有一定的反抗能力,他还不得不这么配置。
既然想不明白那就问吧。
“如果我们还是以三三制编制部队,你们说我们的一个班或是排,能不能胜过伪军?”
“稍有优势。但完胜是做不到的。”张明生说道。
“那日军呢?”
“我们至少得投入一倍的兵力,才能在同等条件,也就是鬼子没有大炮、飞机的情况下,与他们战平。”
“我是这么考虑的。如果还是三三制,我们派出一个作战单位后,就很难判断这支部队跟敌人的战斗结果。对上伪军,因为他们的作战能力差不多。一有意外,这个方向上就会被敌人突破。对上日军则起不到任何效果。”叶磊说道,“这能不能指挥好三个或是四个甚至更多作战单位的问题先不说,我考虑的是我们的一个作战单位能达到什么样的能力,面对同等敌人打到什么效果。我希望我们的一个排能完胜伪军的一个排,但又能顶得住日本鬼子的一个小队的攻击。这样我们对每个作战单位的安排就有比较明确的目的性,不用总是希望出现奇迹,战斗起来也有胜利的把握。然后才是三三制四四制的问题。你们看是不是?!”
看几人暂时没有说话的意思,叶磊继续道:“这鬼子的编制情况对我们来说是客观的,我们只能选择怎么去应对。这里就需要我们主观地能动地调整我们自己来达到目的。现在的情况,一般都是我们主动选择作战地点和作战方式,这点上我们有一定的优势,如果我们能在双方兵力、火力等方面又能有一定的优势,这胜利的把握是不是再大一些?”
“叶队长说得有道理。”张明生说道,“也是实际情况。这样分配兵力对指挥人员是很有帮助的。”
叶磊又给几人讲了编制战斗小组的重要性之后,说道:“鬼子都是以班为最小的作战单位,下边没有作战小组的概念。但在白刃战都时候,他们是有三人一组的概念的。是不是?”
“是这样。每当白刃战时,他们确实是三人为一组围成一圈,我们就是多上两三人,也很难打破他们的这种队形。”黄海峰虽然瘦弱,但作为政委,他还是参加过不少白刃战的。
“我觉得这就是战斗小组概念的雏形。你们看鬼子一个班一般都有一个机枪小组和八个步枪手。他们都听从班长的指挥,班长也是直接指挥每个士兵。这样班内部就没有固定的更小的单位,像三人一组的小团队配合是没有的。”
对于战斗小组的概念叶磊也是从前世记忆里挖出来的概念。既然后世有这样的概念,那就说明这很是有用,那就得拿过来用。至于鬼子有没有,他这是说说而已。
可能是被叶磊的歪理给说服了,黄明山说道:“嗯,我看这个很有必要。这不仅能提高几个人之间的配合,还能形成更小的单位,这对班排长的指挥是有帮助的。”
打铁要趁热。看张明生有些松动,叶磊赶紧说道:“那,咱们就研究研究这班排的配置吧。”
;
………………………………
第二十三节 怎么打
又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讨论几人终于算是把编制给确定了下来。考虑到现在的实际情况,部队将取消排级的编制。
支队部仍由支队长叶磊、副支队长张明生、政委黄海峰、参谋长丁水龙和一个通讯警卫班组成。其中第一分队分队长仍由张明生兼任,下辖侦查一班、通讯警卫一班、机枪一班、掷弹筒一班、步兵一、二、三、四班。第二、三、四分队由孙行、叶磊、江猛山担任,下辖作战单位同第一分队,编号依此类推。另外,第三分队作为支队部,额外编有特战班、通讯班、警卫班、后勤班各一个。编成后,第一、二、四分队,分别有一百一十四人,第三分队有一百六十人。
重新编组方案确定后,几人又开始讨论起今后的行动方案。
“如果杨司令的判断准确,这鬼子肯定希望趁我们还没站住脚的机会,讨伐我们。我想这鬼子可能已经开始调兵了。”黄海峰说道。
“我们是不是要以分队为单位分开行动?这样目标小,也容易躲开鬼子的讨伐。”丁水龙建议道。
黄海峰考虑了一会,反对道:“不行。这次我们进入龙湾地区不是过来打游击的,是为了掩护龙岗根据地。如果鬼子经过讨伐,发现这里并不需要他们费如此大力气,他们会马上把兵力抽调回去重新开始讨伐龙岗根据地。这样我们就无法完成任务。”
“那我们不可能在这大山里主动袭击鬼子吧。在得不到任何补充的情况下,我们这点兵力经不起消耗啊。”丁水龙说道,“我们可以先分散开来躲过鬼子的讨伐,等他们把兵力调到龙岗根据地后,再集中起来在背后袭击敌人据点,这样不是更好?”
“不可能的。到时他们已经知道这边并不需要投入如此大的精力,不会再次掉头过来讨伐这边。只有我们在这边主动袭击敌人,才能让他们下定决心要先讨伐完成这片地区。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给根据地争取更多发展的时间。”
“黄政委,按你说的打下去,我们反而失败得更快。你想想这几年的战斗……”
“两位,我觉得你们说的都对。”叶磊有些和稀泥地说道,“为了牵制更多的敌人,侧面掩护龙岗根据地,第一,我们必须主动攻击鬼子,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后院起火了。第二,我们必须在这里坚持足够长的时间。”
“我想,黄政委和丁参谋也了解这些。只是,我也考虑了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