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百战将军-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颗让李黄二人措不及防,两人虽也想到了这些问题,但还都没有细细思考过。现在听叶磊张口就来,他俩一开始是诧异地相互对视了一下,然后就各自拿出本子快速地记录了起来。
“我看这些就差不多了。有什么不足的地方你们自己补充吧。另外我若还有什么其他问题,会及时告知你们的。”
黄海峰看了一会自己的笔记之后,说道:“队长,咱的根据地现在已经比较大了。而要做的事情很多,我们几人也不可能给每个村子进行安排。我想咱是不是可以先对根据地进行调整,根据地形、人口等因素分为几个区,每个区下边再下辖几个小区,小区下边安排村子。”
“我也同意黄政委的建议。这么多村子,想考几个人管理下来是很难办到的。”李青说道。
“这……,咱也不可能拍着脑袋纠纷三个四个区吧。今晚你们还是先向各个支队询问一下各地的情况,等手里有了具体的数据之后,咱们在进行调整也不迟。”
“那我们这就去整理资料。”黄海峰说道。
送走两人之后,叶磊就像睡下。晚上的战斗他又看不到,就是再关心也不能帮上什么忙,还不如老实地睡觉。
但当躺在炕上之后,叶磊是始终无法入睡。想起刚才跟李黄二人的对话,他始终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
对,鬼子怎么可能让他在三个县风风火火地发展!
如果是七八年前,那时日军刚进入大东北,没有足够的兵力全面占领,所以有些义勇军等抗日队伍在某几个县城范围内发展一两年。但现在已经不是那个时候了。不算伪军和地方自卫团,光是关东军就早就超过了二十万。具体数字叶磊不是很清楚,但三十万以上是肯定有的。
就算他们要防守苏联边境,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抽调一两个师团吧。不用调来关东军,就是飘来两个**守备队都够叶磊头痛的。
现在的局面可不是一支抗日队伍在长白山地区游击,而是占据了三个半县城。鬼子还会采用封锁讨伐的策略吗?不会的,局势变了,他们的策略肯定会有变化。
以后的策略已经不再可能是讨伐了,是进攻,是围剿才对。
那时,他还怎么发展根据地内部的生产,怎么推广教育?!没有生产,物资就无法自足,那为了养活这么多部队和百姓,铁血队将只能继续向敌人发起进攻,抢夺粮食等物资。
一方面受到敌人联队以上规模的进攻,另一方面还要继续想敌占区发起进攻,这要有多少兵力啊。如果按之前的战斗力判断,面对至少有一个师团规模的敌人,他要准备二十万军队才行。那可是二十万啊!三个县的人口全部加起来也就这个数,不可能真做到是人都是兵吧!
内无生产不能自足,外无援助孤立发展,重兵封锁四面皆敌,疲兵连战无法持续。这就是叶磊和铁血队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但不能抵挡敌人进攻就无根据地一说,没有根据地还怎么建设、生产,而没有自我发展又能怎么坚持更长时间,等待转机。
说开了,现在的铁血队仍是表面光鲜,势如破竹,实际上是里子空虚,危机四伏。
………………………………
第四十三节 乌合之众
这一夜,叶磊辗转反侧想东想西,直到凌晨时分实在是撑不住了才迷迷糊糊睡下。
等他早晨醒来时,摆在面前的又是一叠告捷的电报。西枚支队和松香支队在付出了近两千的伤亡后,算是攻下了濛江县城,并与晚上一路青干了濛江周边所有的敌人据点。而龙湾支队和江猛山的加强连则是与曹亚范的一方面军配合一举扫清了小北山以南地区的敌人。至此铁血队和一路军共同扫清了濛江境内大部分敌人据点,西南方向的战斗也可以说是完全结束。
根据叶磊和杨靖宇的商定,叶磊把铁血队打下来的濛江县城和周边地区让给了一路军,包括濛江口子、清江甸子等村子。经调整濛江县范围内濛江沿岸及濛江以北地区,成为了龙岗更具地的范围。从而一路军的根据地也从原来的七个村子一下子扩大到包括一个县城和三十余个村镇组成的较大规模的根据地,人口也达到了五万左右。
昨晚的战斗结束后,龙湾地区和三岔子岭地区完全成为了一片空白地区,或者说是缓冲地区。到目前那里已经没有任何敌我双方的军队在活动,不说军队,那片方圆六七十里山区连个村子都没有一个。
而白河支队则是与二方面军乘势北进,两天内扫清了安图以南地区的所有村屯,已经聚兵到安图以南的兴隆屯、井邑屯一带。
西北支队和三连更是势如破竹,先后攻克大小蒲柴河、大酱缸、大沙河口子等重要据点,基本扫平了安图的西北方向。
在岂会带领的根据地留守部队向东推进到两江口之后,铁血队已经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围住了安图县城,而东边则由二方面军在那里扼守公路。
可以说只要再过两三天,等东边的战斗结束之后,这一轮的反攻作战就基本成功,并超额完成了任务。
“大哥,我们马上就能拿下第三座县城了,哈哈哈。”吴长乐笑道,“咦,你怎么不高兴?”
看完一封封捷报的叶磊确实没有一点高兴劲。可能是因为睡得太少,也许是其他什么原因,他的脑子里还在不断冒出昨晚思考过的问题。他摇了摇头,说道:“高兴,当然高兴。打了胜仗哪能不高兴啊。你去替我向各个支队发一下贺电吧。”
青岭岗根据地指挥部。
贺电是发了出去,但留下来的却是沉静和一丝紧张。
黄海峰看到叶磊并没有高兴的样子,也没有恭贺什么,直接说道:“队长,我这边整理好了一些资料,你看看吧。”
叶磊接过他的本子看过几眼,就放了下来,说道:“李叔、黄叔,你们也别光说些好听的,咱们开诚布公地说说现在的情况。咱们的状况真的这么好吗?真的已经到了可以放手大力推动生产的程度了吗?”
二人这次过来主要是继续讨论昨晚尚未讨论完的根据地的生产发展事宜。没想到叶队长竟然提都不提那些,反而问起了这么个问题。
“怎么说呢,我觉得铁血队经过近半年的时间,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想一想去年我刚加入铁血队的时候,我们只有长蛇洞基地,人数也只有二百多人。但现在呢,上个月我们能已经组织了近万的兵力,现在就更多了。从各方面收集到的数据来看,把铁血队所属的各支部队的兵力全部加起来都已经超过两万了,这还不包括还在不断组建的各村屯的守备连、民兵连。”李青先简单总结了一下目前的情况,继续说道,“但是要说没有困难,一切良好也是不对的。从现在整理的物资来看,因为先后打下了两个县城等不少鬼子重要据点,缴获颇丰,所以满足根据地内的乡亲和部队的今年以内的需求还是足够的。但如果我们不进行生产,自给自足,那到了明年我们就很难说了。在没有充足的粮食等物资的情况下,我们都坚持不到明年四月份。这还只是粮食部分。但人不仅要吃粮食,最紧缺的就是食盐。敌人把粮食集中的大的据点,每隔一段时间下放到各个村屯,所以缴获的粮食省着用时够的。但这食盐就不同,他们是根据实际需要每几个月才会从其他地方运来一批。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再怎么省着用也坚持不到今年年末。换句话说,不管敌人来不来打,为了抢盐,我们也不能停止进攻,还得继续打下去。”
“我也说说吧。虽然昨天我们讨论的内容是怎么发展根据地的问题,但这不表明我们的根据地已经安全了。按鬼子的脾性,他们肯定不会放任这种局面的延续,肯定会派出重兵来围剿。现在我们是在长白山地区进行全面开花似的作战,这使没有做好准备的敌人暂时没有足够的兵力来收拾烂摊子。但我估计敌人已经在调兵遣将了。从这几天情报科那边得到的消息来看,敌人已经在长白、临江、通化、金川、辉南、桦甸、敦化及间岛地区聚集大量的兵力,开始部署在铁路沿线、主要公路沿线和重要据点。之所以他们到现在还没有发起进攻,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我想等他们做好了准备,那接下来敌人发动的讨伐或是进攻将是我们所从未遇到过的大规模作战。”黄海峰对目前的情况也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并不像叶磊那样一直处于懵懵懂懂地状态下。他继续说道:“但事情还得从两方面来看。打,肯定是要打的。但生产也不能放下。就像李队长说说的那样,不事生产我们将会自我灭亡。”
李青说道:“对,得从两方面来看这个问题。困难是有,但也不能因为有困难,就放下生产。咱不能一直靠缴获过日子。”
“两位说的很对。我也是这么考虑的。”叶磊说道,“但问题是这个度怎么把握。就是说如果我们的精力是一百,应该在军事上投入多少,在民政上投入多少的问题。是两手都要抓,五五分,还是军事为重民事为辅,六四或是七三开的问题。只有定下来这个,我们才能考虑需要维持多少的队伍,需要多少的粮食,生产多少的物资等问题。”
“那就要看我们的目标是什么了。”黄海峰说道。
“再坚持一年半到两年时间,如果能坚持三年就更好。”叶磊满是希望地说道。
“这跨度太大了。一年半和三年,调整的幅度可不是一星两点。最好再明确一些。”黄海峰说道。
“那就两年吧。也就是我们生产出来的物资必须能够满足我们使用到后年的三四月份。”
黄海峰稍微算了一下便说道:“这样就简单很多。这东北黑土地上,虽然每年只能种上一季,但土壤肥沃,雨水充足,只要把种子撒下去,再派些人照料就可以了。如果队长你真决定这么做,我看只靠四十以上的男人和妇女们做些农事就可以了。但两年以后,我们就不能保证粮食需求了。”
“不能保证是什么意思?”
“就是说,后年的四月份开始我们只能满足五成的需求。”
“怎么算的?”
“你也知道咱东北男人多女人少。等安图县境内完全打了下来之后,根据地人口将有二十万左右。其中主要的劳力占一半左右,当然是包括女人。其中去除一些不做农耕的人,就只剩四成。再去除女人和不适合当兵的人员,我们最多最多能招收到五万。再加上原有的队伍,整体来说我们基本上能有个七万的兵力。”
“算上这一轮战斗结束之后能收编的俘虏了吗?”叶磊问道。
“具体数字还没有完整统计,但大半已经编进队伍里了。剩下的最多也就三千到五千人。但你也要知道,很多自卫团里本身就是本地人。再说前边的那三万人也不见得都愿意加入部队。现在也只能大概估算一下,我觉得咱最多能组织上五万是极限了。五万人左右是一个正常的数字。”
“才五万啊!”
“已经很多了。你想想五六万人做农事,要供给二十万的百姓之所需,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也是算上现有的储备才能坚持两年。但两年以后,我们种出来的粮食就只能满足一半的需求。”
李青问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