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百战将军-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赤峰,再穿过七老图山后,他们就能进入察哈尔南部。
而到了那个时候,这次西征基本就完成了。
叶磊知道晋察冀根据地,连这个都不知道,那就得撞墙。名字叫晋察冀那肯定有察哈尔部分,而过了七老图山后,问天支队就已经进入了察哈尔南部。如果那时还找不到党组织,齐辉得撞墙。再说还有一个王鹏帮着联系,那肯定能找到人。
这一路行程超过一千五百里,至少要行进半个月才行。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从西丰到阜新以北的骆驼山这一段,只要过了这一段,就基本能够完成任务。
不仅如此,为了能让他们顺利突破连京线,大郑线两条重要铁路,驻扎在西丰的一〇七团、兴京的一二〇团、宽甸的一二一团、哈达岭的一一六团等均要向对面的双阳、伊通、开原、本溪、凤城等县发起牵制性进攻。同时,部署在连京线、安奉线方向的游击队也是要参加这次进攻,一〇一、一〇四、一〇五师也要随时做好准备。
按时间来判断,问天支队最快也要在九月五日穿过连京线。但考虑到他们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来回跑了两百里,又要从抚松出发,经过濛江、桦甸、磐石,跑上六百里才到达西丰,可能还需要休息几天。初步估计最少也得休息五天才行。
而那时已经是九月十日。
本来估计要进行两个月的战役,只进行了一个月后,如果小鬼子的动作快的话,在入冬之前还是要打上一场。那下一场战役,很有可能在九月十五日左右发生。考虑到这个时间,叶磊希望问天支队再等上两三天,等十二军主动打响下一轮战役的同时,他们也开始西征。这样十二军也能获得较为充足的准备时间,问天支队也能多休息几天,不管对谁都会有好处。
叶磊把自己的这些想法一一地给在座的几人说了出来,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其实,得不到支持也没关系,这事叶磊是干定了。就算所有人反对也一样。
但再武断,也要在这个会议上说一下。既然已经确定实行军事会议制度,通过共同讨论来决定十二军的各项行动,那怎么也得说上一句。如果不说的话,那是彻底地破坏规矩。但会上说了就不一样了。就算他们不同意,叶磊也能想尽办法,让他们转变态度。实在不行再单方面决定。
也许这就是妥协吧。虽然结果早已定下,但这个过程还是要走一走。
“军长,人数是不是太少了?要不要从**骑兵团调过来一批人,至少也得有个一千人吧。”刘松江担心地说道,“之前我们不知道他们还有这样的任务,才决定把问天支队缩编为七百人。”
“齐军长,你说呢?”叶磊问道。
“政委,我看完全没有必要。咱们这次西征,不是为了打仗。说简单了,说是逃跑也没啥区别,呵呵。所以人多了说不定还碍事。再说这些队员通过一个半月的训练已经互相熟悉了,也有了默契,如果再加入一批人,这就有些不好了。再一个,虽说沿路上有情报处的人做了一些准备,但那毕竟是在敌人眼皮子底下,不可能准备太多东西。人多了不够吃咋办。最后,这批人员本就是精心挑选出来,且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的战士,不是一般战士能比得了的。攻打漫江的战役中,虽然损失了近三百人,但牺牲的人数却不超过五十人。我想这就能代表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且,通过这次战斗,我们算是经过了最后一轮的优胜劣汰。剩下来的这七百人,用精兵二字来形容他们,我觉得也不是很过分。我们有信心在同等条件下,能与同数量敌人打成平手,甚至能击溃敌人。”
“好。”叶磊拍手说道,“看来齐军长是很有信心啊”
“那是。苦练了一个半月,还有特战队的人专门教导,若再练不出来好兵,那我真不活了。呵呵。”
“不活了?那怎么行。我还等着齐军长你能在兴安西省、兴安南省给我们十二军打出一片天下来呢。”叶磊满心希望地说道,“到时,齐军长你可得弄个骑兵团、骑兵师出来才行啊”
“军长,你就放心吧。真要是到了那里,我怎么也得弄一个骑兵师。”
“一万三千人的骑兵?”刘松江惊道。
“不多,不多。齐军长,别说多了,只要你能弄到两万人马,咱就组建一个骑兵军。怎么样?你们想想啊,两万骑兵那是啥概念啊”
曹亚范突然问道:“等等。军长,你是要让齐军长到兴安南省和兴安西省?是要在那里创建根据地吗?”
“有了人马就建,干嘛不建?”
“他们不是要去找中央吗?怎么又去了兴安省?”
“咦,他们找到中央后,难道要在那里养老?这不靠谱。再说,出去可能容易一点,但想回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就算回来了,还能剩下几个人?所以啊,我就让他们去闹腾兴安各省。”
“那他们去晋察冀的原因就只是为了汇报东北的抗日斗争情况?如果仅仅是这样,军长,你还是再发一个明码电报吧。我看这事更靠谱。”
“当然不只是这个原因。”叶磊说道,“咱还得要人啊。军事干部、政治干部都得要。还要交换一下密码本。”
这时刘松江也问道:“要人应该没问题,交换密码本的事情,应该也没啥问题。但是之后呢?人怎么过来?连问天支队都要留在热河以北过不来,那中央派的人怎么过来?”
胡殿晨的情报处一直是叶磊直接管理,所以很多情报这里的人都不是很清楚。
“嗯,这事你们别担心。虽然现在还不行,但过了三四个月,嗯,我看啊,差不多到明年春的时候,就可以了。具体的还在安排当中。在这里我就不多做介绍。到时候你们就明白了。哈哈。”
“既然军长说行,那就行吧”曹亚范说道。
“咦,曹军长。听你的意思好像不怎么相信啊”
“不是我不相信。是因为这事太困难了,如果真能过来人,那不得早就来了吗?”
“嗯,你们这样想也没什么问题。啊,这样。王鹏是怎么过来的,你们总该知道吧。”
“知道。你是说把他们当成劳工引进来?”
“我可没说过要把他们当成劳工啊。咱的方法至少比这个高明。我就说到这里,呵呵,天机不可泄露啊”叶磊笑道。
之后几人又讨论起敌人可能的部署,一直研究到深夜。
最后他们先决定,让问天支队于九月二日出发,先赶到西丰。然后在那里边休整,边等待进一步的命令。
第二日,上午安排完一些急事之后,六人又开始继续讨论今后的形势。
认为敌人还有发动一次进攻的人,不只是叶磊一人,其他五人也基本同意叶磊的这一判断。
关键在于时间上。
这次战役刚结束三天,第十师团也好,第二十八师团也好,还有那些被歼灭的**守备大队也好,他们都需要一段时间来补充兵力,搬运作战物资。不可能很快就发动进攻。
除非日军从其他地方调来别的师团,那在兵力上应该不成问题。但物资搬运也不可能在一两天就完成。怎么也要耗上几天。这一来,至少在十日以前是根本不可能。最快也要等到十五日才行。
因此,几人都认为,十日开始十二军要再次进入作战状态,为迎接下一次作战做好充分的准备。
………………………………
第三十四节 死字不能说
第三十四节
死字不能说
到九月二日,辽东抗日根据地的所有军民已经全部行动了起来。《《书海阁》。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不管是男人还是,全都加入到了这一轮秋收、整军的行动中。'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在政府方面的全力组织下,经过一个半月的调整和实践,根据地方面已经建立起了六个生产兵团。这五个生产兵团是针对青岭岗、抚松、濛江、临江、长白、金川等六个地区的农业生产工作而编成,但现在又多了桦甸、磐石地区后,地方政府方面又紧急组建了第七个生产兵团派到了一〇一、一〇四师的控制区。因其控制面积较大,所以第七生产兵团的人数也是最多。参与抢收任务的除了这七个生产兵团外,还有一零六师控制区域方面组织的抢收队伍。
同时进行的还有十二军的扩军整备。
本来还担心招不够人员,无法补充完毕**师缺编的两个团兵力,但随着西线方面的新招募的兵员和可以收编的俘虏源源不断地赶之后,叶磊,的担心是多么得无用。
十二军在上次战役后控制的清远县、开源县东部、东丰县西部和宽甸、磐石等地区都是老游击区,在那里抗联部队还是有很好的群众基础。现在抗日部队完全控制了当地之后,民众的参军热情更是高涨。
特别是在十二军为了保护士兵的家属而实行的积极组织其直系亲属转移到抚松、濛江地区的计划下,没有后顾之忧的年轻人更是踊跃地参军。
据不完全统计,到八月三十一日为止,西线的一〇一、一〇四、一〇五、一零六等师在未收编伪军的情况下,已经就按原先的编制补充完兵力。同时四个师在前段俘虏并完成基本教育的伪军均开始向抚松地区转移。
其中,一〇一师方面送的有一千八百名俘虏,一〇四师送来两千五百名俘虏,一〇五师只有七百名俘虏,一〇六师有一千四百余人。同时送的还有每师超编的一千新兵。这一来,光是俘虏就有六千四百人,新兵有四千人,加起来已经快有一万五千人。同时,在奉西北作战和早期战斗中受伤的轻伤员开始陆续恢复归队,这批人也有近五千人。
如果考虑到西线的四个师还能陆续送来一些人,在十日以前所有的兵力将基本能补充完成。
考虑到敌人在这月中旬就会开始进攻,叶磊让尹夏太把兵力先分配给一〇三师,然后是一〇二师,最后才补充给**师。
但这样一来新兵就太多了。先进行补充的一〇三师收到的都是收编的伪军,其状况还好一些,如果算上伤愈归队的人员,一〇二师的情况还是比较理想。但到了**师就很麻烦了。他们现在至少缺少七千人,这兵力从哪里弄?难道都补充新兵不成?一万三千人的一个师,新兵就有七千,那这个**师还能有多少战斗力?
“军长,我去医院看了一下。如果能等到十五日,伤愈复员的战士还能有个两千左右。”刘松江说道,“若是到了二十日,还能有个一千人。”
“这么说老兵就能多上三千?如果算上原来的六千人,老兵就有九千人,那就让**师只补充五千人新兵,缺少的两千人继续补充伤愈归队的战士。剩下的新兵留下来,与之后陆续恢复的老兵一起组建补充营。有多少人,组减多少个补充营。训练方面按守备联进行。”
“呵呵,那到了二十日左右,咱就又多上一个补充团了。”
“行。政委,这事你跟赵军长商量一下。今后一段内,如果有新兵和恢复的老兵,就都组织起来建立补充团。”
“白书记那边恐怕不会同意吧。”
“等打完下一次战役,有了一段稳定发展的,咱就继续复员一批老兵到守备团、民兵团、预备役方面,逐渐加强地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