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东皇传-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盐田利润是大,但刘杲既然不曾明言要切断他们所有利益,那么说明事情没到必须决裂之时。若是刘杲贪心较小,只是想自河东盐池分点利益,他们却也不会吝啬到一毛不拔。

    一州之牧,又是海内知名,只要刘杲不张开血盆大口,吞吃所有利益,这些势力也愿意与刘杲这种实权派相结交,彼此利益纠缠起来。这里让着刘杲,刘杲在其他处能不有所表示?

    利益交换,如此而已!

    名门之所以世代长存,便是因为他们注重稳健未来,而非贪心一时强盛,四处树敌。不求暴富,但求源远流长,无所忧虑,这是大部分名门的心态。

    因为怀着如此心思,盐商们背后名门士族,得到刘杲口信后,大多派来一些家中子弟亲信,前来商讨盐田归属问题。

    七月中旬末。

    占据河东盐田十分之七八的六七十商户、名门、士族子弟,在刘杲主导下,相聚一堂,探讨河东盐池未来走向。用后世视角来看,恰似一次股东大会!

    首先讨论的是新商行问题。

    参与河东盐池利益的士族、名门,很多人,都有其它用意,而非单纯的贩盐赚钱。也是因此,他们言辞模糊,纷纷论述新商行弊端,或言权力难调配,或言不易经营,或言贪墨难避等等,试图改变刘杲心意;甚至还有几位,断然否定刘杲的新商行计划,并称刘杲惊扰盐池。

    早有准备的刘杲,压下众人纷纷议论,以强硬口气说道:“新商行之举,势在必行!当然,若是诸位中,有谁不愿合并入新商行,本官也不勉强,任凭他离去。不过本官志在革改盐弊,以后将逐渐规范盐监,量产纳税,这却容不得你们再自由。那时诸位却需准时纳税。”

    刘杲这话,明言允许有人退出商行,继续经营河东盐池,但是亦隐隐露出獠牙,以盐监税收来威胁诸人。而且,最关键的,刘杲这是表明态度,若是诸人不愿意合并为同一商行,他们以后定然要面对刘杲的无数打击。

    刘杲威胁话语一出口,大堂内,除两三人,怨恨刘杲如此态度,乃至愤然离席外,其他众人顿时沉默下来

    六七十人推举出数人,向刘杲质问道:“州牧。若是我等合并为一商行,那么这商行由谁来经营?众人股份又该如何分配?”

    却是见筹建新商行,似乎无可避免,众人便开始询问筹建商行后利益得失,瞧瞧刘杲条件,以及是否为这条件,与刘杲翻脸。

    刘杲笑道:“我以阉竖全部盐田,并入新商行,并提供新制盐工艺、以及新商行在河东、并州境内行走的绝对安全等。如此等等,我以此占商行股份十分之一。至于其他十分之九股份,由你们众位自行协商分配!”

    “商行经营。也由你们数十人自行选举,我并不加干涉!”

    “盐税,亦由诸位共同协商,列出征税标准。”

    闻听刘杲之言,众人齐齐松口气。

    刘杲从宦官势力那里抢来的盐田,接近河东盐池十分之一。刘杲如今索求新商行十分之一股份,并不算太多。这,在众人可接受范围内。

    六七十人仔细分析得失后,觉得刘杲只要不直接委派人,来管辖新商行,他们利益便有保障。再说如今世道渐乱,大家抱成团,联合刘杲,护住河东盐池这块庞大利益,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如此种种原因,在场一共六十四人签下姓名,同意筹建新商行,联合经营河东盐池。
………………………………

第185 河东裴氏

    第185河东裴氏

    ps:看完球,发文!

    ==========以下为正文===========

    敲定筹建新商行相关章程,六十四人便开始彼此扯皮,努力为自家争夺更多股份。这些人不顾面皮,为万分之一点股份,在盐监城激烈争吵,甚至几乎上演全武堂。一时间,众人几乎将刘杲忽略。

    数日后,六十四人终于协商完毕,将河东盐池新商行百分之九十利益,尽数瓜分。当六十四人股份,一一记录后,刘杲随手为这个刚刚组建的新商行,取名为“河东盐业商行”

    与此同时,六十四人也推举出一人,暂且掌权新商行,任职商行会长,余下诸人为股东。

    也许是因为河东盐池利益庞大,且众人并不放心这种经营模式,彼此互相猜疑,以致于被推举为新任会长的裴良,仅仅掌握1。7%左右股份。裴良能完全掌控的股份低,那么根据刘杲定下的商会运行章程,裴良稍稍作出决策,就需要召开股东大会,征求其余六十三人意见。

    针对如此事例,刘杲没有过多干涉,任凭商会慢慢走向正规。这不是刘杲不想干涉,而是刘杲怕一旦自己干涉,只会使众人起疑,从而诱发其他事故。

    裴良,出自于闻喜裴氏,其在盐监,亦代表裴氏在河东盐池的利益!

    河东郡闻喜裴氏,自汉代而后两千年,乃至共和建国,传承不断,人杰辈出。河东裴氏一系,单是见于历史书册的名人,就有五百余人,位登宰相重位的更是近六十人!

    便是在后世,刘杲也早有耳闻:“河东三名门,裴氏为最!”

    自裴晔从安邑迁回祖籍闻喜后,裴氏已经开始步入繁荣昌盛时代。裴晔,曾担任过并州刺史、度辽将军。

    裴晔有两子,一曰裴羲,桓帝时任职尚书令,行侍中;一曰裴茂,灵帝时曾担任过尚书令,侍中。

    裴茂膝下四子,有两子最为出名,分别是裴潜、裴徽。刘杲昔日入并州为匈奴中郎将时,就曾征辟过裴潜,可惜当时裴潜拒绝刘杲征辟,以致刘杲当时颇为遗憾。至于裴徽,或许有人感到陌生,但是他一位直系后代却是众所周知,那就是注释《三国志》的裴松之。裴松之,即裴徽之后也!

    裴良,与如今尚在雒阳做官的裴茂,是同祖从兄弟。也即是说:裴良是裴潜之叔父。裴良,无做官之才能,所以便替裴氏打理产业。

    名门大族之中,有人谋做官,有人谋养名,有人打理产业。谋名者,不贪恋官;谋官者,重权贵轻虚名、货利;谋利者,不能做官。汉世间,诸多名门,大都是这样经营,以致权、名、利,家族皆有所得。裴氏,也不例外。

    河东盐池的复杂,单凭裴氏一族,便能瞧出些端倪。

    裴良就任河东盐业商行会长后的第二日,裴良就携带一位少年,前来拜访刘杲。不等刘杲相问,裴良已经介绍道:“此为家侄裴潜,字文行。昔日州牧入并州时,曾征辟过他,然当时文行远游雒京太学,是以不曾应命,还望州牧莫要见怪。”

    裴良如此说法,不过是特意寻找的藉口而已。

    真实情况是:裴潜为家中庶子,母亲出身贫贱,又没有舅父扶助,裴潜在裴家过的很是辛苦。甚至因为裴潜年少时,不重细行微节,颇为父亲裴茂轻视。而后裴茂为裴潜,取字为“文行”,便是欲以此警戒裴潜。

    刘杲征辟裴潜,裴茂夫人不喜,遂断绝裴潜入并州之路。这才是裴潜不曾应命刘杲的真实缘由!

    如今刘杲入据河东郡,整合河东盐池,与裴氏利益纠葛,所以裴潜又被推举出来,以裴潜为媒介,结交刘杲。裴茂夫人虽然不乐裴潜得势,却也不能随意三番五次,阻拦家人仕途。

    得知眼前少年为裴潜,刘杲大喜过望。

    裴氏既然送裴潜任职刘杲帐下,说明裴氏对刘杲所作所为,并不太过于反感,这或许亦是众盐商的态度!正无疑是刘杲以后成事的大好兆头。

    同时,裴潜之才干,也是刘杲迫切需要的。裴潜“宽仁于百姓,严苛于诸胡”的性格,颇合刘杲心意。而且历史记载:裴潜处理北胡事宜,几乎是翻云覆手,纵横捭阖。

    如今匈奴刚刚划分五部,内中矛盾重重,漠南鲜卑又开始虎视眈眈,意欲侵寇边郡。种种危机,让人难安。若有裴潜前去镇抚,刘杲却也可放心北疆,全心全意关注雒京风云变换。

    刘杲告别裴良,正欲与裴潜交流,亲随突然急步走来,附耳说道:“州牧,朝廷诏书已至府外。”

    刘杲眉头顿时皱起,一边向外走去,一边道:“文行暂等片刻,稍后我再与君畅谈天下事。”

    诏书内容很短,不过却是用心良苦:调遣刘杲为徐州牧;辟华歆为豫章太守。

    调遣刘杲为徐州牧,是何?为何进所献计策,试图以大汉最后的威严,来瓦解刘杲在并州的数月经营。

    因刘杲举辟华歆为河东太守,何进改迁华歆为豫章太守。此举,何进表面上,承认华歆有太守之能,不给刘杲留下把柄;暗地里却是想拆散刘杲、华歆,逐步消弱刘杲势力。

    刘杲匆匆翻了翻诏书,摇头笑道:“何进呐何进!子鱼却是早料到你有如此反应!一封诏书,便想瓦解我在并州数月经营,这不可能!”

    “我若欲成就大事,何进你必须身亡!没有我可以干涉,你何进将会数十日后溃败!我又何惧于你这将死之人!”

    刘杲招呼孙资,问道:“彦龙,那些与阉竖牵连的盐商,如今怎样?”

    孙资低头,向刘杲汇报道:“一切进展顺利。”

    “其中三名盐商,因为平素作恶多端,甚至私掠盐丁妻子为自己小妾。属下以三人为反面典型,令众盐丁讨伐其人,并当场处死。自此以后,这些盐丁中,公子威望大增,且不再存有敌意。”

    “其中四人,与反对公子整合盐池的几位盐商有牵连。属下以四人,伪造无数伪证,借此拘捕那些不合作盐商,考究其漏税之罪。考究一番后,正如公子所言,这些盐商背后,当真没有一个是干干净净,稍微一查,皆是无数罪行。如今这些盐商,已经关入大牢,他们背后势力,亦是各有反应,或欲屈从公子,或是已经串联清要,准备向朝廷奏公子横征暴敛之罪!”

    “余下十数名盐商,一切按照公子计划行事。而且其中两名,已经被属下收降,为我锦衣卫所用。”

    刘杲点点头,道:“那就如期启动‘鼹鼠’方案,将这些盐商放回雒京。”
………………………………

第186 扑朔迷离

    第186扑朔迷离

    回禀盐商一事后,孙资跨步上前,又递给刘杲一页残纸:“自年初,公子将密谍处划分为职方司、锦衣卫两部门后,西凉事务,先归职方司,后归锦衣卫。交割繁杂,许多事务模糊,乃至需要重新搜集,是以西凉消息渐少。”

    “初始,因为凉州偏远,并州事务又多,我对其关注也较少。至凉州信鸽办建起后,我仔细整理信鸽密信,以及寻常快马传来密信,发现其中多有改窜。两信落款相似,内容却是七同三异。信鸽办,为我锦衣卫私密筹办,西凉本土诸人不知端详,不必做假。两处信息,窃以为信鸽办较为可信。”

    “信鸽办可信,则西凉必可疑!”

    刘杲一怔,扭头问道:“你是说,刘石有异心?”

    孙资脸如石板,无喜无怒,沉静回答道:“西凉密谍处,刘石参与其建设,而后西凉职方司、锦衣卫,皆由密谍处原班人马重组。西凉锦衣卫有疑,刘石焉能脱身于外?”

    孙资一席话,令刘杲心情无比沉重。

    西凉刘石,帐下率领赵云、韩当、程普、颜良诸名将,又占据湟中、西海诸马场,地势偏据一角。刘石,是刘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