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东皇传-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在这时,袁绍趁机向董卓发难:“天子恐惧兵事,还请前将军退兵,以安帝心!”
袁隗以及与袁氏牵连的群臣,也是齐声言董卓应该速速退兵,莫要再惊吓幼天子。
董卓此刻所能依靠者,便是手中军权,岂会令袁绍如愿,当场反驳道:“诸位在雒京,却令两宫流血千里、天子出奔,此时尚有脸面让我退兵?我若退兵,若是雒京再起杀戮,却该如何?”
董卓却是直接讽刺,言袁绍才是乱臣之首,反逆之贼,凡是令他退兵者,皆是对天子不忠。
董卓晓得雒阳诸臣,多依袁绍,也不再多言,只是挥手召唤来无数兵卒,团团围住天子车驾,护送至南宫。入内宫后,董卓将南宫宿卫换上吴匡等何进旧人,又第一次总领朝政,宣布改元昭宁,言乱事已定,雒阳当复安稳。
与此同时,董卓又举荐何进掾吏伍琼为城门校尉,向雒阳城东西南北十二座城门,安插亲信,严防再有袁术引兵攻打南宫之事。
董卓为军将,首先关心军事。雒阳京畿地区,除雒京各种虎赍、羽林、卫尉等外,便属镇守孟津之南的丁原,兵员最多,势力最大。为避免丁原被城内某些人诱惑,以致引兵来攻,董卓遂使尚书台签发诏书,征丁原为执金吾,入雒,欲以之收拢丁原兵权。
尚书台势力多为袁绍旧党,不肯为董卓签发诏书,欲以此刁难董卓。所幸李儒早为董卓打点,先是任命关西人周瑟为尚书,而后又通过周瑟来控制尚书台,签发各种调任文书。
董卓正在和袁绍势力,明争暗斗时,亲信突然来报:“并州牧刘杲,自箕关过河内郡,攻小平津,意欲率兵入雒!”
………………………………
第205 吕布
第205吕布
八月二十八{西元189年9月25日}。
这一日,董卓携少帝刘辩入雒,掀开汉帝国历史篇章新一页。
这一日,自天色微明,至午夜,刘杲六千步骑才堪堪渡过黄河,移防小平津。
这一日,袁氏一族郁郁寡欢,不知如何才能将董卓驱逐出雒阳。
雒阳城北,平县。
自孟津被烧后,丁原大军便移防至平县,同时防备小平津、孟津两渡口的内地,守护雒阳门户。
夜色渐深,士卒多已入睡。
阴云遮挡住灿烂星空,四野尽是此起彼落蛙声。
夜间的秋风,夹杂着闷闷潮气。
平县,某宅邸。
卸下铠甲,吕布正准备入睡时,忽有亲信来报:“营外来一人,自称李肃,言为主薄故人。”
吕布一怔,很久才回忆起这么一个人:“与我同郡那个李肃?昔日董卓并州刺史三年任期满后,他似乎是追随董卓,先去河东郡,而后又去凉州?却是许多年,不曾见面过,今日怎会突然出现在雒阳?”
“却说,少年我为材官时,还曾多承他照顾。你且引他进来。”
李肃一脚踏进营帐,便哈哈大笑道:“奉先,可还记得旧时好友?”
“怎会不识。”吕布连忙引李肃入座。
两人皆是五原郡人,又都是背井离乡,行走诸州郡,言语间不禁唠叨起五原郡近况,何处草原成荒漠,何处鲜卑经常侵袭等等。随着谈话进行,两人旧时友谊,逐渐苏醒。
闲谈小半时辰,吕布剪去烛火残芯,把话题引入正题:“君深夜来访,定非仅仅为一叙别离之情,谈论家乡景象,还请直言来意。若是能有所帮助,布,绝不推辞。”
见吕布将话题引至肉戏,李肃也不再遮遮掩掩,开口道:“董公入雒,畏惧袁绍之徒,与丁原里应外合,再行残暴之举,令雒京流血。故,董公欲使奉先诛杀丁原,安定雒阳……”
吕布拦住李肃话语,脸色微变:“身为人吏,岂能妄言诛杀?类似之语,切莫再言。”
李肃面色沉静,根本不理会吕布微词,犹自道:“奉先,岂可因一己之私,忘国家大义哉?丁原虽对奉先厚爱,多有宠信,然丁原何人也?”
“丁原,本是宛县小吏,适逢蚁贼之乱,贪功投巧,先为大将军何进属吏,而后却投靠袁绍。此类人,趋功求利,无有仁义。孔子曰‘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于无仁义之人,奉先,何必讲仁义?”
“前些时日,孟津火起。民众以为是黑山贼所为,我却知这是丁原筹划。袁绍攻两宫,屠戮宦官三千余人;孟津火起,近万百姓流离失所,由此可知丁原之本性,类似于袁绍。”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丁原、袁绍皆是残暴、奢杀之徒,若是两人联合,执掌朝政,雒京民众如何生活?”
“且闻今日上午,并州牧刘杲无上令,私自进军小平津。尚书卢植请丁原调兵,阻拦刘杲,然而丁原却是心怀二心,竟不曾调遣一位兵卒,意欲雒阳再起兵戈之事!以此知,丁原与袁绍之谋,已见苗头,奉先不可不防。”
“于人之忠为小,于国之忠为大。奉先不可因为些微官禄封赏,便忘却国家大义!”
听李肃提起火烧孟津之事,吕布陷入沉默。因为火烧孟津,吕布帐下部卒,也是各有言论,尤其是河内兵卒,常恨上司令他们残杀同郡之人。而吕布,也因此事,对丁原颇有意见。
李肃见吕布有些心动,又加把力气:“丁原、袁绍,依仗兵卒横行雒京,妄行杀戮,生性残暴,玩弄权术。夫残暴之人,不可治国,奉先今日不为国诛杀丁原,一旦两人连兵,胁迫大汉,至那时,则后悔晚矣!”
“奉先若是难以决断,可唤亲信部将前来议论。如是众人皆言丁原不该杀,奉先则可斩我之首,以表忠心。”
吕布犹豫一会,唤来三四名亲信议论大事。
不等吕布开口,李肃便向这几位吕布亲信言道:“丁原诈以黑山贼行事,火烧孟津,欺骗百姓,威逼朝廷,可谓人神公愤。今雒阳不靖,丁原又欲悖逆行事,真可谓豺狼不知人间尚有仁义。”
“雒阳大乱,致使天子出走。丁原虽不曾亲手举刀,但是却因丁原逼迫而起也!”
“丁原善于蛊惑兵卒,朝廷忧惧他趁机作乱,乃至不敢明文坐征廷尉。然而朝廷知丁原为大害,故以我传来密旨,欲从军中寻一二忠良将士,击杀贼子,为国张目!今主薄吕布恨丁原残暴,欲杀丁原,为朝廷除害,诸位主薄帐下部曲,可否愿意奉主薄为主,为国效命?”
却是李肃请部曲议事为假,而是欲趁机,携部曲之心意,逼迫吕布决断。
李肃话音刚落,郝萌,立即喝声骂道:“我便知朝廷不会昏庸到,肆意烧毁孟津。果然是这丁原老儿私心作祟。主薄,还请速速斩杀此獠,为孟津百姓复仇!”郝萌为河内人,最恨丁原罔顾河内、河南百姓生死,火烧孟津。
其他部曲亦以为吕布已经决心斩杀丁原,如今不过是假借李肃开口。因此纷纷谏言:丁原火烧孟津,行径残暴,当应杀之,肃清朝纲。
部曲纷纷议论中,吕布长身而起,决断道:“雒阳刚经大乱,不能再遭兵戈。既然丁原不以天下百姓为念,我吕布便不惜名声,为朝廷斩杀其人!”
决断既下,吕布遂令郝萌、魏续等部曲,各自招呼亲信,以便诛杀丁原后,立即收拢军权,避免军卒夜间大乱。
安排妥当后,吕布听从李肃建议,诈称刘杲兵发平县,形势危急,遂入丁原府内。
丁原揉着眼睛,拖曳着脚步,从内室走出,随口问道:“刘并州自何路来平县?”
便在此时,吕布欺身上前,腰间短刀,唰的砍过去,宛若一道寒光,带走丁原头颅。
刀出,人头落,眨眼间,一气呵成。
丁原人头落地时,双眼还是迷迷蒙蒙,似乎刚睡醒模样。
“大事已定矣!”吕布收刀还鞘,回首对李肃说道。
………………………………
第206 董卓布局
第206董卓布局
昭宁元年八月二十九日,吕布上书天子,言丁原诈以黑山贼,火烧孟津,心怀悖逆,残暴无仁义,故杀之以慰万民。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同日,董卓诏书拜吕布代丁原为骑都尉,全权总领丁原帐下河内兵、并州兵,又令吕布发兵阻击刘杲大军。
与军令随行的是董卓一封书信。书信中,董卓先是花费大量笔墨,言皇宫残破,兵凶之难,词句中又多番隐隐讽刺袁绍。临信结尾时,董卓又留言:“昔日汉阳共战韩、边,伯兴之少年英气,至今尚且不能忘怀。吾之兵,即伯兴之兵哉。何必率数千兵卒,千里奔走,徒耗费雒京粮草尔!且今日之时,雒京安定,何须伯兴用兵?惟盼伯兴入雒,与我一叙离别多年之诸事。”
却是董卓试图拉拢刘杲,与他共同对抗袁绍等一系。
刘杲邯郸讲学,学术远播,一篇《大学》,更是让《礼记》学者侧目,勉强可以算的上有文;伐西羌、收编白波、整改匈奴,皆是有胜无败,亦可算的上有武。如此文武全才,若是不偏离正道,按照汉世习俗,定会封将拜相。
不论刘杲是否提兵入据小平津,虎视雒阳,在董卓眼里,刘杲都有拉拢的必要。(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
丁原身死,吕布提兵阻击刘杲,军阵之事,可以暂且稍稍告一段落。
雒阳,董卓手持一叠被尚书台驳回的文书,向身边李儒颓然叹道:“袁氏一门,四世三公,门生万千,又在雒阳经营多年,与朝廷诸公多有牵连。今日袁绍屠戮两宫,吾本可以此登位三公,秉持朝政,扭转关西局势。奈何袁氏根深底厚,势力庞大,难以与之争锋。”
“若不是我令骑兵夜间潜出,白日又伪作援兵大张旗鼓入雒,令袁绍之辈、何进旧有部曲,不知我其实仅率兵三千。怕是袁绍早就再兴刀兵,袭杀我等,兼并西凉军,进而由他袁氏把持大汉朝政!”
“如今,吾虽以诈计恐惧他们,又招降吕布,收编吴匡等人,以零零散散数万兵卒,胁迫雒阳,使他们不敢妄动。但是朝堂之上,我却始终孤身一人,凡事不能以顺利言论。如若如此,岂能振兴关西?吾儿可有良策,解我此忧?”
李儒答道:“吾昨日一夜苦思,与其他谋士多番商议,定下近、远三计策,可瓦解袁氏一门。”李儒双眼血管充血,血丝斑驳,显然是昨日一夜未睡。
“三策?你皆说说!”董卓道。
李儒清清有点嘶哑的嗓子,道:“第一策,是近计,以之应对当前时局。”
“侍中宋泓,与刘杲为姻亲,可令宋泓为执金吾,掌管宫外警戒。一是,以此取信并州牧刘杲,使其敢单身入雒;二是,则用来疑心袁隗叔侄,令他们以为,父亲已经与刘杲达成协议。”
“典军校尉曹操,此人明智远识,颇有大才。袁绍少年交接曹操,曾以曹操矮小,又为阉竖后嗣,遂令曹操充作刺客,试图暗杀赵忠。曹操虽有才干,却并不为袁绍所重,父亲若想离间袁绍,曹操可为利刃。”
“少府许相,三世三公,却为袁隗伪诏杀之。许相两位从兄弟,许靖、许邵,皆能慧眼识能。两人虽然口不敢直言,但是心中却怀怨愤。当此时,父亲可大用许靖,借势得以存身雒阳。”
“凡此两人,用之,可暂时安稳朝局。”
“第二策,是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