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东皇传-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羊祜。当真是优生优育!
注'1':少年的早亡的羊承,不列入统计。
………………………………
第228 蔡琰(下)
第228蔡琰(下)
当然,陈留蔡氏诸人之中,后世最出名的还是当属蔡琰蔡昭姬,这位写“悲愤诗”“胡笳十八拍”等诗作的才女。
后世网络上,多言蔡琰是三国命苦第一女。刘杲对此种观点很是不屑一顾。稍稍读些蔡琰传记,她苦虽苦,但却不能说她是第一苦命女吧?
蔡邕舅父是袁滂,陈郡袁滂,是汝南袁氏的分支,算起来蔡邕与袁绍还是远亲。
蔡邕前妻羊氏,出于泰山梁父羊陟一系。与而后的蔡邕小女所婚嫁的泰山南城羊?。梁父羊氏、南城羊氏,皆是泰山羊氏的两条分支,虽血脉稍远,但关系相当亲密。
即便蔡邕后来得罪于京师,逃亡至泰山。但是有泰山羊氏的照应,蔡邕能有多苦?蔡琰少年时,能有多苦?
随后,蔡琰嫁于卫仲道,未几守寡,这个的确是人生悲剧。但是三国乱世,寡妇之家,何其多也。蔡琰也算不得是独有一例!
又数年,西京长安大乱,蔡琰被掳至匈奴。这是俗世人们所称蔡琰最苦的经历!
但是,匈奴部族中,左贤王一位,等同于汉世太子,是以后匈奴大单于的继承人。也便是说,蔡琰是匈奴未来阏氏,属于匈奴中女子最高奋斗目标。'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超多好看小说'这又能多苦?
至于以后曹操赎买蔡琰归汉,匈奴左贤王不敢驳回,忍痛舍弃妻子。那是当时因为曹操五分匈奴,所谓匈奴单于有政权无兵权,不敢稍逆曹操之意,惹祸上身。
蔡琰回归中原后,泰山羊氏、河东卫氏,蔡邕叔父一系皆是大富大贵,名动朝野。至魏晋代替时,又有侄子羊祜、侄女羊徽瑜身居高位。可以说,蔡琰虽然流荡四方,但是凡是所去之地,她大都身居高位,活的相当不错。
后世言其苦,多是因为悲愤诗、胡笳十八拍。
某作家如是说:知青下乡吃苦数年,所以回城后诉苦数十年;乡间农民数辈经营乡野,却不曾日日诉苦稍许。
蔡琰之所以名动,大略是因其出身于富贵名望之家,为时人关注。
且蔡琰之后数年,便是令世人撕心裂肺的“元嘉之乱”“五胡乱华”。自此以后,东晋据江左,北方诸州郡,尽属诸胡。
混乱年间,苦难之人,大都悲愤,是以才提及蔡琰,聊以自慰,寄托情感。也是因为“悲愤诗”“胡笳十八拍”中,散发出的很多情感,类似于五胡时代中原人,所以历来总是有许多人怀疑,蔡琰流传下来的这些诗词,却是五胡年代,有人冒蔡琰之名所作。
后世满清入关,八旗子弟到处掠夺女子。当时某墙壁上,题一诗曰:“盈盈十五破瓜初,已作明妃别故庐;谁散千金齐孟德,镶黄旗下赎文姝?”。时人观之,无不流涕,悲愤不能言语。
蔡琰之事,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大概因为动乱年间,类如五胡乱华,元蒙灭宋,满清入关,无数人等,生而思死。
感慨身受,情不自禁,世人便奇托悲凉之情于前人。恨处衰世,宁无一人能平定天下,一揽狂潮。
昔日元蒙灭宋,兴戏曲而用流俗故事篡改历史。元蒙戏曲中,不少历史上传统优秀人物代表,也大都被篡改为反面形象,流传于民间。
譬如蔡邕,戏曲中就大骂他为负心蔡中郎,抛弃前妻赵某人!然而,稍读史书便知,若是蔡邕嫌弃寒妻,以他这种陈留望族,怎会娶她?若是已娶,何必弃之?再说蔡邕何时曾有个赵氏前妻?但是这种戏曲,偏偏自元蒙时编纂,流传至后世和谐年间。
也是因为自元蒙以后,蔡邕很长时间在民间都是个白脸不孝存在,所以世间流传蔡琰故事,却很少提及其父蔡邕根底以及蔡琰背后各望族。
蒙元戏曲反文化,与后世荧屏辫子戏,殊途同归。都是贴于百姓,近于娱乐,笑谈之间,服务于政治软化。当然,懵懵然之众生,又有几人去理会那些晦涩历史,或者说何必去理会!再多过往苦难,也无助于眼前辛苦生活。
总的来说,蔡琰一生,苦则苦也;但是在三国乱世,她的苦却着实算不得些什么。
不经历乱世,或者身边无经历乱世的前辈,很难理解什么是乱世。
不过无论如何,对于蔡琰,刘杲还是蛮敬佩的。她虽流离半生,她始终辛苦活着,有着汉世女子特有的坚强。且传闻中,蔡琰能够默背数百篇典籍,记忆力着实强悍,简直可类比王充等人。
对于这么一个传奇人物,刘杲早存有拜访心思。
只是昔日安邑时,刘杲经日抽丝剥茧,忙于政务,无暇问及蔡琰。
今日虽偶然相逢道路之间,但是限于卫凯在刘杲身后,也不能冒失前去拜访蔡琰。
不过刘杲自忖学习曹操,提前五分匈奴,已经将匈奴层层控制手中,若于扶罗等,也不会再充当雇佣兵,游走于各个势力之间。更因为刘杲后世专门研读过海西诸国殖民时代,历经数百年的种种殖民政策,再结合汉世推行的教化边疆政策,匈奴现在几乎就是刘杲手中一盘菜。
匈奴单于无兵权,又被刘杲帐下各地戍兵层层封锁,难以作恶。即便历史金城难以更改,长安之乱不可避免,蔡琰也绝不会为匈奴掠夺。
念及以后还有相见之日,不必急于一时,刘杲也就没有上前拜访。毕竟兵卒行走间,他若是突兀去拜访身为卫凯弟媳蔡琰,却是有失威仪,且容易引起卫凯的反感。
河东卫氏全体投诚于刘杲,是如今刘杲扎根于河东郡的关键所在。似刘杲这般善于自控的人,不愿因为些许无聊之事,影响到争霸大业。
因此种种原因,刘杲只是打发亲兵,应付似的送去一份应景薄礼,却是没有上前拜访交流一番。
数千米大军,悄无声息的从三辆马车前经过,波澜不起。蔡琰马车的车帘,也不曾拉起过一次。
虽然近在咫尺,刘杲却与蔡琰无缘相见一面。
两人下次再见时,那时已经物是人非,感慨良多,令人长叹世事无常!
………………………………
第229 不抛弃,不放弃
第229不抛弃,不放弃
永汉元年{西元189},九月乙酉,十二日,董卓自称太尉,迁太尉刘虞为大司马。(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九月丙戌,十三日,董卓以弘农杨彪为司空。
九月甲午,二十一日,豫州牧黄琬入雒,立时拜为司徒。
新任三公刚完备,董卓便率袁隗、杨彪、黄琬,为二十年前被宦官屠戮的陈蕃、窦武平反,复两人爵位,遣人去他们墓前吊祀,并擢拔两人子孙亲朋。
自此以后数月,董卓与他录用的无数名士、大儒、勋功老臣,风风火火搞起新政,欲使汉帝国走出衰世阴影,中兴于本朝。
董卓壮怀激烈,一心为成为大汉伊尹奋斗时,刘杲也携军赶至安邑。
此次刘杲入雒,与吕布对持北邙阪数日,随后很快与董卓和解,互相划分地盘。稍明些朝政之人,便看出刘杲之所以退缩并州,甚至不惜拒绝董卓示好,另起派系,是刘杲不看好董卓能够长久秉持中央雒京。
若是董卓能够把持朝政数年,刘杲因为今日退缩选择难有好结局。
这么一来,许多与刘杲有牵连的士族大家,便须好好押注:是赌董卓把揽朝政许久;还是猜只须一两年,董卓便要黯然退守陇西,雒京再起来新权贵。
如今,在雒阳,董卓提拔无数名儒、老臣;在地方,董卓迁韩馥为冀州牧、公孙度为辽东太守,将董卓心中大患刘虞困守在幽州,不能率军入雒;又辟刘岱为兖州刺史、孔?为豫州刺史,且徐州刺史又是与董卓,曾在关西共同作战过的陶谦,这中原数郡,尽与董卓有牵连;雒阳之南,董卓又辟张咨为南阳太守,稳守雒阳南方要镇;益州刘焉几位儿子又在雒阳为人质,不敢轻易妄动。
纵观汉帝国版图,董卓已经稳定大汉诸州郡,威风凛凛,震慑四方。
若非刘杲为穿越人士,知道这些董卓征辟举用人士,最终却会齐齐征讨董卓,恐怕刘杲也不敢相信,如此大好局势之下,董卓会突然败亡。关东诸侯讨董之前,有谁人能猜到,这些诸侯竟然不念汉世官场最重要的举荐之恩,引军入雒阳,讨伐董卓?
刘杲虽知董卓将会急速败亡,但是当世许多人不知。不知者,便要犹豫得失,考虑未来。
刘杲自北邙阪潜行至河东郡前,曾与华歆仔细商议过后续计划步骤。
似刘杲困守雒阳,又弃军潜行至河东郡,掩袭陕县行为,智谋虽显露一些,但是却难免被人风言风语,说他刘杲绝情,为保自己性命,竟弃大军留守死地。且刘杲兵出无果,难免为时人讥笑看轻。
以后世事渐乱,兵戈四起,若想做的大事,必须要获得士卒忠诚,赢的民众投依。似这些风言风语,看似小患,但危急之时,亦能溃千里之河堤,不能不预先防备。政委出身的刘杲,最重视军队的思想倾向,岂能忽视这点?
与董卓和解完毕,昔日与华歆商议的舆论控制手段,也随之启动。这次控制舆论计划,主题思想便是“不抛弃,不放弃”。刘杲这灵感,来源于后世和谐初年某部知名电视剧。
刘杲弃军潜行至河东郡,本来算是他抛弃部曲步骑独逃。但是后世政委出身的刘杲却是另有说辞。
刘杲首先对外宣称,入雒是因为何进相召,非他本意,且刘杲他并无半点觊觎雒阳之心;困守北邙阪,也在意料之外。继而刘杲又称,六千步骑被困北邙阪后,他日夜忧心,最后为保全六千步卒性命,不得不掩袭陕县,逼迫董卓放人。
刘杲言辞之中,丝毫不提及弃军潜行,而是将笔墨重点关注于:他为营救六千步骑,甚至不惜逆击如今无比强势的董卓。
董卓如今势大,连袁绍也要避其锋芒,遑论他人。但是刘杲为六千步骑,却主动拨弄董卓虎须,掩袭陕县,搭上自己政治前途。以汉世人此时视野,刘杲当真算的上“爱护士卒,贴心部曲”。
这么一来,军中舆论顿时由颓废转变激昂,纷纷认为刘杲爱兵如子,为避免入雒六千骑有丝毫损伤,甚至不惜交恶董卓。
初步舆论宣传过后,第二轮随即而来。这一次的宣传,却是拿宋都、甄姜两女来做文章。
宋都、甄姜两女,淇水河边时被黑山贼袭击受伤,而后又被朱?困在怀县,充当人质。舆论宣传之中,刘杲为营救六千步骑,虽忧心宋都、甄姜安危,却在朱?胁迫之下,毅然选择掩袭陕县。
这一轮舆论宣传后,并州数郡万民心中,刘杲顿时成为一位愿破家为国的仁人志士,且爱兵如子,不肯放弃一人。
孟津高顺五千戍卒、崤山丁荣一千散兵被董卓围困死地多日,连番冲袭,士气异常低落。军中不少士卒都埋怨刘杲眼光不明,不该携军入雒,致使此次大败,无数人残伤。等至刘杲两番舆论宣传后,六千步骑一扫颓废,纷纷感慨刘杲为他们六千步骑付出许多,甚至宁愿不顾困在怀县做人质的宋都、甄姜,也要救出他们。
作为“不抛弃,不放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