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东皇传-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三月赴任到如今十月份,大半年间,郭闻所有心思都花费在规划新道路上。

    汉世间,北舆至太原郡自然有道路连接,不过,刘杲准备建设的道路,并不是寻常行走道路,而是后世赫赫有名的秦驰道。

    秦驰道,宽五十步,以凡木为枕,以特制木材为轨道,类似于后世铁路,而非寻常以为的公路。后世学者考古文物时,发现秦驰道枕木虽腐朽,但是作为轨道的木材,历经两千年风雨,却能依然完好存在,由此也可大概揣摩出秦驰道质量。

    秦驰道的建设技术相当成熟。譬如说,轨道铺设时,枕木之间距离非常契合马匹行走,能够最大程度利用马匹特色。后世学者曾模拟过实验,若是长距离拉运货物,每逢驿站,便更换一批马匹,使拉运货物的马匹体力始终处于满格状态,那么秦驰道的运输货物距离,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时,可达到六七百公里,与后世和谐年间火车全速四小时路程相仿。(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就两千多年前的大秦而言,这种运输速度已经相当可观,远超于时代。

    不过,很可惜的是,秦驰道是一种军事交通运输线路,而非民用运输要道。

    正如后世战争期间,军用武备科技大跃进;和平期间,军用科技发展不足战争期间发展十分之一。若非国防基建设施,随着逐渐和平,军事力量总会呈现不同程度的衰弱。

    随着秦灭六国,辟疆四野,大规模兵卒运输、数十万石粮草运输,逐渐减少,这因军事而起的秦驰道,也逐渐荒芜,进而废弃。毕竟,似这种高成本的要道,若是在秦始皇帝时便普及至全民应用,那也太奢华点。

    于是,秦驰道就这般消逝在中国历史中。

    自秦末至如今汉世,已经四百余年。四百余年来,九大秦驰道,大多荒废,难以寻找原来路经,不过却有一线路,在汉世尚有影响。这条道路,便是自长安至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穿越上郡,将河朔一带与关中紧密连接起来的那条直道。

    秦灭六国后,始皇帝遂借助兵阵余威,南征北讨,欲一举荡平天下。当是时,大将蒙恬,奉命北击匈奴,夺取河南地。为保证河南地戍卒后勤供应,蒙恬上书始皇帝后,随即勘查地形,建设一条自秦时咸阳{今陕西长安市西北}至九原郡{内蒙古包头市西}的军事驰道,将河朔一带与紧密连接至咸阳。

    不过因秦末战乱,不久匈奴又重新盘踞河南地。亦是因此,自长安至九原的驰道,也被废弃不用。

    而后,孝武皇帝开战匈奴,数年鏖战之后,孝武皇帝勒令卫青、李息自云中出兵,北伐至高阙,将河朔一带匈奴尽数逐走。因卫青此次大功,隔绝汉世数十年的河南地,再次归属汉帝国,而孝武皇帝也因此置朔方、五原两郡。

    卫青夺取河南地之后,又上书请修复自长安至九原这条通道。于是经过修葺后的秦驰道,成为汉伐匈奴后勤保障之一。也是因这条驰道存在,汉兵才能顺利兵出漠南漠北,纵横草原数千里。

    自孝武皇帝北击匈奴至汉世如今,已经近三百年。三百年来,秦驰道一直充当汉帝国联系河朔一带的重要通道。汉帝国所置上郡,其重要县城皆是把守在这条驰道上。不过自光武中兴后,国家政治内缩,虽有窦宪之辈伐灭匈奴,但汉帝国整体政治上还是倾向于保守。

    时至刘协登基,自长安至九原这条通道,虽然还存在,但是已经非常残破,需要好生修葺一番,才能运送兵卒、粮草。

    刘杲逐渐安稳并州之后,将视野转向遍地丘陵的上郡。当此时,上郡穷困,人烟稀少,夺之无用。刘杲与华歆同观上郡地理图是,不约而同将目标放在这条驰道上。能得此驰道,便是得到上郡。得到此驰道,不但能将并州与金城郡势力连接起来,且能自驰道出兵,直接威迫京兆三辅。

    刘杲若是坐拥河东郡,又能掌控驰道,关中三辅可谓手到擒来,不必屡屡破关苦攻。不过刘杲深知,若是一旦他掌控驰道,此时率领十数万大军,镇戍三辅的皇甫嵩,怕是又要搞起小动作。即便是皇甫嵩不以为然,那么随后董卓自保时,见到刘杲同时扼守河东郡、长安九原驰道,心中恐怕立即将刘杲提升至第一敌人,无论如何必先将刘杲打垮,才能心安,一如历史上董卓肢解皇甫嵩势力。

    也是因此,虽然明知驰道对布局天下非常重要,刘杲也不敢随意修葺,害怕引起以后董卓疯狂攻击。不过虽然不能插手长安九原驰道,但是刘杲却不忍放弃驰道这种先进的交通方式。

    火车、铁路什么的,以汉世条件,无异于痴心妄想,但是这等驰道,却切切实实存在眼前。如今汉世,还有甚交通,能够便利过驰道?

    也是因欲大用驰道,刘杲才令郭闻仔细勘查各郡县地理。其实刘杲心里,是想在并州内,建设一条几字形驰道,与黄河几字背互相叠合一起。

    刘杲预计中的驰道,起自于长安,路经高奴{今陕西延安市北}、肤施{今陕西榆林市南}、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咸阳{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东南}、北舆{今呼和浩特市}、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马邑{今山西朔县}、原平等诸城池,止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

    这种串联西北的防御方案,也是后世众人皆知的几字形交通。

    预计中的驰道,一旦修建成功,刘杲立时能将原本属于荒芜的并州凝结为一团铁刺,西可威胁长安,北可威慑幽州公孙瓒、刘虞,东可掩袭冀州,南可逼迫雒阳。

    刘杲唯恐此时引起别人忌恨,才只令郭闻勘查自定襄郡至太原郡这一段道路。待这一段道路完成后,刘杲再迅速修建九原至定襄郡之间道路,完成几字形道路规划。

    刘杲计划本是完美,谁知突然间遭遇资金匮乏危机,令并州一切基础建设几乎陷于泥潭。缺乏大量的金钱、粮食,这驰道如何修建?

    匈奴反叛一事已经了结,刘杲如今正打算顺便去云中瞧瞧,看看修路一事该如何处理。不过无论如何,驰道已经难以按照预期计划,及时执行,因此,刘杲也就故作大方的,随手划给矿商三千奴工。

    这三千奴工,原本是用来修路的,只是如今资金缺乏,修路一事也只能暂时搁置。与其留在云中郡空耗粮食,还不如送至离石矿区,发挥余热。
………………………………

第241 金城太守

    第241金城太守

    将如何处理此次匈奴奴工叛乱的基调定下后,刘杲又自离石北行至云中郡,巡视建设驰道一事。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

    行途中,凉州金城郡那些琐碎的事务也一一传来。

    却说,刘杲携军入雒前,孙资发现金城郡传来有关并州的密信多有改窜。因此,刘杲怀疑刘石或有异心,欲自成派系,叛逃出门。随即刘杲听取孙资建议,派遣锦衣卫去摸清金城郡底细。

    刘杲与吕布对持北邙阪时,锦衣卫飞鸽传来调查结果。出乎刘杲意料,锦衣卫发现的些许端倪,竟然种种皆指向金城丞马腾,而非先前怀疑的刘石。华歆仔细观察马腾行事后,对金城郡隐患作出评价:刘石之才能,不足以辖制马腾这种虎狼之辈,若想安定金城郡,须征调马腾至并州。刘杲仔细回忆起历史上马腾种种作为之后,遂决定采用华歆建议。

    孰料,刘杲尚未征调马腾入并州,局势突然风云变幻。董卓横插一手,以兵卒强迫刘石入雒,随后又举荐马腾代替刘石为金城太守,欲以此削弱刘杲势力。因为刘杲当时面临董卓巨大压力,心思不敢分神,所以金城郡诸杂事也就被刘杲丢至一边。毕竟若是河东不保,并州残缺,即便护住金城郡,也是丝毫无益于时局。

    而后,刘杲潜归河东郡,掩袭陕县,换取与董卓的和解。刘石作为刘杲亲信,其经营金城郡数年,自然被视作刘杲势力。陕县和解六条协议之第二条,便是关于如何处理金城郡。协议规定,金城太守可由刘杲提名,董卓则必须签发,但前提是,提名候选人不能是刘石、夏育两人。

    官员若是久居一地,必定会结党营私。刘石虽然如今尚忠心不二,但是却难保未来不会,更何况,刘杲也不会将全部赌注押在刘石性情上。刘石驻守金城数年,虽他无心,亦能滋生一些派系,故刘杲也欲趁这机会,将刘石挪挪位置,免得金城郡脱离刘杲控制。是以,对于董卓禁止刘石返回金城郡这点,刘杲没有丝毫反对。

    不过,谁来接任金城太守,却是个难题

    如今刘杲帐下人才业已不少,类如孙资、华歆、卫凯、裴潜、文丑、郭准、郭闻、胡才、张杨、杨奉、贾逵、郝昭、王昶、韩暹、李乐、高顺、徐晃、张燕、马腾、赵云、颜良、程普、韩当等等,皆是在历史上留下字号的强人。

    但是这些人等,或正年少,难以大用;或心思不定,难保忠诚;或身担重责,不能轻离。真正能戍守金城郡,且保证对刘杲忠心,并身无重职者,刘杲一时之间,却不知选择何人。

    深得刘杲信任的,类如郭闻、左政,华歆、孙资、宋典等,皆身处要职,不可因小失大,调至金城郡;而其他人,刘杲心中都没谱。

    恰逢此时,远在金城郡的韩当又飞鸽传信,言马腾自登职金城太守,大肆举辟汉阳官吏,似欲更改刘石时诸政策,任用亲信,有自成一派、改投皇甫嵩、董卓之志。越是闻听金城郡不稳,刘杲越发迫切寻找一个忠心可靠,且足以安定金城郡的合适人选。

    “人才匮乏呐!”刘杲翻看着数十亲信属下名单,自言自语感慨道。

    久思而不得其人后,华歆、孙资不约而同向刘杲推荐一人:“传闻前时金城郡流言四起,军心不稳,程普欲奔江左,赵云思辞官。当此危难之时,皆是韩当出马,劝服两人,以此可见其忠心。”

    “且韩当勤奋善战,部下解烦军闻名羌中。韩遂虽率两倍兵力,不敢逆击韩当,以此可见其武略。若是无人可选,不如举荐韩当为太守。”

    刘杲仔细回想后世历史上韩当功绩,不由得点头:“韩义公确实可用。”

    敲定金城太守人选后,刘杲立即调遣马腾入并州。然而马腾心怀野心,不愿听命入并州。马腾自以为刘杲与董卓交恶,若是他反叛刘杲,董卓明面不言,暗中定会支持,故而态度相当强硬,屡屡以患病为由,拒绝离任。

    不料,自从刘石被皇甫嵩强行押解入雒,凉州人人自危,类如韩当、赵云、颜良以及夏育部属早已经互相串联,暗下结成阵势,共同防备皇甫嵩吞并金城郡。

    这些凉州豪强势力,当年大多与段?有些牵连。似董卓这般人,还是因段?举荐,才效力于张奂帐下,况乎其他?

    段?在凉州十年征战,根脉深厚,如今段?虽然身死十年,但是他无数手下,如今却是正当壮年,不可忽视。虽然朝廷上关西势力式微,但是在凉州本土,他们势力却是异常庞大。

    历史上董卓经营凉州时,借助过段?势力,似董卓亲信段煨,更是段?族弟;韩遂、马腾占据西凉时,他们部下、或者部下父辈,多是当年效力过段?帐下。

    若是一如历史所演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