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汉东皇传-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被刘邦兵围垓下,独唱霸王别姬。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

    此皆地利因素。

    董卓以秦汉之势,向众人解释迁都长安必要性,岂会不懂河东郡利害?

    故,皇甫嵩明确入雒之后,董卓立时抛弃去年与刘杲签订和解条约,一封书信召唤刘杲入雒。却是董卓亦奢望刘杲也如皇甫嵩那般,乖乖入雒,将并州、河东郡双手奉上。

    但是,似刘杲这般,早在穿越这时空后不久,就已经将自己目标定位至大汉天子。晓得今后大势的刘杲,又潜谋五六年的刘杲,怎会学皇甫嵩那般迂腐。

    刘杲因贾逵所献“退避三舍”之计,早已决定,重心北迁,合势刘虞,远避董卓、袁绍战乱,坐山观虎斗。

    所以,董卓这一封书信传来,刘杲顺势启动已经准备多日计划,当然刘杲还不忘占据大义名分,回信斥责董卓无信:“陕县和解,卑职与明公{董卓}约定,三年之期不满,明公不可征调我去他地。奈何三年之期未过一半,明公忽来信纸,征调我入京师?此明公之心意,亦或为他人冒笔?孔子曰‘人若无信,不知其可’。明公失信卑职事小,若因此失信天下,复有再效命明公帐下?”

    董卓收到刘杲来信后,本来还准备诡辩,说些例如“召你入雒者,非我,实乃天子也。(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董卓不过人臣,岂可逆天子之意?”“此一时彼一时,昔日和解是为和平,今日纷乱,自当事随时世而改动,不可顽固于一言。”等等藉口,来否决刘杲斥责,继续迫使刘杲入雒。

    不过,董卓回忆起刘杲昔日破韩遂光景,心中却是没底:“刘杲如今虽逐渐圆滑事故,不复凉州豪情直率,但毕竟是一翩翩少年,性格未定。昔日他平定西羌后,因为朝廷某人刁难,竟弃封侯赏赐而不顾,只身返家;今日若是一旦惹怒其人,他忽然颠发少年率性意气,置大局不顾,非要来和我拼个你死我活,那却是得不偿失。”

    老人稳重偏文,少年轻狂任侠,董卓久在兵旅,最是熟悉少年性情,不能不担忧。毕竟不少大族少年才士,平素经家族刻意培养,行事稳重、手段颇类于官场老人。然而,一旦遭遇紧迫时刻,遇上关乎生死之大事,他们往往不能运转圆润,甚至因长年压抑,一时之间竟走上极端。

    况且,刘杲最后所说的“若是失信天下,复有谁,再效力明公帐下”这句话,也直点董卓心中最痛处。

    第一,董卓入雒阳,为保证手握所有军事力量,自然要花费不少钱财,来招抚故何进帐下大大小小将校、亲信。似吕布投降后,董卓就在吕布军中散发足足数千万钱,以此来拉拢吕布派系,使他们与董卓身心相连,结成一体。

    这些钱财不是凭空得来,而是董卓强行吃大户,从雒京豪强身上,用刀剑逼抢来的。而后,董卓虽然如愿控制住雒阳卫尉南军、北军五校、西园八校残余等等雒阳戍卒,但他亦与雒京豪强结下生死仇。

    毕竟,董卓为搜刮雒阳豪强,干过不少惹人恨的龌龊事。当然,即便董卓再文明,那些被逼贡献千万百万钱的雒阳豪强,也不会对董卓有半点好感。刘杲便是因为董卓在雒阳制造的种种危机,才宁肯饱受缺钱之苦,也绝不敢学后世太祖起家时策略,打土豪分田地。

    刘杲自入汉世五六年来,深深刻刻明白何为“民为重,君为轻”。这个所谓的“民”,在汉世,绝不是指那些乡间耕田百姓、苍头屠夫,那些大大小小,有一定权力的士家门户,才是这个“民”。

    正如汉世著名的盐铁争论,初始不觉如何。待刘杲处理河东盐池之后,才明白原来所谓的民营,便是士家大族经营。

    所谓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民”,也绝不是表象的农民、渔民,不然历史上雄霸北方中原的,应是素以仁义著称的刘虞,或者被贯以“妇人之仁”称号的袁绍。

    刘杲藏于一角,淡观历史书籍故事,在眼前缓慢上演。不知不觉,刘杲对国家大政的体悟,渐渐更为通透。

    第二,董卓为掌控四方州郡,巩固中央雒阳,辟用韩馥、孔?、刘岱为州刺史,然而如今这些人又尽皆背叛董卓。

    求信而不得!

    董卓不仅外患如此,亦有内忧。

    因为表面屈服的朝廷百官、雒阳豪强的挑拨撮合,董卓手中掌控的军伍,也渐渐有不稳痕迹。南北两军以及雒阳本土将校自成一系;吕布所率河内、并州兵自成一系;董卓部下凉州儿郎亦自成一系。三系之间,因为理念、习俗、历史不同,矛盾丛生,令董卓整日焦头烂脑。

    雒阳南北军以及虎赍、羽林等,成份复杂,或出自雒阳边郡,或出自并州、凉州、三辅。也是因此,他们与并州河内系、凉州系之间虽然矛盾丛生,还能勉强克制。唯有并州河内系、凉州系,中间无人联系,且因为某人私心作怪,双方兵卒越来越闹腾。不知不觉,连身为并州河内系主将的吕布,也和凉州系董卓亲信逐渐交恶。

    董卓稍稍犹豫一会,提笔回信刘杲道:“最近雒阳多变故,新任刀笔吏,不知朝政密谍、你我友谊,乃至错发书信。此非我本意,伯兴见谅,且请勿怀疑我心。”

    却是董卓借刘杲所给台阶,委婉的否定征召刘杲入雒的那封书信。

    董卓虽然口上说“请勿怀疑我心”,可他绝不是大发善心,欲轻松放过刘杲。
………………………………

第260 董卓迁京(四)

    第260董卓迁京(四)

    董卓虽然口上说“请勿怀疑我心”,可他绝不会大发善心,轻松放过刘杲。

    董卓盯着铺在案桌上的并州、河内郡、司隶军事地理图,不时添上些标记。而后,董卓又挥手招来谋士,商议当如何应对并州刘杲威胁。

    与谋士商议半个时辰后,董卓敲定并州相关事宜应对基调:既敲打又拉拢;取河东予上党;离间幽并,孤其势;宠其声名,交恶袁绍。

    四大策略基调定下,董卓很快行动起来。

    董卓虽然回信刘杲,声称征辟刘杲入雒乃是刀笔吏撰文出错,但这并不意味着董卓愿意遵守昔日陕县和定下和解互不侵犯条约。

    董卓针对刘杲,连续布局并州。

    第一步,董卓令亲信张济,率步骑三万,过黄河屯兵河东郡安邑。

    昔日董卓、刘杲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划定各自辖区:中条山之南为董卓;中条山之北为刘杲。且河东郡诸县内,董卓最多戍兵两千步卒,刘杲最多保留四千步骑,并且四千步骑中,三千应归属于与河内郡交结的箕关。

    如今董卓令张济屯兵安邑三万步骑,却是根本无视才签订不久的和解条约。这也是董卓将河东郡看的无比重要,宁可交兵刘杲,也不愿舍弃河东郡。

    为稍稍安抚刘杲,董卓又将上党太守张辽,撤回雒京,防守小平津、孟津渡口,对持袁绍;调迁故金城太守刘石,替补张辽为上党太守。这是董卓又把上党郡还给刘杲。

    将上党郡还给刘杲,是经过董卓深层次考虑的。

    其一,上党郡临近河内郡。袁绍为削弱董卓势力,花费不少心思策反张辽,一如真实历史上,袁绍拉拢上党太守张杨时。

    不过,因为刘杲穿越关系,历史进程被稍稍打乱。

    历史上,张杨奉大将军何进指令,返回上党招募兵员,助长何进屯戍雒阳兵力。张杨尚未募兵完毕,忽闻何进被杀,董卓入雒。从始至终,张杨未曾与董卓有过实际交际。

    这时空略有不同。吕布杀丁原而并其军,张辽名义上自然归吕布掌属,属于董卓一系。稍后,董卓又因为听闻张辽与刘杲有些小过节,遂辟张辽为上党太守,逆势并州。因为种种因素,张辽之于董卓,却是比历史上张杨之于董卓,关系复杂、亲密许多,故袁绍虽然派人来策反,却不能令张辽立即举旗响应。(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张辽虽然暂时拒绝响应袁绍,但因为考虑到帐下凉州系与吕布并州河内系矛盾丛生,董卓却不敢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张辽个人忠信上。前时韩馥、刘岱、孔?例子尚如刀子一般,剜着董卓心脉,怎会再敢随意轻信部属?

    其二,因为皇甫嵩入雒,关西十数万兵卒,一朝尽归董卓名下,董卓自然要派去大量亲信将校,去将这十数万兵卒收编、接收,纳为己有。且因为董卓心中早已定下迁都计划,遂派尽亲信势力入关内,掌权三辅、凉州,稳固西京长安。

    因为大量亲信入关内,董卓手上大将严重乏缺。董卓之所以收缩防线,放弃外围郡县,屯兵固守雒阳八关之内,亦是其中原因之一。毕竟关内才是董卓未来根基所在。

    当此时,董卓对雒阳八关的布防如下:胡轸率吕布,防守新城、广成、阳人、伊阙、陆浑阵线,对持袁术、孙坚以及孔?;徐荣驻防大谷关、?辕关、旋门关、成皋、荥阳、敖仓一带,防备孔?、刘岱等酸枣联军、河内袁绍、王匡联军。

    似吕布,才因斩杀丁原而纳入董卓体系,董卓虽然名义上收他为义子,但其实尚对吕布信任有限。自从吕布投降董卓以来,兵权日日消减。当初吕布以两千石官职骑都尉投降董卓,属于董卓帐下武官职位最高者,不料今日却被董卓部曲亲信胡轸统帅。

    似徐荣,因其本幽州人,与凉州系多不合拍,故向来是凉州系排挤对象。也唯有董卓急缺人手的今日,徐荣才有机会独当一面,一肩背负山东诸侯大半压力。

    董卓唯有亲自掌控吕布、徐荣,才能确保两人不会背叛逃离。之所以撤张辽回防小平津、孟津,亦是因为董卓欲直辖张辽,避免张辽携军投向袁绍。

    同时,董卓撤张辽回守小平津、孟津,辟用刘石为上党太守,亦是为挑拨刘杲与袁绍之间冲突。

    刘石就任上党太守,意味着刘杲重新接管上党郡。这么一来,刘杲势力便与屯兵河内郡的袁绍、王匡接触。

    袁绍、王匡等山东联军,若欲图谋雒阳,则必攻略上党,要击董卓腹部。

    这么一来,却是董卓将刘杲放在火炉之上。

    刘杲若是主动放弃上党郡,董卓尚有安邑张济三万屯兵这道防线。刘杲若是不愿放弃上党郡,那么利益纠缠下,刘杲必会与袁绍、王匡起争执,继而矛盾丛生,如果再有董卓从中撩拨,必然可将刘杲态度从中立,转向对抗袁绍。

    至于,若是刘杲起兵响应袁绍,董卓屯戍安邑的三万步骑,则立时可以奔击太原郡,覆灭并州。

    简单的小小布局,却包含董卓无数心思,将刘杲未来扩展势力道路尽数封锁,并能进一步试探刘杲心意。

    第二步,董卓又诏书策命刘杲为车骑将军,辞曰:“并州牧刘杲降西山贼,破西羌、收编白波,折服匈奴,所费不多,功绩甚大。先帝本欲赐之将军称号,却思刘杲年少,遂视刘杲为股肱之臣,留于太子,为将来重臣。”

    ……

    “孰料先帝壮年早亡,幼帝匆匆嗣位,而叛贼图其饶幸,遂各自起兵,欲攻杀雒京天子,取代汉室。昔大周衰,诸侯纷起,其罪在于郑庄。今汉之郑庄起兵,聚兵二三十万,雒京危急,汉室危急。”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