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东皇传-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在民间,张角也是非常成功。《后汉书?皇甫嵩朱?列传》所言黄巾起事时,八州齐动,司隶、荆、扬、并、冀、幽、徐、青、益,各有黄巾纵横更是当时不争事实。由此,可想张角在小民之间的巨大声望。
也是因为张角所传太平道,多暗合儒家之意,便是所言鬼神,也不过是东汉流行的谶{chen}纬、敬鬼神而远之等观念的一种延伸。也是因此,在光和七年之前,各州郡县太守也大多礼敬太平道,甚至还褒奖张角的教化之功。
张角传道时,顺应民意,多助贫困,又敬传党人风烈,又接援宦官,欲自下而上,重建汉帝国。张梁深知,张角渴望的是大汉中兴名臣,而不是覆灭大汉,不然其《太平要术》里也不会明确的以“君明臣良民顺”“天下太平”为太平道纲领。
然而,光和七年却突然风气大作。先是济南唐周告发,而后何进率军飞速剿灭马元义。对于张角来说,这一切变化的未免太过迅速。张角忧惧之下,恐再现当年党锢之局。张角不愿学习张俭那般逃亡天下,连累无数无辜,也不愿束手就擒,再涨外戚权势。因此张角内心一发狠,索性仓促起兵入雒,诛尽外戚、宦官。
张角本来还想到利用党人攫取名望,只是朝廷能人岂无远视之谋?朝廷诸公当即宣布解除天下党锢,选取党人贤才,以党人来对付张角。这种二虎相争之计,初始也颇如宦官、外戚两者所愿,于是遂行。
果然,党锢一解,诸复出党人凭借巨大威望,在各地都镇伏一方百姓,继而扰乱张角起事根基所在,一举扭转朝廷在人力上劣势。张角举兵后,见到朝廷诸多举动,心下虽是后悔万般,却是为时已晚。
张角身体素来强健,但自从听到朝廷把自己归为反贼之列时,心火攻肺,继而又冒雨传檄各方入雒靖君侧,因此染上小病。但是因为张角当时,又气又怒,以致病驽入心,身体急速下滑。如今身在广宗城数月,虽然已经调养好大半,乃至气色如常,但是张角亲近之人,早已知道张角身躯其实已被疾病掏空,甚至不得不提前召张梁入城,主持大局,以防不测。
昔日王莽乱世时,赤眉军初始以仁义颇得民心,一朝落败,众渠帅皆为光武帝课以大罪,继而以各种理由诛杀殆尽。张角起事之后,便已存杀身求仁之念,不胜即死,别无旁路。
张角虽知,昔日郡守多与其相善,但那是因为自己当时拥有巨大声望,和能安抚郡县万民。自今如今起事,若是看不到光明前途,豪门世家、郡县长官是绝不会向张角旗下的太平道俯首的。张角本期翼雒京党人能和自己共迫宦官、外戚,从而自野入朝,不料张角这一般打算,最后发现这只是自己妄想而已。
现实中巨大的落差,使张角陷入驽惑之中。随着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事,被官兵一点点镇压下去,深信谶纬之术的众黄巾高层,都渐渐怀疑是不是如今大汉气数尚未凋谢,水德尚不能转换。张角也被周围将领这种思维深深压抑,不能直言心声。
但是,张梁知道,自从波才在长社大败后,张角就在筹划另一计划。但是这个计划的具体内容,张梁却是不知,唯一可揣摩的是,张角大概想保存住黄巾最后的元气!
………………………………
第031 张角眼中的张梁
“天厌太平,虽出无所适!”这是张梁被董卓击败后,张角亲口对他的嘱咐。(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言下之意:太平道为天地所厌恶,即便是冲出广宗,也无路可去!
张梁以为张角已经泄气,甘愿等死,很是恼怒的反驳张角:“岂可坐以待毙?”
张角却摇首道:“非是坐以待毙,而是坐守广宗,静观天下之变。”张角说罢,令人取来粗燥绘制而成的大汉地图,以及河北详细地图,随手指点各处地形,向张梁分析道:“我已经得到消息,益州本部似乎能举兵应我太平。益州多巫术,俗民多信道术,一旦能成大事,便能再演昔日高祖入三秦之景。而且南方也传来消息,由于皇甫嵩、朱?主力不曾远离司隶,扬州吴越之地,在最初惊慌后,荆扬昔日余寇也是大为浮躁,恐怕不日就能起事相应。到那时,皇甫嵩、朱?若引兵之南,则河北诸郡诸部皆活,若是引兵向北,则南方局势在短时间就会糜烂。而且,听闻大汉南疆的交州又有土民蛊惑生事,有此两事牵扯,朝廷岂能如意全力剿杀我等?而若是江南江表一旦溃败,朝廷还如何应付这南北夹攻之局?”
“而且,如今国库乏钱少谷,凡有野战,皆加赋于民。昔日三将出鲜卑,内郡因赋税过高,盗贼起事十余起,今日朝廷尽发精锐,这其中消耗又是多少?一旦又征重赋,河北局面怕是要立即更弦。这世上毕竟贫民多富民少。”张角又道。
“还有,凉州斥候传来消息,虽然凉州道众刚起事便被摧毁,但还有十数人趁机流亡在羌中。据三弟所传来消息,凉州段太尉时部下对朝廷多有怨恨,若是朝廷陷于山东征伐之中,羌中诸义从怕是也将举兵应之。”张梁听闻张角解说,不由得信心大作,似乎汉兵之围不过如此尔!振奋期间张梁突然想起张宝前几日传来信息,便汇报给张角。
“义从?那定是湟中义从与大小榆中诸义从,这些义从可都是精锐,比益州兵更可靠。若是他们也起兵,三辅之地怕是月余间就能糜烂。如此南、西、北三路逼近,雒京岂能不生他变。天不绝我太平道也!”张角面色嫣红,少有的兴奋起来。三辅之地对汉帝国而言,远重于江表之地。若说江表叛乱后,朝廷还有可能不调去重兵平叛,那么一旦山西崩溃,汉帝国必遣重兵与之相持。汉帝国朝堂诸公以及皇帝,岂能任由种羌烧杀庙陵?
见张角脸色好转,张梁想趁机把“刘杲”一事,做一个了断,于是小心点把话题转到刘杲身上:“大哥,楚卫此人你准备如何安置?“
“嗯?”张角回头盯着张梁,道:“安置什么?”
张梁卸下腰间长剑,重重撂在案几上,道:“我又不是善妒之人,你何必相瞒于我?若是你觉自家兄弟尚不能明言,又何必匆匆唤我赶赴广宗?”
张角没有理会案几上长剑,皱眉思索了会,方道:“你是指我对楚卫的大力培养?还是你安排在亲兵里的亲信,偷偷告诉你些什么?”
张梁也不忌讳他曾在张角亲兵里安置亲信,直咧咧的道:“他说你有意让楚卫接替太平道一切诸事。但是我觉得楚卫这人不行。他虽有些才干,但其心念与我太平道理念不合,又是童稚之岁,心性不足信。”
张角呵呵道:“他现在童稚,难道就不能长大?他现在不合太平道之信念,你在十年前,又何尝信奉太平之道?又不是我非得在今日尽托付给他。大哥身体再不好,再活个七八年还是不成问题的!”张角说着,又指张梁脑袋道:“你呀你,如今都已四十多岁,鲁莽的性子还没改改!”
“啊?”张梁睁大双眼。张梁这才想起,亲信上只是说张角有意培养他成为继承人。自立太平道至今,张角考察过继承人没有七八个也有四五个,自己何至于如此紧张?“难道是因为大哥前几月突然病重,让我有了一种紧迫感?”张梁暗自思道。
“楚卫这人根底好,就像当年的元义……”张角乐呵呵的说着,说到一半,突然怔住,良久才道:“若是元义在,我何必忧心此事?”
“大哥!元义若在,也不愿见你如此憔悴!”张梁连忙劝导张角。这几年来,马元义'1'在张角的几年培养下,已经独当一面,尤其是近年来,张角都已经把太平道诸事权利移交给马元义。可惜,如今马元义已经成为何进刀下亡魂。
不忍让张角想起马元义,再度勾起张角之伤感,以致引发旧病,张梁又把话题扯回刘杲身上,道:“这几日,楚卫与封平如影相随,是不是其意在甘陵、安平两王?”
张角从后侧案几取出一简竹书,递于张梁。张梁打开竹简,略略一翻,便皱上眉头:“董卓白日尚与我们见阵,怎送此书来?”原来这书简,是董卓送予张角,言愿意以万石粮草,一车珠宝,赎还安平、甘陵两王。
张梁继而又道:“万石粮食,也就够两万人一月有余口粮,也恁少些!不如让其再添些,以便我们坚守。还有珠宝,都换算成粮食。”张梁心思既然准备长守广宗,那自然要广积粮草,以备不时之需。
“不可能。一万石粮草已经是董卓极限。”张角摇首道,不过张角却没有解释为甚,而张梁也不曾询问。
“这两王,两家老小百余口人,我本来想直接杀掉,还是大哥当时坚持留他们活命。原来,他们在朝廷心里那里这么值钱。这皇帝平素诛杀起诸王毫不心疼,不想这时还念及两王,倒是奇怪的紧!”张梁捧着书简,笑道。
张角见此,呵呵一笑,心中略略感叹:“张梁不若楚卫之远矣!”
“那楚卫是奉大哥之命,与两王周旋?”张梁又问道。
“算是吧!”张角已经没有与张梁相谈的兴趣,草草应付道。但其实,刘杲根本不晓得相关消息。张角本来是想借此书简,把自己全部计划统统告知张梁,只是张梁此时的表现,却又让张角放弃这种想法。
张梁离开后,张角摩挲着粗燥的汉帝国疆域地图,突然喃喃自语道:“太平道,何至于今日!”言下之意,太平道怎么成今天这个样子了?
注'1':马元义,元义作其字处理。但是,在本书里,这种暂时露上几次脸的配角就不取假名咯。
………………………………
第032 甘陵王刘忠(上)
刘杲迁居于封平之侧时,自八百庶勇营中抽调十几名士卒充当亲随。(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这些亲随都是刘杲平素早已注意,经过北城门一战,又饶幸回来的精锐。这十多人年纪都在二十五岁以下,个个躯体虽然无彪悍之资,但却是最为浑实圆润,耐得打磨。可谓说,他们是八百庶勇营精锐之中的精锐。
当然,能从数万流民士卒,入选进八百庶勇营的精锐自是很多。这些人能入刘杲法眼,却是因为这些士卒并非倾心于太平道。他们大都是随波逐流,跟随各部流民而入广宗,不是张角的铁杆信徒。
这些亲随,初始大都因为饥饿,导致身体瘦的皮包骨头,以致落选黄巾军伍。而后刘杲广征流民时,偶尔发现他们体格不错,于是特别录入庶勇营,事实证明,刘杲运气还不差,他们竟然大都从战场上走回来,这可远出刘杲所料!这让刘杲颇为感叹:“战场上,果然运气才是最重要的!”
这十多名士卒,以刘杲对其有活命之恩,大多归心刘杲,愿为之效劳。当然,他们与其说效忠刘杲,不如是说效忠于身为城门校尉的刘杲。
刘杲也因此选他们为自己亲兵,又以左政为亲兵队长,统辖他们。
此时,封平依然负责安平、甘陵两王的安全与行踪。前几日,刘杲与封平曲意相交,又偶然交流《左传》,并言谈间及《公羊》,细细打探封平底细。封平所习的乃是由西汉名人贾谊所作训诂的《左氏春秋》,不过封平只不过是南阳郡一大儒名下的旁听生,根本没有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