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东皇传-第2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卓秉持朝政时,麾下文臣寥寥,怀有大名者,唯有王允、蔡邑两人尔!今日王允问罪蔡邑,乃是欲向外人表白心意,证明他王允不是董卓党羽,所有的一切表象,都是王允为暗杀董卓做准备。
董卓麾下知名文官,只有王允、蔡邑两人。若是蔡邑仅仅因为一声叹息便被王允问罪,通过对比,岂不是更能表现出他王允对董卓的仇恨!愈越表达对董卓的仇恨,便越令人相信王允前日投诚董卓,乃是真心为谋杀董卓蓄势!
若是王允、蔡琶两人其乐融融,不知内情的外人,定会怀疑王允、蔡琶乃是胡广那号人物,是凭借个人地位、名望,占据诛杀董卓的大功劳。毕竟,董卓若是罪不可赦,那作为董卓帐下,为虎作帐的第一文臣王允,岂能洁身自好,无有一错?
………………………………
第323 冀州还是关中
初平二年六月十八日,司徒王允策反中郎将吕布,并使吕布协同骑都尉李肃、勇士秦谊等十数死士,袭杀董卓于未央宫北阙,并夷董卓三族。
真实历史上,王允、吕布合杀董卓,为初平三年四月二十三日。亦是说,由于并州军汾水破击董卓。干扰历史进程正常运转,董卓之死,竟然足足提前十个月。
董卓死后,王允立即总揽朝政。守尚书事。
汉世制度,但凡秉持朝政者,无一不守尚书事。譬如大将军何进。其守尚书事后,权势才达到磐峰;譬如董卓,更是一入睢阳城,便与袁氏分享尚书事。
今日的王允,亦是如此!
董卓未回长安的一年间,朝政事务统统是由王允一手主持。因此,诛杀董卓后,王允几乎不需要再废力整顿朝纲,便能立即掌握朝政中心大权!
王允参录尚书事,总揽朝政之后。立即开展一系列朝政调整。罢黜董卓派系朝臣,选拔任用旧时名臣,并对有功之臣进行封赏。
类如吕布,当其正在剿灭董卓余众时,王允已经拜吕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特封温侯。
自此之后,后世所谓温侯吕奉先,才真正齐整。
因吕布所晋封的温侯,为王允爵位,是以,后世流传的个别话本,遂将吕布、王允也强加为义父、义子关系。
假节。汉世制度,将军假节,可无须禀告朝廷。依照军令规章制度。就地斩杀低层官吏。
仪比三司,即走出行礼仪、使用器具,皆可以比拟太尉、司徒、司空三公。
就汉世制度来言,王允对吕布的赏赐,可谓是相当丰厚!
随即,王允又提拔征用。类如张温、宋泓、崔烈这般,被董卓罢黜之人。
其中,宋泓官复原职,继续任职执金吾;张温征拜为卫尉;崔烈征拜为城门校尉。
另外,因刘暴破击董卓受到连累的具育,亦被王允重新启用,征辟为羽林中郎将。
董卓虽秉持朝政。但是因为其与大族豪门交恶,青年俊才无不视董卓为仇愕,岂会主动效力董卓?而且。即便顺从董卓的,也多是王允、蔡笆这等心怀其他心思者。
董卓势力,后继无人!
董卓一死,其无数部下立时“衬倒糊称散”仓惶不知所措降的降。溃的溃!类如被董卓留在长安城内的胡玲,面对手持明晃晃刀剑长戟的一干兵车,立即举起双手,低调的表示愿意归降王允。
毕竟,似胡玲这些兵将,军旗尚悬挂汉旗。胡输、李椎、郭记之于董卓的忠心,非但不能与魏、吴、蜀汉之文臣军将相比较,便是比起袁绍、公孙瓒这等准军阀,亦有所不如!非是董卓不善于疟给人心,而是董卓从始至终,一直是汉臣,不曾有过代汉的具体行动或者暗示!
董卓一日为汉臣,那么其遗命就绝对大不过天子诏书!
董卓一死,朝臣中那些袁氏门徒,便一个个站出来,于长安城内四处传播董卓恶性,并鼓起长安居民对董卓的忿恨之情!
因为这些袁氏门徒的刻意诱导,吕布越的积极显露他与董卓割裂的决心。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甚至,吕布还令吏兵将董卓尸体丢弃大街上,使吏民随意唾骂。
就是在吕布万分得意,意气风之时,他却犯下一不大不小的错误。
纵然董卓不得人心,但是。岂无一两人,对董卓身怀感激?
董卓暴尸大街半日后,董卓帐下主薄田景,趋步行至董卓尸体之侧。涛涛大哭,欲为董卓收尸。吕布瞧见田景无视他之军令,也不听田景辩解,直接定田景为董卓亲从,举剑斩之。
却说,汉世制度,为上司、老师、长辈,收尸、治丧,乃是一种当时社会公认风俗。尤其是那种。冒着生命危险,为上司、老师、长辈收尸者,更会为汉世所有人击节赞叹。称之为孝义无双。
因此,田景死后,又有几名董卓部属,不顾生死,欲为董卓收尸。可惜,吕布依旧根本不给他们言语的机会,皆是随手斩杀!
吕布这种以杀恐惧众人的行为。终于见效,四周官吏望见田景等人尸。也不敢再上前为董卓收尸。吕布暴杀田景等人的手段,虽遭到袁氏门生的一致喝彩,却也为吕布未来承担恶名,埋下伏笔。
汉世重孝,又重入土为安。是以。纵然是梁商、梁翼父子跋扈,毒杀天子之时,也不敢彻底禁止收尸行为;纵然是张让、赵忠、王甫、曹节这辈人,亦不敢彻底禁止收尸行为;至于董卓秉持朝政时,亦不敢彻底禁止收尸行为。
梁翼不敢为;阉竖不敢为;董卓不敢为,偏偏他吕布敢为。
或许因为此时董卓初死,众人因为激奋,个个对吕布赞声不止。但是,一旦风平浪静,吕布岂会落得好名?
不许他人收尸。即是有违汉世风俗。
这就好比后世,家人罪大恶极。处以死刑,足矣!但是,非要对其施以千刀万剐之刑,那就有点过了,社会亦绝对不会认可这种残暴刑罚!
后世不认甘剐夕刑罚,汉世不认可不许收然汉世、后川异,但是道理相同。
当然,吕布此时虽诛杀三人,但是只要数日后,他再允许其他人为董卓收尸,亦不算违背汉世风俗观念。梁翼、宦官都曾这么做过。
可惜,袁氏门生根本没给吕布机会。
董卓覆灭之时,袁氏门生一个个都杀红了眼睛。但凡董卓宗族,上至董卓九十老母,下至董卓刚出生不至百日的儿子,尽数被袁氏门生一一诛杀。可以说,袁氏门生此时之残暴,一如袁绍、袁术屠戮维阳南、北两宫时!
董卓一门尸体,被袁氏门生聚集一处,而后灌浇石蜡、明油,堆积木柴。却是袁氏门生欲点起董氏一家天灯。
散恶臭味的董氏一家尸体。足足烧一整天,才彻底化为尘埃,随风飘去。
吕布不许田景等人收尸,袁氏门生随后又焚烧董氏全家尸身。如此一来。不许收尸的恶名,吕布却是逃无可逃。
不许人收尸。汉世观念中,乃是不尊重孝道。
后世之所以流传起吕术为“三家姓奴”其根本原因,怕是就在此处。
毕竟真实历史上,与吕布唯一有父子情分的,也就是董卓一人。至于吕布诛杀董卓,更是被袁氏门生以及王允、山东诸侯齐声赞扬的义举!汉世,谁也不会因为吕布诛杀董卓,而斥责吕布不忠!
或许是因为董卓恶名太甚,那些欲斥骂吕布不许他人收尸者,不的不委婉诉说心意,所以才导致流言纷飞。
网从未央宫走出的王允,听到下人诉说吕布对董卓的处置方案,不禁摇了摇头。
“武夫毕竟是武夫!董卓杀则杀矣,何必焚烧其躯体!吕布”智谋权术有限,不堪大用呐!”王允对吕布手段,顿时感到极为失望。
吕布,有勇无谋,知利害而不知权术也!
自此,王允便视吕布为剑客、武夫,不再刻意重用、培养吕布!
真实历史上,董卓虽死,但是他的故事却尚未完结。董卓死后。因为王允、吕布与凉州兵之间的重重矛盾,似贾诩、李椎、郭记等,为求活命,冒险回击长安,驱逐吕布,击杀王允、崔烈等人,继而挟持天子!
正是因为李椎、郭记之乱,汉帝再这才彻底崩溃,从此只能形式上
在。
这个时空中,董卓虽然提前十月而死。但是他对汉世历史进程的影响亦是极其重要。
随着董卓焚烧为灰烬,这个时空的历史进程,亦生翻天覆地的变革。
从此,这个时空的历史进程。与真实历史上三**阀混战,渐行许远渐无关。
比。%,巫
并州,太原郡,晋阳。
刘皋以举辟华俏入太原大学。讲授医学的诱惑,成功说服华坨积极参与并州医学建设。
刘皋正欲与华俏,谈论具体如何在并州展医术时,忽闻荀彧至府外。
然而,俗话说的好:“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刘皋共准备出门迎接荀彧时,却见职方司指挥使宋典突然去而复归。快奔跑过来。宋典刚网望见刘呆身影,便已大声疾呼:“州牧。职方司飞鸽来报:长安大乱!长安大乱!”
宋典递给刘皋的消息,正是有关王允、吕布合杀董卓的详情。
刘暴才看一眼密信,神情顿时大变。心中剧震:“董卓撤入长安不到两月,王允便与吕布谋杀董卓?李肃、吕布,人是历史上的人,可这时间却足足提前十个月!”
“十个月!十个月是什么概念?”
“真实历史上,吕布、王允诛杀董卓时,恰逢刘岱、孙坚相继身死。且袁绍又与公孙瓒厚战河北。那时关东局势一片混乱。正是面临汉末军阀势力第二次大变革,山东诸侯无暇西顾,这才引导出李郭之乱。”
后世批评山东诸侯竞相征伐。却无一人营救受困于李椎、郭记的献帝刘协。批评是正确的批评,但是又有几人在批评的同时,知道董卓死后那段时间,正是山东军阀无比混乱时?正是当时处于汉末军阀势力第二次大变革,所以山东诸侯。才无暇关心献帝刘协!
“如今刘岱、孙坚未死,甚至袁绍尚未入主翼州,公孙瓒亦不曾正式对袁绍宣战,关中局势又将展成什么模样?”
“天命啊天命!”
“本以为,我攻占河东郡,封锁陕县,截断山东诸侯与董卓联系,便能尽量减低对关中历史进程的干扰。谁知关中却突然变局迭起,吕布、王允合杀董卓之事,竟生生提前十月!”
“如今,我攻略翼州的计哼,已经完成小半。只需两个同时间,不,只需五十天时间,我便足以兼并翼州!若是历史进程没有生偏折。大约九月份,我便可以正式兼并翼州!”
“一旦我兼并翼州,公孙瓒肯定会有所举动。但是,我却可以花费整个冬天,效仿真实历史上的袁绍,破击公孙瓒,继而雄霸河北诸州郡!待来年春上,王允、吕布如期谋杀董卓,进而诱李郭之乱,我则可以趁机浑水摸鱼,一举攻入关中!”
“如,“非,我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即可最少完全掌控幽州、并州、司隶、凉州,并可直接威胁充州、青州、豫州!到那时,我已经雄霸天下半数,纵然历史生巨大偏折,从此我所知历史半点无用,我亦不复忧惧。仅仅依靠强大的力量,便足以令我军向南持续推进,进而在七八年内一并**,重建汉帝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