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东皇传-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士卒与前来追击的骑士,厮杀时间很短。毕竟,数十人之间的小战役,在冷兵器时代,算不上什么真正的战斗。
见战事告一段落,刘续遣刘忠前来闻讯。安平王刘续,辈份是甘陵王刘忠祖父,刘杲玄祖。汉时最重孝道,故刘续在众人之间威望甚大,甘陵王刘忠也不得不为之驱使。
刘杲、封平收拾一番后,随同刘忠前往刘续处问安。路上刘永一直在向刘杲抱怨,为何不让自己上阵,又言他的割乌剑正是开鞘之时。刘杲心下苦笑:“我筹划数月,本就是为你而来。若是你今日战殁于此,我这所有筹划不是全部落空?”
刘续向刘杲询问一番此时大概情况,继而面现忧虑,言:“今日之势不可回也!忠儿,你单骑速去官兵大营,引来救兵。杲儿,你带永儿和康儿合骑另一骑,紧跟忠儿身后!”忠儿,杲儿,永儿,自是指的是刘忠、刘杲、刘永,康儿,却是刘康。刘康是刘续之玄孙,年方八岁,其祖为刘续之世子,若是按照顺位继承方法,刘康也是刘续以后第四代王位继承人。刘续所言的刘永、刘康分别是以后嗣甘陵国、安平国的关键人物。
刘续此言,却是安排刘忠前去官兵大营唤来救兵。刘续老来成精,自然晓得黄巾骑卒虽败,但是事情尚未了结,定然还会派来追兵。他们一行百余人,牛车步行,难以逃脱,若是官兵不来相救,他们百数人恐怕今日就得死在此处。之所以,送出刘永、刘康,也是刘续心生死志,但又恐绝脉,所以才安排三人出奔。
此间能熟练与官兵交际,并能如期唤来救兵的只有甘陵王刘忠与安平王刘续。只是刘续年老体迈,身在牛车尚嫌不稳,何能骑马?刘忠知道事情紧迫,没时间与刘续纠缠,只是劝道:“叔祖请安心,孙儿定会及时唤来救兵!诸事无碍!”甘陵王刘忠说完,就匆匆上马,直奔西城门官军大营。
刘忠需要呼唤救兵,没有时间浪费,但是刘杲却不能学刘忠也这般离去。刘杲心中估算一下,心思若是自己离去,虽能保身,但是刘续、封平以及刚投诚来的众士卒亲随,怕是难躲今日之祸。若是他们知道刘杲不战而逃,怕是刚投诚来的心思,立即又回到黄巾那边。
刘杲伏杀骑士后,所俘获战马能骑者,仅仅只一匹,还是刘杲斩杀的那位骑士头领的坐骑。加上封平坐骑,刘杲一行百数人也只有两匹战马。刘忠前去呼唤救兵,单骑远离,尚有情可原,刘杲协同刘永、刘康离去,便是封平再对刘忠感恩,心中也会有芥蒂。
刘续这话,虽合乎老人心理,但是却很难实现。除非……刘续准备以亲随强行驱使封平以及刚投诚的士卒。
刘杲心中暗度,事情还不到如此地步,于是大义秉然的说道:“叔祖在此,孙儿岂敢远离。”一旁的刘永虽与刘续不熟,但刘续毕竟在族中辈份高,从小深受深受孝悌教育的他,此刻也是跟着刘杲道:“叔祖不去,我亦不去。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当年我和兴哥儿,便是如此并肩作战的!”
“永弟与康弟你们两人身负两国血脉,若是陷身于此,两国祀陵尚有何人供奉?康弟年幼,若无你照顾,怎让放心?永弟还是带康弟前往官兵大营。”刘杲向刘永劝道。
“都去都去。你们俩后生都去!”刘续抖着长长胡须,挥手驱赶着刘杲、刘永,又道:“吾与忠儿,丧失藩国,失身于敌。今虽遭赎还,却不知朝廷是否还让归国。即便是归国,也不知是福是祸。若是心中忐忑,还不如身在黄巾。”
刘杲虽知刘续历史上结局悲惨,此时还是假心劝道:“叔祖何以言此!黄巾势大,又事起突然,藩国少兵,便是失陷也在情理之中。朝廷岂能以失陷藩国来归罪叔祖?”
“呵呵。少年呐,不知这世道心思!我两王身死广宗还好,这一旦赎还,反倒是劫难开始!若不是一家诸子皆困在广宗,我岂愿出城归国?老朽之贱命不足惜,唯恐绝脉无嗣也!”刘续摇头道。
“王上刚出贼军,怎如此悲观?”封平也劝诫道。虽然依照刘续所言,隐隐有驱使封平赴死的念头,但已经投诚甘陵王的封平,却不得不表面上,摆出一副慷慨赴死的大无畏精神。
“就是就是。父王被黄巾贼寇禁锢时,国相冯巡都被乱贼杀了。便是如此失陷大臣罪名,父王也不曾在意!”刘永也插嘴道。
刘续拦住刘永,笑呵呵道:“永儿看来也曾涉及政事。只是你却不知,冯巡死才好,一死百事无。若我国内国相李燮,老而不死,这才是我忧心所在。其父是故太尉李固,海内贞节名儒。但是此子却与其父相差甚远,不过是借父成名之辈。此子在封国之内,便屡屡借我成名,今日我虽出城,定会上奏折讥讽于我!”刘续说着说着,脸上逐渐显出不忿之色。
刘续又道:“若冯巡,身为甘陵王国相,还知庇护刘忠。似李燮之辈,见贼军起,便阖门自保,贼兵去后,反言自己名高声绝,以致令贼子赧然不敢入其门。南桑,你说天下无耻之辈,孰若李燮这贼子?”刘续虽是前答刘永,后问封平,但通体所言却大都是向刘杲所讲。
听到刘续大声骂李燮,刘杲心中初始惊讶,而后却是忧心。
李固、杜乔,凡是读东汉史书者,不可避免都要接触两人。因为李固,刘杲也曾了解李燮此人。李燮的姐姐身入列女传,李燮自身也是大大有名,刘杲这个读史这人,还真不敢忽略两人。
就刘杲所知,在后世真实的历史上,李燮当真如眼前刘续所言,如期上书朝廷,称刘续“在国无政,为妖贼所虏,守蕃不称,损辱圣朝,不宜复国。”而后雒阳党人齐声大赞李燮,称“父不肯立帝,子不肯立王”。“父不肯立帝,子不肯立王”,可是东汉时党人风传的名句,刘杲对此印象深刻。
此刻闻听刘续所言,刘杲不禁开始怀疑起李燮其人,是不是真如历史上所言那么刚烈高风。仔细回想起历史上李燮的奏章,细心揣度一下,其中漏洞甚多。若李燮所言“在国无政”,“无政”之意,是指刘续做事不合制度,但是朝廷之所以设国相,不就是为监察诸侯王?若是刘续平日“无政”,李燮早就该上书皇帝、宗正。李燮又言“为妖贼所虏”,但是李燮身为国相,当刘续为贼所虏时,他又在何处?
如此这么一想,刘杲越发的觉得人心险恶,历史上盛赞的李燮,竟然也是权术名家,那其余在历史记载并不出名,但后来都身居官场高位的那些人物,又是如何?便是眼前的刘续,人虽老迈但是心灵依然通透,刚出广宗城,对手的计划都已经大致猜透。
在真实的历史上,李燮所奏并没有被灵帝刘宏采纳,反而坐罪,而刘续也顺利归国。以此想来,李燮坐罪,未尝不是刘续所为。这一脸老迈的刘续也不是易取之辈,刘杲不禁感叹道:“果然是愈老愈滑!”
如此想着的刘杲,脑海突然又闪过一个念头。历史上记载,安平王刘续以后是因为大不道被诛杀,进而被削藩国。刘续今日已经衰老如是,怎会行大不道之事,这其中定是又有他因!一念至此,刘杲心中越发的愁然:“历代官场果然都是心机重重。我若是一招不慎,岂不便入他筹算之中!看来以后行事,还得越发的低调才是!莫身被人卖,还在替他人数钱!”
“本以为出广宗后,便是康庄大道,却不料,出城后的世界,才真是步步惊心,杀机暗伏。”
“后世物质文明虽然高于此时,但论起权术谋略,古人何尝稍逊后世名人?我在后世谋略也不过中等,若想在此世攀登权利高峰,进而达成自己理想,不比后世容易多少!”刘杲暗下反省自己。
………………………………
第042 宗室身份价值几分(上)
ps:新年刚过,前几日事忙,昨日稿更尽,所以只一章,如今事已完,明天逐步正常更新。(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以下为正文。
在刘续的威逼下,刘永不得不携带刘康,单骑奔向官军大营。而刘杲却言:“我素善军阵,在此未必不可坚守,以待官军!”因刘杲坚决,刘续相劝不动,而封平又是言不由衷,故,刘杲得以留下。
刘杲说服刘续允许自己留下后,又道:“我部虽老弱甚多,但未必不可战,还请试之。”刘续觉得反正最坏结果也不过是被黄巾重新捉住,也由得刘杲随意处置。
刘杲令两王家眷、女婢统统下牛车,腾出空车。之后,刘杲又寻一处高坡,令众人依据高坡,用牛车推成塞障,又杀牛以填充牛车之间空隙。
刘杲在庶勇营大半月通夜补充的当世军旅知识,在此刻也派上用场,以熟练且精准、完善且简练的号令,妥善安置这百数人劳作。刘杲近176cm的身躯,也稍稍弥补了刘杲年龄稍幼的缺点。虽然刘杲尚有少年独有声线,但是众人下意识都把刘杲当作一个可以信任的将领。
看着远处干练的刘杲,刘续暗自心惊不已:“昔日霍票骑少年恐怕也不过如此!适逢大汉衰世,刘氏将复出大将乎?”刘续如此一想,越看刘杲,心中越是爱惜,不忍刘杲少年夭折。
刚才,刘杲令两王家眷下车时,甘陵王刘忠家某妾之女婢,斥责刘杲侮辱女眷,不知礼数。刘续亲自下牛车,为刘杲声援,凭借超高辈份,刘续随口一言,某妾便知趣下车。而后,刘续以己为表率,勒令全员下车:“吾一老朽尚不贪车,况尔等乎?”这些刘杲本自有手段处置,不过见刘续全力帮助,刘杲也对刘续多了份好感。
刘续下车后,便一直饶有兴趣的观察刘杲行事。此刻刘续心起爱才之心,见刘杲偶得空闲,便令仆从呼唤刘杲。
安平王刘续,此时也不曾再有大家风范,随意在地上铺上厚布,便斜身倚坐下。刘续向刘杲问道:“伯兴,年岁几何?”
刘杲回忆一下躯体记忆,方道:“丙午年(西元168年)生,已十九岁!”汉世计算岁数,采用虚岁法,不同于今日周岁,刘杲自己大都按照周岁计算习惯,但是与他人相说,却只能用虚岁,所以才称自己十九岁。
刘续又与刘杲闲言几句,刘杲只是随口应付,心中浑不在意。据历史所知,刘续归国不久,便不知因何事,被冠以大不道之罪名,乃至身死国除。刘杲此时正处于穿越者前期,正在辛苦积累基业,怎肯愿意绑上这么一颗定时炸弹。
“伯兴,若能坚守至王师接应,暂充作忠儿随从,立刻离开此地,抽身于此处是非,千万不要暴露身份。”刘续闲谈几句后,话锋突兀的转换。
乍听此言,刘杲心中一愣,不知刘续欲与如何。刘杲本来赴难广宗,营救刘永时,还曾想一箭双雕,以此显名当世。此时见刘续如此相告,刘杲焉能不疑惑:“莫不是刘续这老头想冒功?想让营救两人出城的声名捧起他人?不过若是如此,他怎会此时相言?就不怕我一时激愤,借贼兵之刃,趁机杀之?”
看到刘杲迷惑的神情,刘续暗地感叹一声:“刘杲还是年幼,不知世事艰险。”
“可知我为何,不欲伯兴因此事成名乎?”刘续又道。
刘杲摇头,表示自己疑惑:“不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