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汉东皇传-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岳丈?”这具身体早已经定过婚姻的记忆在这时才慢慢苏醒。
如今刘杲都年岁已至二十{虚岁计算},若是没有定过婚姻才怪。刘杲先前还在疑惑为甚不曾听说过婚嫁之事,原来已经早定下多年。
昔日,刘杲之父刘宁,曾游学雒阳,与京兆{即:长安}宋泓相善,因此两人曾经指腹为婚,为将来儿女定下婚姻。后来刘宁生刘杲,宋泓夫人也产出一女,于是这婚姻就此定下。
熹平五年,与刘杲婚配的宋泓女儿,因病而亡。本来这段婚姻也就该随风飘散,只是刘恭却不愿再令刘杲娶他家女,非相中宋泓。在刘恭的努力下,宋泓又把次女宋都婚配给刘杲,不过刘恭也加上一个条件:刘杲必须以宋都为正妻。
宋泓之所以加上这么一个条件,却是因为宋泓次女却是熹平二年{西元173}出生,比刘杲足足小七岁。便是宋泓这位次女宋都,年十五入刘杲家门,刘杲也得二十二岁才能正式婚嫁。这在汉世,也未免他太过晚婚了点!是以宋泓以如此之言来保障自家女儿将来地位。
突然间恢复的记忆,令刘杲大?,此刻自己订婚的对象竟然是一个才十二岁的娃娃,而且很有可能在两三年内与自己完婚?后世十二岁的娃娃是国小呢,还是刚初中呢?
………………………………
第055 岳父(下)
熹平五年,与刘杲婚配的宋泓女儿,因病而亡。(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本来这段婚姻也就该随风飘散,只是刘恭却不愿再令刘杲娶他家女,非相中宋泓。在刘恭的努力下,宋泓又把次女宋都婚配给刘杲,不过刘恭也加上一个条件:刘杲必须以宋都为正妻。
宋泓之所以加上这么一个条件,却是因为宋泓次女却是熹平二年{西元173}出生,比刘杲足足小七岁。便是宋泓这位次女宋都,年十五入刘杲家门,刘杲也得二十二岁才能正式婚嫁。这在汉世,也未免他太过晚婚了点!是以宋泓以如此之言来保障自家女儿将来地位。
突然间恢复的记忆,令刘杲大?,此刻自己订婚的对象竟然是一个才十二岁的娃娃,而且很有可能在两三年内与自己完婚?后世十二岁的娃娃是国小呢,还是刚初中呢?
如今,刘杲这位便宜岳丈,刚任职常山太守,便想起自己女婿善弓骑。因为考虑到黄巾大多积弱不堪,所以便准备辟刘杲为郡司马。宋泓这是希望刘杲立下军功,为以后仕途积累功勋。作为自己女儿未来的夫婿,宋泓又怎能不关心?
自从年前,刘杲便一直拿西羌之战作为话题,刘恭虽然明处不说,心下却不以为然。刘恭以为,常山郡立功足可,何必去那危险至极的三辅之西!当年段?征战西羌,那可是驰马十年,无日不战。其中艰难,虽不曾广泛传播,但刘恭也常有耳闻。刘恭怎么愿意大哥这唯一子嗣亲赴西羌远胡之地?
今日之举,刘恭却是早有筹划,见刘杲似乎再也忍耐不住,这才突然亮出,以此打乱刘杲既定计划的步骤。
把宋泓辟用自己为郡司马的文书仔仔细细读一番后,刘杲陷入沉思。
凭心而论,刘杲不认为今日是西羌战争最佳投机点。皇甫嵩虽是名将,能量也是不凡,可是在如今之时,他却处在风浪间上。无论是与之结仇的张让、赵忠之辈,身为外戚的大将军何进,还是昔日与其共进退的党人,都不想皇甫嵩再立大功。以皇甫嵩今日之名气,若是再扫平西羌之患,怕是当年周武、商汤之事,未必不会再次上演。皇甫嵩虽有自知之明,把功劳多分给并不善军略的朱?,但是朝廷对其忌讳,不会降低多少。
在平羌战争中,朝廷少不了默许某些人扯皇甫嵩后腿。而作为皇甫嵩对手的韩遂,也是三国之时著名军阀,不是易取之辈,若是抓住些许机会,自当能对付皇甫嵩咄咄逼人之势。
况且后世历史书籍,已经明确告诉刘杲,皇甫嵩平羌之战,终要陷入泥潭,乃至到今年年中,就要被赵忠、张让之辈反咬一口。刘杲怎么会不知其中深浅。刘杲之所以准备这几日前去三辅,并不是准备在此时立功建业,而是不想在邯郸城继续沉默下去。此刻刘杲心怀大业,已经不想再如后世那般随意浪费时间。
刘杲若是想成大事,自然不能整天幻想着风花雪夜之事。纵然刘杲手掌穿越之利器,但若是没有足够的努力,他岂能在汉世立足?刘杲早就有这个觉悟!
只是……
眼前,这个便宜岳父的来信,却是让刘杲另起了心思。
平羌之战,此时尚不是投机好时机,那为何不先去常山投机一把?
况且,刘杲此时若是赴战西羌,也不过是个白身,即便是身带二十余人往依,军中将领也挺多让刘杲充任一个小小队正。若是刘杲能现在常山投机一把,挂上骑司马之名头,有了这个资本,以后的西羌之战,立功进位也会容易的多!
况且,提起常山,怎么可能忘记,后世最著名的三国偶像派领军人物赵云!赵云出生地便是常山真定县。蒲吾县沿河下游不远,便是真定县。想来的此时赵云,尚没有投靠袁绍,若是自己能收入麾下。
“哈哈哈!”只是想想那个情景,刘杲便是激动万分!
如此想罢,刘杲便准备先接受自己便宜岳父宋泓所辟。等到皇甫嵩下台,张温执掌西线军事大权之时,再去往依官军。
既然决定暂行常山,那就不缺藉口。
“家乡不靖,如何远行?”
“先除家贼,再灭外胡!”
这两个口号,便轻易扭转二十步卒之间舆论倾向。汉世,人们重视乡里之情,同县同郡之人,总要比其他更能相处。当然,后世这点也不曾改变太多。
利用对乡里之间感情,这些被刘杲盅惑的士兵,也大都赞许刘杲决定。虽然这些人大半出自黄巾,但是要知道逾越是这种半路出家的,对付旧部来,越是凶猛。正如后世,明清交际之时,清军入关以后,攻城略寨之功,百分之八十都是明军旧部,便是三藩之乱时,平定三藩之大功之将,又有几人不是所谓的汉军?
若是明清太远,共和建国军队膨胀的基础,乃至太祖帐下某名将,何尝不是如此!
故,这些被刘杲蛊惑的士卒,早在内心已经把自己同黄巾分离,他们现在同黄巾余部战斗的倾向比普通郡国兵更强!他们现在各个都是恨不得舍弃一切与黄巾有关的事物。
知道刘杲被常山太守宋泓辟为郡司马,赵王世子刘赦也赠战马十匹。前面说过,此时马价尚腾高,这十匹战马,价值也在千万钱之上,刘赦这份礼,不能不说相当厚重。
话说,汉世这几年世道的马价,按照购买力'1'参照,可比后世宝马等豪华系列私家车还要金贵!
本来,刘杲还想组建一只拉风的轻骑兵。但是考虑这两年大汉豪强把马价炒得如此高,甚至可比后世和谐六年的炒大蒜,刘杲也只得放弃这种不靠谱的打算。至于骑兵,还是等马价恢复正常时,或者他辖制马场时,再大规模构建吧!
注'1':此处所言的购买力,与如今研究历史之人提出的购买力计算方法不同。我所计算用的购买力,是以粮食为基准。东汉粮食总产量/东汉人口*亩产量系数,中国如今大汉区域人口粮食总产量/中国如今大汉区域人口*亩产量系数,用这两个数据之比例,当作如今人民币与大汉之五铢钱模糊比例。即使用粮食需求作为购买力计算控制器。
例如,假如说这个比例是十。汉世可用1五铢钱买一斤原粮,如今人民币能用一元钱购买一斤原粮的话,那么汉世之一钱,可当作今日人民币十元。
今日人民币也一直在贬值(指单纯人民币价值论,非经济学之贬值),今日之产粮技术远超时代所需,不能单纯的使用粮食价格作为购买力参照基础。
因为个人时间紧张,具体翔实可信的比例系数,还没有准确计算出,但是模糊的计算系数已经略略通过数据库计算出来。
………………………………
第056 募军
第056募军
刘杲本打算令近二十人部下,装备上刘赦所赠战马,快速赶至常山。可是刘恭却建议道:“刚经蚁贼之乱,郡国兵怕多有残缺,不若自募强壮!”黄巾只是后世对此称呼,当黄巾初起时,大汉官方对黄巾的称呼大都是蚁贼之类蔑称。说“蚁贼”,是言黄巾众人数繁多。
刘杲想想,与其到常山再收编郡国兵,倒不如自己此刻便借着大汉之旗帜,学学三国那些牛人,在路上募军方便。郡国兵自成体系,虽能收编,却不能随意改造,若是募兵的话,却有可能收服这些兵卒。说不定,等年中赴西羌作战之时,还能把这些募集而来壮丁拉去西羌。若是等拉百十人去西羌,那刘杲在平羌之战中,无疑要顺利的多!
于是乎,刘杲在自邯郸赶赴常山元氏城前,发布一纸募兵书:
“当此时,吾大汉远有疆塞驰马之惊,近有蛮夷操戈之患,外有西羌假命之乱,内有蚁贼余孽之忧。吾大汉何其艰难乎!”
“然,大丈夫立于世间,当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不遇妖贼叛逆,何以识忠孝?”
“今日,大汉虽遇艰难,岂非吾汉家子显名诉志之时?”
“天于大汉,殷勤不已,故屡出袄变,以警志士仁人。夫时愈窘困,愈显君子之德。当此之时,可效何人哉?前朝有李杜,今朝有陈窦。”
“吾大汉之人杰,岂唯四人哉!宁碎头颅,慷慨赴难,屡振世人之心者,亦多也!夫可为师不畏强权,为友不避刑难,何不以国家为念,何不以万民千户为念?”
“大汉之仁人志士,若人人能秉持‘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坚’,吾大汉何愁不兴,天下何愁不靖?”
“吾辟于常山,欲因小功而显大义,欲以素瓦而引珠玉之才,欲以步卒之能而引乐毅之将。(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凡仁人志士,磨刃十年未曾示人者,何不以靖扫天下为己任,勇担重则,靖世为志?杲愿以区区之位,为君驱使!”
“宁负天下人,不可令天下人负我。杲以区区之位,愿为之驱使!”
“切之、切之。努力、努力。”
募兵书作毕,一旁的刘恭怅然良久,长叹一声:“不意,兴儿已有如此之眼界。”
刘恭取过刘杲所书写募兵书,前去拜望国相。赵国如今这位国相可不像前任向栩那般,是个万事不问,任凭官邸杂草丛生的主。如今这位国相,权利管制特别强,赵国大小诸事,皆被他所掌握手中。
国相看过刘杲募兵书,击节赞道:“好一句‘以遁世为非义’,好一个‘虽道远而弥坚’。令兄后继有人也!”只是,国相不知,这句话却是刘杲无耻的偷盗后人之文,不然恐怕国相即便不当面斥骂刘杲为文贼,也绝对不会如此感叹。
“好一个‘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好一个‘宁负天下人,不可令天下人负我’。(www。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_书_网 _)行文虽不成熟,但一腔肝胆忠心却让人无法释怀。邯郸能出如此之才,我虽一俗士,岂能不助之一二?”国相手抓着厚纸,围着案几转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